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煤岩渗流-应力弹塑性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春会 于永江 赵全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37-2842,共6页
利用Weibull分布模拟煤岩弹性模量和强度的非均匀性,结合煤岩弹塑性变形理论和瓦斯渗流理论,建立了非均匀煤岩渗流-应力弹塑性耦合数学模型,给出了该数学模型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开发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Coupling Analysis。利用建立的... 利用Weibull分布模拟煤岩弹性模量和强度的非均匀性,结合煤岩弹塑性变形理论和瓦斯渗流理论,建立了非均匀煤岩渗流-应力弹塑性耦合数学模型,给出了该数学模型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开发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Coupling Analysis。利用建立的模型模拟了辽宁某瓦斯抽放试井瓦斯抽放过程,结果表明,在瓦斯抽放过程中,有效应力变化诱发煤岩局部进入塑性状态,塑性区透气系数增加了约4.9倍,而弹性受压区的透气系数最大减小至22%,计算实例的瓦斯压、煤岩有效应力和煤岩变形都呈现非对称性,但服从理论规律,表明采用Weibull分布能很好地模拟煤岩力学参数的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分布 非均质煤岩 渗流-应力弹塑性耦合数学模型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治疗抑制实体肿瘤细胞生长的数值模拟:应用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的耦合数学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彦 吴洁 +2 位作者 许世雄 龙泉 姚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99-1207,共9页
为研究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对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建立耦合肿瘤血管生长、肿瘤生长和血液灌注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可明显抑制... 为研究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对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建立耦合肿瘤血管生长、肿瘤生长和血液灌注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可明显抑制血管生成和减少肿瘤细胞数量,从而起到改善肿瘤组织内部异常微环境的作用.模型可作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一种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生长 抗血管生成治疗 耦合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气藏中气体渗流的气—固—热耦合数学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自明 江同文 +1 位作者 宋文杰 杜志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5-87,共3页
综合应用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热力学理论 ,建立起以气体压力、岩石固相质点位移、绝对温度为基本变量的全新的气—固—热耦合数学模型。该模型假设气藏岩石骨架是可变形的 ,气藏内热量按热力学定律自由传递 ,模型包括完全耦合的气体渗... 综合应用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热力学理论 ,建立起以气体压力、岩石固相质点位移、绝对温度为基本变量的全新的气—固—热耦合数学模型。该模型假设气藏岩石骨架是可变形的 ,气藏内热量按热力学定律自由传递 ,模型包括完全耦合的气体渗流方程、温度场方程和岩石变形方程。文章所建立的模型实现了气藏中渗流、变形、变温三者间真正意义上的耦合 ,较之已有的气藏渗流模型更能反映气藏实际 ,是对气藏传统渗流理论和流固耦合力学理论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气藏 气体渗流 气-固-热耦合数学模型 弹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回路-有限元耦合数学模型的同步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案校验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许伯强 王祥珩 +1 位作者 毕大强 孙宇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4-89,共6页
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是进行故障暂态仿真,设计、校验保护方案的理论基础。文中将多回路方法与电磁场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建立了同步发电机的多回路–有限元耦合数学模型,其突出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计及定子绕组对地分布电容,磁路饱和、磁极... 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是进行故障暂态仿真,设计、校验保护方案的理论基础。文中将多回路方法与电磁场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建立了同步发电机的多回路–有限元耦合数学模型,其突出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计及定子绕组对地分布电容,磁路饱和、磁极形状、齿槽效应等因素,适用于同步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析及保护方案(尤其是三次谐波电压保护方案)校验。应用该数学模型完成了同步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暂态数字仿真,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进而提出了基于多回路-有限元耦合数学模型的同步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三次谐波电压保护方案校验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典型的定子单相接地稳态判据、暂态判据进行仿真校验,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耦合数学模型 发电机定子 保护方案 校验方法 三次谐波电压 同步发电机 有限元计算 多回路方法 暂态仿真 理论基础 分布电容 磁路饱和 磁极形状 齿槽效应 暂态分析 数字仿真 故障暂态 电磁场 准确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套损的弹塑性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及算例 被引量:5
5
作者 代立强 刘宝玉 刘先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325,共3页
分析了套管周围储层渗流场及岩体变形场流固耦合作用机理,根据相关理论建立了考虑渗流场和变形场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以及判断储层岩体、水泥环和套管变形的弹塑性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关程序,应用有限元法对实际油田储层和注水套管进行... 分析了套管周围储层渗流场及岩体变形场流固耦合作用机理,根据相关理论建立了考虑渗流场和变形场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以及判断储层岩体、水泥环和套管变形的弹塑性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关程序,应用有限元法对实际油田储层和注水套管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导致套管变形的极限注水参考压力和井底压力的变化情况,对今后套损的分析、计算、预防、数值模拟及相关软件的编制起到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变形 渗流场 应力场 套损 弹塑性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油田开采 油藏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凝汽器壳侧和管侧动态耦合数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永灵 徐啸虎 +2 位作者 徐斌 张泰岩 胥建群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5-338,共4页
