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传热与流动的耦合计算模型 被引量:17
1
作者 崔慧 吴长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在进行热油管道工艺计算和运行工况分析时,通常将热力非稳态工况近似按稳态处理,这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很大,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工况。在充分考虑管内油流热力、水力耦合以及管内油流与管外介质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 在进行热油管道工艺计算和运行工况分析时,通常将热力非稳态工况近似按稳态处理,这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很大,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工况。在充分考虑管内油流热力、水力耦合以及管内油流与管外介质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非稳态工况传热与流动双层耦合模型。采用双特征线法求解管内油流参数,用有限单元法求解管外土壤温度场,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该模型和英国ESI公司的管道模拟软件TLNET分别对所建立的几种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合理,可用于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油管道 油流热力 水力耦合 耦合计算模型 非稳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蒸气等离子体压力计算的耦合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先前 段祝平 +1 位作者 黄晨光 宋宏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首先基于系统能量守恒条件,提出了一种计算蒸气等离子体压力的一维耦合计算模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蒸气等离子体界面压力与质点速度的非线性效应,同时也考虑了界面烧蚀所致的运动速度,将蒸气等离子体的膨胀与约束介质的变形耦合。在耦... 首先基于系统能量守恒条件,提出了一种计算蒸气等离子体压力的一维耦合计算模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蒸气等离子体界面压力与质点速度的非线性效应,同时也考虑了界面烧蚀所致的运动速度,将蒸气等离子体的膨胀与约束介质的变形耦合。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显式差分计算程序与显式有限元计算程序LS-DYNA互相迭代求解的方法,对不同激光功率密度分布下的蒸气等离子体压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蒸气等离子体压力 耦合计算模型 激光冲击强化 质点速度 界面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与骆马湖水资源连通分析与优化调度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苑希民 王华熤 +1 位作者 李其梁 冯耀龙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4,共6页
通过对洪泽湖与骆马湖水资源综合分析,发现两湖水系存在丰枯不同步的情况,且两湖连通河道满足水资源联调需求。本文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与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原理,研究建立了洪泽湖与骆马湖水资源优化调度耦合模型,并采用逆时序倒推法... 通过对洪泽湖与骆马湖水资源综合分析,发现两湖水系存在丰枯不同步的情况,且两湖连通河道满足水资源联调需求。本文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与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原理,研究建立了洪泽湖与骆马湖水资源优化调度耦合模型,并采用逆时序倒推法制定了两湖水资源调度控制线,为两湖水系水资源耦合模型计算提供依据。根据两湖长序列来水资料和用户2020规划水平年需水预测,进行两湖水资源联合优化调度计算。研究成果为两湖水系水资源调度预案编制提供了依据,进一步优化了两湖水资源配置,促进洪水资源化利用,有助于缓解两湖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分析 改进单纯形法 耦合计算模型 优化配置 洪水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地面沉降中含水层渗流变形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非 缪林昌 黎春林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共5页
研究目的:上海和常州的地面沉降观测数据表明在深层抽水时含水层会发生较大的压缩变形,从而导致含水层渗透性的变化,但在现有模型中含水层变形通常被忽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可以考虑抽水过程中含水层渗透性随水位降深发展的实时变... 研究目的:上海和常州的地面沉降观测数据表明在深层抽水时含水层会发生较大的压缩变形,从而导致含水层渗透性的变化,但在现有模型中含水层变形通常被忽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可以考虑抽水过程中含水层渗透性随水位降深发展的实时变化的渗流-变形耦合模型。研究结论:(1)砂性土中孔隙比与渗透系数在半对数坐标中的线性关系;(2)上海某抽水试验场水位降深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证明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3)随着抽水层深度的不断加深,砂土压缩性不断增大,在抽水地面沉降计算中采用渗流-变形耦合模型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变形 渗透性 孔隙比 压缩性 耦合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GIL不均匀场中金属微粒运动的数值模拟及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律方成 刘宏宇 +4 位作者 阴凯 李志兵 董蒙 曹东亮 谢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98-2806,共9页
