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捻线锭子中磁力耦合传动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梅顺齐 向新柱 +3 位作者 赵延雯 赵健 吕亚魁 曹彬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7-220,共4页
介绍磁力耦合传动设计的一般原则,对倍捻、三捻锭子中采用的同轴径向、平面轴向磁力耦合传动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捻线锭子 磁力耦合传动 耦合传动 设计 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泵磁力耦合传动的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建瑞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12期36-37,35,共3页
介绍了化工泵磁力耦合传动的结构原理 ,以及磁性材料的选择、磁钢形式与磁力矩的计算等 。
关键词 化工泵 磁力耦合传动设计 结构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啮合与摩擦耦合传动实验研究
3
作者 徐罗华 黄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5-317,共3页
介绍了传动副由弹性群体组成的新型传动副结构 ,以及通过弹性群体的相互啮合和摩擦的共同作用实现传动的原理。并在改装后的带传动试验台上对该传动与普通带传动进行比较。实验表明 :该传动副具有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
关键词 弹性啮合 摩擦传动 耦合传动 机械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G算法的电动拖拉机双电机耦合传动 参数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勇刚 刘孟楠 +1 位作者 胥文翔 徐立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6,共8页
针对电动拖拉机双电机耦合传动系统中,驱动电机与PTO电机耦合驱动时传动系统各档之间传动比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机耦合规律的传动系统速比动态优化方法。通过设计传动系统速比最小,电机耦合效率最高和达到设计工况时间最短的目标... 针对电动拖拉机双电机耦合传动系统中,驱动电机与PTO电机耦合驱动时传动系统各档之间传动比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机耦合规律的传动系统速比动态优化方法。通过设计传动系统速比最小,电机耦合效率最高和达到设计工况时间最短的目标函数,借助Simscape搭建拖拉机传动系统模型与Simulink中创建的驾驶员模型、电机模型、控制器模型和拖拉机车身模型组成仿真环境;采用DDPG(强化学习)算法在连续动作空间内对传动系统进行迭代求出最优值。与静态优化相比结果表明:在运输模式下,传动比下降0.7,拖拉机从0~20 km/h加速时间提前0.3 s,电机综合效率提升10%。在旋耕模式下,传动比下降1.6,拖拉机从0~15 km/h加速时间提前1 s,电机综合效率提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双电机耦合传动 参数匹配 DDPG算法 物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增速箱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均载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均刚 王勇 霍志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2,共7页
提出一种风电增速箱用新型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便提高传动系统的承载能力。以新型风电增速箱载荷分流型两级行星轮系与一级平行轴齿轮构成的多级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计入多级耦合传动系统的轮齿啮合误差、啮合阻尼、啮合... 提出一种风电增速箱用新型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便提高传动系统的承载能力。以新型风电增速箱载荷分流型两级行星轮系与一级平行轴齿轮构成的多级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计入多级耦合传动系统的轮齿啮合误差、啮合阻尼、啮合刚度,级间扭耦合刚度,组件的转动惯量等影响因素,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多级耦合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相关参数对系统的均载特性进行研究,获得行星齿轮传动的均载系数曲线。分析表明:各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均随时间变化且存在相位差;第一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分别比第二级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分配均匀;第一级均载系数较小且内外啮合的均载系数的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增速箱 行星齿轮 动力学建模 多级耦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核磁环境的双腱鞘传动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小红 张永德 +2 位作者 杜海艳 姜金刚 YanYu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2-253,共12页
乳腺活检机器人在核磁环境下因为材料及驱动的兼容性一直难以同时获得高质量的扫描图像和精准的活检针介入。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满足核磁兼容并应用于机器人上具有双折线螺纹的可以实现远距离、大行程的双腱鞘柔性传动系统。首先,针对具... 乳腺活检机器人在核磁环境下因为材料及驱动的兼容性一直难以同时获得高质量的扫描图像和精准的活检针介入。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满足核磁兼容并应用于机器人上具有双折线螺纹的可以实现远距离、大行程的双腱鞘柔性传动系统。首先,针对具有双折线螺纹的双腱鞘远程传动系统,对其单关节进行了摩擦力分析。通过对单关节双腱鞘传动的非线性耦合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双腱鞘双向耦合传动模型。并搭建了单关节双向耦合传动实验平台,且对其进行了分析及补偿实验。其次,搭建了双腱鞘传动的多关节乳腺活检机器人实验平台,并对双腱鞘传动的多关节乳腺活检机器人进行了双向耦合运动误差分析以及补偿实验。补偿后针尖进入组织的X、Y、Z 3个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39、1.89和1.60 mm。实验结果表明,双腱鞘传动的多关节乳腺活检机器人可以满足核磁环境下乳腺活检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腱鞘传动 耦合传动特性 核磁兼容 乳腺活检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技术分类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小平 马骏 +1 位作者 于魁龙 杨众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4,共4页
电传动以其良好性能成为了履带车辆传动方案选择的一个热点,串联式双侧电机方案存在电机功率利用率低的缺点,机电复合传动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针对机电复合传动,总结了2种不同思路的机电复合传动方案,对其中的具体5种结构形式的工作... 电传动以其良好性能成为了履带车辆传动方案选择的一个热点,串联式双侧电机方案存在电机功率利用率低的缺点,机电复合传动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针对机电复合传动,总结了2种不同思路的机电复合传动方案,对其中的具体5种结构形式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比较分析了传动性能的优劣。为履带车辆的电传动方案选择提供一定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机电复合 耦合传动 功率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载回流式动力传动系统的PHEV参数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冬野 陈元 范曾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共12页
针对搭载回流式动力耦合传动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提出了一种参数匹配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整车各个模式下的等效输入功率模型,根据最小等效输入功率原则制定了各驱动模式间的切换规律,并... 针对搭载回流式动力耦合传动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提出了一种参数匹配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整车各个模式下的等效输入功率模型,根据最小等效输入功率原则制定了各驱动模式间的切换规律,并设置控制参数系数对模式切换曲线进行调整。通过MATLAB/SIMULINK构建了整车经济性仿真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匹配的动力参数和控制参数系数进行了综合优化。仿真结果比较表明:此方法得到的一组参数能有效提升燃油经济性,百公里等效燃油消耗比优化前降低了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式耦合动力传动系统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等效输入功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备多种抓取模式的三指机械手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磊 孙斌 +4 位作者 李红兵 徐冰辉 戴丽娟 张兴国 邢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9-54,共6页