在冷却管传热微元方程基础上,采用解析和集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在控制方程中包含壳管两侧温度动态项,实现两侧温度的动态耦合,提高了模型的动态精度;将壳侧空间分为凝结区和热井区,同时考虑饱和汽水... 在冷却管传热微元方程基础上,采用解析和集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在控制方程中包含壳管两侧温度动态项,实现两侧温度的动态耦合,提高了模型的动态精度;将壳侧空间分为凝结区和热井区,同时考虑饱和汽水工质对两侧温度动态过程的影响,使得模型更符合实现动态过程;仿真对比和现场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新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耦合数学模型 动态数学模型 动态传热量 电站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在感潮河网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莉玲 宋利祥 +3 位作者 邓军涛 徐爽 胡晓张 孙倩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决感潮河网径流、潮汐交汇,动力复杂,溃决洪水难以用经验公式准确概化的问题,建立直接以溃口为耦合断面的河网一维、保护区二维侧向耦合模型,将感潮河网与保护区一体化,避免环境因素及经验参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溃口流量估算误差... 为了解决感潮河网径流、潮汐交汇,动力复杂,溃决洪水难以用经验公式准确概化的问题,建立直接以溃口为耦合断面的河网一维、保护区二维侧向耦合模型,将感潮河网与保护区一体化,避免环境因素及经验参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溃口流量估算误差。典型算例和中顺大围溃决洪水情景模拟表明:洪水自溃口集中喷射出后分散流向围内,流态受围内下垫面影响显著,溃口水位、流量随外江潮位涨落而起伏变化,由溃口流量过程线计算所得溃口水量与根据淹没区各单元的面积和水深计算的围内总水量一致。模拟成果直接反映下垫面、水头差、潮位涨落,及溃口流态对溃决洪水的综合影响,反映出本耦合模型计算溃口流量及对溃决洪水模拟的合理性、可信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决洪水 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 感潮河网 洪水风险图 侧向联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NS方法的波流耦合数学模型
8
作者 程晗怿 郑金海 张继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7,共4页
基于RANS水动力方程和k-ε双方程紊流模型提出波流耦合数学模型,研究稳定流条件下波浪传播特性。模型采用体积分数法(VOF)捕捉自由液面,在计算区域两端分别给定进口速度和出口压力边界条件来造流,同时使用内部质量源造波法造波。数值模... 基于RANS水动力方程和k-ε双方程紊流模型提出波流耦合数学模型,研究稳定流条件下波浪传播特性。模型采用体积分数法(VOF)捕捉自由液面,在计算区域两端分别给定进口速度和出口压力边界条件来造流,同时使用内部质量源造波法造波。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试验测量数据吻合,表明所建耦合模型可准确模拟波浪与水流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波浪周期和水流速度对规则波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波面线和速度分布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相互作用 耦合数学模型 RANS方法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潮流与含氯度耦合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俊勇 张云 崔树彬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3期6-10,共5页
针对东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建立一维潮流与含氯度耦合数学模型,通过对东江下游及其三角洲供水水源工程8个基本布置方案的对比分析,定量计算不同方案对水动力条件、咸潮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潮流与含氯度的变化,可为东... 针对东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建立一维潮流与含氯度耦合数学模型,通过对东江下游及其三角洲供水水源工程8个基本布置方案的对比分析,定量计算不同方案对水动力条件、咸潮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潮流与含氯度的变化,可为东江三角洲河网区河道治理、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潮流 含氯度 耦合数学模型 东江三角洲 供水水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集中参数型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仵彦卿 张倬元 +1 位作者 王士天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在分析岩体的地质特征、参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集中参数型数学模型,给出了耦合集中参数型数学模型辨识的递推公式,讨论了该模型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岩体 渗流场 应力场 耦合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引发地面沉降模拟预测三维流固全耦合模型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付延玲 骆祖江 +1 位作者 廖翔 张建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81-1789,共9页
为了准确预测由高层建筑引发土体应力场和渗流场变化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土体非线性流变理论,将比奥固结理论中的本构关系拓展到黏弹塑性,并考虑了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及变形参数随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关系。以... 为了准确预测由高层建筑引发土体应力场和渗流场变化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土体非线性流变理论,将比奥固结理论中的本构关系拓展到黏弹塑性,并考虑了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及变形参数随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建立了沧州市高层建筑荷载、地下水渗流与土体变形三维流固全耦合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沧州市在地下水停采、仅存在高层建筑荷载的影响下,从2010年12月底到2025年12月底逐年的各含水层组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和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沧州市由高层建筑荷载引发的最大地面沉降量为40.57mm,最大地面沉降速率为2.7 mm/a,位于沧州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荷载 地面沉降 比奥固结理论 地下水渗流 三维全耦合数学模型 河北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与汉江两江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艳霞 张小峰 杨芳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4,共3页
