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容性耦合谐振器微波带通滤波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云胜 李跃进 +2 位作者 邓攀博 邢孟江 张滨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948-5950,共3页
提出了一种以电感为变量的电容性耦合并联谐振器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能够引入传输零点,解决了集总元件微波带通滤波器电磁仿真耗时较长的问题。按照所给方法,通过HFSS软件设计了适用于802.11a频段的中心频率为5.2GHZ,带宽为500MH... 提出了一种以电感为变量的电容性耦合并联谐振器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能够引入传输零点,解决了集总元件微波带通滤波器电磁仿真耗时较长的问题。按照所给方法,通过HFSS软件设计了适用于802.11a频段的中心频率为5.2GHZ,带宽为500MHZ的带通滤波器。结果表明该滤波器通带内插损小于3dB,回波损耗大于13dB,尺寸小于3.8mm,在未来小型化无线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 电容耦合谐振器 集总元件 导纳变换器 带通滤波器 低温共烧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的顺序旋转馈电网络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健铭 逯科 王精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56,共5页
基于一种新型超材料单元——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提出了基于该单元的顺序旋转馈电网络设计方案。由于螺旋谐振器的内卷几何特性,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尺寸非常紧凑。同时,研究发现,该单元的-90°相移频率大致与通带中心频率对应,... 基于一种新型超材料单元——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提出了基于该单元的顺序旋转馈电网络设计方案。由于螺旋谐振器的内卷几何特性,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尺寸非常紧凑。同时,研究发现,该单元的-90°相移频率大致与通带中心频率对应,对于设计正交相移微波器件具有重要价值。由于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的上述优点,提出的馈电网络结构具有小型化和调试简单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该馈电网络能够较好地满足顺序旋转馈电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极化天线阵 单平面超材料单元 顺序旋转馈电网络 耦合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谐振去耦网络的双频近距天线解耦 被引量:6
3
作者 邹晓鋆 王光明 +1 位作者 王亚伟 宗彬锋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谐振的双频去耦网络,并将其应用于一对二元双频近距单极子天线的解耦中。对去耦网络满足的去耦条件和匹配条件进行了推导;将网络以双频耦合谐振器的结构加以实现,提取了该结构的等效电路;基于去耦网络,设计了一副工作... 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谐振的双频去耦网络,并将其应用于一对二元双频近距单极子天线的解耦中。对去耦网络满足的去耦条件和匹配条件进行了推导;将网络以双频耦合谐振器的结构加以实现,提取了该结构的等效电路;基于去耦网络,设计了一副工作于WLAN 2.45/5.25 GHz的二元双频近距单极子天线,天线阵元边缘间的距离为2.45 GHz时的0.0735λ0和5.25 GHz时的0.1575λ0(λ0为自由空间工作波长)。对未解耦天线和解耦后天线进行了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加载去耦网络,2.45 GHz和5.25 GHz处的隔离度分别提高了24.52 d B和26.57 d B,且在两个频段内阻抗匹配良好、总的效率提高、通道容量增大。提出的去耦网络适用性强,结构紧凑且解耦高效,可应用于无线终端MIMO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耦网络 双频 耦合谐振器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性耦合匹配结构的Ka波段宽带功放MMIC(英文)
4
作者 林浩冬 刘宇 +3 位作者 董俊 袁野 杨涛 谢小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9-533,共5页
