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于高压耦合电容器在线监测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党晓强 黄绪永 +2 位作者 刘念 刘靖 王海田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高压耦合电容器的频发事故 ,文中分析了其运行中发生事故的原因 ,介绍了对高压耦合电容器进行在线监测其放电现象的必要性 ,提出了一种在线监测其放电现象的可行的新技术。
关键词 高压耦合电容器 在线监测 放电现象 烧损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耦合电容器不拆高压引线的预试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京武 戈朝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1-81,83,共2页
论述了由合理接线实现不拆高压引线预防性试验220kV耦合电容器的原理和方法,实测沧西变电所220kV耦合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电容量和介损的结果与拆线试验数据对比证明该法准确、高效、切实可行。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不拆线 预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T耦合电容器残余电感形成机理分析及降低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璿 王平 +2 位作者 冯宇 杨帆 陈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2-106,122,共6页
耦合电容器在电力系统高频保护、电压测量以及过电压抑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受构成元件及制造工艺所限,其不可避免地存在残余电感,进而影响到其高频性能。本文研究了残余电感的形成机理,设计了三种具有不同引线片结构的耦合电容器,利用... 耦合电容器在电力系统高频保护、电压测量以及过电压抑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受构成元件及制造工艺所限,其不可避免地存在残余电感,进而影响到其高频性能。本文研究了残余电感的形成机理,设计了三种具有不同引线片结构的耦合电容器,利用阻抗分析仪对其残余电感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分析与测量结果表明:引线片是耦合电容器残余电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残余电感的大小与引线片尺寸密切相关,引线片越宽、残余电感越小。研究结果可用于改进耦合电容器的设计以提高其高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残余电感 阻抗特性 引线片 高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电容器高频电容与极间介质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王德忠 王季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4,共4页
对不同极间介质的耦合电容器的高频电容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后指出,在结构、固有电感类同的条件下,耦合电容器高频电容随极间介质中非极性介质的比例增加而上升,500kHz时可超过额定值的150%。同时极间介质为膜纸... 对不同极间介质的耦合电容器的高频电容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后指出,在结构、固有电感类同的条件下,耦合电容器高频电容随极间介质中非极性介质的比例增加而上升,500kHz时可超过额定值的150%。同时极间介质为膜纸复合的耦合电容器在GB/T4705—92推荐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高频电容不会低于额定值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高频电容 极间介质 固有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级耦合电容器绝缘测试不拆头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侍海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7-279,共3页
针对耦合电容器特点,提出不拆头试验方法,即采用下节正接法与上下两节并联反接法相结合,分别检测上下节耦合电容器的电容值与介质损耗等。现场试验表明,通过不拆头试验,可以方便、准确检测上下节耦合电容器绝缘,极大地减少了检修工作量... 针对耦合电容器特点,提出不拆头试验方法,即采用下节正接法与上下两节并联反接法相结合,分别检测上下节耦合电容器的电容值与介质损耗等。现场试验表明,通过不拆头试验,可以方便、准确检测上下节耦合电容器绝缘,极大地减少了检修工作量,保障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通过不停电检测方法对耦合电容器进行测量,可以实时分析其绝缘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绝缘缺陷,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预防性试验 不拆头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耦合电容器的渗漏油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茂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74,77,共2页
介绍了运行中耦合电容器爆炸事故的情况。分析了渗漏油的耦合电容器解体前后的检查和试验情况,认为必须重视耦合电容器的密封检查,并提出了简易的检查方法。建议对渗漏油的耦合电容器在条件许可时应退出运行。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渗漏油 检查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测量耦合电容器电容量和介损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振捷 张璐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0,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电流平衡法”带电测量耦合电容器的电容量 Cx和介质损耗因素 tanδx,与停电测量结果比较 ,具有操作简便 ,易于推广 ,测试结果准确的优点。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电容 介质损耗 带电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电容器故障红外诊断一例
8
作者 沈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0-81,共2页
