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141
1
作者 邓卫华 张波 +2 位作者 丘东元 卢至锋 胡宗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7-103,共7页
该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在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提出其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策略,实现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研究表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能较理想地实现三相... 该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在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提出其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策略,实现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研究表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能较理想地实现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解耦,完成其功率因数校正及整流器输出特性控制的功能。文中给出了完整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状态反馈 线性化解耦控制 微分几何理论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机的神经网络逆系统线性化解耦控制 被引量:27
2
作者 戴先中 张兴华 +1 位作者 刘国海 张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感应电机的线性化解耦控制方法,其特点是不依赖于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与参数。通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来构造感应电机的逆系统,将感应电机这一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对象动态解耦成转速与转子磁链两个二阶线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感应电机的线性化解耦控制方法,其特点是不依赖于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与参数。通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来构造感应电机的逆系统,将感应电机这一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对象动态解耦成转速与转子磁链两个二阶线性子系统,然后运用线性系统理论进行综合。仿真与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静态及动态解耦性能,且对电机参数的变化与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神经网络 逆系统 线性化解耦控制 数学模型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中混沌运动的部分解耦控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洁 任海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7-640,共4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参数处于特定区域时存在混沌现象,混沌的存在将使电机的性能变差,因此要设法消除其混沌运动.电机中混沌的现有控制方法的控制目标只能为周期点或平衡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反馈的永磁...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参数处于特定区域时存在混沌现象,混沌的存在将使电机的性能变差,因此要设法消除其混沌运动.电机中混沌的现有控制方法的控制目标只能为周期点或平衡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反馈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中混沌现象的部分解耦控制.该方法以直轴和交轴电压为控制变量,通过电机状态的非线性反馈将直轴和交轴电流方程中的耦合项解耦,同时使得直轴和交轴电流可以跟踪设定值.这种控制方式的结果是使系统具有唯一稳定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为任意点.在任意时刻对处于混沌状态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部分解耦控制,受控系统将稳定于设定平衡点,从而实现混沌的控制.文中分析了控制参数与系统响应快速性之间的关系,为参数选择提供了指导.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混沌 部分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的链式STATCOM线性化解耦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庆锋 粟时平 +1 位作者 刘桂英 吕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0-36,共7页
针对链式STATCOM补偿负载无功电流以及稳定电网电压的控制问题,建立了链式STATCOM动态数学模型,得出了双变量δ、M(移相角与调制比)和电流的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对该链式STATCOM系统可逆的验证、神经网络... 针对链式STATCOM补偿负载无功电流以及稳定电网电压的控制问题,建立了链式STATCOM动态数学模型,得出了双变量δ、M(移相角与调制比)和电流的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对该链式STATCOM系统可逆的验证、神经网络的构建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链式STATCOM输出的有功-无功电流的线性化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感性负载与容性负载进行切换以时,该控制策略取得了良好的动态效果以及稳态效果,使得装置具有较好的抗参数变化、抗负载扰动性能,从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STATCOM 神经网络逆系统 线性化解耦控制 双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STATCOM输出的单神经元解耦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明锋 粟时平 +2 位作者 刘桂英 明志勇 邓素英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1,共6页
级联STATCOM是一个强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实现对级联STATCOM精确控制的最有效途径是对级联STATCOM进行解耦控制。本文针对普通解耦控制难以实现级联STATCOM高性能控制的问题,利用神经元出色的学习能力以及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优点,提... 级联STATCOM是一个强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实现对级联STATCOM精确控制的最有效途径是对级联STATCOM进行解耦控制。本文针对普通解耦控制难以实现级联STATCOM高性能控制的问题,利用神经元出色的学习能力以及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神经元的级联STATCOM交流输出的有功和无功解耦控制策略,深入探讨了单神经元解耦控制策略的Delta学习规则、解耦机理和控制器设计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单神经元耦控制策略的级联STATCOM系统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结果。理论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单神经元解耦的STATCOM输出控制方法,与普通的解耦控制方法相比,具有响应速度快、无静差、控制精度高的优点,是一种高效的级联STATCOM解耦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STATCOM 单神经元 Delta学习规则 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自耦PID控制策略
