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地区城乡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桂莉 张薇 +2 位作者 雷茜茜 白彩全 王林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7期4346-4351,共6页
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引入耦合度函数与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城乡系统耦合模型,选取耦合测度指标体系,对长三角2003-2011年城乡系统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深入分析其城乡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引入耦合度函数与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城乡系统耦合模型,选取耦合测度指标体系,对长三角2003-2011年城乡系统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深入分析其城乡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城乡耦合协调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从耦合协调度来看,上海最高,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和台州以及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和常州次之,浙江的湖州和舟山以及江苏的泰州、镇江和扬州最差;从耦合协调类型来看,上海、南京和镇江的耦合协调类型基本表现为乡村发展滞后型;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和湖州的耦合协调类型基本表现为城乡同步发展型;宁波、嘉兴、绍兴、台州、南通、泰州、扬州和舟山基本表现为乡村发展超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耦合协调 耦合协调类型 城乡系统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站区节点和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汪德根 汤娟 +1 位作者 朱梅 徐银凤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7-1328,共12页
节点和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发展成为推动高铁站区有序建设、与城市良性互促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长江经济带37个城市高铁站为例,构建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识别高铁站区节点和场所功能耦合发展类型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长... 节点和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发展成为推动高铁站区有序建设、与城市良性互促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长江经济带37个城市高铁站为例,构建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识别高铁站区节点和场所功能耦合发展类型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高铁站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可分为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3种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且表现出节点滞后、场所滞后、节点与场所同步等3种相对发展度特征。②长江经济带高铁站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可划分为低耦合–节点滞后型、低耦合–场所滞后型、拮抗–节点滞后型、拮抗–场所滞后型、磨合–节点滞后型、磨合–同步发展型、磨合–场所滞后型7类,且呈低水平开发、不可持续、待优化提升3种状态;空间分布呈城市群群际分异显著,而群内城际为“中心趋同,边缘散乱”特征。通过本文研究为推进高铁站区合理开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区 节点–场所功能 耦合协调类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2006—2018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 被引量:73
3
作者 潘海生 翁幸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3,共12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经济社会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的耦合协调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经济社会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的耦合协调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耦合协调度从起初的低层次极度失调逐渐转变为高层次良好协调,耦合协调类型从高职教育发展滞后型向发展超前型转变;就区域而言,整体变化趋势与全国相似,耦合协调水平由东部优于中部、西部向中部优于东部、西部转变。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水平,我国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区域统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耦合协调 耦合协调类型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3年中国经济与空气质量的耦合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喻海东 卢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5-57,共3页
本研究收集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空气质量与经济的代表性指标的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与空气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及耦合协调类型;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长期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指数和空气质量发展... 本研究收集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空气质量与经济的代表性指标的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与空气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及耦合协调类型;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长期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指数和空气质量发展指数均极显著地符合线性增长规律,调整R2值分别达到0.96和0.98。空气质量与经济相耦合的耦合协调度从2004年的0.57±0.07逐年增长到2012年的0.76±0.05。耦合协调类型主要涉及轻度失调型、勉强协调型、初级协调型和中级协调型,从前两种类型为主逐渐转变为后两种类型为主。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经济与空气质量的耦合协调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到良好的协调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耦合协调类型 经济 空气质量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与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绍军 马明 陶思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8,共15页
960多万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有73%以上的搬迁人口在西部地区,如何实现搬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关键。基于三区三州怒江州少数民族515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度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 960多万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有73%以上的搬迁人口在西部地区,如何实现搬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关键。基于三区三州怒江州少数民族515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度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计耦合协调类型、生计策略选择和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搬迁移民现阶段的生计资本水平较低,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处于稳定恢复期;务工为主农业为辅类型、生计多样类型搬迁移民家庭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度优于农业为主务工为辅类型;在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中,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业为主务工为辅类型移民家庭有负向影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务工为主农业为辅类型移民家庭有正向影响,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生计多样类型移民家庭有显著影响;搬迁移民由农业为主务工为辅类型向务工为主农业为辅类型转化的关键因素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家庭资产数量、家庭收入、就业技能培训、非农就业人口数对其转化有促进作用;搬迁移民由农业为主务工为辅类型向生计多样类型转化的关键因素是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其中居住地生态环境、房屋面积、家有资产数量、家庭收入、银行贷款、就业技能培训、非农就业人口数对其转化有促进作用。基于此,少数民族脱贫移民后扶时期需从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加大信贷力度,做好土地资源的增收,深化东部与西部的协作,注重县域产业培育等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少数民族地区 易地扶贫搬迁 生计选择 耦合协调类型 后续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