采用容性耦合匹配结构,基于0.1μm GaAs pH EMT工艺设计了一个Ka波段三级宽带功率放大器MMIC.为了辅助宽带功放设计,提出了一组公式来分析这一匹配结构.在展示的功放中,此结构同时实现了宽频带和高效率.功放处于饱和状态时,测得在32~40... 采用容性耦合匹配结构,基于0.1μm GaAs pH EMT工艺设计了一个Ka波段三级宽带功率放大器MMIC.为了辅助宽带功放设计,提出了一组公式来分析这一匹配结构.在展示的功放中,此结构同时实现了宽频带和高效率.功放处于饱和状态时,测得在32~40 GHz频率范围内的PAE大于30%,功率增益超过15.5dB,功率约20 dB m.这一结果证明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器匹配 宽带功放 高效率 KA波段 M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长微带SIR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林杞楠 张雅绮 吴志荣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提出应用非等长微带SIR(阶梯阻抗谐振器)构成平行耦合带通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它保持等长SIR滤波电路能够有效抑制高次谐波的特点,又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本文同时给出应用级联矩阵计算这种滤波电路工作衰减的公式.可以方便地... 本文提出应用非等长微带SIR(阶梯阻抗谐振器)构成平行耦合带通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它保持等长SIR滤波电路能够有效抑制高次谐波的特点,又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本文同时给出应用级联矩阵计算这种滤波电路工作衰减的公式.可以方便地分析宽范围的频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阻抗 微带谐振器 平行耦合线 带通滤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化带通滤波微带巴伦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友俊 伍尚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提出一种小型化带通滤波微带巴伦的设计。在Marchand巴伦的基础上,使用一个半波长和两个1/4波长传输线作为谐振器,在带通滤波微带巴伦的两个输出端口可以获得相同幅度和相反相位的平衡信号。利用谐振器平行线耦合可以观察到通带两侧存... 提出一种小型化带通滤波微带巴伦的设计。在Marchand巴伦的基础上,使用一个半波长和两个1/4波长传输线作为谐振器,在带通滤波微带巴伦的两个输出端口可以获得相同幅度和相反相位的平衡信号。利用谐振器平行线耦合可以观察到通带两侧存在两个传输零点。对提出的中心工作频率在2.65 GHz的带通滤波微带巴伦进行了实物加工与测试。两个输出端口信号幅度差与相位差分别为±0.4 dB和180°±5°。仿真与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伦 耦合谐振器 外部品质因素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鹏 魏峰 +1 位作者 黄丘林 史小卫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9-132,共4页
针对超宽带(UWB)系统易受窄带信号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带陷波特性的UWB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由两级交指梳状耦合谐振器级联而成。通过在交指梳状耦合谐振器的一端添加非对称的开路负载,使该滤波器具有了通带内陷波特性。... 针对超宽带(UWB)系统易受窄带信号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带陷波特性的UWB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由两级交指梳状耦合谐振器级联而成。通过在交指梳状耦合谐振器的一端添加非对称的开路负载,使该滤波器具有了通带内陷波特性。合理地调整开路负载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对通带内的任意频段进行抑制。本文设计的UWB带通滤波器工作频段为3.1~10.6GHz,陷波频段为5.8~5.9GHz,抑制电平达到-40dB。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带通滤波器 交指梳状耦合谐振器 开路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毫米波双频段基片集成波导双工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挺 刘太君 +2 位作者 赵辉 叶焱 许高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9,共5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5G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的具有高隔离度和优异通带性能的双频段基片集成波导(SIW)双工器。该双工器由一种新型的Y型耦合谐振器和频带独立可控的新型双频段滤波器组成。新型双频段滤波器基于SIW三角形谐振腔,相比传统矩形SI... 提出一种适用于5G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的具有高隔离度和优异通带性能的双频段基片集成波导(SIW)双工器。该双工器由一种新型的Y型耦合谐振器和频带独立可控的新型双频段滤波器组成。新型双频段滤波器基于SIW三角形谐振腔,相比传统矩形SIW谐振腔空载Q值更高,并且设置多种扰动元件以实现两个频带的独立可控。