6
作者 黄利容 曾喆昭 章禛昊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6-1142,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等问题,根据自耦PID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自耦PI控制方法。该方法将PMSM系统中速度环与d-q轴电流环的已知或未知内部动态分别定...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等问题,根据自耦PID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自耦PI控制方法。该方法将PMSM系统中速度环与d-q轴电流环的已知或未知内部动态分别定义为3个总扰动,并在PMSM系统的速度环设计一个自耦PI虚拟控制器来获得q轴虚拟电流指令,从而将非线性不确定欠驱动系统等价映射为虚拟全驱动的线性扰动系统。据此设计了基于速度因子的自耦PI控制器模型,在复频域分析了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自耦PI控制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扰动鲁棒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与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PI控制 虚拟指令 速度因子 总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双向DC-DC变换器的自耦PI控制方法
7
作者 唐钰淇 曾喆昭 卢元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7,共8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与负载扰动引起母线电压波动问题,以直流微电网储能单元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自耦PID控制理论的自耦PI控制策略。该方法引入一个虚拟电流控制量,并将电压通道和电流通道的内部动态与外部扰动... 针对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与负载扰动引起母线电压波动问题,以直流微电网储能单元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自耦PID控制理论的自耦PI控制策略。该方法引入一个虚拟电流控制量,并将电压通道和电流通道的内部动态与外部扰动分别定义为两个总扰动,从而将直流微电网系统分解为外环电压控制与内环电流控制,再根据自耦PID控制理论思想,分别设计内外环的自耦PI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的有效控制,不仅具有快的响应速度,良好的抗扰动能力,而且在光伏单元输出功率波动、负载波动以及电容与电感参数波动等情况下,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双向DC-DC变换器 母线电压 PID控制 速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航天器的自耦PD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利容 曾喆昭 曾鹏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针对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受到外部干扰的挠性航天器的高精度姿态控制和主动振动抑制问题,根据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ACPID)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自耦P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 derivativ... 针对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受到外部干扰的挠性航天器的高精度姿态控制和主动振动抑制问题,根据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ACPID)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自耦P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 derivative,ACPD)控制方法.将挠性航天器姿态运动的已知和未知内部动态以及外部干扰定义为一个总扰动,进而将其等价映射为一个二阶线性扰动系统.据此构建了在复合总扰动反相激励下的受控误差系统,根据ACPID控制理论分别设计了ACPD姿态控制器和ACPD主动振动控制器,并分析了每个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ACPD姿态控制器对姿态角指令有较好的跟踪性能,ACPD主动振动控制器也能有效地抑制挠性附件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姿态控制 主动振动控制 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系统的串级自耦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曾鹏 曾喆昭 黄利容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具有多扰动、大惯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比例积分微分(SCPID)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SCR脱硝系统中的内部扰动、外界扰动与模型不确定性等一切复杂因素定义为总扰动,进而将...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具有多扰动、大惯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比例积分微分(SCPID)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SCR脱硝系统中的内部扰动、外界扰动与模型不确定性等一切复杂因素定义为总扰动,进而将该系统映射为线性扰动系统,据此构建了一个在总扰动反相激励下的受控误差系统,然后针对SCR脱硝系统的内环和外环系统分别设计了自耦PID控制器,使得控制力的量纲与被控系统相匹配,最后采用3个仿真试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CPID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无超调、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系统 PID控制 速度因子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飞行器横侧向通道的自耦PD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乐言 曾喆昭 唐钰淇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针对欠驱动高超声速飞行器横侧向通道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耦PD(proportional-differential)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欠驱动飞行器横侧向姿态模型转换为由速度倾斜角与侧滑角两个通道组成的二阶动态模型,并在速度倾斜角通... 针对欠驱动高超声速飞行器横侧向通道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耦PD(proportional-differential)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欠驱动飞行器横侧向姿态模型转换为由速度倾斜角与侧滑角两个通道组成的二阶动态模型,并在速度倾斜角通道中引入一个侧滑角虚拟指令,再对速度倾斜角与侧滑角两个通道的内部动态与外部扰动分别定义两个总扰动,从而将非线性欠驱动扰动系统等价映射为虚拟全驱动线性扰动系统.使用最小速度因子及其自适应速度因子来设计外环速度倾斜角的自耦PD控制器,以便获得侧滑角虚拟指令,并根据该虚拟指令来设计内环侧滑角的自耦PD控制器,从而获得副翼偏角的控制力.分析了自耦PD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自耦PD控制器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扰动鲁棒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飞行器 横侧向姿态模型 PD控制 自适应速度因子 抗扰动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谐振自耦PI控制的调速系统
11
