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中的耦合/去耦网络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建国 周蜜 +3 位作者 刘洋 刘芳 薛键 王建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4-87,共4页
针对目前电力及电子设备的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中耦合/去耦网络(CDN)应用的问题,从基本电路出发研究了CDN的电路结构和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标准对CDN电源输入端残余浪涌电压的要求,提出了CDN参数的选取原则,然后基于组合波发生器电路和CD... 针对目前电力及电子设备的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中耦合/去耦网络(CDN)应用的问题,从基本电路出发研究了CDN的电路结构和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标准对CDN电源输入端残余浪涌电压的要求,提出了CDN参数的选取原则,然后基于组合波发生器电路和CDN整体结构,利用ATP-EMTP和PSPICE仿真验证了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得出增大去耦电容或去耦电感可显著降低供电电源端残余电压的结论。最后对设计的CDN进行了测试,实测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满足IEC及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的电源输入端残余浪涌电压不超过所施加电压1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涌 抗扰度 组合波发生器 耦合 去耦网络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谐振去耦网络的双频近距天线解耦 被引量:6
2
作者 邹晓鋆 王光明 +1 位作者 王亚伟 宗彬锋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谐振的双频去耦网络,并将其应用于一对二元双频近距单极子天线的解耦中。对去耦网络满足的去耦条件和匹配条件进行了推导;将网络以双频耦合谐振器的结构加以实现,提取了该结构的等效电路;基于去耦网络,设计了一副工作... 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谐振的双频去耦网络,并将其应用于一对二元双频近距单极子天线的解耦中。对去耦网络满足的去耦条件和匹配条件进行了推导;将网络以双频耦合谐振器的结构加以实现,提取了该结构的等效电路;基于去耦网络,设计了一副工作于WLAN 2.45/5.25 GHz的二元双频近距单极子天线,天线阵元边缘间的距离为2.45 GHz时的0.0735λ0和5.25 GHz时的0.1575λ0(λ0为自由空间工作波长)。对未解耦天线和解耦后天线进行了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加载去耦网络,2.45 GHz和5.25 GHz处的隔离度分别提高了24.52 d B和26.57 d B,且在两个频段内阻抗匹配良好、总的效率提高、通道容量增大。提出的去耦网络适用性强,结构紧凑且解耦高效,可应用于无线终端MIMO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耦网络 双频 耦合谐振器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器对电磁兼容射频传导耦合去耦网络阻抗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品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4-707,共4页
耦合去耦网络被广泛用于电磁兼容射频传导抗扰度试验,阻抗是其校准的关键参数。为了测量耦合去耦网络的阻抗,适配器被用于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耦合去耦网络的受试设备端。目前国内校准实验室普遍没有考虑到适配器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自校... 耦合去耦网络被广泛用于电磁兼容射频传导抗扰度试验,阻抗是其校准的关键参数。为了测量耦合去耦网络的阻抗,适配器被用于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耦合去耦网络的受试设备端。目前国内校准实验室普遍没有考虑到适配器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自校准质量的影响,导致高频段阻抗模值测量结果偏差较大。因此,分别基于实验和理论计算原理,设计了同轴转换自校准法和电长度补偿计算修正法用于改善阻抗测量结果。数据表明,上述方法较好地减小了适配器的负面影响,对测量结果起到了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阻抗测量 耦合去耦网络 适配器 同轴转换 电长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涌保护器冲击电流自动测试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景亮 姚学玲 孙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5-26,30,共3页
针对浪涌保护器(SPD)带电试验的冲击电流试验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体积小、耐冲击电流能力强的耦合与去耦网络(CDN),它和冲击电流发生器、PLC、可控开关、相位跟踪电路及数字峰值电压表一起组成SPD冲击电流自动测试系统。通过所研制的CDN... 针对浪涌保护器(SPD)带电试验的冲击电流试验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体积小、耐冲击电流能力强的耦合与去耦网络(CDN),它和冲击电流发生器、PLC、可控开关、相位跟踪电路及数字峰值电压表一起组成SPD冲击电流自动测试系统。通过所研制的CDN供电电源,该系统可对SPD进行共模和差模试验,其冲击幅值可高达100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涌保护器(SPD) 耦合与去耦网络(cdn) 共模和差模 冲击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IEC61000-4-4新标准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B)发生器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建根 涂辛雅 闵芳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62,共4页
