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选级评定的能量设计因子耦合分解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丹 刘光复 何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3-1399,共7页
能量设计因子作为产品设计信息与能量特性的联系桥梁,一般与众多设计元素存在耦合关系,难以直接转换成设计过程需要的设计参数或控制措施,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能量设计因子耦合分解机制。耦合分解机制的主体由耦合性质分析、耦合元素关系... 能量设计因子作为产品设计信息与能量特性的联系桥梁,一般与众多设计元素存在耦合关系,难以直接转换成设计过程需要的设计参数或控制措施,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能量设计因子耦合分解机制。耦合分解机制的主体由耦合性质分析、耦合元素关系矩阵构造、耦合元素设计优先级评定、能量设计参数与取值建议(或控制措施与控制目标)获取四个核心环节构成。以数控机床的耦合能量设计因子极限切削宽度bDlim为例,对耦合分解机制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设计因子 能量优化设计 耦合分解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对铝酸钠溶液耦合分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 张娟 +3 位作者 杨柳 郭占成 郑诗礼 张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9-1635,共7页
采用铝酸钠溶液耦合分解的方法制备一水软铝石,即在碳酸化分解的条件下加入一水软铝石晶种进行铝酸根聚合结晶过程诱导,研究晶种对耦合分解率和产物中一水软铝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分解产物为三水铝石与一水软铝石的混合物,改变... 采用铝酸钠溶液耦合分解的方法制备一水软铝石,即在碳酸化分解的条件下加入一水软铝石晶种进行铝酸根聚合结晶过程诱导,研究晶种对耦合分解率和产物中一水软铝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分解产物为三水铝石与一水软铝石的混合物,改变晶种属性能够调控耦合分解率和产物组成,晶种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一水软铝石的诱导结晶。随着晶种系数(S)在0.1~0.8范围内的增加,分解率随之降低;当晶种系数S由0.1增加到0.4时,一水软铝石在产物中的质量分数急剧增加至76%左右;当S>0.4后,一水软铝石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且随着晶种粒度的减小,分解率有所提高,6.5h后,分解率均达到90%左右,但产物中一水软铝石含量却随之降低。经过机械活化后的晶种,活性增强,使分解率和一水软铝石含量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耦合分解 晶种 分解 一水软铝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稀疏阵列及其基于耦合张量分解的DOA估计
3
作者 罗中华 左富豪 +1 位作者 樊棠怀 饶伟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0-284,共15页
为提高信号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性能,提出了一种三维稀疏阵列结构及其基于耦合张量分解的DOA估计方法。利用子阵信号的二阶统计量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在z轴方向阵元呈稀疏分布的“十”字形立体阵。分析表明,当阵列使用N^(3)/2+5N^(2)/2... 为提高信号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性能,提出了一种三维稀疏阵列结构及其基于耦合张量分解的DOA估计方法。利用子阵信号的二阶统计量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在z轴方向阵元呈稀疏分布的“十”字形立体阵。分析表明,当阵列使用N^(3)/2+5N^(2)/2+3(N为大于2的奇数)个物理阵元时,其对应的虚拟阵在x和y轴方向的阵列孔径均为(N^(3)+2N-1)d,在z轴方向的阵列孔径为(N^(3)+3N)d。为充分利用虚拟阵的大孔径来提升信号DOA估计性能,并消除z轴方向阵元间距大于d而引起的相位模糊,提出了借助耦合张量分解解决相位模糊并实现DOA估计的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物理阵元数下,相较于现有三维阵列,由于新方法具有更大的阵列孔径从而具有更优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三维阵列 阵列孔径 耦合张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谐振区复杂目标散射场的部件耦合分解法
4
作者 于洋 王宝发 周荫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5-48,56,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振区目标散射的计算方法──部件耦合分解法。这种方法在采用回路线栅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谐振区目标散射体中各部件散射体特性阻抗矩阵延续不变性的特点,考虑各部件散射体之间的相互电磁耦合作用,并应用数学上分块...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振区目标散射的计算方法──部件耦合分解法。这种方法在采用回路线栅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谐振区目标散射体中各部件散射体特性阻抗矩阵延续不变性的特点,考虑各部件散射体之间的相互电磁耦合作用,并应用数学上分块矩阵理论,以简化谐振区目标散射体的求解,利用这种方法,采用并行处理,可加快谐振区目标散射体的求解速度,扩大可求解问题的电尺寸,数值结果表明了本文提出的部件耦合分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线栅法 部件分解耦合 电磁场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耦合经验正交分解法反演海洋次表层温盐结构
5