明确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不均匀场中金属微粒运动及其引发的间隙放电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微粒运动的三维电-力学瞬态耦合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基于静电场原理,获得了微粒的电荷量及电场... 明确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不均匀场中金属微粒运动及其引发的间隙放电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微粒运动的三维电-力学瞬态耦合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基于静电场原理,获得了微粒的电荷量及电场力;结合力学方程与拉普拉斯光顺方法给出了运动的动网格模型;为抑制微粒与壁面接触时网格拓扑改变引起的计算失败,提出了虚拟接触壁面条件。对楔形平板电极中典型的微粒运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获得了微粒表面的场强畸变,并根据流注起始判据对其引发的典型间隙放电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粒向电极运动时,表面场强畸变最严重部位总是分布在靠近电极一侧的顶端;微粒紧邻高(低)压电极而与低(高)压电极的放电由微放电引起;起跳阶段与高压电极的放电可能会立即引发整个间隙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GIL不均匀场 金属微粒运动 电-力学瞬态耦合计算模型 场强畸变 间隙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涝灾害模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贺露露 陈伟毅 +3 位作者 刘俊萍 韩伟 宋亮 林常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对海岛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进行模拟研究,为该类地区后续开发建设以及防洪排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暴雨及设计和校核潮位资料,运用MIKE构建了一维河网模型、... [目的]对海岛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进行模拟研究,为该类地区后续开发建设以及防洪排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暴雨及设计和校核潮位资料,运用MIKE构建了一维河网模型、二维水动力模型以及MIKE FLOOD耦合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淹没面积和水深、典型河道断面水位以及重点区域洪水演进过程。[结果]相对于设计暴雨及设计潮位条件下的方案1(94降雨+实测潮位),设计暴雨及校核潮位条件下的方案2(94降雨+极限潮位)在相对高水位时刻淹没面积更大,最大淹没深度更深。[结论]朱家尖流域内河流比降大,汇流时间短,流域调蓄能力差,抵抗暴雨产生的洪涝灾害的能力较弱。特别是暴雨遭受天文大潮时,研究区域受灾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一维河网模型 二维水动力模型 MIKEFLOOD耦合计算模型 洪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颗粒冲蚀磨损特性试验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明超 李增亮 +3 位作者 董祥伟 范春永 刘斌 车家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11,共11页
本文中针对单个硬质角形颗粒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的过程,设计了弹射试验装置,研究菱形颗粒冲击行为及冲蚀机理.采用高速摄像机,捕捉不同冲击速度v_i、冲击角度α_i和方位角度θ_i下颗粒的运动轨迹.建立了基于拉格朗日法的FEM-SPH耦合数值... 本文中针对单个硬质角形颗粒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的过程,设计了弹射试验装置,研究菱形颗粒冲击行为及冲蚀机理.采用高速摄像机,捕捉不同冲击速度v_i、冲击角度α_i和方位角度θ_i下颗粒的运动轨迹.建立了基于拉格朗日法的FEM-SPH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借助于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角形颗粒的运动学行为和变形凹坑形态.结果表明:冲击角α和方位角θ是决定颗粒旋转的关键因素,在某一固定冲击角αi下存在一个临界方位角θcr_i,当θi<θ_(cri)时颗粒冲击后发生前旋旋转,当θ_i>θ_(cri)时颗粒冲击后发生后旋旋转;冲击诱导的颗粒旋转对冲蚀机理的影响较大,颗粒前旋旋转对金属材料产生"耕犁"作用,后旋旋转对金属材料产生"撬起剔除"作用.颗粒的动能损失受到冲击角α_i和方位角θ_i的影响较大,临界方位角θ_(cri)下颗粒的动能损失最大,凹坑变形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冲击试验 冲蚀机理 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颗粒旋转 临界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颗粒冲击延性材料的运动行为及凹坑形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杜明超 李增亮 +3 位作者 董祥伟 孙召成 范春永 车家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97-105,共9页
针对菱形颗粒的冲蚀磨损过程建立了基于拉格朗日法的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不同冲击速度v i、冲击角αi和方位角θi下菱形颗粒冲击延性材料的运动学行为和凹坑轮廓形态。结果表明:冲击角和方位角是决定颗粒旋转的关键因素,但... 针对菱形颗粒的冲蚀磨损过程建立了基于拉格朗日法的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不同冲击速度v i、冲击角αi和方位角θi下菱形颗粒冲击延性材料的运动学行为和凹坑轮廓形态。结果表明:冲击角和方位角是决定颗粒旋转的关键因素,但会受冲击速度的影响发生变化。冲击速度对前旋颗粒的旋转方向和运动行为影响较小,产生的凹坑轮廓基本不变;对“后旋”颗粒的运动行为影响较大,存在某一切削速度范围55~100 m/s,当v i在该范围内时,延性材料表面发生切屑分离,当v i小于或大于该范围,均无切屑分离现象发生,只发生材料堆积,但形成材料堆积的原因不同,冲击速度小时初始动能低,不足以将材料切断剔除,被“挖掘”的材料堆积在凹坑表面;冲击速度大时颗粒法向嵌入深,颗粒出现“挖掘”和“微切削”的综合作用,在“微切削”的作用下产生细长切屑堆积在凹坑前面。低冲击角和大方位角的临界冲击在不同冲击速度下产生的颗粒运动行为和凹坑轮廓与“后旋”冲击产生的规律一致,高冲击角和小方位角的临界冲击在不同冲击速度下产生的颗粒运动行为和凹坑轮廓与前旋冲击产生的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颗粒 冲蚀磨损 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颗粒旋转 冲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沉浸管流化床内离散颗粒数值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任立波 韩吉田 赵红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基于FLUENT软件信息传递模式的多点接口(MPI)并行计算平台,在二次开发框架内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s)文件发展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并行算法.该算法具有随计算节点数增加的良好扩展性能和加速性能.采用该算法数值模拟... 基于FLUENT软件信息传递模式的多点接口(MPI)并行计算平台,在二次开发框架内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s)文件发展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并行算法.该算法具有随计算节点数增加的良好扩展性能和加速性能.采用该算法数值模拟了单沉浸管流化床内的颗粒混合过程,揭示了气固两相的运动特性和颗粒混合机制,考察了沉浸管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沉浸管引起床内气泡的聚并和破碎,气泡主要绕沉浸管而非沿两侧壁向上移动,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气相流场沿径向的分布更加均匀;颗粒宏观流动结构与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径向非均匀特性;沉浸管的存在和表观气速的增加均有助于颗粒混合,使颗粒达到完全混合的时间减少;颗粒撞击管壁的频次和冲刷速度是造成沉浸管磨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耦合并行模型 单沉浸管流化床 流动特性 颗粒混合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1D/3D finite elements coupling for structural nonlinear analysis 被引量:13
