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及空间特征——以三峡水库为例
1
作者 毕月 温兆飞 +1 位作者 冯琦 谢智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以三峡水库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库运用后,极大的改善了长江防洪、发电和航运能力,促进了流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其岸线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 以三峡水库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库运用后,极大的改善了长江防洪、发电和航运能力,促进了流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其岸线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于大型水库岸线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及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长期缺乏关注。由此,以三峡水库为例,首先构建岸线保护与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8个关键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其次结合遥感影像、野外采样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4段岸线的保护与利用耦合协调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岸线利用水平和综合水平从水库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且岸线保护水平均值为0.523,大幅度高于岸线利用和综合水平。(2)三峡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的耦合协调度主要分布在0.161~0.879区间,有44%的岸线位于磨合发展区中,协调发展程度为初级水平。(3)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由库区西部向东部呈现递减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联动性。为此,我们提出今后要以岸线保护为主、同时需重视岸线利用的效率,促进岸线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结果有望为三峡水库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助力长江上游梯级水库可持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带 岸线保护 岸线利用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2
作者 李明昊 尚正永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97-103,共7页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日趋明显,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亟须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以苏州市为例,构建了“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评...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日趋明显,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亟须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以苏州市为例,构建了“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苏州市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苏州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指数与发展度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耦合度呈现出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从濒临失调状态上升为初级协调状态,并逐步呈现从中部协调不断向南北部协调扩散的趋势;2010—2020年,苏州市“人口-经济”和“土地-经济”的耦合度出现明显的上升,耦合类型以高耦合水平为主,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出由失调上升为协调的趋势,其中“人口-经济”耦合协调度上升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3
作者 高坤 周芳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通过选取2011-2021年西藏三大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西藏产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依然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 通过选取2011-2021年西藏三大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西藏产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依然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第二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为4.1%,其提供的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第三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高达12.5%,其经济带动效果作用不断提升;西藏三大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由0.144提高到0.94,总体呈现水平向上的趋势,其协同互动发展机制正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西藏仍需要完善第一产业基础性功能,提升第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稳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注重产业协调发展,促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产业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方法研究——以鹤壁市淇滨区为例
4
作者 张合兵 杨志文 赵素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永久基本农田的优化调整对于实现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目的 为了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优化调整,方法 以鹤壁市淇滨区为研究对象,从耕地综合质量与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耕地综合... 永久基本农田的优化调整对于实现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目的 为了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优化调整,方法 以鹤壁市淇滨区为研究对象,从耕地综合质量与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耕地综合质量与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依据评价单元耕地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对耕地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结果表明,通过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对永久基本农田稳定性的约束作用,进一步确保了永久基本农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大赉店镇、示范区和钜桥镇,空间上呈西低东高的分布格局,应优先考虑将东部耕地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基于划定规则约束条件对耦合协调度模型初步划定结果进行优化调整,将研究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区域分为保留区(6 387.35 hm^(2))、可调入区(5 473.07 hm^(2))、调出区(804.77hm^(2))和不适宜调入区(988.12 hm^(2))。结论 研究方法避免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只考虑耕地质量这一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考虑耕地质量、景观生态安全对农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统筹考虑了生态保护与农田空间布局需求,提高了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综合质量 耦合协调度 景观生态安全 淇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会泽县土地利用变化及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龚郁舒 郭帅龙 +3 位作者 马长乐 杨建欣 吴光焕 杨黎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1,173,共11页
