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技术分离尿液中尿素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权 裴洪昌 李贤辉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尿素是尿液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对尿液中尿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扩充尿素生产来源,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领域有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尿液组成与性质,对膜蒸馏、正渗透、纳滤、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及... 尿素是尿液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对尿液中尿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扩充尿素生产来源,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领域有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尿液组成与性质,对膜蒸馏、正渗透、纳滤、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及不同膜工艺耦合在尿液尿素回收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膜分离技术用于尿素回收利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膜材料的研发与不同膜分离技术的联用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技术 尿处理 资源化利用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液膜分离技术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俊九 褚立强 +1 位作者 范广宇 金美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7-191,共5页
本文综述了支撑液膜的渗透机理、不稳定的解释、解决不稳定的方法 ,最后对支撑液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支撑 稳定性 分离技术 乳化型 S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分离过程的新发展──内耦合萃反交替分离过程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全锋 顾忠茂 汪德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0-35,共6页
内耦合萃反交替分离过程是液膜分离过程与混合澄清槽式溶剂萃取过程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它利用相混合原理与流体力学原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以混合澄清槽为传质单元设备的非平衡传质过程,是液膜分离过程的新发展。本文较详细地介绍... 内耦合萃反交替分离过程是液膜分离过程与混合澄清槽式溶剂萃取过程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它利用相混合原理与流体力学原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以混合澄清槽为传质单元设备的非平衡传质过程,是液膜分离过程的新发展。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一新型液膜分离过程的技术背景、基本特征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耦合萃反交替 分离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分离技术进展 被引量:61
4
作者 顾忠茂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4-223,233,共11页
简要回顾了液膜分离过程的发展史 ,分析了乳化液膜和支撑液膜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近年来各国学者在改进液膜稳定性方面所作的努力 。
关键词 分离 技术进展 支撑 流动 包容 静电式准 耦合萃反交替 支撑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铀废水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民权 关玉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6,共3页
探讨了一种乳化型液膜的组成和制备方法,以及用它去处理含铀废水的条件。我们在连续逆流试验中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含铀废水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创 冯权莉 +1 位作者 王学谦 宁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0-212,共3页
用于废水处理液膜包含乳化液膜和支撑液膜两种。该技术同时具备固体膜分离法和溶剂萃取法的优点,节能、环保以及工艺简单,利用其选择透过性可以从废水中分离出金属离子以及一些带电荷有机污染物,是一种节能型分离净化技术。综述了液膜... 用于废水处理液膜包含乳化液膜和支撑液膜两种。该技术同时具备固体膜分离法和溶剂萃取法的优点,节能、环保以及工艺简单,利用其选择透过性可以从废水中分离出金属离子以及一些带电荷有机污染物,是一种节能型分离净化技术。综述了液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一些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液膜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同时对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技术 乳化 支撑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7
作者 周厚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液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发展现状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着重介绍了液膜的组成、结构、液膜分离的机理和工艺流程,以及液膜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离技术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法迁移及分离镍(Ⅱ)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余晓皎 姚秉华 周孝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3-205,共3页
本文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考察了搅拌速度、料液相pH值、体系温度、载体浓度对镍( )迁移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烷基膦酸为载体的液膜中镍( )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镍( )的迁移率随温度和载体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迁移条件为搅拌速... 本文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考察了搅拌速度、料液相pH值、体系温度、载体浓度对镍( )迁移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烷基膦酸为载体的液膜中镍( )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镍( )的迁移率随温度和载体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迁移条件为搅拌速度300~350r/min、料液相pH值5.3~5.8、载体浓度5.5%~7.5%、温度293~310K时,镍( )即可快速并完全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分离 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 工业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液膜分离技术在高放废液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呼逸夫 周羽 +1 位作者 矫彩山 高杨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液膜分离技术具有选择性好,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高放废液分离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液膜分离技术的历史沿革、分类、传质机理、在高放废液分离中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支撑液... 液膜分离技术具有选择性好,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高放废液分离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液膜分离技术的历史沿革、分类、传质机理、在高放废液分离中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支撑液膜分离技术距离实现工业化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 分离技术 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分离技术在消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艾璟 彭黔荣 +2 位作者 杨敏 叶世著 张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224,共3页
液膜以其传质速率高、选择好、低成本和低能耗等特点,成为分离、纯化与浓缩溶质的有效手段。主要简述了液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液膜分离技术去除和回收废水中重金属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分离技术 重金属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源分离尿液处理与回收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赟仪 郑利兵 +1 位作者 周书葵 魏源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9,共12页
膜分离技术广泛用于尿液处理.概述了尿液的组成和性质,对低压、高压膜分离及电渗析、膜蒸馏、正渗透等新型膜技术在源分离尿液处理与资源回收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膜技术在尿液处理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 膜分离技术广泛用于尿液处理.概述了尿液的组成和性质,对低压、高压膜分离及电渗析、膜蒸馏、正渗透等新型膜技术在源分离尿液处理与资源回收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膜技术在尿液处理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随着尿液源分离的发展,尿液资源回收将成为尿液处理的主要方向,新型膜材料和膜过程的开发及膜组合工艺发展将成为攻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尿 尿处理 资源回收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差分相液膜分离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占芳 刘洪成 严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64,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液膜分离方法 ,实践证明它具有液膜分离的优点 .克服了要求乳状液既稳定又容易破乳这一对难于调和的矛盾 ,去掉了制乳与破乳过程 ,使工艺简化并显著地节省能耗 .
