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基于耗费距离模型的沿黄生态带景观格局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祁巍锋
董剑利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6期112-114,共3页
文摘
文章以沿黄河南岸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应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域Landsat Oli 8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安全为出发点,构建景观流运行阻力面,采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研究区域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提取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要素,最后提出连通生态廊道、加强生态节点功能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为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态带
耗费距离模型
景观格局优化
黄河
Keywords
Ecological belt
Cumulative distance model
Landscape pattern optimization
Yellow River
分类号
P90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题名 基于MSPA模型的北京市延庆区城乡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28
2
作者
孔阳
王思元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3-121,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妫水河世园会及冬奥会水质保障与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和示范”(2017ZX07101004)
北京林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传统人居支撑体系作为当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2019XKJS0317)
北京市共建项目(D171100000217002)。
文摘
【目的】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北京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态网络的构建能够减缓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乡景观格局破碎化等危害,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方法】本文选取北京市延庆区作为研究区,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对北京市延庆区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土地覆被类型,将土地覆被类型分为前景和背景,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得到7类景观类型,将其中的核心区识别为重要生态源地,运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网络分析法得到最佳阈值下的生态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延庆区的生态网络优化建议。【结果】(1)延庆区整体破碎度较低,不同类型间的物质和能量迁移比较通畅,整体景观多样性较高,但城市内生境斑块数目较少,廊道较为匮乏。(2)最适合延庆区生态网络现状结构的距离阈值为20000 m,此时网络闭合度α为0.73。(3)林地、耕地是研究区域潜在生态廊道的重要构成景观类型,其中林地面积最大,为17452.9 hm2,占廊道总面积的81.1%。【结论】MSPA方法具有评价几何连通性较准确细致、需要的数据量小、分析结果可视化等优点,而网络分析法可以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因此基于MSPA方法和网络分析法对延庆区的生态网络构建精度更加细致准确,研究结果对延庆区的生态网络构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同时能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生态廊道
延庆
Keywords
ecological network
minimum cost distance model
ecological corridor
Yanqing District
分类号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题名 浙江省苍南县生态廊道布局与构建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静
蒋文伟
刘鹤
唐吕君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7-88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342)
文摘
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浙江省苍南县生态廊道空间布局与构建。在对研究区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提取生态源地,运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了苍南县潜在的生态廊道,并与现存生态廊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苍南县东北部平原地区,生态斑块数量和面积均较小,斑块之间连接度较低,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道路和河流是境内主要的生态廊道,廊道连通性较低,其规模和服务范围均较小,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网络。在西部、南部和西北部山区,生境良好,生态斑块面积较大,但是分布不均。尤其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生态斑块数量较少,斑块之间连接度低,廊道连通性差。通过分析现存生态廊道诸多问题,从道路廊道、河流廊道、绿带廊道出发,优化和构建了研究区生态廊道,实现生态廊道功能最大化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生态廊道
适宜性分析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空间构建
苍南县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corridor
suitability analysis
cumulative cost distance model
spatial construction
Cangnan County
分类号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题名 南京市景观格局演变与廊道网络构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邵国权
许吉仁
戴文婷
宋丽娜
董霁红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7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20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SZBF20116-B53)
文摘
以南京市1990、2000和2010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RS、GIS技术,揭示南京市20年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通过生态源点信息提取、最小累计距离耗费模型,构建南京市廊道生态网络。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南京市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在斑块类型尺度水平上表现为农田面积大量减少、破碎程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趋向集聚化发展,林地面积增加、斑块形状复杂化,水体景观比例先减后增、形状趋于规则化。在景观尺度水平上表现为景观整体多样性、破碎程度增加,自然景观空间异质性增强,各景观类型斑块形状相似化发展;②在累计耗费距离大的源地间构建垫脚石,可以有效增强景观的连通性、优化生态网络结构、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演变
廊道网络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南京市
Keywords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corridor network
the least-cost distance model
Nanjing city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