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汤青 徐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揭示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及其系统耦合要素演变过程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农牧模式的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开展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以陕西省吴起县... 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揭示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及其系统耦合要素演变过程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农牧模式的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开展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各监测站数据和吴起县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坡度等数据,模拟分析了吴起县种植业作物产量与泥沙流失量随人均梯田面积的变化特征,评价了吴起县草畜业生态经济耦合现状并模拟分析了预计可达到的生态经济耦合指数。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不仅能小幅度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能大幅度减少泥沙流失量,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耦合指数可以定量表征生态经济耦合过程及其状态,吴起县目前农牧模式生态经济耦合过程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草畜业模拟生态经济耦合指数仅为992.20元/t,大规模开展舍饲草畜业不可行,未来需在加强草场管理和合理载畜的前提下,逐步取消禁牧(放养羊)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生态经济 耦合评价模型 农牧模式 吴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分析对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浩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4,共5页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开发及利用地球资源,最终导致自然资源濒临耗竭,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开发及利用地球资源,最终导致自然资源濒临耗竭,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生态与经济的辨证关系与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耦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上,最后提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 生态与经济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DDA加权耦合模型的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了提高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的效率和准确度,引入距离判别分析法(DDA),选用煤层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煤层瓦斯压力、煤体破坏类型和开采深度作为判别因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GRA)计算权重矩阵,建立了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的... 为了提高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的效率和准确度,引入距离判别分析法(DDA),选用煤层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煤层瓦斯压力、煤体破坏类型和开采深度作为判别因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GRA)计算权重矩阵,建立了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的加权距离耦合判别模型。将30个煤与瓦斯突出实例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的判别准则,经过训练后的模型误判率为0。利用该模型对10个煤与瓦斯突出实例进行评判,并将评判结果与单项指标法、BP神经网络法和未加权距离判别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RA-DDA耦合模型的评判结果准确,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马氏距离 加权耦合评价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距离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局地-建筑耦合气候评价模型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京 姜安玺 +2 位作者 王琨 朱岳梅 荻岛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0,55,共4页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建筑内部气候与城市局地气候之间的能量及物质传递关系,寻找热舒适与节能和环保之间的平衡点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改进后生成的城市局地-建筑耦合气候评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以上海地区为例,计算了一个理...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建筑内部气候与城市局地气候之间的能量及物质传递关系,寻找热舒适与节能和环保之间的平衡点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改进后生成的城市局地-建筑耦合气候评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以上海地区为例,计算了一个理想化的高层办公楼区的局地气候参数,空调系统排热及室内外新标准有效温度TS*E等.结果表明,空调时间段内室外平均TS*E值受空调设定温度的强烈影响.当空调设定温度从28℃降至22℃时,空调排热平均值增加了193 W/m2,这个增值造成室外平均TS*E提高了约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空调排热 局地-建筑耦合气候评价模型 局地气候 数值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的宜春市农旅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舸泓 韩楠 李丽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7期178-182,共5页
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通过建立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其农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选取宜春市2009—2018年农业与旅游产业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农旅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其指标权重,再结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农旅产业... 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通过建立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其农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选取宜春市2009—2018年农业与旅游产业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农旅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其指标权重,再结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农旅产业耦合状况。结果表明:2009—2018年宜春市农旅产业耦合度一直处于[0.4,0.6],2个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两者相互影响作用刚刚凸显。宜春市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等级由2009年严重失调发展到2010年中度失调,2011—2013年逐渐发展为轻度失调,2014—2015年处于失调边缘,为濒临失调等级,从2016年开始其耦合协调度等级变为勉强协调,再发展至2017—2018年的初级协调等级。总体来看,宜春市农旅产业耦合协调状态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旅游产业 熵权法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宜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的张家界市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6
作者 雷晓峰 彭诗瑶 +1 位作者 叶言 陈希 《江西农业》 2022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以张家界市为例,通过建立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其农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选取张家界市2010年-2019年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时间序列数据确立农旅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其农旅产业耦合状况。结果表明:张家界市农业与乡村... 以张家界市为例,通过建立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其农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选取张家界市2010年-2019年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时间序列数据确立农旅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其农旅产业耦合状况。结果表明:张家界市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耦合度较强且稳定,耦合度逐年增长,协调等级从2010年的严重失调发展到2011年的濒临失调,从2012年开始其耦合度等级变为勉强协调,再发展至2017年的优质协调,2018年-2019年继续维持优质协调等级。根据研究结论,从产业融合环境、路径模式、人才队伍建设几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乡村旅游产业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2
7
作者 龚艳 郭峥嵘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4,共11页
旅游业与金融业之间互动耦合是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必然趋势,其耦合过程促进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文章在分析旅游业与金融业互动耦合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耦合评价模型和耦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江苏省2001—2013年... 旅游业与金融业之间互动耦合是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必然趋势,其耦合过程促进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文章在分析旅游业与金融业互动耦合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耦合评价模型和耦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江苏省2001—2013年两个产业耦合发展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旅游业与金融业在研究期内发展较快,呈现显著的耦合发展关系,但存在金融业发展滞后现象;两个产业区域间发展具有显著差异,苏南耦合协调度较高,苏中和苏北协调等级低,且有部分地区处于失调阶段。鉴于此,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和服务、创新耦合发展模式等建议,从而促进两个产业良性耦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金融业 耦合评价模型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协调适配性研究——耦合系统视角下对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霍影 籍丹宁 于丹 《西部论坛》 2014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定量测度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间的协调适配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度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全国高技能人才... 为定量测度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间的协调适配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度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的协调适配度为0.478,处于濒临耦合失谐区间,整体表现不佳;除广东省以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都远领先于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总量规模上占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并未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产生同比例的促进作用;广东省和四川省对高技能人才具有较强的汇聚效应,值得其他省区借鉴;而湖北省和陕西省,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未能相应地有效促进本省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该如何加强其对高技能人才落地属性的培养,也同样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高技术产业 人才培养投入 产业经济产出 投入产出 协调适配性 协调适配度 耦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3