Y型耦合谐振器由圆弧状的微带线拼接而成,最大限度地减弱通道互耦合以提高隔离度。该双频段双工器具有结构紧凑、尺寸小的优点。实际制作的双频段双工器接收通道中心频率分别为27 GHz和36 GHz,发射通道中心频率分别为29 GHz和39 GHz。实测结果其阻带抑制优于-60 dB,隔离度优于-50 dB,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毫米波系统 双频段双工器 耦合谐振器 双频段滤波器 基片集成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材料的COM理论参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蓉 章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4-478,共5页
材料的COM (耦合模 )理论参数是用COM理论研究、设计纵向耦合谐振器、横向耦合谐振器以及其他SAW (表面波 )器件的基础 .从理论出发给出了常用压电材料 (如 12 8°YZLiNbO3,4 1°LiNbO3,112°LiTaO3,34°ST石英等 )的CO... 材料的COM (耦合模 )理论参数是用COM理论研究、设计纵向耦合谐振器、横向耦合谐振器以及其他SAW (表面波 )器件的基础 .从理论出发给出了常用压电材料 (如 12 8°YZLiNbO3,4 1°LiNbO3,112°LiTaO3,34°ST石英等 )的COM理论参数 .并利用这些参数设计了谐振器与双工器 ,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器 COM理论 失谐系数 声波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3IDT-LCR结构的低损耗小矩形系数SAW滤波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华志 罗文汀 +3 位作者 马晋毅 陈彦光 伍平 董加和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5-337,共3页
通过理论仿真,该文研制了一种改进型的3IDT-LCR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在42°Y-X LiTaO_(3)压电基片上研制出一种低损耗、小矩形系数的SAW滤波器。滤波器标称频率为253.75 MHz,实测插入损耗1.05 dB,低端带外抑制接近80 dB,高端带外抑制接... 通过理论仿真,该文研制了一种改进型的3IDT-LCR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在42°Y-X LiTaO_(3)压电基片上研制出一种低损耗、小矩形系数的SAW滤波器。滤波器标称频率为253.75 MHz,实测插入损耗1.05 dB,低端带外抑制接近80 dB,高端带外抑制接近65 dB,-1 dB带宽10.52 MHz,-3 dB带宽12.54 MHz,-40 dB带宽16.68 MHz,矩形系数1.33。实测结果表明,该改进型3IDT-LCR结构的SAW滤波器具备低插入损耗、小矩形系数和高带外抑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滤波器 纵向耦合谐振器 三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滤波功能的圆极化可控阵列天线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楠 陆云龙 +2 位作者 顾婷婷 刘太君 李凯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带滤波功能的2×2圆极化可控阵列天线,采用探针对每个辐射贴片进行馈电,通过控制辐射贴片的激励相位和极化,实现整个阵列天线的圆极化特性。嵌入在阵列天线馈电网络中的耦合谐振器对保证了馈电网络在幅度响应上呈现滤波... 提出了一种带滤波功能的2×2圆极化可控阵列天线,采用探针对每个辐射贴片进行馈电,通过控制辐射贴片的激励相位和极化,实现整个阵列天线的圆极化特性。嵌入在阵列天线馈电网络中的耦合谐振器对保证了馈电网络在幅度响应上呈现滤波特性的同时,在相位上控制每个辐射贴片激励端口处的信号相位在-90°和90°之间变化,同时结合90°移相网络,可实现对整个阵列天线左旋圆极化(LHCP)和右旋圆极化(RHCP)的控制。实测结果表明:该阵列天线能控制辐射的圆极化特性,并获得优异的LHCP和RHCP特性;在两种极化状态下,阵列天线工作频带内均具有较为平坦的增益特性,平均增益为10.4 dBic,带外增益特性呈现较好的滤波特性,在远离通带上、下边带100 MHz处增益抑制均达到8.6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圆极化 滤波特性 耦合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时域调谐带通滤波器的新方法
12
作者 喻志刚 廖德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0,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滤波器S11响应的时域分析的调谐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区分谐振器和耦合孔各自产生的时域响应,可以用来指导调节谐振器和耦合系数,得到所需的滤波器响应。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观察滤波器内部各元件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关键词 耦合谐振器 带通滤波器 时域响应 调谐 S11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65nm CMOS工艺的33.5~37.5GHz有源矢量合成型移相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印 吴锐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31,共9页
