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柳 李相强 +2 位作者 刘庆想 张健穹 张政权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1-434,共4页
提出了一种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介绍了该矩形阵列天线的提出背景以及工作原理,分析了两种电磁组合探针的耦合特性,设计并数值模拟了中心频率为4.0GHz的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模拟结果表明:该口径为180mm×18... 提出了一种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介绍了该矩形阵列天线的提出背景以及工作原理,分析了两种电磁组合探针的耦合特性,设计并数值模拟了中心频率为4.0GHz的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模拟结果表明:该口径为180mm×180mm的天线在中心频率4.0GHz下,增益为18.24dB,轴向轴比值1.065;在3.8~4.2GHz的频率范围内增益大于17.89dB,轴向轴比值小于1.2,反射系数小于0.15,口径效率大于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阵列天线 螺旋天线 径向线 耦合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柱形谐振腔的高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电磁特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永喜 张贵新 +1 位作者 侯凌云 王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57-1762,共6页
为了便捷、直观、定量地认识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电磁特性,在提出一种基于圆柱形谐振腔的新型高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基础上,利用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HFSS对特定结构尺寸下的圆柱形谐振腔及其耦合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了TM01... 为了便捷、直观、定量地认识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电磁特性,在提出一种基于圆柱形谐振腔的新型高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基础上,利用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HFSS对特定结构尺寸下的圆柱形谐振腔及其耦合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了TM010型振荡模式下的品质因数、谐振频率、反射损耗、端口阻抗、最大电场强度等特性参数,分析了阻抗匹配情况及电场分布特点,并对电场分布的仿真结果和约5p0(p0=101.325kPa)气压工作条件下的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高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能够以小于1kW的微波入射功率在高气压下在一定的微波频率范围内激发微波等离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 微波等离子体 耦合探针 谐振腔 仿真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单元三角栅格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健穹 刘庆想 +2 位作者 胡舰 李相强 王邦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以探索更多单元数的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为目的,对92单元子阵馈电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以满足馈电系统对耦合量及幅频特性的要求。对馈电系统微波能量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探针难以实现耦合量的等幅输出问题进... 以探索更多单元数的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为目的,对92单元子阵馈电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以满足馈电系统对耦合量及幅频特性的要求。对馈电系统微波能量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探针难以实现耦合量的等幅输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馈电系统在中心频率2.856GHz处,驻波系数为1.1,各探针耦合量实现了近似等幅馈电;在2.76~2.92GHz带宽范围内,驻波系数小于1.5,各输出端口的幅频特性一致性较好。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设计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92单元子阵 三角形栅格 径向线 耦合探针 馈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单元矩形径向线阵列天线馈电网络的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睿 刘庆想 +2 位作者 李相强 张健穹 丁艳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31-3134,共4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研究表明,该探针能有效地扩大耦合调节范围,并基于此探针,研究了中心频率为2.1GHz的64单元矩形径向线天线阵馈电网络,并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结果表明:该口径为744mm×744mm的馈电网络在中心频率处能...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研究表明,该探针能有效地扩大耦合调节范围,并基于此探针,研究了中心频率为2.1GHz的64单元矩形径向线天线阵馈电网络,并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结果表明:该口径为744mm×744mm的馈电网络在中心频率处能达到64路近似等幅馈电,中心频率处的反射系数小于0.1,在2.05~2.15GHz的频带范围内,反射系数小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探针 矩形阵列天线 径向线 馈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单元三角形栅格径向线阵列天线馈电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马睿 刘庆想 +1 位作者 李相强 张健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49-2953,共5页
提出了三角形栅格布局的多单元径向线子阵的设计思想,根据该子阵馈电系统耦合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并基于此探针,对中心频率为2.856 GHz的66单元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的馈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仿真计算结果证明:该66单... 提出了三角形栅格布局的多单元径向线子阵的设计思想,根据该子阵馈电系统耦合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并基于此探针,对中心频率为2.856 GHz的66单元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的馈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仿真计算结果证明:该66单元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在中心频率处基本实现了66路等幅馈电,在2.78~2.92 GHz的频带范围内,反射系数小于0.1.此外对加载单元大线的66单元阵列辐射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该馈电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栅格 矩形径向线 耦合探针 馈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线馈电网络的模式转换与单模传输条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相强 刘庆想 +1 位作者 赵柳 张健穹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3-558,共6页
在高功率径向线阵列天线的设计中,径向线内高阶模的产生过程分析及其抑制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模式匹配法应用到径向波导,给出了一种计算径向线馈电网络中模式转换的方法,以微波向内传输和微波向外传输的两种具体情况为算例,... 在高功率径向线阵列天线的设计中,径向线内高阶模的产生过程分析及其抑制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模式匹配法应用到径向波导,给出了一种计算径向线馈电网络中模式转换的方法,以微波向内传输和微波向外传输的两种具体情况为算例,对因耦合探针的插入引起的微波模式转化进行了定量的类比计算,得到了产生的微波模式阶数与探针个数的定量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给出了馈电网络中单模传输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为了保证径向线馈电网络的单模传输,在径向线的一定位置处可以插入的探针个数受上限和下限的双重制约,且在实际设计中应尽量选择限定条件的中间部分来确定阵列天线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匹配法 高阶模 阵列布局 耦合探针 径向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4单元矩形径向线馈电螺旋阵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柳 刘庆想 +1 位作者 陈晓波 李相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8-792,共5页