关键词 重差分相 分离技术 三正辛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分离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忠清 杨建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文介绍了液膜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发展趋势,主要叙述了液膜分离技术进行氯基酸以及衍生物和金属离子的基本原理、应用实例。
关键词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与过程耦合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如金 宁正祥 陈山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0-24,共5页
过程耦合是应用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膜及膜分离技术的开发促进了过程耦合技术发展。介绍了几类基于膜的过程耦合技术 ,如膜萃取、膜蒸馏、渗透蒸发及亲和膜过程等。指出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开发适应各具体过程的膜材料及膜组件 ,... 过程耦合是应用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膜及膜分离技术的开发促进了过程耦合技术发展。介绍了几类基于膜的过程耦合技术 ,如膜萃取、膜蒸馏、渗透蒸发及亲和膜过程等。指出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开发适应各具体过程的膜材料及膜组件 ,进行共性研究 ,完善膜耦合过程的机理与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技术 过程耦合 技术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液膜分离传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明玉 牛谦 +3 位作者 方建章 李桂敏 唐启红 李秀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液膜体系在分离过程中的传质、溶胀和渗透等性能,分别考查了聚胺型表面活性剂L-113A和LMA-1及酯型表面活性剂Span80对含P204载体液膜体系迁移镧(Ⅲ)的影响,以及L-113A、L-113B和EM-301对无载体液膜体系富集... 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液膜体系在分离过程中的传质、溶胀和渗透等性能,分别考查了聚胺型表面活性剂L-113A和LMA-1及酯型表面活性剂Span80对含P204载体液膜体系迁移镧(Ⅲ)的影响,以及L-113A、L-113B和EM-301对无载体液膜体系富集氨氮的影响.实验表明,因表面活性剂不同,造成乳状液膜体系在分离富集镧或氨氮时,分离传质性能相差较大,LMA-1—P204—煤油的液膜体系对镧具有最大的迁移能力,迁移率97.4%;而L-113A—膜相添加剂—煤油的液膜体系对氨氮的溶解渗透能力最大,迁移率为86 4%.另外,对因表面活性剂结构不同而造成油水界面黏度的差异以及对传质速率的影响,从乳状液膜和自组装双分子液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传质性能 体系 乳状分离技术 溶剂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解反应与膜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富国 方正 +3 位作者 陈牧 宋向阳 勇强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过程耦合是应用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膜及膜分离技术的开发促进了过程耦合技术的发展。如膜超滤、膜萃取、膜蒸馏、渗透蒸发。在超滤膜反应器中木聚糖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条件 :酶体积用量1 0 % ,木聚糖质量浓度 3 0 .0 g/L ,稀释率 ... 过程耦合是应用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膜及膜分离技术的开发促进了过程耦合技术的发展。如膜超滤、膜萃取、膜蒸馏、渗透蒸发。在超滤膜反应器中木聚糖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条件 :酶体积用量1 0 % ,木聚糖质量浓度 3 0 .0 g/L ,稀释率 1h-1,pH值 5 .0 ,反应温度 48℃ ,酶解时间 1 3 5min。在该条件下 ,低聚木糖得率、木糖得率、低聚木糖生产能力及低聚木糖与总糖之比分别为 2 8.5 % ,4.1 % ,3 .80g/ (L·h)和0 .87,并比较了分批加料、浓缩酶、常规反应器中酶解反应效果 ,浓缩木聚糖酶酶解结果表明 :木糖得率很低(0 .2 % ) ,低聚木糖得率为 3 5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反应 分离技术 木聚糖 木聚糖酶 过程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在钛硅分子筛固液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付锦晖 邢卫红 徐南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50,共4页