基于65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33.5~37.5 GHz的6 bit有源矢量合成型移相器(VSPS)。该移相器采用Lange类型的90°耦合器作为I/Q信号发生器,其中的电感采用8字形电感实现;此外,矢量合成部分采用电流合成结构,使芯片面积更加紧凑。后... 基于65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33.5~37.5 GHz的6 bit有源矢量合成型移相器(VSPS)。该移相器采用Lange类型的90°耦合器作为I/Q信号发生器,其中的电感采用8字形电感实现;此外,矢量合成部分采用电流合成结构,使芯片面积更加紧凑。后仿真结果显示,该移相器覆盖360°移相范围,对于64种移相角度状态,其整个工作频带下的相位均方根(RMS)误差约为0.33°~3.20°,移相附加增益幅度约为-8.38~-4.89 dB,其RMS误差小于0.59 dB,噪声系数约为12.55~15.55 dB,输入反射系数小于-15 dB,输出反射系数小于-7.9 dB,在33.5、35.5和37.5 GHz频率下,其1 dB压缩点输入功率分别为-1.38~0.96、-1.13~0.75和-0.30~1.40 dBm。该移相器核心电路面积仅约为0.11 mm^(2),在1.2 V的电源电压下,消耗14.6 mW的直流功率,具有面积紧凑、功耗较低、插入损耗适中且精度较高的优势,有利于相控阵系统大规模集成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合成型移相器(VSPS) 90°耦合 耦合谐振器(MCR) 跨导单元 电流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CR的双模微波湿度传感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书聪 梁峻阁 +1 位作者 黄宜明 顾晓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68,80,共5页
基于电耦合电感电容谐振器(ELCR)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型聚酰亚胺微波湿度传感器(PMHS),PMHS的双谐振点位置与幅度可按检测需求灵活调节。实验结果显示:在10%~90%RH的湿度范围内,PMHS在1.2 GHz处谐振点偏移量和2.085 GHz处反射系数增量与... 基于电耦合电感电容谐振器(ELCR)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型聚酰亚胺微波湿度传感器(PMHS),PMHS的双谐振点位置与幅度可按检测需求灵活调节。实验结果显示:在10%~90%RH的湿度范围内,PMHS在1.2 GHz处谐振点偏移量和2.085 GHz处反射系数增量与湿度变化成线性关系,双模线性度R^(2)分别为0.9854和0.9987,两者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3.8 kHz/%RH和0.117 dB/%RH。该研究表明:多谐振微波传感器可作为一种新方案实现宽范围、高线性度、高灵敏度的湿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感电容谐振器 聚酰亚胺微波湿度传感器 谐振 高灵敏度 宽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芯片RFID湿度传感器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思睿 薛严冰 +1 位作者 宋智 孟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为实现物流包装的身份和受潮信息双重检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无芯片RFID湿度传感器,使用电耦合LC谐振器(ELC谐振器)作为湿度传感器监测目标环境相对湿度、U型环谐振器作为无芯片编码结构识别目标身份。通过射频仿真软件HFSS研究谐... 为实现物流包装的身份和受潮信息双重检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无芯片RFID湿度传感器,使用电耦合LC谐振器(ELC谐振器)作为湿度传感器监测目标环境相对湿度、U型环谐振器作为无芯片编码结构识别目标身份。通过射频仿真软件HFSS研究谐振器结构参数与谐振频率的关系,获得相应拟合公式,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8位编码结构;系统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烯醇(PVA)溶液对湿度传感器感湿灵敏度和感湿范围的影响,研制出8位无芯片RFID湿度传感器。根据散射参量提取法获得了U型环谐振器的有效电磁参数,表明其具有超材料属性。所研究的湿度传感器具有感湿灵敏度高、编码容量大、结构简单等优点,有望在智能包装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芯片射频识别技术 湿度传感器 超材料 U型环谐振器 耦合LC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