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轮导叶双层壁冷却结构设计的管网耦合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包林焌 许瑶 +1 位作者 刘钊 丰镇平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17,共15页
为方便涡轮导叶双层壁冷却结构的设计与研发,对用于双层壁冷却结构设计的管网耦合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Python编制了求解双层壁冷却叶片内部流动的一维管网计算程序,结合ANSYS CFX计算软件,搭建了管网耦合设计计算平台;以MarkⅡ叶... 为方便涡轮导叶双层壁冷却结构的设计与研发,对用于双层壁冷却结构设计的管网耦合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Python编制了求解双层壁冷却叶片内部流动的一维管网计算程序,结合ANSYS CFX计算软件,搭建了管网耦合设计计算平台;以MarkⅡ叶片为原型初步设计了气膜冷却方案,利用源项法模拟了气膜冷却的作用效果,提出了管网耦合计算的气膜冷却修正方法;将修正后的管网耦合计算方法应用于涡轮导叶双层壁冷却结构方案设计,结合三维气热耦合数值计算对管网耦合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源项法可以模拟气膜冷却的作用效果,并节省约95%的计算时间;与三维气热耦合数值计算相比,气膜冷却修正后的管网耦合计算方法得到了相似的温度及换热系数分布;利用管网耦合计算方法设计的双层壁冷却结构方案具有较好的冷却性能,且耗时约为全三维气热耦合的1/12,在设计前期可利用该方法快速并准确地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导叶 管网耦合计算 冷却结构设计 双层壁冷却 气膜冷却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量传递的流动-传热-凝固过程耦合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2
作者 郑莲宝 李旺 +2 位作者 王松伟 徐勇 宋鸿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36-242,共7页
水平连铸是铜板带铸轧加工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核心物理过程包括流动、传热及凝固,实验研究存在诸多不便和局限性,因此往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铸坯质量和组织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模拟准确性和完整性,本工作建立了铜板坯水平连铸流动... 水平连铸是铜板带铸轧加工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核心物理过程包括流动、传热及凝固,实验研究存在诸多不便和局限性,因此往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铸坯质量和组织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模拟准确性和完整性,本工作建立了铜板坯水平连铸流动-传热过程与传热-凝固过程耦合数值模型,并设计了不同网格之间的高精度场传递算法;通过控制输入参数和边界条件实现了流动-传热模型和传热-凝固模型之间温度场量一致性,解决了传统模型无法耦合流场计算凝固组织的难题,并通过生产试验证实了耦合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连铸 温度场 组织场 数值模拟 场量传递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式排管敷设电缆群温度场的流固耦合计算 被引量:31
3
作者 郑雁翎 仪涛 +4 位作者 张冠军 李洪杰 张延辉 杨凤民 宋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66-1571,共6页
排管敷设电缆群温度场是一个传导、对流和辐射3种传热方式的耦合过程,电缆群温度场和载流量计算必须考虑排管内部的空气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为此,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10kV地下排管敷设电缆本体温度场域和电缆整体温度场域的有... 排管敷设电缆群温度场是一个传导、对流和辐射3种传热方式的耦合过程,电缆群温度场和载流量计算必须考虑排管内部的空气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为此,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10kV地下排管敷设电缆本体温度场域和电缆整体温度场域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与流函数-涡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传导、自然对流和辐射3种传热方式的流固耦合计算。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得到含有内部空气对流和辐射的分散式排管敷设电缆群温度场分布。利用有限元和流函数-涡量法计算,克服了现有标准和文献中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空气层热阻而引起的误差及不足,提高了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电力电缆 排管敷设 载流量 温度场 流固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的母线槽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武安波 张国刚 +2 位作者 王建华 陈德桂 耿英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62-66,共5页
作为大电流输配电设备 ,母线槽的发热温升和散热问题是影响其工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本文建立了母线槽的磁场 流场 温度场耦合分析模型。首先计算了三相四线空气绝缘型母线槽的工频磁场、涡流场和焦耳热 ,然后将焦耳热作为体... 作为大电流输配电设备 ,母线槽的发热温升和散热问题是影响其工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本文建立了母线槽的磁场 流场 温度场耦合分析模型。首先计算了三相四线空气绝缘型母线槽的工频磁场、涡流场和焦耳热 ,然后将焦耳热作为体积热源 ,通过间接耦合方法分析了母线槽内部气流场和温度场。母排间距对母线温升影响显著 ,存在一个使母排温升最小的最优母排间距。增大外壳高度或宽度能够降低母排温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流场 温度场 耦合计算 母线槽 热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耦合计算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魏龙 顾伯勤 +2 位作者 刘其和 张鹏高 房桂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68-3575,共8页