基于汉江与长江两江洪水演进特点,建立了两江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将计算河段分为4段,即汉江下游皇庄至汉江河口、长江螺山到汉江口、汉江汇合口到汉口水文断面以及东荆河,对汉江与长江汇合点,采用水力学中的汇流计算方法。采用实测资料... 基于汉江与长江两江洪水演进特点,建立了两江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将计算河段分为4段,即汉江下游皇庄至汉江河口、长江螺山到汉江口、汉江汇合口到汉口水文断面以及东荆河,对汉江与长江汇合点,采用水力学中的汇流计算方法。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表明本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长江与汉江两江真实的物理过程,模型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可为该区域防洪调度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数学模型 洪水演进 汉江 长江 东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采能区水热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武成 陈赫 李国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为合理安排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抽灌井布局,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通过Visual MODFLOW软件中的SEAWATV4热运移模块,概化地下水温度场运移过程,建立了符合研究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水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不同的变量对合理井距离进行模拟研... 为合理安排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抽灌井布局,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通过Visual MODFLOW软件中的SEAWATV4热运移模块,概化地下水温度场运移过程,建立了符合研究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水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不同的变量对合理井距离进行模拟研究,模拟得出在水温变幅不超过2℃的前提下,抽灌量300、800、1 500、2 500m3/d的合理井距分别为26.5、53.0、80.0、106.0m,可知温度场的变化范围受井距和抽灌量影响明显并呈一定规律性,应根据水源热泵系统不同的抽灌量要求确定合理的抽灌井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耦合数学模型 地下水源热泵 模拟 抽灌井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有机污染物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温度的耦合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瑞杰 李欣 +1 位作者 刘晓端 徐清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生化需氧量溶解氧(BOD5 DO)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这些指标的浓度变化与水体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耦合数学模型,可以反映水体BOD5 DO迁移分布的规律。文章建立了三者垂向一维耦合数学模型,并给出了... 生化需氧量溶解氧(BOD5 DO)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这些指标的浓度变化与水体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耦合数学模型,可以反映水体BOD5 DO迁移分布的规律。文章建立了三者垂向一维耦合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稳态情况下精确解的数学表达式且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求任意深度在温度影响下BOD5 DO的浓度值,同时还给出了耦合模型非稳态情况下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需氧量 耦合模型 溶解氧 有机污染物 耦合数学模型 应用 水库 数学表达式 污染程度 水体温度 浓度变化 迁移分布 温度影响 求解方法 精确解 浓度值 非稳态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相液体传输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及数值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强 马士进 王惠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4-526,共3页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运移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非水相液体在地下环境系统中传输过程的多组分多相流耦合数学模型,对多相流渗流场模型和污染物传输浓度场模型分别采用了IMPES和特征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离散,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污染物...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运移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非水相液体在地下环境系统中传输过程的多组分多相流耦合数学模型,对多相流渗流场模型和污染物传输浓度场模型分别采用了IMPES和特征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离散,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界面间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等化学反应以及气相作用,并以苯在土壤中传输的浓度分布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数值模型较以往数值模型相比,可有效地克服在数值解过程中的弥散和振荡,对于石油工程领域中油气藏多相流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相液体 多组分多相流 耦合数学模型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组分在包气带土壤中运移的数值仿真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薛强 梁冰 +1 位作者 刘建军 刘磊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589-2592,共4页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石油组分在土壤包气带内传输的数值仿真模型,初步探讨了石油组分苯和正戊烷在土壤中的迁移归宿及在水相和气相中质量分配,预测预报石油污染物泄漏后在包气带内迁移转化的动态及过程。仿真...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石油组分在土壤包气带内传输的数值仿真模型,初步探讨了石油组分苯和正戊烷在土壤中的迁移归宿及在水相和气相中质量分配,预测预报石油污染物泄漏后在包气带内迁移转化的动态及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苯和正戊烷在水相和气相中的浓度分布规律几乎相同,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染面积和范围逐渐增大,并且释放在水相、气相中正戊烷的质量大于苯的质量。这不仅对于定量化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迁移归宿、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预测、预报与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与途径,而且可为地下环境系统中石油组分的质量监测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物 包气带 苯和正戊烷 耦合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力耦合的新型悬架减振支柱设计与动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浩斌 李龙晨 叶燊辰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34,共6页