10
作者 岳健广 A.Fafitis +1 位作者 钱江 雷拓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89-897,共9页
An element coupling model (ECM)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 of a structure.In order to reflect the local damage and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ree-dimensional (3D) ... An element coupling model (ECM)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 of a structure.In order to reflect the local damage and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ree-dimensional (3D) solid elements and one-dimensional (1D) beam element were coupled by the multi-point constraint equations.A reduced scale 1?8 model test was simulated by the ECM and a full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3DM) contras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s of ECM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and 3DM.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sed in the structural nonlinear analysis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s coupling model global behavior local damage multi-point constraint equations nonlinea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ing model for calculating prestress loss caused by relaxation loss,shrinkage,and creep of concrete
11
作者 曹国辉 胡佳星 张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70-478,共9页
The 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relaxation loss of concrete mentioned in the Code for Design of Highway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and Culverts(JTG D62—2004) was modified according to experime... The 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relaxation loss of concrete mentioned in the Code for Design of Highway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and Culverts(JTG D62—2004) was modified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data. Time-varying relaxation loss was considered in the new model. Moreover,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with varying lengths(caused by the shrinkage and creep of concrete) might influence the final values and the time-varying function of the forecast relaxation loss. Hence, the effects of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 were considered when calculating prestress loss, which reflected the coupling relation between these effects and relaxation loss in concrete. Hence, the forecast relaxation loss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und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itial stress levels at any time point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modified model. To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e integral expression of the model can be changed into an algebraic equa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 is related to the division of the periods within the ending time of deriving the final value of the relaxation loss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When the time division is reasonable, result accuracy is high. The modified model works excellently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test results.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e modified model mainly reflects the prestress loss values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t each time point, which confirms that adopting the finding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s reaso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TRESS relaxation loss shrinkage and creep theoretical analysis calcul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