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南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过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
作者 刘罕奇 王继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9-265,共7页
针对黄土丘陵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演变轨迹发生变化的现实,参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模型,建立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过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k1,k2,k3,k4)的变化过程及其代表的生态经济意义进行重点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县南沟流域... 针对黄土丘陵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演变轨迹发生变化的现实,参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模型,建立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过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k1,k2,k3,k4)的变化过程及其代表的生态经济意义进行重点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县南沟流域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参数k值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产业—资源系统互动关系。退耕后,县南沟流域资源所依赖的环境系统的提升空间现已达到极限,产业发展未建立在对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上。现阶段资源系统发展态势与资源系统演化速度和产业系统演化速度都成负相关,产业系统发展态势与资源系统演化速度和产业系统演化速度都成正相关。将碳汇产业融入系统后,可使资源系统演化速度提升2.56倍,若通过"轮牧+舍饲"养殖模式进一步改良,可使资源系统演化速度提升4.66倍,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资源系统 耦合过程模型 碳汇 半轮牧半舍饲 县南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交通量预测的粒子群高斯过程耦合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万良勇 刘开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9,共7页
交通量的预测对公路隧道运营期通风系统的节能降耗具有重大意义,将新型小样本学习机器高斯过程引入隧道交通量预测,提出了一种组合核函数,用以改善单一核函数高斯过程的泛化性能,在网络训练过程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自动搜寻泛化性能... 交通量的预测对公路隧道运营期通风系统的节能降耗具有重大意义,将新型小样本学习机器高斯过程引入隧道交通量预测,提出了一种组合核函数,用以改善单一核函数高斯过程的泛化性能,在网络训练过程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自动搜寻泛化性能最好的高斯过程超参数,形成粒子群高斯过程耦合算法,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某公路隧道交通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核函数高斯过程最大预测相对误差仅为4.41%,平均相对误差为1.96%;两种单一核函数高斯过程最大预测相对误差均为6.68%,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和2.67%;粒子群高斯过程耦合模型可以高精度地用于隧道交通量预测,且组合核函数可以提高单一核函数的泛化性能,并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交通量预测 粒子群高斯过程耦合模型 通风系统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控和全控器件串联的耦合关断模型及协调配合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展瑞琦 叶蕴霞 +2 位作者 夏嘉航 赵成勇 郭春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49-3961,共13页
换流器拓扑改造是从器件角度彻底解决换相失败(commutation failure,CF)问题的尝试。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忽略器件开关特性,导致关断模型不清晰,无法准确判断晶闸管阻断能力恢复过程并分析作用机理。文章基于器件层面的考虑分析CF的原因,... 换流器拓扑改造是从器件角度彻底解决换相失败(commutation failure,CF)问题的尝试。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忽略器件开关特性,导致关断模型不清晰,无法准确判断晶闸管阻断能力恢复过程并分析作用机理。文章基于器件层面的考虑分析CF的原因,研究一种半控和全控器件串联的结构。首先,分析其耦合关断过程的电流流通路径,进而建立耦合关断特性模型并详细分析其作用机制。然后,基于该机制,提出一种考虑器件阻断特性的半控和全控器件串联协调配合策略。最后,仿真验证半控和全控器件串联结构能够改善晶闸管的关断特性,提高双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抵御CF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晶闸管阻断能力恢复 耦合关断过程模型 协调配合策略 双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优化情境下的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文 王继军 齐智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168,共6页
在对县南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现状耦合态势分析的基础上,以该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方案为基础,利用耦合过程模型,预测了系统在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 在对县南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现状耦合态势分析的基础上,以该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方案为基础,利用耦合过程模型,预测了系统在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一直处于协调化发展阶段,且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指数均不断增加。当农业生态系统达到自我调节临界点时,在现状发展态势下农业经济系统演变速度为VEn(t)=0.0673El(t),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演变速度为VEn(t)=0.0913El(t),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农业经济系统演变速度为VEn(t)=0.0999El(t),系统链网的完善、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及碳汇林业的发展解决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型生态农业 耦合过程模型 耦合态势 优化情境 县南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盆地地下水特殊脆弱性及其评价 被引量:23
5
作者 姜桂华 王文科 +1 位作者 乔小英 杨晓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6-1110,1116,共6页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面状硝酸盐污染严重,以'三氮'为主要污染物。分析了地下水特殊脆弱性内涵,以及地下水本质因素、人为因素及污染物特殊因素等对脆弱性的影响,并从中选取13个评价因子。将包气带'三氮'迁移转化过程数...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面状硝酸盐污染严重,以'三氮'为主要污染物。分析了地下水特殊脆弱性内涵,以及地下水本质因素、人为因素及污染物特殊因素等对脆弱性的影响,并从中选取13个评价因子。将包气带'三氮'迁移转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耦合到脆弱性评价模型中,使过程模型与评价模型结合起来,再结合GIS技术,对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易引起地下水'三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渭河中下游冲积平原、黄土台塬洼地、以及渭河南岸西安一带小于20 m厚的黄土台塬等地区。从2001年关中盆地地下水'三氮'污染分布来看,这些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已出现大面积超标,评价结果与地下水实际'三氮'污染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 过程模型与评价模型耦合 三氮污染 关中盆地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