研究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与端面摩擦因数相耦合的计算方法问题。将机械密封环简化为等截面当量筒体,推导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的计算式,给出了密封环简化为当量筒体的具体方法;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 研究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与端面摩擦因数相耦合的计算方法问题。将机械密封环简化为等截面当量筒体,推导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的计算式,给出了密封环简化为当量筒体的具体方法;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摩擦因数计算模型。考虑端面平均温度与端面摩擦因数的相互耦合关系,提出了端面平均温度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模拟计算,对B104a-70型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端面平均温度随着弹簧比压或密封流体压力的增大,线性地增大;随着转速的增大,近似线性地增大,且端面越光滑,线性越好,增大的幅度也越大;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或特征尺度系数的减小,非线性地增大,当端面较粗糙时,端面平均温度的变化较小;当端面较光滑时,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或特征尺度系数的减小,端面平均温度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表面 平均温度 摩擦因数 耦合计算 分形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钻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计算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海柱 沈忠厚 李根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2,共6页
超临界CO2钻井过程中,井筒温度和压力对CO2的密度、黏度、导热系数、热容等物性参数影响较大,这些参数的变化对温度和压力产生反作用。利用Span-Wagner基于亥姆霍兹自由能的气体状态参数计算方法,建立了超临界CO2钻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 超临界CO2钻井过程中,井筒温度和压力对CO2的密度、黏度、导热系数、热容等物性参数影响较大,这些参数的变化对温度和压力产生反作用。利用Span-Wagner基于亥姆霍兹自由能的气体状态参数计算方法,建立了超临界CO2钻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计算模型,并以超临界CO2连续油管钻井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钻杆压力和环空压力都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增大,钻杆内的CO2相态变化点比环空深50 m;钻杆中温度略低于环空中的温度;随着井深的增加,CO2密度缓慢降低,变化率逐渐减小;距井底20 m深处,环空中CO2密度突然增大,钻杆中CO2密度也有所增大。本文模型与文献中采用P-R状态方程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文献中的模型没有考虑井筒中CO2物性参数的变化及其对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本文模型计算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钻井 井筒温度 井筒压力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气藏井筒不稳态传热压力温度耦合计算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廖新维 冯积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深层高压气藏井筒流动是不稳态热流问题。综合考虑井筒中压力、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井筒压力、温度分布耦合计算模型,包括温度计算模型和压力计算模型,采用解析解和数值解相结合的方法给出耦合算法。在温度计算模型中,考虑井筒中... 深层高压气藏井筒流动是不稳态热流问题。综合考虑井筒中压力、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井筒压力、温度分布耦合计算模型,包括温度计算模型和压力计算模型,采用解析解和数值解相结合的方法给出耦合算法。在温度计算模型中,考虑井筒中传热以及井壁向地层传热均是不稳态过程;在压力计算模型中,考虑摩擦阻力和动能变化的影响。用该模型计算塔里木油田YH23-1-14井的压力、温度,与实测压力、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计算模型的精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井 不稳态传热 压力 温度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近场剂量场与温度场的耦合计算 被引量:11
8
作者 沈珍瑶 李国鼎 李书绅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3-158,共6页
计算了高放废物处置库固化体内外的辐射剂量场 ,并将之作为热源叠加到温度场计算方程 ,使剂量场与温度场耦合起来。在温度场计算中 ,不仅考虑了固化体内存在的剂量场对其的影响 ,而且考虑了固化体外存在剂量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固... 计算了高放废物处置库固化体内外的辐射剂量场 ,并将之作为热源叠加到温度场计算方程 ,使剂量场与温度场耦合起来。在温度场计算中 ,不仅考虑了固化体内存在的剂量场对其的影响 ,而且考虑了固化体外存在剂量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固化体外存在的剂量场对温度场是有一定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场 温度场 耦合计算 高放废物处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热防护系统高温流场与电磁场耦合计算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开 柳军 刘伟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4-480,共7页
为了研究真实气体条件下霍尔效应对磁流体(MHD)控制热防护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热化学非平衡流场、外加磁场、霍尔电场的耦合计算方法。分析了耦合计算效率与电场更新间隔、电势残差收敛极限的关系。给出了采用非平衡霍尔系数模型时电场更... 为了研究真实气体条件下霍尔效应对磁流体(MHD)控制热防护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热化学非平衡流场、外加磁场、霍尔电场的耦合计算方法。分析了耦合计算效率与电场更新间隔、电势残差收敛极限的关系。给出了采用非平衡霍尔系数模型时电场更新间隔和电势收敛极限的较优取值。研究表明,当霍尔系数较小(β=1.0)时,电场更新间隔大于100流场计算时间步时耦合计算效率较高,且导电壁面和绝缘壁面结论一致。当霍尔系数较大时,耦合计算时间过长,可适当增加电场迭代间隔和电势收敛极限以提高耦合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控制 热防护 霍尔电场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耦合计算的涡轮叶片疲劳?蠕变寿命预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段红燕 王小宏 +1 位作者 张洹榕 杨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5,共7页