作者 关文卿 程艺 +1 位作者 窦满峰 晁世元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3-682,共10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矢量控制过程中,逆变器死区、电机磁场分布谐波以及电流在采样过程中存在误差等因素导致的电机控制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耦PI控制的双环控制策略。为减小信号的跟踪误差,采用加速度前馈的方式,将增...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矢量控制过程中,逆变器死区、电机磁场分布谐波以及电流在采样过程中存在误差等因素导致的电机控制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耦PI控制的双环控制策略。为减小信号的跟踪误差,采用加速度前馈的方式,将增加Levant微分器的自耦PI控制器引入到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中,确保对含有噪声的输入信号准确求导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另外,所提策略在电流环中将增加加速前馈的自耦PI控制结构的比例项和标准谐振器相结合,构成比例谐振自耦PI控制器,使永磁同步电机在电流环的控制中能更好地补偿电流,达到抑制电流谐波的作用。通过分析伺服系统的控制机理,在被控对象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改进型自耦PI控制结构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减小电机自身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且在低速域具有良好的抑制电流谐波作用,验证了所设计的改进型自耦PI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比例谐振自PI控制 非线性控制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大时滞系统的时滞削弱自耦PID控制方法
12
作者 王伟 曾喆昭 章禛昊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78-2183,共6页
针对一阶大时滞系统响应速度慢和抗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滞削弱的自耦PID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滞后时间削弱结构来降低大时滞系统的时滞时间,从而形成一个无时滞的一阶近似系统,并使用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 针对一阶大时滞系统响应速度慢和抗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滞削弱的自耦PID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滞后时间削弱结构来降低大时滞系统的时滞时间,从而形成一个无时滞的一阶近似系统,并使用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ACPID)控制理论来设计控制器,建立了ACPID控制器中速度因子的镇定规则,分析了自耦PID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现有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响应速度明显提高,抗扰动鲁棒性更强,因而在大时滞系统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大时滞系统 时滞削弱 速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摆起重机的过阻尼自耦PD消摆控制方法
13
作者 唐钰淇 曾喆昭 张昌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2-308,共7页
针对欠驱动双摆起重机系统的负载摆角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测量和消摆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负载摆角反馈的过阻尼自耦PD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来解决控制输出的耦合,然后引入虚拟控制量将双摆起重机系统分解为外环位移控... 针对欠驱动双摆起重机系统的负载摆角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测量和消摆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负载摆角反馈的过阻尼自耦PD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来解决控制输出的耦合,然后引入虚拟控制量将双摆起重机系统分解为外环位移控制与内环吊钩摆角控制,同时将负载摆动的影响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扰动,进而将其等价映射为一个线性扰动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在自耦PID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耦PD临界阻尼控制系统的思想,据此分别设计了外环与内环的过阻尼自耦PD控制器。且理论上分析了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双摆起重机的消摆控制。过阻尼自耦PD方法不仅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而且不依赖模型参数以及对外部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有效的解决双摆起重机系统的现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摆起重机 欠驱动系统 消摆 过阻尼自PD控制 自适应速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耦PID控制器 被引量:77
14
作者 曾喆昭 刘文珏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422,共19页
针对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器的整定问题,提出了自耦PID (Self-coupling PID,SC-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动态和内外不确定性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变换为线性不确定系统,进而... 针对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器的整定问题,提出了自耦PID (Self-coupling PID,SC-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动态和内外不确定性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变换为线性不确定系统,进而构建了总和扰动反相激励下的误差动态系统,据此设计了SC-PID控制律模型和整定规则,进而设计了自适应速度因子(Adaptive speed factor,ASF)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SC-PID具有快的响应速度、高的控制精度、良好的抗总和扰动鲁棒性等诸多优点.SC-PID整定规则为现有PID整定结果的技术评估与技术升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国防和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不确定系统 自适应速度因子 PID控制 整定规则 全局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VTOL飞行器的自耦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喆昭 章禛昊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46,共9页
