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甲钢温度-组织-应力耦合本构模型的建立及在焊接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玉杰 崔青春 +1 位作者 韩璇璇 石春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0-548,共9页
装甲钢焊接热循环过程中固态相变对焊接残余应力的演变及大小有着重要影响,而现有的有限元软件本构模型无法考虑固态相变的作用。在传热学、固态相变理论和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度-组织-应力耦合的本构模型,本构模型中综合考... 装甲钢焊接热循环过程中固态相变对焊接残余应力的演变及大小有着重要影响,而现有的有限元软件本构模型无法考虑固态相变的作用。在传热学、固态相变理论和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度-组织-应力耦合的本构模型,本构模型中综合考虑了固态相变引起的体积变化、力学性能变化和相变塑性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采用ABAQUS子程序UMAT通过二次开发将该本构模型嵌入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对装甲钢平板对接焊进行研究,获得了装甲钢焊接热循环过程中温度、组织及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装甲钢平板中断面表面宽度方向,在纵向残余应力表征上,耦合本构模型的模拟结果与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耦合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并表明相变塑性对相变区的残余应力存在一定的松弛作用;对于装甲钢近缝区纵向残余应力大小:完全相变区<部分相变区<未发生相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装甲钢 耦合本构模型 有限元 焊接残余应力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耦合本构模型的三维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2 位作者 颜荣涛 魏厚振 田慧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300,共6页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模型通常是建立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并采用了广义的von Mises准则,以描述非饱和土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本构行为。该准则假设在π平面上屈服面是个圆形,高估了土体除三轴压缩以外的强度,在平面应变中也会错误估计中...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模型通常是建立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并采用了广义的von Mises准则,以描述非饱和土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本构行为。该准则假设在π平面上屈服面是个圆形,高估了土体除三轴压缩以外的强度,在平面应变中也会错误估计中主应力比。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SMP)考虑了第三应力不变量的影响,屈服面在π平面上为曲边三角形,可以较好地描述一般应力状态下土体的剪切屈服和破坏特性。采用变换应力方法,将SMP准则应用到最近建立的非饱和土耦合本构模型中使其合理的三维化,能够有效地将模型从轴对称应力状态扩展至一般应力状态。根据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增加任何参数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模拟非饱和土在三轴伸长等一般应力状态下的行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耦合本构模型 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 变换应力 三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残余含气量的非饱和土的水力耦合本构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1 位作者 陈盼 李文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15-3420,共6页
大量的非饱和土干湿循环试验表明,当土体处于吸湿过程直至吸力降低为0 k Pa时,土体并不能达到完全饱和状态,还存在一定的残余气体。在高饱和度时,由于残余气体以封闭气泡的形式分布在土体中,土体呈现较大的压缩性,使其与饱和土的性质不... 大量的非饱和土干湿循环试验表明,当土体处于吸湿过程直至吸力降低为0 k Pa时,土体并不能达到完全饱和状态,还存在一定的残余气体。在高饱和度时,由于残余气体以封闭气泡的形式分布在土体中,土体呈现较大的压缩性,使其与饱和土的性质不同。在这种状态下,现有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预测到的土饱和度为100%,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使本构模型在高饱和度状态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对非饱和土的毛细滞回和塑性变形耦合本构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能够考虑残余含气量的影响。通过预测与实测结果比较,证明了新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残余含气量对非饱和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残余气体 耦合本构模型 毛细滞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温下混凝土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荣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85-1591,共7页
提出了一个用于模拟高温下混凝土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行为的数值模型。发展了一个化学塑性-损伤耦合分析的一致性应力返回映射算法。为了保证对于全局守恒方程Newton迭代过程的2阶收敛率,推导并形成了一致性切线模量矩阵。数值算例显... 提出了一个用于模拟高温下混凝土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行为的数值模型。发展了一个化学塑性-损伤耦合分析的一致性应力返回映射算法。为了保证对于全局守恒方程Newton迭代过程的2阶收敛率,推导并形成了一致性切线模量矩阵。数值算例显示了文中发展的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在模拟高温下混凝土中复杂破坏过程的能力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塑性 损伤 耦合本构模型 混凝土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微观耦合本构模型参数识别取值范围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曲杰 覃威 金泉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0-930,共11页
宏微观耦合本构模型的参数识别往往通过反分析方法进行,为了使参数识别结果具有高的置信度,需要确定合适的参数取值范围.基于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微观机理以及相应本构方程的数学特征,提出一个确定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首先详细给出考虑动... 宏微观耦合本构模型的参数识别往往通过反分析方法进行,为了使参数识别结果具有高的置信度,需要确定合适的参数取值范围.基于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微观机理以及相应本构方程的数学特征,提出一个确定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首先详细给出考虑动态再结晶的黏塑性本构模型,并根据模型构造物理机理,提出通过6步确定该模型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其次,对300 M低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试验,测试宏观的流动应力-应变数据及微观的组织数据;然后应用提出的方法,依据试验数据,确定参数取值范围;最后,基于确定参数取值范围中获得的知识,对模型进行局部修改,使模型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宏微观耦合的黏塑性本构模型 参数识别 参数取值范围 机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混凝土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拟及破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荣涛 李锡夔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