介绍了一种空气弹簧力与减振器阻尼力具有耦合关系的新型悬架减振支柱的结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阻尼调节和空气弹簧气室容积调节方法,建立了新型减振支柱气、液力耦合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某乘用车前悬架的新型减振支柱,通过仿真计算分... 介绍了一种空气弹簧力与减振器阻尼力具有耦合关系的新型悬架减振支柱的结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阻尼调节和空气弹簧气室容积调节方法,建立了新型减振支柱气、液力耦合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某乘用车前悬架的新型减振支柱,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该减振支柱的非线性动力学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及气液力耦合作用关系。台架试验表明,新型减振支柱作用力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接近,验证了新型减振支柱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气液力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减振支柱 耦合数学模型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重要水体降雨期管网溢流污染调控策略研究——以苏州河为例
18
作者 陈佳蕾 朱桂娥 +1 位作者 张枭鸣 毛颂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9-115,120,共8页
城市重要水体面临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面系统治理。鉴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公众对于城市重要水体水环境迅速改善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探索了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排水系统的联合优... 城市重要水体面临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面系统治理。鉴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公众对于城市重要水体水环境迅速改善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探索了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排水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来减轻溢流污染的影响,在降雨期间应急改善城市重要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建立了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典型大暴雨事件中排水系统溢流对水质的影响,并依据现行工程调度原则和水文条件,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与排水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该优化调度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苏州河最高氨氮浓度,降幅达15%~63%,减少水质劣于Ⅲ类的时间达17~21 h,有效缓解了排水系统溢流造成的水质恶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溢流污染 降雨期水质应急改善 联合优化调度 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 城市重要水体 苏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耦合裂隙岩体变形破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英 李鹏 +3 位作者 郭奇峰 蔡美峰 任奋华 武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41,共21页
为深入了解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变形破坏机制,正确评价岩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系统综述了水力耦合完整岩体和裂隙岩体变形破坏方面研究的进展与成果.简述了水力耦合下完整岩体和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侧重... 为深入了解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变形破坏机制,正确评价岩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系统综述了水力耦合完整岩体和裂隙岩体变形破坏方面研究的进展与成果.简述了水力耦合下完整岩体和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侧重总结了水力耦合单一裂隙岩体渗流公式,包括流量与隙宽指数n之间关系、渗透(导水)系数与正应力之间关系以及渗透特性与剪应力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重点分析了水力耦合裂隙岩体变形破坏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声发射(AE)、超声波(UT)、偏光显微镜(P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计算机断层摄影(CT)等先进的辅助试验技术在变形破坏分析中的应用.归纳了数学耦合模型、数值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最后,指出了当前水力耦合裂隙岩体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并从几方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即机理研究从宏细观转向微观、数值模拟从粗糙转向精细、工程应用从水力耦合转向多场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水力耦合 变形破坏机制 数学耦合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体蠕变-渗流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峰 臧立岩 +1 位作者 张建生 张立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6-809,共4页
针对煤岩体具有流变性,蠕变是流变的主要形式问题,遇水后煤岩力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造成煤岩体的变形和失稳,导致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流变学的理论,建立煤岩体流变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下的流变模型,推导相应的直... 针对煤岩体具有流变性,蠕变是流变的主要形式问题,遇水后煤岩力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造成煤岩体的变形和失稳,导致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流变学的理论,建立煤岩体流变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下的流变模型,推导相应的直接耦合总体控制方程,并应用于解决煤岩体层状边坡长期稳定性;基于FEPG软件平台,编制蠕变破裂-渗流耦合模块,分析煤岩体层状边坡各设定监测点随时间演化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其监测点水压随时间的变化,位移的变化规律,并对模型监测点在蠕变破裂和蠕变破裂-渗流耦合两种情况下的水压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煤岩工程的长期稳定性提供理论方法和实际预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层状边坡 蠕变破裂 耦合流变数学模型 蠕变-渗流耦合 FEPG软件 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