为探索高功率高增益天线的实现途径,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矩形径向线馈电螺旋阵.阐述了矩形径向线馈电螺旋阵的工作原理,对辐射单元、耦合探针和馈电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进而得到一个X波段4单元阵列天线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的数值模拟结... 为探索高功率高增益天线的实现途径,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矩形径向线馈电螺旋阵.阐述了矩形径向线馈电螺旋阵的工作原理,对辐射单元、耦合探针和馈电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进而得到一个X波段4单元阵列天线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8.5—10.3GHz的频带范围内,天线反射系数小于0.1,增益大于12dB,轴向轴比值小于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天线 矩形阵列天线 径向线 耦合探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双层16单元正方形径向线螺旋子阵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相强 刘庆想 +1 位作者 赵柳 张健穹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矩形径向线螺旋子阵的设计是高功率高增益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研究的基础,提出并设计了一个X波段双层16单元正方形径向线螺旋子阵,阐述了子阵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了X波段的辐射单元和耦合探针,重点分析了双层径向线馈电系统,从而得到了一... 矩形径向线螺旋子阵的设计是高功率高增益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研究的基础,提出并设计了一个X波段双层16单元正方形径向线螺旋子阵,阐述了子阵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了X波段的辐射单元和耦合探针,重点分析了双层径向线馈电系统,从而得到了一个X波段的子阵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子阵在8.6~10.1GHz的频带范围内,天线反射系数小于0.1,在9.0~10.0GHz的频带范围内,天线增益大于18.45dB,副瓣电平小于-11.68dB,轴比值小于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天线 正方形子阵 阵列天线 耦合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波段28单元径向线阵列天线馈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庆 张健穹 +1 位作者 刘庆想 李相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研究了一种Ku波段多单元矩形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为了满足特定耦合量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层叠式的新型耦合探针,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心频率为12.5GHz的28单元矩形栅格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口径为61.6mm&... 研究了一种Ku波段多单元矩形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为了满足特定耦合量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层叠式的新型耦合探针,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心频率为12.5GHz的28单元矩形栅格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口径为61.6mm×125.2mm 的馈电系统在12.5GHz中心频率处反射系数为0.015,耦合不平衡度为1.05dB;同时在12.2-12.7GHz的频带范围内,反射系数小于0.1,耦合不平衡度最大值为2.62dB,基本满足了28路等幅馈电输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波段 矩形径向线 耦合探针 馈电系统 阵列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禹辰 刘庆想 +1 位作者 张健穹 李相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4-198,共5页
研究了一种X波段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介绍了该矩形阵列天线的提出背景以及工作原理,分析了两种电磁耦合探针在X波段的耦合特性,开展了扼流结构与电磁耦合探针的协同设计,设计并数值模拟了中心频率为9.3 GHz的16单元矩形径向... 研究了一种X波段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介绍了该矩形阵列天线的提出背景以及工作原理,分析了两种电磁耦合探针在X波段的耦合特性,开展了扼流结构与电磁耦合探针的协同设计,设计并数值模拟了中心频率为9.3 GHz的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并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口径为96 mm×96 mm的天线在中心频率9.3 GHz下,增益为19.51 dB,轴向轴比值1.05,驻波系数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线 矩形阵列天线 螺旋天线 耦合探针 X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osion detection of tinplate cans containing coffee using EIS/EN sensor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珂 王吉会 +5 位作者 王慧慧 付丛伟 夏大海 郑鑫 党丽华 石江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76-82,共7页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inplate cans containing coffe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novel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electrochemical noise(EN) sensors.The contents of iron and tin dissolved in cans w...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inplate cans containing coffe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novel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electrochemical noise(EN) sensors.The contents of iron and tin dissolved in cans were detect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P-MS),and the morphology of corroded surface was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ating resistance,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and noise resistance decrease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storage time.The iron and tin contents in cans increase with the storage time,while the bump height of coating surface increases from 30 nm to 80 nm during the corrosion of twelve months.The existence of deformation would enhance the corrosion process of tinplate cans.Finally,the corrosion mechanism of tinplate cans in coffee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stry sensor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lectrochemical noise tinplate can CORRO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