对Morrow修正公式中的疲劳强度系数和疲劳强度指数进行修正,建立了涡轮叶片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涡轮叶片进行热力耦合计算,得到了涡轮叶片在离心、温度及气动三种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应用所提出... 对Morrow修正公式中的疲劳强度系数和疲劳强度指数进行修正,建立了涡轮叶片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涡轮叶片进行热力耦合计算,得到了涡轮叶片在离心、温度及气动三种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应用所提出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和蠕变持久方程,对在叶身上选取的5个考核点进行了疲劳/蠕变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叶片寿命为13 114次工作循环,叶片进气面根部的寿命最小,应为涡轮叶片检查和维修的重点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耦合计算 考核点 疲劳/蠕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CSD耦合计算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徐敏 陈士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基于流体———结构干扰计算中流体和结构网格之间的数据交换方法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常体积转换法 (CVT) ,即引入面积限制值来保证网格插值的质量。运用该方法对两种常规外形 :机翼和弹体圆柱段进行了插值计算 ,并与无限平板样条... 基于流体———结构干扰计算中流体和结构网格之间的数据交换方法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常体积转换法 (CVT) ,即引入面积限制值来保证网格插值的质量。运用该方法对两种常规外形 :机翼和弹体圆柱段进行了插值计算 ,并与无限平板样条法 (IPS)进行了比较和误差评估。认为改进的CVT插值方法能避免原CVT方法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且大大提高了插值精度 ,是一种适合用于CFD CSD耦合计算接口界面的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CFD/CSD界面算法 无限平板样条法 常体积转换法 气动弹性 流固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球加强模型在CFD-DEM耦合计算中的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明 刘巨保 +2 位作者 王雪飞 孙丹丹 岳欠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针对CFD-DEM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影响颗粒碰撞计算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本文引入插值算法,将动量定理求解颗粒碰撞前后速度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到颗粒碰撞力,进行动力学方程求解;通过速度收敛准则修正初值速度并... 针对CFD-DEM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影响颗粒碰撞计算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本文引入插值算法,将动量定理求解颗粒碰撞前后速度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到颗粒碰撞力,进行动力学方程求解;通过速度收敛准则修正初值速度并自动调整迭代求解次数,提出一种计算精度不受计算时间步长影响,无需对碰撞过程进行精细描述的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加强硬球模型。对两个颗粒匀和变速碰撞算例进行数值模拟,碰撞后速度、碰撞力和碰撞时间与理论计算误差小于4%,与采用软球碰撞模型的DEM方法相比,颗粒碰撞计算精度不受计算时间步长影响,计算效率提高36.3%和36.8%。对单个颗粒在静水中沉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步长取10 s~5 s,颗粒与壁面即可得到精确解,计算效率提高33.5%。通过压力损失实验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准确计算颗粒体积分数小于12%条件下两相流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碰撞模型 两相流 耦合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凝汽器单元流场的耦合计算 被引量:28
13
作者 周文平 唐胜利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6-770,共5页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电厂空冷凝汽器风机和A型框架空气侧流场进行了三维准定常耦合计算,得到了风机在不同转速时空冷单元内部的速度、温度和压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对空冷凝汽器风机和A型框架进行耦合计算较为更合...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电厂空冷凝汽器风机和A型框架空气侧流场进行了三维准定常耦合计算,得到了风机在不同转速时空冷单元内部的速度、温度和压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对空冷凝汽器风机和A型框架进行耦合计算较为更合理;冷空气在凝汽器翅片间的分配不均匀,因此优化空气侧的流场分布是提高凝汽器换热效率的措施之一,为凝汽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空冷凝汽器 冷却单元 数值模拟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的耦合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学光 匡光力 +2 位作者 赵燕平 李有宜 谢纪康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47,52,共6页
托卡马克中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的平板模型在计算沿极向尺度较长的天线时误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天线进行分段处理的改进算法,该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天线越长,改进算法的计算精度改善越明显。
关键词 ICRH 平板模型 天线 托卡马克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t煤粉炉内煤制气还原NOx的反应机理与CFD耦合计算 被引量:6
15
作者 党帅 钟北京 袁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44-2550,共7页
在没有气源的电厂,可以采用煤制气再燃低NOx燃烧技术,即采用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介质,在1000℃以下进行气化得到煤制气,实现部分煤气化再燃低NOx燃烧技术。本文选用GRI3.0反应机理,简化后得到了适用于NOx还原计算的简化机理,包括26个... 在没有气源的电厂,可以采用煤制气再燃低NOx燃烧技术,即采用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介质,在1000℃以下进行气化得到煤制气,实现部分煤气化再燃低NOx燃烧技术。本文选用GRI3.0反应机理,简化后得到了适用于NOx还原计算的简化机理,包括26个组分和63个反应,对130t煤粉炉进行了多步反应机理和CFD耦合计算的尝试,并对还原气喷口和还原气比例进行了设计计算,提出了改造设计方案,可实现NOx还原率超过80%。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部分煤制成再燃气燃烧没有明显影响煤的燃尽率;130t煤粉炉设计的三次风喷口应该上移3m,以增加再燃反应时间;再燃气比例可设计为30%,以增加NOx还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气 NOx还原 反应动力学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锌锅的电磁-流体耦合计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路 唐成龙 赖焕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3-538,共6页