提出了一个用于模拟高温下混凝土中化学-热-湿-力学耦合行为的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发展了用于积分率形式的耦合本构方程的三步算子分裂算法。导出了化学-热-湿-力学(CTHM)耦合本构模型的一致性切线模量矩阵,以保证对于全局耦合... 提出了一个用于模拟高温下混凝土中化学-热-湿-力学耦合行为的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发展了用于积分率形式的耦合本构方程的三步算子分裂算法。导出了化学-热-湿-力学(CTHM)耦合本构模型的一致性切线模量矩阵,以保证对于全局耦合控制方程Newton迭代过程的二阶收敛率。算例数值结果显示了本文发展的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在重现火灾和热辐射条件下的混凝土中化学-热-湿-力学耦合行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塑性-损伤 耦合本构模型 一致性算法 混凝土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ilure microscopic mechanism an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dolomite under water-rock coupling interaction
7
作者 SUN Xiao-ming ZHANG Jing +6 位作者 SHI Fu-kun HE Lin-sen ZHANG Yong MIAO Cheng-yu DING Jia-xu MA Li-sha ZHAO Hao-z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431-1446,共16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cyclic loading on dolomi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ing deep mining,mechanical experiments on non-pressure water absorption and cyclic loading were conducted.The findings rev...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cyclic loading on dolomi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ing deep mining,mechanical experiments on non-pressure water absorption and cyclic loading were conducted.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Poisson ratio of dolomite fluctuate with increasing water content.The mass of water absorp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ime and the water absorption st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accelerated,decelerated,and stabilized stages.During this process,the number of pores in dolomite increases,while the pore diameter initially decreases and then fluctuates.Microscop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mesopores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while micropores exhibit the opposite trend,and the proportion of macropores fluctuates around 0%.A model diagram of structural evolution during water absorption has been developed.Additionally,the softening process of dolomite’s water absorption strength i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stages:a relatively stable stage,an accelerated softening stage dominated by mesopore water absorption,and a decelerated softening stage characterized by micropore water absorption.A uniaxi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dolomite under water influenc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 and Mohr-Coulomb strength criterion,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indicates its strong applic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rock coupling DOLOMITE constitutive model MICROSTRUCTURE loading-unloading cy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id solid coupling model based on endochronic damage for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被引量:4
8
作者 顾冲时 魏博文 +1 位作者 徐镇凯 刘大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247-3255,共9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layer rolling and p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RCCD) construction interface, a constitutive 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layer rolling and p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RCCD) construction interface, a constitutive model of endochronic damag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ndochronic theory and damage mechanics. The proposed model abandon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lastic-plastic yield surface and can better reflect the real behavior of rolled control concrete. Basic equa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analysi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rresponding key physical parameters were also put forward. On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program was obtained by studying the FEM type of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intersection of the RCC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 actual projec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id-solid interaction influences dam deformation and dam abutment stability,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practice. Therefore, this model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reveal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CCD under the coupl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endochronic damage fluid-solid coupling analy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