在生态较为脆弱且位置偏远的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共存。为有效破解这一发展困境,以曲靖市会泽县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 10.8工具对2000、2010、2020年该地区的“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时空... 在生态较为脆弱且位置偏远的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共存。为有效破解这一发展困境,以曲靖市会泽县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 10.8工具对2000、2010、2020年该地区的“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时空分析、转移矩阵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三生空间”视角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会泽县的土地覆盖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长,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而未利用地面积变化不明显。(2)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体之间发生相互转变,其中草地-林地的转化量最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林地和耕地转化为草地;此外,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水体均有小部分相互转化,但变化不显著。(3)“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变化D与耦合度C的变化相似,主要表现为功能中度协调区占比增加,功能高度不协调区占比减少。总体上看,会泽县土地利用的变化相对于大型城镇仍然较为缓慢。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耦合协调度 时空格局 三生空间 会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铭雨 刘基伟 李群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102,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协同推进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测算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的莫兰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协同推进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测算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的莫兰指数。研究发现:全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大幅上升趋势,2021年分别达到0.840、0.809,较2011年分别上涨715.5%、235.7%。耦合协调度仅在2011年表现为轻度协调,2021年达到优质协调,说明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之间不是“零和博弈”,必须协同推进、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各地区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存在异质性,失调成因存在显著差异,广东省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起到带头作用,黑龙江省等8个省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较高,产业转型压力较大。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表现出“辐射”效应,北京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负相关,出现“虹吸”效应,这导致京津冀区域耦合协调度差距拉大。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提出坚定绿色发展道路,强化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抢抓机会,转化“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攻关能源技术,助力重化工业地区加速能源体系转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综合评价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梯级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浩 赵旭 +2 位作者 赵菲菲 刘小雪 龚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89,共10页
[目的]探索金沙江梯级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方法]基于金沙江梯级水电工程库区土地利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归一化植被指数和降水量等数据,采用市场价... [目的]探索金沙江梯级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方法]基于金沙江梯级水电工程库区土地利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归一化植被指数和降水量等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开展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2005—2019年期间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6.8亿元,总量达到了917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严重失调和重度失调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北岸的四川省境内,勉强协调和良好协调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南岸的云南省境内。植被覆盖对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度呈现正向驱动关系,人口和地形起伏度为负向驱动关系,降水量对库区北部局部地区为正向驱动关系,其余地区为负向驱动关系。[结论]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应加强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梯级水电库区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耦合协调度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安全—经济—环保耦合协调度研究——基于能源“不可能三角”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乔楚 张鹏 陈军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天然气产业安全、经济和环保耦合协调发展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通过引入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基于四川省2006—2021年实际数据实证分析天然气产业短期安全稳定、中期经济可行和长期低碳环保水平,深入探讨多维因素间的耦合... 天然气产业安全、经济和环保耦合协调发展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通过引入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基于四川省2006—2021年实际数据实证分析天然气产业短期安全稳定、中期经济可行和长期低碳环保水平,深入探讨多维因素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安全稳定水平较高,这由于资源禀赋优势助力自给水平富足有余,同时省域管网系统发达、运输保障能力强;经济可行水平较低,这由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价格机制难以及时体现市场供求关系,西部恶劣自然环境、分散居民分布也将限制市场扩张、降低经济效益;低碳环保水平有待提升,这由于消费比重增大将导致产业自身碳排放同步增加,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安全—经济—环保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这得益于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安全—环保协调度最优,在政策助推层面能源低碳转型与供应安全伴生共存;安全—经济协调度较高,供应安全为市场扩张提供资源支撑、稳定价格水平,而繁荣市场将激励能源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延伸;经济—环保协调度较低,规模效应下能源消费碳贡献与系统视角下低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对协调度的激励和阻碍作用同时存在、相互抵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产业 耦合协调度 安全稳定 经济可行 低碳环保 能源“不可能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戴清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22-226,235,共6页
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阿克苏地区2009-201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以后,生态环境发... 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阿克苏地区2009-201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以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稳步超过农业经济增长水平。该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3个阶段:2009-2012年表现为中度协调;2013-2014年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协调转变为基本协调,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5-2019年耦合协调度迅速提升,从基本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呈现出稳定状态。整体上,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度 阿克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强 罗盛锋 +1 位作者 黄毅 黄燕玲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其与旅游产业存在天然耦合,因此厘清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态势与时空演变规律对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8—2019年民族地区旅游... 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其与旅游产业存在天然耦合,因此厘清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态势与时空演变规律对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8—2019年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探寻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剖释其耦合协调度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民族地区各省(区)耦合度均高于0.8,处于高度耦合阶段,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趋于良性共振耦合;(2)民族地区各省(区)协调度均值在0.527~0.703,各省(区)协调度在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3种类型之间波动变化;协调度高值主要集中在南部和北部,呈现出南北略高、中部平平的格局;(3)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 耦合协调度 影响因素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三生”空间适宜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11