钛硅分子筛是一种亚微米级催化剂,为解决其生产和应用中的洗涤过滤、反应分离等问题,采用平均孔径为0.2μm的陶瓷膜分离技术,可实现催化剂在浓缩和循环过程中的完全截留.实验研究表明,在操作温度为80℃、膜面流速为2.5m/s、催化剂固含... 钛硅分子筛是一种亚微米级催化剂,为解决其生产和应用中的洗涤过滤、反应分离等问题,采用平均孔径为0.2μm的陶瓷膜分离技术,可实现催化剂在浓缩和循环过程中的完全截留.实验研究表明,在操作温度为80℃、膜面流速为2.5m/s、催化剂固含量小于21%的条件下,平均渗透通量为400L/(m2·h).适宜的操作条件和反冲周期是保证良好的膜渗透通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钛硅分子筛 分离 应用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离子(Ⅲ)在HPMBP为载体的大块液膜中的传输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铭 何鼎胜 刘燕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40-43,共4页
研究了在HPMBP-CHCl3大块液膜体系中,载体浓度、反萃液酸度、料液pH值及温度对Eu3+迁移的影响,筛选出了能顺利测出膜电位的支持电解质.结果表明,HPMBP浓度和反萃液盐酸浓度增加、料液pH值增大、温度升高均... 研究了在HPMBP-CHCl3大块液膜体系中,载体浓度、反萃液酸度、料液pH值及温度对Eu3+迁移的影响,筛选出了能顺利测出膜电位的支持电解质.结果表明,HPMBP浓度和反萃液盐酸浓度增加、料液pH值增大、温度升高均有利于Eu3+的迁移.实验发现Eu3+在膜迁移中有滞留现象,并首次用膜电位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离子 大块 分离 HPMBP CHC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分离富集废水中的苯酚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兴扬 高豹 叶贤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4-678,714,共6页
以聚异丁二烯双丁酰亚胺(T-154)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乳状液膜,研究其对废水中苯酚的分离富集效果。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优选了乳状液膜的制备条件,即:V(T-154)∶V(液体石蜡)∶V(煤油)=4∶2∶30,质量分数3%的Na OH溶液为内水相... 以聚异丁二烯双丁酰亚胺(T-154)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乳状液膜,研究其对废水中苯酚的分离富集效果。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优选了乳状液膜的制备条件,即:V(T-154)∶V(液体石蜡)∶V(煤油)=4∶2∶30,质量分数3%的Na OH溶液为内水相,油内比为1∶2(体积比);将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乳状液膜用于对废水中苯酚的分离富集条件为:溶液p H=6,乳水比为1∶4(体积比),富集时间为15 min;在该条件下加标回收率为96%-9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分离 苯酚 废水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油田伴生气水露点与烃露点的膜分离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海东 肖尤明 +1 位作者 徐烈 朱云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3-125,共3页
由于油田气含有较高的C3+和水分,在低环境温度下,其凝液易凝析,降低管道的输运能力;同时其水分易凝结,形成水合物,造成冰堵,还对管线和其他设备造成腐蚀。因此在油田气输送前,需要降低其烃露点与水露点。与传统的降低烃露点与水露点技... 由于油田气含有较高的C3+和水分,在低环境温度下,其凝液易凝析,降低管道的输运能力;同时其水分易凝结,形成水合物,造成冰堵,还对管线和其他设备造成腐蚀。因此在油田气输送前,需要降低其烃露点与水露点。与传统的降低烃露点与水露点技术相比,膜气体分离技术具有投资少、低能耗、环境友好和结构紧凑等优点,正在得到广泛地应用。为此,总结了膜技术用于降低油田气水露点与烃露点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指出了可用于低压下从油田气中分离出轻烃和水分的两种无机膜分离技术:无形无机膜中的选择吸附Carbon膜(ASCM)和晶状无机膜中的选择吸附Zeolite膜;提出了这两种膜技术在从油田气中分离轻烃和水分的实验研究中,尚需对水分通过膜的渗透特性与选择结果,以及水分与轻烃通过膜的竞争吸附的结果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应用研究中应解决如何大幅降低膜的制造成本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点 气水 无机分离技术 伴生 气体分离技术 Carbon 选择吸附 低环境温度 油田气 结构紧凑 环境友好 研究历史 实验研究 渗透特性 竞争吸附 制造成本 技术 水分 水合物 低能耗 轻烃 应用 输送 相比 晶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