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站耦合式热管理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靳健 何振辉 +3 位作者 吕树申 莫冬传 黄臻成 侯永青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1期60-67,共8页
提出了一种空间站耦合式热管理系统方案,各个舱段的热管理系统通过流体内回路耦合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实现舱间大额度热负荷转移。建立了数学模型,对舱间热负荷转移状态下,流体回路温度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个... 提出了一种空间站耦合式热管理系统方案,各个舱段的热管理系统通过流体内回路耦合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实现舱间大额度热负荷转移。建立了数学模型,对舱间热负荷转移状态下,流体回路温度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流体回路的温度水平稳定,热负荷的转移不需要专门的控制方法,证明耦合式热管理是一种原理可行、性能优良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热管理系统 流体回路 舱间热负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电能与信号回路分离式并行传输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苏玉刚 朱梦磊 +2 位作者 卿晓东 吴学颖 肖前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27-2236,共10页
在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过程中,为了降低电能传输与信号传输间的相互串扰及信号通道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电场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ECPT)的电能与信号回路分离式并行传输方法,并给出系统的拓扑;基于交流阻抗法建立所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 在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过程中,为了降低电能传输与信号传输间的相互串扰及信号通道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电场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ECPT)的电能与信号回路分离式并行传输方法,并给出系统的拓扑;基于交流阻抗法建立所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电能传输增益、信号传输衰减以及电能串扰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系统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电能与信号传输回路并依靠其自身阻抗特性,在不改变电能传输能力的前提下可减小电能传输对信号传输的串扰,并降低电路复杂度。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搭建的系统实验装置可实现在1.2~115.2 kbit/s范围内的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 电能串扰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T式耦合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机起动发动机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振军 赵江灵 +1 位作者 秦大同 崔荣宾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3,共5页
针对CVT式新型耦合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出现动力源输出扭矩波动过大的问题进行模式分析。划分工作模式区域,确定模式切换条件及相应动力源的目标扭矩。研究发动机和电机目标扭矩动力协调控制算法,制定模式切换过程中CVT速... 针对CVT式新型耦合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出现动力源输出扭矩波动过大的问题进行模式分析。划分工作模式区域,确定模式切换条件及相应动力源的目标扭矩。研究发动机和电机目标扭矩动力协调控制算法,制定模式切换过程中CVT速比控制策略。用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采用台架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扭矩协调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模式切换过程中的扭矩波动,提高了模式切换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CVT耦合系统 扭矩协调控制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式热水系统优化匹配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邹晓锐 周晋 +1 位作者 邓星勇 张国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1290,共10页
为解决传统太阳能或地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独立运行时存在的问题,该文将两者进行组合匹配得到复合式系统,结合逐月负荷变化来确定系统各设备选型范围,从中选取正交试验设计所需的各因素水平值;同时以长沙地区某高校学生宿舍的复合式热水... 为解决传统太阳能或地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独立运行时存在的问题,该文将两者进行组合匹配得到复合式系统,结合逐月负荷变化来确定系统各设备选型范围,从中选取正交试验设计所需的各因素水平值;同时以长沙地区某高校学生宿舍的复合式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模拟软件对不同组合下系统性能进行考察,并对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得出复合式热水系统中主要的设备及控制参数的最优匹配方案。本文的结论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设备选型及控制设定的参考,有助于提高热水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热水系统 动态逐时模拟 正交试验法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并联式机电耦合系统方案设计及寻优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江灵 徐向阳 +2 位作者 祁宏钟 朱永明 董鹏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0,共6页
针对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构建考虑动力性、经济性与成本的三维度方案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寻优模型,评估不同挡位、速比及电机参数的串并联混合动力方案的经济性,同时针对动态寻优仿真时间长、模式切换次数多、发动机起停频... 针对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构建考虑动力性、经济性与成本的三维度方案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寻优模型,评估不同挡位、速比及电机参数的串并联混合动力方案的经济性,同时针对动态寻优仿真时间长、模式切换次数多、发动机起停频繁、工作点离散的问题,建立模式切换惩罚矩阵,缩短了寻优时间并提高了计算效率。最终,针对某目标车型与发动机万有特性,获得了最优挡位数、速比值及电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系统 串并联机电耦合系统 最优构型 动态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载回流式动力传动系统的PHEV参数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冬野 陈元 范曾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共12页
针对搭载回流式动力耦合传动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提出了一种参数匹配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整车各个模式下的等效输入功率模型,根据最小等效输入功率原则制定了各驱动模式间的切换规律,并... 针对搭载回流式动力耦合传动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提出了一种参数匹配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整车各个模式下的等效输入功率模型,根据最小等效输入功率原则制定了各驱动模式间的切换规律,并设置控制参数系数对模式切换曲线进行调整。通过MATLAB/SIMULINK构建了整车经济性仿真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匹配的动力参数和控制参数系数进行了综合优化。仿真结果比较表明:此方法得到的一组参数能有效提升燃油经济性,百公里等效燃油消耗比优化前降低了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耦合动力传动系统 插电混合动力汽车 等效输入功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耦合LCL拓扑ICPT系统的强抗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简殷文 程志江 +1 位作者 陈星志 杨涵棣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3,共7页