用红外诊断技术分析了一例耦合电容器缺陷并与常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介损 红外检测 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电容器防雷作用探讨
9
作者 陆培珍 李汉明 《广东电力》 1999年第5期26-29,共4页
通过两例断路器爆炸事故, 引出对耦合电容器防雷作用的探讨, 进而分析了耦合电容器的防雷作用机理及雷电对其寿命的影响, 并且指出, 耦合电容器的防雷功能对系统而言, 只能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防雷功能 断路器 接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级耦合电容器不拆头预防性试验
10
作者 侍海军 张少炎 曹永源 《江苏电机工程》 2006年第6期23-24,共2页
在对串级耦合电容器进行预防性试验时需要拆头,给检修试验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和危险。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采用不拆头方法做预防性试验。通过对这2种方法试验数据比较,发现所得的试验结果基本相同,不拆头方法可以准确测试绝缘电阻、电容量... 在对串级耦合电容器进行预防性试验时需要拆头,给检修试验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和危险。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采用不拆头方法做预防性试验。通过对这2种方法试验数据比较,发现所得的试验结果基本相同,不拆头方法可以准确测试绝缘电阻、电容量与介质损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容器 预防性试验 不拆头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电容器耦合和线性补偿的高稳定度平顶脉冲强磁场调控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绍哲 魏文琦 +2 位作者 樊俊显 谢剑峰 韩小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2,共10页
平顶脉冲磁场具备脉冲磁场强度高和稳态磁场稳定度高的双重优势,是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满足脉冲场核磁共振、I-V测量等科学实验对平顶脉冲磁场高稳定度的需求,该文提出基于双电容器回路耦合放电和线性补偿的平顶磁场调控方... 平顶脉冲磁场具备脉冲磁场强度高和稳态磁场稳定度高的双重优势,是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满足脉冲场核磁共振、I-V测量等科学实验对平顶脉冲磁场高稳定度的需求,该文提出基于双电容器回路耦合放电和线性补偿的平顶磁场调控方案。为此,理论分析双电容器回路耦合放电过程,建立配置主/辅回路电容电压和放电时序的优化方法,基于IGBT有源区的流控特性,设计线性调节补偿回路和前馈反馈相结合的控制器,研制与主磁体解耦的1 T补偿磁体,对双电容器回路耦合放电产生的背景磁场进行高精度调控,最终实现了强度为45.2 T、持续时间为8 ms以及稳定度为0.02%的平顶脉冲磁场,满足相关固态核磁共振等科学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脉冲磁场 电容器耦合 磁场补偿 线性调控 高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纸复合绝缘电容器介质损耗测量及标准的讨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昌彬 王祖林 洪贞贤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1,共4页
通过对膜纸复合绝缘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介质损耗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认为目前执行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 T5 96 - 1996 )中规定 tanδ≤ 0 .2 % ,过于严格 。
关键词 介质损耗 标准 测量 耦合电容器 膜纸复合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测温检查电容器故障
13
作者 万四维 《农村电气化》 2007年第6期33-33,共1页
通过对一次220kV耦合电容器红外测温,发现其内部缺陷,通过对异常的耦合电容器停电试验检查,指出红外测温可及时准确发现耦合电容器内部缺陷。
关键词 红外测温 耦合电容器 内部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型设备带电测试介质损耗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建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66,共2页
通过介质损耗在线检测仪对电容型 CT和耦合电容器的带电测试数据 。
关键词 介质损耗 带电测试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 耦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35kV配电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秀娟 陈维江 +4 位作者 颜湘莲 李永君 刘智广 丛文魁 庄永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18,共4页
油田35kV配电系统中性点一般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中存在三相电压不平衡、中性点位移电压偏高的现象。为此,先给出了中性点位移电压的理论计算方法;再以油田某一35kV变电站为例,利用EMTP/ATP电磁暂态程序建立仿真模型,仿真计算了系统的... 油田35kV配电系统中性点一般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中存在三相电压不平衡、中性点位移电压偏高的现象。为此,先给出了中性点位移电压的理论计算方法;再以油田某一35kV变电站为例,利用EMTP/ATP电磁暂态程序建立仿真模型,仿真计算了系统的稳态运行特性;提出通过降低中性点不平衡电压的方法将位移电压限制在标准容许值以下;分析出载波通讯用耦合电容器在ABC三相的不均衡安装是该变电站三相电压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耦合电容器调相安装是降低中性点不平衡电压的较好措施;最后现场试验证实措施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不平衡 中性点位移电压 耦合电容器 35 KV 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涛 周有庆 +1 位作者 曹志辉 彭红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9-213,共5页