9
作者 魏鸿雁 陶卓民 +1 位作者 潘坤友 李如友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90,共8页
乡村旅游通过集聚效应、结构效应、投资效应、生态效应等动力共同作用,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通过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双重拉动,带动乡村旅游在规模、品质、效益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此... 乡村旅游通过集聚效应、结构效应、投资效应、生态效应等动力共同作用,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通过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双重拉动,带动乡村旅游在规模、品质、效益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构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模型,对2010—2016年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互动性、协调性强,在年际变化上,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存在显著梯度差异,其中苏南地区两系统互动性最强,其次是苏中地区,最后是苏北地区,三大区域历年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其中苏南地区最高,属高度耦合,苏中、苏北地区属中度耦合;江苏省大部分城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已经进入高度耦合、良性发展阶段,并且耦合协调等级逐步提高,根据各市变化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优势互动型、持续增长型、波动增长型、滞后发展型四类;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要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就要推动二者深度耦合,各地均衡发展,并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耦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型城镇化 耦合评价模型 耦合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灏哲 韩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 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源可再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归纳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水资源可再生性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2007—2014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综合得分波动式增加,表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趋于增强;但分值总体较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形势不容乐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再生性 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模型 CRITIC法 因子分析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盆地地下水特殊脆弱性及其评价 被引量:23
11
作者 姜桂华 王文科 +1 位作者 乔小英 杨晓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6-1110,1116,共6页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面状硝酸盐污染严重,以'三氮'为主要污染物。分析了地下水特殊脆弱性内涵,以及地下水本质因素、人为因素及污染物特殊因素等对脆弱性的影响,并从中选取13个评价因子。将包气带'三氮'迁移转化过程数...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面状硝酸盐污染严重,以'三氮'为主要污染物。分析了地下水特殊脆弱性内涵,以及地下水本质因素、人为因素及污染物特殊因素等对脆弱性的影响,并从中选取13个评价因子。将包气带'三氮'迁移转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耦合到脆弱性评价模型中,使过程模型与评价模型结合起来,再结合GIS技术,对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易引起地下水'三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渭河中下游冲积平原、黄土台塬洼地、以及渭河南岸西安一带小于20 m厚的黄土台塬等地区。从2001年关中盆地地下水'三氮'污染分布来看,这些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已出现大面积超标,评价结果与地下水实际'三氮'污染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 过程模型评价模型耦合 三氮污染 关中盆地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洪瑞 姜欣 +3 位作者 张保祥 李佩茹 王红瑞 宋美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68,72,共6页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是粮食生产和能源消耗大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采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分析山东省2000—2020年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能源-粮食系统整体发展趋势较为...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是粮食生产和能源消耗大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采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分析山东省2000—2020年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能源-粮食系统整体发展趋势较为稳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各子系统间离散程度相对较低、相互影响程度高,大多数年份水-能源-粮食系统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干旱导致水资源短缺、能源供需矛盾等问题,对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影响较大,提升抗旱减灾和能源保障能力可促进山东省水-能源-粮食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集聚效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康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31,共11页
文章对2010—2019年长三角27个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测度,并分析各区域间的时间演变和空间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度影响长三角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因素。结果发现:从协调值空间分布来... 文章对2010—2019年长三角27个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测度,并分析各区域间的时间演变和空间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度影响长三角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因素。结果发现:从协调值空间分布来看,高值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形成以上海为高值中心并向周边扩散的态势,低值城市主要分布于西部城市且数量有所减少;从影响因素来看,金融从业人员、GDP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创新创业指数对两系统的协调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加大“高—高”聚集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经济双循环步伐,加速形成“高—低”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的国内大循环,是长三角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未来着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金融生态环境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指数的生态空间优先级识别 被引量:16
14
作者 申佳可 王云才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04,共6页
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极为有限,识别具有关键景观生态功能的生态源及其保护优先次序,对提升区域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的耦合模型,评价了生态空间的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指数;基于该指数进行的聚类分析结... 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极为有限,识别具有关键景观生态功能的生态源及其保护优先次序,对提升区域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的耦合模型,评价了生态空间的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指数;基于该指数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域的生态空间划分为6个优先级.优先级越高表明它的功能重要性越大,维持或提升服务的难度越小,该生态空间越应首先被识别为重要生态源纳入生态网络.这一基于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指数识别生态空间优先级的方法,为其分级管理提供了明确、可重复的方法框架及有用的规划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多重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制图 生态空间 空间优先级 耦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山县肉牛全产业链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智慧勇 韩伟宏 +4 位作者 李建军 金辉 王熙照 杨忠 杨效民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第4期25-31,46,共8页
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五五战略”,方山县初步构建了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本文基于山西统计年鉴,吕梁市统计年鉴和方山县实地调研整理所得资料,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方山... 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五五战略”,方山县初步构建了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本文基于山西统计年鉴,吕梁市统计年鉴和方山县实地调研整理所得资料,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方山县现有肉牛全产业链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熵权TOPSIS评价结果中,2022年方山县肉牛全产业链体系发展最好,2019年和2020年C值略低于2018年。在综合得分指数结果中,方山县肉牛全产业链体系中,上游环节指数较高,中下游环节指数较低。在耦合协调度评价中,2021年方山县肉牛全产业链耦合协调D值为0.531,为勉强协调,2022年和2020年耦合协调程度为濒临失调。并对方山县肉牛全产业链提出了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肉牛全产业链体系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等三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全产业链 熵权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