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ICPT)系统在线圈偏移时会造成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波动,现有的抗偏移方法存在过于依赖系统建模且自适应性较差的问题,且大多没有考虑耦合系数连续变化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以基于DDQ线圈的双耦合LCL拓... 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ICPT)系统在线圈偏移时会造成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波动,现有的抗偏移方法存在过于依赖系统建模且自适应性较差的问题,且大多没有考虑耦合系数连续变化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以基于DDQ线圈的双耦合LCL拓扑ICPT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论域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强抗偏移方法。首先通过电路分析推导出双耦合LCL拓扑ICPT系统的输出功率表达式,得到输出功率与耦合系数及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DDQ线圈进行三维磁场建模,得到了耦合系数与线圈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得到的3组偏移量与耦合系数的对应值为数据,并以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的偏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的ICPT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得到输出功率波动最小的一组系统最优参数值,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抗偏移性能;最后采用基于变论域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动态调节PID控制系数的修正值实现快速调节负载端电压的目的,以使系统输出较高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的自适应性较差的问题,能很好地适应耦合系数连续变化的工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控制效果,提升了ICPT系统的强抗偏移性能,维持了负载端输出电压的基本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耦合LCL 线圈偏移 输出功率 耦合系数 自适应粒子群 变论域 ICPT DD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综述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小杰 张英 +1 位作者 刘洋 李琪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锂离子电池对温度较敏感,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复杂的电化学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引起电池性能衰减,甚至诱发热失控,需要引入热管理系统控制电池温度,改善模块温度均匀性。根据传热介质的不同,将热管理技术分为风冷、相变材料、液... 锂离子电池对温度较敏感,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复杂的电化学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引起电池性能衰减,甚至诱发热失控,需要引入热管理系统控制电池温度,改善模块温度均匀性。根据传热介质的不同,将热管理技术分为风冷、相变材料、液冷和热管,分析各技术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和改进策略。从成本、控温效果和持续性等方面,对各技术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性分析和评价,以明确适用范围。对多种技术相结合的耦合式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管理 相变材料 耦合式系统 风冷 液冷 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拓扑切换的MCR-WPT最大效率追踪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常雨芳 李飞 +3 位作者 唐杨 薛旭池 阎晟 尹帅帅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9-564,共6页
针对串联串联(S-S)和串联并联(S-P)补偿拓扑结构在大(小)负载场合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补偿拓扑结构切换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最大效率追踪方法.通过建立S-S、S-P等效电路模型提取谐振补偿网络参数,将系统最... 针对串联串联(S-S)和串联并联(S-P)补偿拓扑结构在大(小)负载场合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补偿拓扑结构切换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最大效率追踪方法.通过建立S-S、S-P等效电路模型提取谐振补偿网络参数,将系统最大传输效率切换点的寻优过程划分成轻载与重载两种工作模式,并使用有源阻抗匹配的方式对系统最大效率点进行自适应追踪.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轻载模式下能够维持原有系统最大传输效率,约为84.5%;在重载模式下效率由84.5%提升至91.6%,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最大效率追踪 串联串联 串联并联 负载阻抗 补偿拓扑 谐振补偿 有源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epage-stress coupling constitutive model of anisotropic soft rock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向霞 杨林德 闫小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49-153,共5页
To provide a seepage-stress coupling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an directly describe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relationship,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seepage-stress coupling tests on two kinds of soft rock (argilla... To provide a seepage-stress coupling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an directly describe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relationship,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seepage-stress coupling tests on two kinds of soft rock (argillaceous siltstone and brown mudstone) were performed by using an MTS-815.02 tri-axial rock mechanics test system, with which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according to the seepage variation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by employing Hooke's law,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oefficient of strain-dependent permeability was presented and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a coupling model. In addition,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and the incremental formulation for coupling model were advanced, in which five parameters that can be respectively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includ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upling model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with considering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in the nonlinear elastic stage of two kinds of soft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rock stress--strain relation seepage-stress coupling constitutive model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