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耦合协调发展理论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均衡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伟 黄军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1,共11页
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既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准则,更是规划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引入“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测度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供—需”均衡性,得出以下启示:首先,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在供给上呈现... 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既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准则,更是规划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引入“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测度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供—需”均衡性,得出以下启示:首先,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在供给上呈现集聚分布态势,且需求与供给呈离散状;其次,城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均衡性呈现典型的“马太效应”特征,与空间发展成熟状况呈高度相关性,各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再次,针对研究区域内存在较为突出的“供—需”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需制定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随着多源数据与决策模型的深度融合应用,基于“供—需”均衡性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可为研判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状况、制定精细化规划治理措施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均衡 耦合协调指数 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广海 刘真真 王新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2-800,共9页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依托,故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中国沿海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旅游化程度可以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为探求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依托,故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中国沿海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旅游化程度可以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为探求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态势和规律,首先,在构建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2000—2010年沿海11省(区)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法分别对两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基于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及其协调指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它们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最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运用GM(1,1)预测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未来15 a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在2000—2010年间一直处于拮抗期,但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广西省将在2015年前先后由低水平的拮抗期跨入良性耦合阶段,而其他省(区)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拮抗期,且天津市、辽宁省和海南省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区域 旅游化 生态环境 耦合 耦合协调指数 主成分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内涵及评价研究——以煤炭业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粮 施春艳 杨伟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论断和价值主张对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内涵、评价与发展具有指导与启示作用。对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内涵从终极目标、基本要求和高级要求三个维度进行剖析,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2...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论断和价值主张对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内涵、评价与发展具有指导与启示作用。对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内涵从终极目标、基本要求和高级要求三个维度进行剖析,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2018—2022年公开市场数据,对我国煤炭业上市公司的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程度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表明,我国煤炭业上市公司耦合协调指数偏低,整体发展状态仍有极大提升空间;债权人对企业产生的共生贡献指数平均值为负数,说明整体上从银行等债权人处筹集的资金并未对企业经营效果做出贡献,融资负债的效率亟须提高。而且,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程度越高的公司,发展状态与发展力越合理、健康且均衡,净资产收益率也较为匹配,企业发展越具有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耦合协调指数 共生贡献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与环境响应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翁钢民 李凌雁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旅游流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何实现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许多地区亟待思考的问题。该文借助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研究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体系,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区域旅游流网络... 旅游流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何实现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许多地区亟待思考的问题。该文借助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研究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体系,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的环境影响因子;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环境因子对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强度,并利用Moran指数对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全局及局部自相关分析。最后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查该地区旅游流网络结构与环境的响应效果,为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网络结构 环境响应 耦合协调度模型Moran指数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