作者 马炎生 吴大放 罗改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9-398,共10页
[目的]探索“三生”空间适宜性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明确国土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影响因素,为促进长株潭地区“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长株潭地区发展现状,构建“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评价生产、生活... [目的]探索“三生”空间适宜性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明确国土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影响因素,为促进长株潭地区“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长株潭地区发展现状,构建“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评价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适宜性,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三类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分析耦合协调性,探索“三生”空间适宜性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2000—2020年生产空间面积先减后增、生活空间面积加速递增、生态空间面积加速递减,大量农业生产空间和林地生态空间转化为工业生产空间和城市生活空间。“三生”空间适宜性呈现出由市区向外扩散的“生活—生产—生态”圈层空间格局特征,生产空间适宜性北高南低、中高外低,生活空间适宜性呈现“一片八核多点”分布特征,生态空间适宜性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基于适宜性的“三生”空间格局中,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分别占国土面积的34.36%,19.55%和46.09%,其与“三生”空间现状差异明显,突出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研究区整体处于基本协调水平,高度协调、基本协调、临界失调和失调区域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56.29%,36.65%,6.91%和0.16%。“三生”空间适宜性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反映出不同的国土空间发展矛盾,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结论]“三生”空间适宜性之间呈现生态空间与生产或生活空间不协调、生产和生活空间较协调的特点,生态空间与生产空间之间、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之间适宜性的不协调是长株潭地区国土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地形地貌是影响“三生”空间适宜性耦合协调度的根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适宜性评价 耦合协调度 长株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12
作者 曹健 阿依加玛力·阿帕尔 宋玉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3-1560,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方法】采集《新疆统计年鉴》及《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01~2021面板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研究区“三...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方法】采集《新疆统计年鉴》及《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01~2021面板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研究区“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利用Tobit模型探测影响因素。【结果】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最好,其耦合协调平均值为0.532,耦合协调度为勉强协调,而其余三地州按耦合协调度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结论】新疆南疆四地州整体“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耦合协调等级为濒临失调,其中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在1%显著的水平上正向影响,对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耦合协调度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旅游产业资源-服务-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演变分析
13
作者 许进龙 潘慧 +2 位作者 李瑞红 温雪 欧胜彬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8,共10页
资源、服务、经济三大子系统的协调并进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了广西14个地级市2010—2021年旅游产业资源-服务-经济复合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其耦合协调度,探究旅游产业三大子系统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复合系统综合指数呈... 资源、服务、经济三大子系统的协调并进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了广西14个地级市2010—2021年旅游产业资源-服务-经济复合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其耦合协调度,探究旅游产业三大子系统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复合系统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差异明显,始终保持桂林、南宁“两枝独秀”的格局。(2)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缓慢改善态势,但仅有南宁、桂林、柳州3市达到协调状态,其余11市始终在失调状态徘徊。(3)经济子系统具有负空间相关性且呈加强趋势,各市旅游经济面临此消彼长的困境;资源和服务子系统的空间相关性未通过统计学检验。(4)2019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广西旅游产业经济子系统和服务子系统造成巨大冲击,但对资源子系统的影响较小。(5)广西旅游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旅游强区建设目标仍任重道远。未来应着力构建空间相互联通、要素相互匹配、景点相互串联、服务相互促进、游客相互流动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复合系统 耦合协调度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14
作者 崔莹 岳永杰 +2 位作者 文明 赵恺 郭景怡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79-87,共9页
对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采用市场代替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利用2001—2021年相关数据,构建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价值量规律,分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之... 对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采用市场代替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利用2001—2021年相关数据,构建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价值量规律,分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从效益价值量来看,期间奈曼旗沙地生态修复的生态效益子系统、社会效益子系统及经济效益子系统价值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综合效益总价值增长约50亿元。从耦合度来看,耦合度C值由2001年的0.257增长至2021年的0.942。耦合类型变化为2001年呈低水平耦合阶段,2002年呈拮抗阶段,2003—2008年为磨合阶段,2009—2021年为高水平耦合阶段。从耦合协调度来看,耦合协调度D值由2001年的0.091上升至2021年的0.887,相对应的耦合协调程度变化为2001—2007年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子系统呈失调衰退阶段,其中2001年为极度失调阶段,2008年呈濒临失调衰退阶段,2009—2021年呈协调发展阶段,且在2021年呈良好协调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效益评价 耦合协调度 奈曼旗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物流柜分布评估分析
15