作者 张明琪 徐永生 杨树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针对提升利用卫星观测海面信息重构三维温盐场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耦合正交分解的三维温盐场重构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耦合正交分解对历史温盐剖面进行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迭代分解,以分层提取不同尺度三维温盐场的特... 针对提升利用卫星观测海面信息重构三维温盐场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耦合正交分解的三维温盐场重构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耦合正交分解对历史温盐剖面进行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迭代分解,以分层提取不同尺度三维温盐场的特征信息,然后分别建立海洋表面卫星观测与不同尺度的三维温盐场特征信息的重构模型,从而达到三维温盐场重构的目的。本文分别利用多尺度耦合正交分解法与单层正交分解法进行三维温盐场重构,结果显示,多尺度耦合正交分解优于单层正交分解法,且随着分解的层次不断细化,重构温盐场的精度及其垂直梯度精度均呈现明显的提升,其中组合4精度提升程度最高,分别提升了25.57%和27.58%;同时,对比HYCOM模式数据,多尺度耦合正交分解重构方法能有效地捕捉次表层海洋的空间特征信息。总体上,本文耦合经验正交分解法反演的温盐场与Argo温盐场偏差较小,反演精度较好,在空间分布上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观测 多尺度耦合正交分解 温盐梯度 异常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动力学建模及响应信号分解 被引量:19
6
作者 肖汉 周建中 +3 位作者 肖剑 夏鑫 张炜博 付文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59-165,共7页
建立了非线性油膜力影响下不平衡-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滑动轴承-转子系统中非线性油膜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平衡、不对中和碰摩故障耦合作用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 建立了非线性油膜力影响下不平衡-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滑动轴承-转子系统中非线性油膜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平衡、不对中和碰摩故障耦合作用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系统振动响应。同时,在转子试验台上模拟耦合故障,获取实测信号与模型仿真响应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耦合故障振动响应中频率混叠的问题,提出一种微分耦合经验模态分解对系统响应进行分解,为各耦合故障征兆的获取提供基础。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耦合故障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微分耦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转子系统 不平衡 不对中 碰摩 耦合故障 微分耦合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钒水滑石电极用于可放大电催化5-羟甲基糠醛氧化耦合产氢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美然 宋英杰 +6 位作者 万鑫 李洋 罗毅奇 贺业亨 夏博文 周华 邵明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58,共3页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催化水裂解是获取绿氢的重要途径,但受到缓慢的阳极析氧反应(OER)限制。使用热力学有利的5-羟甲基糠醛氧化反应(HMFOR)代替OER的电解水制氢耦合氧化策略提供了一种降低能耗的有效策略,同时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有机含...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催化水裂解是获取绿氢的重要途径,但受到缓慢的阳极析氧反应(OER)限制。使用热力学有利的5-羟甲基糠醛氧化反应(HMFOR)代替OER的电解水制氢耦合氧化策略提供了一种降低能耗的有效策略,同时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有机含氧化合物,如2,5-呋喃二甲酸(FDCA)。在该领域,大量工作集中于催化剂工程以获得更好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到5-羟甲基糠醛(HMF)的规模化氧化制备FDCA。为此,我们合成了一种镍钒水滑石(NiV-LDH)催化剂用于高效HMFOR,在1.52 V vs.RHE(可逆氢电极)下,电流密度达到100 mA·cm^(-2) FDCA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4.6%。与OER相比,HMFOR将对应的氢气生产率提高了两倍。作为概念验证,我们使用流动反应器展示了连续且可规模化的HMFOR,在10 A条件下,实现了94.8%的高HMF单程转化率和98.5%的高FDCA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水分解耦合制氢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5-羟甲基糠醛 2 5-呋喃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随机投影的张量填充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宏鑫 宋宝燕 +2 位作者 刘婷婷 杜岳峰 李晓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6-71,共6页
现代信号处理中,越来越多的领域都需要存储和分析规模大、维度高、结构复杂的数据。张量作为向量和矩阵的高阶推广,在保证原始数据内在关系的前提下,可以更为直观地表示大规模数据的结构性。张量填充作为张量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已... 现代信号处理中,越来越多的领域都需要存储和分析规模大、维度高、结构复杂的数据。张量作为向量和矩阵的高阶推广,在保证原始数据内在关系的前提下,可以更为直观地表示大规模数据的结构性。张量填充作为张量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协同过滤、图像恢复、数据挖掘等领域。张量填充指从被噪声污染或存在数据缺失的张量中恢复出原始张量的手段,文中着眼于当前张量填充技术中时间复杂度较高的缺点,提出了基于耦合随机投影的张量填充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包括两个部分:耦合张量分解以及随机投影矩阵。通过随机投影矩阵,文中将原始高维张量投影到低维空间内生成替代张量,同时在低维空间内实现张量填充,进而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同时,所提算法还利用耦合张量分解将填充后的低维张量映射到高维空间,从而实现原始张量的重构。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 张量填充 耦合随机投影 耦合张量分解 随机投影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