针对非最小相位欠驱动垂直起降(vertical taking-off and landing, VTOL)飞行器的控制难题,提出了一种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rential, ACPID)控制理论方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将VTOL飞行器的质心映射为Huyg... 针对非最小相位欠驱动垂直起降(vertical taking-off and landing, VTOL)飞行器的控制难题,提出了一种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rential, ACPID)控制理论方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将VTOL飞行器的质心映射为Huygens振动中心,不仅能实现新系统控制输入解耦,而且也能避免非最小相位VTOL飞行器零动态不稳定的问题;然后对Huygens振动中心分别设计纵横向位置的ACPID控制器,并分别获得VTOL飞行器底部推力和滚转姿态角虚拟指令,进而设计滚转姿态角的ACPID控制器形成滚转力矩,从而实现VTOL飞行器系统的位置跟踪控制;最后通过复频域分析理论证明闭环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非最小相位欠驱动控制系统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垂直起降飞行器 非最小相位 欠驱动系统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阶混沌振荡电力系统的自耦PD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鹏 曾喆昭 熊屹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0,共8页
为了抑制七阶电力系统中的混沌振荡,根据自耦PID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混沌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七阶混沌系统控制问题分解为三个严格反馈子系统的控制问题,然后将每个子系统已知和未知动态分别定义为一个总扰动,进而将三个子系统... 为了抑制七阶电力系统中的混沌振荡,根据自耦PID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混沌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七阶混沌系统控制问题分解为三个严格反馈子系统的控制问题,然后将每个子系统已知和未知动态分别定义为一个总扰动,进而将三个子系统等价映射为一个三阶线性扰动系统和两个二阶线性扰动系统。据此分别构建了在总扰动反相激励下的三个受控误差系统。根据自耦PID控制理论,分别设计了一个扩展自耦PD控制器和两个自耦PD控制器。最后分析了每个子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每个状态变量均能由混沌振荡状态恢复到稳定运行状态,且控制信号光滑。因此该方法在电力混沌振荡控制系统领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阶电力系统 混沌振荡 PD控制 扩展自PD控制 自适应速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时变系统的自耦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苏杰 曾喆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9-306,共8页
针对一类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使用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的控制理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时变不确定、模型不确定定义为一个扩张状态,并将非线性时变系统映射为未知线性系统;然后使用自耦PID控制方法构造了一个闭环系统;最后在复频域分... 针对一类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使用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的控制理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时变不确定、模型不确定定义为一个扩张状态,并将非线性时变系统映射为未知线性系统;然后使用自耦PID控制方法构造了一个闭环系统;最后在复频域分析了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都表明了本文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性能,在未知复杂系统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时变系统 PID控制 自适应速度因子 鲁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耦PID的三连杆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丽秋 曾喆昭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7,共8页
针对三连杆机械臂轨迹跟踪问题,使用了一种自耦PID,即AC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tion-differential)控制方法.该方法将三连杆机械臂各关节已知或未知动态和外部扰动等复杂因素分别定义为3个总扰动,进而将各关节非线性系... 针对三连杆机械臂轨迹跟踪问题,使用了一种自耦PID,即AC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tion-differential)控制方法.该方法将三连杆机械臂各关节已知或未知动态和外部扰动等复杂因素分别定义为3个总扰动,进而将各关节非线性系统映射为未知线性系统,根据ACPID控制理论,为三连杆机械臂系统分别建立3个ACPID控制子系统,以实现各关节的独立跟踪控制.分析了各闭环控制子系统均具备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在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PID控制 鲁棒稳定性 抗扰动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自耦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家赞 曾喆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5-1070,共6页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使用了一种与被控对象无关的自耦比例–积分–微分(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AC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内部所有不确定因素及外部扰动定义为一个总扰动,建立了以总...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使用了一种与被控对象无关的自耦比例–积分–微分(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AC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内部所有不确定因素及外部扰动定义为一个总扰动,建立了以总扰动为激励的受控误差系统,并根据ACPID镇定规则建立了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的ACPID控制系统.理论分析了ACPID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ACPID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在CSTR稳态调节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PID控制 鲁棒稳定性 抗扰动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芯功率的自耦PID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元煦 曾喆昭 +1 位作者 唐立军 白家赞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4-1499,1530,共7页
针对堆芯功率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耦PID(SCPID)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内部所有已知或未知复杂因素及外部扰动定义为一个总扰动,建立了以总扰动为激励的受控误差系统,进而设计了基于SCPID控制理论的堆芯功率控制系统,并... 针对堆芯功率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耦PID(SCPID)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内部所有已知或未知复杂因素及外部扰动定义为一个总扰动,建立了以总扰动为激励的受控误差系统,进而设计了基于SCPID控制理论的堆芯功率控制系统,并在复频域对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严格的数学分析和证明。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SCPID控制方法简单高效,在堆芯功率系统控制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芯功率 PID控制 鲁棒稳定性 抗扰动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