在锌锅的流动及传热状态的数值模拟中,感应加热器边界条件的处理是计算的关键和难点。以某连续热镀锌锌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的电磁场模块,计算得到锌锅加热器中洛仑兹力及焦耳热的分布,并将其作为加热器区域流场计算时动量及... 在锌锅的流动及传热状态的数值模拟中,感应加热器边界条件的处理是计算的关键和难点。以某连续热镀锌锌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的电磁场模块,计算得到锌锅加热器中洛仑兹力及焦耳热的分布,并将其作为加热器区域流场计算时动量及能量的源项,从而实现了对加热器中电磁场和流场耦合的锌锅全场计算。与前人给定热流密度的处理方法相比较,本文方法更真实地逼近了实际物理模型与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熔沟中的锌液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呈螺旋状地由中心熔沟向两侧熔沟流动,加热器出口截面上的最大速度约为0.77m/s,大部分区域中的速度均大于0.3m/s,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际锌锅运行时的数据吻合良好,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锌锅 电磁场-流场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排水孔解析解和有限元耦合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佘成学 刘先珊 叶查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1-603,648,共4页
在分析詹美礼、速宝玉等提出的排水孔解析解和有限元耦合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三维六面体单元,提出了改进的排水孔排水流量准解析式,并将此解析式与有限元渗流计算耦合, 算例说明了改进的解析计算式的合理性。
关键词 解析解 排水孔 耦合计算 有限元 水工建筑物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蚀外形方程差分计算方法研究(Ⅱ:耦合计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国义军 童福林 桂业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5,共5页
研究了气动力、热、烧蚀非耦合和耦合计算情况下的烧蚀外形,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别。非耦合计算得到烧蚀外形为凹陷外形,而耦合计算得到的是双锥外形,后者与飞行测量结果完全一致。将CFD中的NND格式引入烧蚀外形计算,替换传统的人工粘... 研究了气动力、热、烧蚀非耦合和耦合计算情况下的烧蚀外形,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别。非耦合计算得到烧蚀外形为凹陷外形,而耦合计算得到的是双锥外形,后者与飞行测量结果完全一致。将CFD中的NND格式引入烧蚀外形计算,替换传统的人工粘性项方法,有效消除了较大折转处的非物理波动,得到了满意的烧蚀外形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外形 差分格式 NND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传热与流动的耦合计算模型 被引量:17
19
作者 崔慧 吴长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在进行热油管道工艺计算和运行工况分析时,通常将热力非稳态工况近似按稳态处理,这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很大,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工况。在充分考虑管内油流热力、水力耦合以及管内油流与管外介质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 在进行热油管道工艺计算和运行工况分析时,通常将热力非稳态工况近似按稳态处理,这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很大,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工况。在充分考虑管内油流热力、水力耦合以及管内油流与管外介质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非稳态工况传热与流动双层耦合模型。采用双特征线法求解管内油流参数,用有限单元法求解管外土壤温度场,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该模型和英国ESI公司的管道模拟软件TLNET分别对所建立的几种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合理,可用于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油管道 油流热力 水力耦合 耦合计算模型 非稳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隔爆一体化变频电机的三维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杰 张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35,共9页
针对矿用隔爆一体化变频电机几何结构不完全对称、封闭结构严重制约散热的问题,提出了对完整变频电机进行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的方法。首先基于基本假设,建立完整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求解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然后采用多参考... 针对矿用隔爆一体化变频电机几何结构不完全对称、封闭结构严重制约散热的问题,提出了对完整变频电机进行流场温度场耦合计算的方法。首先基于基本假设,建立完整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求解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然后采用多参考坐标系模型与有限体积法进行耦合计算。对变频电机内部的流体流动性能、整体温度场、电机定转子温度场、变频器功率模块温度场以及对流换热系数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变频电机的几何结构不对称表现出定子和机座的温度场分布并不沿转轴中心线对称,对变频奠基完整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温度场的分布;变频电机在额定工况和1.2倍过载工况下的最高温度出现在转子导条上,最高温度小于绝缘条件所允许的极限温度。通过对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 隔爆 变频电机 功率元件 多场耦合计算 三维流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