针对国内外高端灵巧手存在价格高、结构复杂的问题,从简化结构但又能满足较复杂抓取模式的角度考虑,设计了一种具备多种抓取模式的三指机械手。该机械手由3根同样的手指组成,每根手指有3个关节;使用钢丝绳耦合传动实现欠驱动,减少了驱... 针对国内外高端灵巧手存在价格高、结构复杂的问题,从简化结构但又能满足较复杂抓取模式的角度考虑,设计了一种具备多种抓取模式的三指机械手。该机械手由3根同样的手指组成,每根手指有3个关节;使用钢丝绳耦合传动实现欠驱动,减少了驱动电动机数;为保证手指控制的灵活度,末端指尖单独由电动机驱动。采用D-H参数法建立手指运动学模型,完成正运动学求解。通过ADAMS软件对机械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了三指机械手的运动特性及抓取力。根据包络抓取、精细抓取和普通夹取等几种抓取模式的需要布置了触觉传感器,对常见的目标物进行了抓取试验,验证了该机械手的实用性。三指机械手成本低、制造加工方便,对于难以获得昂贵灵巧手的研究机构和工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耦合传动 仿真 抓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石慧荣 赵冬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7-503,共7页
文章针对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传动,建立了一个包含时变啮合刚度、齿轮侧隙、齿轮偏心、轴承刚度、轴弯扭刚度和动态传递误差的42个自由度斜齿轮转子耦合传动系统,利用Runge-Kutta法对系统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输入转速、输入转矩和齿... 文章针对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传动,建立了一个包含时变啮合刚度、齿轮侧隙、齿轮偏心、轴承刚度、轴弯扭刚度和动态传递误差的42个自由度斜齿轮转子耦合传动系统,利用Runge-Kutta法对系统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输入转速、输入转矩和齿轮螺旋角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陀螺效应,齿轮转子系统的高频模态频率随转速变化较大,螺旋角增大会导致模态频率减小,高速传动中轮齿啮合力较大,而且在高速传动中或者较小外载荷作用时齿轮转子更易出现脱齿和背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振型 固有频率 斜齿轮转子 耦合传动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扭复合马达驱动特性研究
11
作者 石新军 朱旭宁 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复合超声马达定子与转子间的耦合传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定子与转子间的粘着摩擦模型.依据马达转子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定子与转子间的耦合力矩方程.对马达特性的仿真分析表明,耦合接触角是决定马达特性的决定因素,这为马达的有效控制... 以复合超声马达定子与转子间的耦合传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定子与转子间的粘着摩擦模型.依据马达转子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定子与转子间的耦合力矩方程.对马达特性的仿真分析表明,耦合接触角是决定马达特性的决定因素,这为马达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马达 粘滑摩擦 接触角 机械特性 驱动特性 耦合传动 耦合接触角 纵扭复合马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拖拉机驱动技术路线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六建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2年第1期37-39,42,共4页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的新能源技术在拖拉机行业推广较慢,农机的新能源发展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农机“电动化”将是未来拖拉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将重点探讨纯电动拖拉机的驱动技术路线问题,重点分析了几种驱动路线的优缺点,为将来...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的新能源技术在拖拉机行业推广较慢,农机的新能源发展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农机“电动化”将是未来拖拉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将重点探讨纯电动拖拉机的驱动技术路线问题,重点分析了几种驱动路线的优缺点,为将来企业设计纯电动拖拉机提供参考,避免技术路线走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拖拉机 电机 电池 耦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furcation and chaos study on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2K-H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multiple clearances 被引量:4
13
作者 盛冬平 朱如鹏 +2 位作者 靳广虎 陆凤霞 鲍和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6-101,共16页
A new non-linear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model was proposed for 2K-H planetary gear train, and gear's geometric eccentricity error, comprehensive transmission error,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sun-planet... A new non-linear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model was proposed for 2K-H planetary gear train, and gear's geometric eccentricity error, comprehensive transmission error,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sun-planet and planet-ring gear pair's backlashes and sun gear's bearing clearance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 of motion was solved by applying variable step-size Runge-Kutta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 The system motion state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and qualitatively, and exhibited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as well as non-linear behavior under different bifurca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meshing frequency, sun-planet backlash, planet-ring backlash and sun gear's bearing cleara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ing damping could suppress the region of chaotic motion and improve the system's stability significantly. The route of crisis to chaotic motion was observed under the bifurcation parameter of meshing frequency. However, the routes of period doubling and crisis to chaos were identified under the bifurcation parameter of sun-planet backlash; besides,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of routes to chaos were observed and coexisted under the bifurcation parameter of planet-ring backlash including period doubling, Hopf bifurcation, 3T-periodic channel and crisis. Additionally, planet-ring backlash generated a strong coupling effect to system's non-linear behavior while the sun gear's bearing clearance produced weak coupling effect. Finally, quasi-periodic motion could be found under all above–mentioned bifurcation parameters and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3T-periodic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gear train BIFURCATION CHAOS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ing BACKLASH bearing clear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