本文介绍符合IEC61000-4-4:2004新标准的EFTB(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并对其区别于IEC61000-4-4:1995标准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试验配置及试验中注意事项作了介绍。
关键词 EFT/B(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EMC(电磁兼容) cdn(耦合/去耦网络) EUT(受试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直接效应测试的雷电流C分量测试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晋茹 姚学玲 +1 位作者 孟雨庭 陈景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19-3624,共6页
针对目前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CFRP)雷电直接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雷电多分量高精度时序控制及连续共同作用的相关测试及控制技术难题,采用大功率整流滤波回路设计了雷电流C分量发生回路,并研究了平波电抗器及负载对C波输出波形的上升时... 针对目前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CFRP)雷电直接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雷电多分量高精度时序控制及连续共同作用的相关测试及控制技术难题,采用大功率整流滤波回路设计了雷电流C分量发生回路,并研究了平波电抗器及负载对C波输出波形的上升时间、纹波系数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平波电抗器的升高,雷电流C分量的上升时间增加,纹波系数降低。为保证雷电流C分量发生器的安全正常运行,设计并研究了由电感和非线性压敏元件组成的雷电流C分量的耦合/去耦网络(CDN),探索了不同特性的脉冲电流波注入对C分量发生器工作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选用170 m H的平波电抗器情况下,雷电流C分量发生回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及电流分别为500 V及1 000 A。设计的耦合/去耦网络能够有效阻止雷电流A波、B波及D波对C波发生器中的分流和影响、破坏作用。研究发现,只有在脉冲电流波具备一定能量和持续时间前提下,才能有效引发雷电流C分量的后续注入。研究结果对航空航天器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航天器结构件的设计提供了测试和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直接效应 雷电流C分量 耦合网络 去耦网络 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直流电源端口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校准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张科 王文俭 郭雨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5,共5页
介绍了针对直流电源端口的传导抗扰度校准的测试配置,并对配置中涉及的校准附件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说明,尤其是对耦合/去耦网络的共模阻抗及150Ω到50Ω适配器的插入损耗进行校准说明。
关键词 直流电源端口 耦合/去耦网络 传导抗扰度 共模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式电能表抗扰度试验原理与方法浅析
8
作者 智新国 钟国林 +2 位作者 张朝军 尧冬梅 周玉清 《中国测试技术》 2005年第1期29-30,共2页
一个能开展六项试验的电磁兼容 (EMC)系列试验装置已在我院建成 ,能完成电能表、水表及煤气表等能源计量仪表的EMC抗扰度试验 ,能为用户提供试验、咨询和整改等一条龙技术服务。本文阐述其试验原理、方法和技术关键 ;
关键词 电磁兼容 抗扰度试验 耦合 去耦网络 信号线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计算机电源端口浪涌抗扰度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34-137,共4页
雷电间接效应引起的浪涌是造成电气电子设备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研究电气电子设备在供电电源遭受浪涌骚扰下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IEC 61000-4-5中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方法与设备,并在某品牌计算机的电源端口进行浪涌抗扰度测试,... 雷电间接效应引起的浪涌是造成电气电子设备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研究电气电子设备在供电电源遭受浪涌骚扰下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IEC 61000-4-5中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方法与设备,并在某品牌计算机的电源端口进行浪涌抗扰度测试,得到不同浪涌耦合模式以及试验等级下被试计算机的浪涌抗扰度水平,结果表明线-线耦合以及在交流电源90°和270°施加浪涌时,对计算机的考核最严酷。本文研究结论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设计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涌 抗扰度试验 组合波发生器 耦合/去耦网络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