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系统模式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庆存 张明华 +1 位作者 戴永久 曾晓东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4,共16页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陆地和海洋状态的物理描述,故不仅可用来做天气和气候预测,还可以研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研究人类调控自然界工程的合理或最优的方案。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提出和研究的一些历史,地球系统模式的构成;简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数值模拟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环境生态系统模式 耦合 地球系统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气候模式的始新世全球季风数值模拟
2
作者 郭衍游 王成善 +2 位作者 杨杰 张健 蔡惠慧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9-595,共7页
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季风区。为了研究温室气候时期全球季风气候的特征,利用耦合气候数值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模拟了距今最近的温室气候时期——始新世(40 Ma B.P.)的全球季风气候特征。该模式全面考虑了大气、海洋... 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季风区。为了研究温室气候时期全球季风气候的特征,利用耦合气候数值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模拟了距今最近的温室气候时期——始新世(40 Ma B.P.)的全球季风气候特征。该模式全面考虑了大气、海洋、陆地、陆冰、海冰、植被等气候子系统的耦合作用,大气CO2含量设为工业革命前的4倍。模拟结果表明,在始新世时期,全球季风的范围、强度与现今大体相当,但是区域上,各季风区的特征与现今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新世 温室气候 耦合气候模式 耦合气候数值模式(ce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中的耦合器研制问题 被引量:29
3
作者 周天军 俞永强 +3 位作者 宇如聪 刘海龙 李薇 张学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3-1008,共16页
基于“耦合器”框架、采用模块化结构是当今气候系统模式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作者概述了耦合器的基本功能 ,对目前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 1 1个耦合器进行了综合评述 ,重点是美国通用气候模式耦合器和法国的OASIS耦合器 ,扼要概括了目... 基于“耦合器”框架、采用模块化结构是当今气候系统模式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作者概述了耦合器的基本功能 ,对目前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 1 1个耦合器进行了综合评述 ,重点是美国通用气候模式耦合器和法国的OASIS耦合器 ,扼要概括了目前较具影响力的三个耦合器发展计划 ,在此基础上 ,对耦合器的主要发展态势进行了总结 ,并结合自身模式发展的需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耦合 模块化结构 数值模式 界面通量 C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10年回报试验及其评估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刘一鸣 丁一汇 李清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41-47,共7页
该文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 (RegCM- NCC)对 1 991~ 2 0 0 0年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数值回报试验。从模式回报的降水 1 0年平均状况来看 ,模式基本上能够反映这 1 0年夏季的平均状况。用国家气候中心预报评分... 该文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 (RegCM- NCC)对 1 991~ 2 0 0 0年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数值回报试验。从模式回报的降水 1 0年平均状况来看 ,模式基本上能够反映这 1 0年夏季的平均状况。用国家气候中心预报评分P、技巧评分SS、距平相关系数 (ACC)和异常气候评分TS 4种评估参数对模式的回报试验进行了总体评估分析 ,结果表明 :该模式对我国汛期降水具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 ,对部分地区 (西部 ,东北 ,长江下游等 )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从相关系数来看 ,预报准确率较高 (即相关系数较高 )的地区是 :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 (内蒙古的北部和黑龙江的西北部 ) ,内蒙古—河套—长江中游地区 ,新疆的西北部 ,西藏的东部和四川的西部 ,江南部分地区 ,广西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中心一般均超过 0 .90的信度检验。 1 60个站中相关系数高于 0 .2 0的有 5 4个 ,约占 3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中国 夏季 降水 海气耦合模式 数值回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冬季风异常激发ElNio现象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辉 陈隽 孙淑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1-333,共13页
用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和海洋模式进行各种敏感性试验 ,研究东亚冬季风异常对ElNi no事件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异常对于海洋热状态起了很大的作用。强冬季风年冬季所对应的海温距平为LaNi na型 ,但在与冬季风异常相对应的风... 用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和海洋模式进行各种敏感性试验 ,研究东亚冬季风异常对ElNi no事件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异常对于海洋热状态起了很大的作用。强冬季风年冬季所对应的海温距平为LaNi na型 ,但在与冬季风异常相对应的风应力作用下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 ,由于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和海温正距平的东传 ,可以使海温向着ElNi no型分布发展 ;弱冬季风年冬季所对应的海温距平为ElNi no型 ,后期则会转成LaNi na型。冬季风异常的偏北风分量及赤道西风分量对海温所产生的影响各有差异 ,前者更多地影响太平洋西岸及暖池区 ,后者则对整个赤道太平洋热状态特别是ElNi no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ElNi no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不是风应力的强度 ,更关键的是异常风应力的持续时间。由于风应力的持续作用 ,ElNi no发展特征更加显著。与冬季风异常相对应的纬向风分量特别是西风异常在ElNi no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在单纯的海洋模式中经向风异常只能改变局地的西太平洋海温 ,并不能使东太平洋海温产生响应 ,即没有出现赤道暖水的东传过程。试验表明 ,海气耦合模式较单纯的海洋模式能更好地反映海气相互作用及ElNi no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异常 El 东亚 试验研究 海气相互作用 太平洋海温 激发 数值 海洋模式 NINO事件 赤道西太平洋 海气耦合模式 海温距平 西风异常 敏感性试验 赤道太平洋 风应力 气候模式 应力作用 赤道西风 发展过程 持续时间 发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