提出了以微型电流互感器检测耦合电容器电流,再将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室转换为与一次电压成正比的二次电压信号来构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lectronic voltage transformer,EVT)的技术方案,详细分析了新型高压EVT的传感原理及特点,建立了EV... 提出了以微型电流互感器检测耦合电容器电流,再将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室转换为与一次电压成正比的二次电压信号来构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lectronic voltage transformer,EVT)的技术方案,详细分析了新型高压EVT的传感原理及特点,建立了EVT的一次侧等值电路,推导出其误差公式,并分析了电网频率、电容器温度及二次负载对一次侧误差的影响,且对所研制的高压EVT进行了高压试验,结果表明,新型EVT具有结构简单、体小质轻、绝缘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准确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检测电流型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耦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海浪 毛弋 +3 位作者 周有庆 纪哲 卢小芬 刘跃群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9,共3页
针对现有各类电压互感器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了以电流互感器检测耦合电容器电流,再将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室转换为与一次电压成正比变化的二次电压信号的方法构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的技术方案,详细阐述了新型EVT的传感原理及结构... 针对现有各类电压互感器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了以电流互感器检测耦合电容器电流,再将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室转换为与一次电压成正比变化的二次电压信号的方法构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的技术方案,详细阐述了新型EVT的传感原理及结构,在此基础上,与一般电压互感器进行了比较,并对所研制的110 kV EVT样机进行了高压试验,理论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EVT具有结构简单、体小质轻、绝缘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准确度高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检测电流型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耦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涛 周有庆 +1 位作者 曹志辉 彭红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提出以微型电流互感器检测耦合电容器电流,再将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室,转换为与一次电压成正比变化的二次信号的方法构成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技术方案。详细论述了新型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传感原理及结构,并对耦合电容器、微... 提出以微型电流互感器检测耦合电容器电流,再将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室,转换为与一次电压成正比变化的二次信号的方法构成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技术方案。详细论述了新型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传感原理及结构,并对耦合电容器、微型电流互感器、功率放大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对所研制的新型中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了精度试验、二次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耦合电容器 检测电流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票施工 酿成悲剧
19
作者 孙新榜 《农村电工》 2008年第1期36-36,共1页
1事故经过2006年12月18日,某市供电公司所属的冀李变电站升压改造工程施工中,工作负责人陈某某带领3名职工和2名民工吊装35kV冀张线阻波器。此项工作需在冀张线上挂软梯,陈某某指派民工张某某站在5.3m高的耦合电容器的支柱上,用手... 1事故经过2006年12月18日,某市供电公司所属的冀李变电站升压改造工程施工中,工作负责人陈某某带领3名职工和2名民工吊装35kV冀张线阻波器。此项工作需在冀张线上挂软梯,陈某某指派民工张某某站在5.3m高的耦合电容器的支柱上,用手扶着软梯(软梯上部是用钢筋制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施工 悲剧 耦合电容器 事故经过 升压改造 供电公司 35kV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可拆装过渡线夹的制作及使用
20
作者 杨德庆 张涛 《农村电工》 2008年第2期18-18,共1页
目前使用的耦合电容器设备线夹未考虑带电拆装的便利性。在实际工作中,线路带电时,耦合电容器无法进行预防性试验。为了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往往采用等电位高空作业的方法。带电拆装耦合电容器引线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作难度大,费... 目前使用的耦合电容器设备线夹未考虑带电拆装的便利性。在实际工作中,线路带电时,耦合电容器无法进行预防性试验。为了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往往采用等电位高空作业的方法。带电拆装耦合电容器引线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作难度大,费时费力,并且危险性也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作了带电可拆装过渡线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线夹 拆装 制作 耦合电容器 预防性试验 线路带电 电力设备 高空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