作者 任世星 崔玉玺 +2 位作者 祁霖 吴真真 安立华 《物流技术》 2024年第5期50-60,共11页
针对物流柜投放地址和分布策略不同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基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一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物流柜资源分布、物流业发展水平以及可达性三个子系统提取出11个指标,分别采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考虑距离衰减效应的两... 针对物流柜投放地址和分布策略不同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基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一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物流柜资源分布、物流业发展水平以及可达性三个子系统提取出11个指标,分别采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考虑距离衰减效应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各子系统的指数进行测算,采用耦合度阐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使用耦合协调度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评估物流柜空间布局配置的合理性,进而识别出物流柜建设的服务盲区。在此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例,测算其耦合协调程度,并结合评价结果给出相应优化建议。实验结果表明,选取的模型简便易算且结果直观,能较好地评估地区物流柜分布情况,据此能较好地减少前期物流柜设施建设成本投入,节约配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柜 耦合协调度 综合评价 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研究
16
作者 李组奎 邹小燕 马传哲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在政府对双碳目标的宣传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愈加广泛,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构建涵盖产业发展需求、电力能力、创新能力、产销能力、回收水平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分析各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水平。计... 在政府对双碳目标的宣传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愈加广泛,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构建涵盖产业发展需求、电力能力、创新能力、产销能力、回收水平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分析各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水平。计算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使用核密度图对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更直观的展示。对出现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找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加强技术创新、产业链互通、强化政策引导、打造产业集群优势这4个方面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综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耦合协调度 核密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水资源承载力及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龙 马亚丽 +1 位作者 王润泽 黄博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水资源承载力是表征水资源短缺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准则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模型对该区2007—2021年的水资源承载...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水资源承载力是表征水资源短缺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准则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模型对该区2007—2021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研究期内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河西走廊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评价等级整体偏低,均为濒临超载状态。各地级市间差异并不显著,嘉峪关的水资源承载力最高,武威市水资源承载力最低。整体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正在逐渐提升。研究成果能够真实反映区域水资源的情况,为河西地区水资源的合理、科学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耦合协调度 熵权-TOPSIS 模糊综合评价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科技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黄昊 王承武 耿杨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62-167,186,共7页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新疆2007—2021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效应进行分析,并确定了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7—2021年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经历了轻度失调到高度协调...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新疆2007—2021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效应进行分析,并确定了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7—2021年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经历了轻度失调到高度协调的转变;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相对发展速度存在波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经费投入强度、劳均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等8个指标是主要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坚持科技创新优先发展、加强科创基础建设和加大科创投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重点改善农业生态质量、逐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科技创新 综合发展水平 障碍因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分析
19
作者 于永建 崔继昌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研究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徐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徐州市新型城镇化指数与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呈快速上升态势,两个指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研究期间二者耦合度... 研究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徐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徐州市新型城镇化指数与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呈快速上升态势,两个指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研究期间二者耦合度由磨合发展到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类型由中度失调到良好协调;在符合土地集约利用前提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二者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协调度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供应链供需关系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20
作者 周楚凡 黄小庆 邱敏蓉 《中国储运》 2024年第7期170-171,共2页
随着化石能源转向关键金属矿物密集的新能源体系,对关键矿物的需求会大幅飙升,相应的供应链风险也会大幅增加。本文以有色金属为大背景引出了对于新能源行业的研究,结合2016-2021的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于新能源行业中的... 随着化石能源转向关键金属矿物密集的新能源体系,对关键矿物的需求会大幅飙升,相应的供应链风险也会大幅增加。本文以有色金属为大背景引出了对于新能源行业的研究,结合2016-2021的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于新能源行业中的光电行业、水电行业、核电行业、风电行业等新能源供应链的供需两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新能源供应链供需两端的协调程度,为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调整,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风险 水电行业 熵值法 光电行业 耦合协调度 有色金属 新能源行业 金属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