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读传家观念的重塑与强化——以南宋中后期辞赋为中心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3,共8页
南宋时期,理学在民间坚持不懈地传道授业,通过对士绅阶层的潜移默化,已对整个社会的生活观念进行了规范与重塑。耕读传家是乡土中国生活观念的底色,它的兴起和发展与理学的塑造有着相当深刻的内在关联。辞赋在南宋中后期的发展过程中,... 南宋时期,理学在民间坚持不懈地传道授业,通过对士绅阶层的潜移默化,已对整个社会的生活观念进行了规范与重塑。耕读传家是乡土中国生活观念的底色,它的兴起和发展与理学的塑造有着相当深刻的内在关联。辞赋在南宋中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疏离对人生问题的思索而转向展现田园乡居生活。家庭的意义受到重视,耕读传家、诗礼继世被视为致太平的基石。在理学思想规范下,修身齐家在耕读养性中得到落实,耕读生活也是道德伦理实践的过程。耕读传家信念需要个体通过对生活的体会、感悟,达到"孔颜之乐"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生的内在超越。此外,耕读传家本身包含着立德与科举两种趋向,它们并不是对立的。经过理学的濡染,南宋中后期辞赋中的耕读描写反映的已经是士绅阶层普遍的生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辞赋 理学 耕读传家 科举功名 孔颜之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读传家”:一种经典观念的民间传统 被引量:37
2
作者 徐雁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61,共8页
本文通过排比古今主题文献 ,追溯了“耕读传家”观念在中国农耕社会中形成、发展和行将消亡的思想轨迹 ,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富裕农家和仕宦之家对于家族 (庭 )文化教育前景的企求实态 ,藉以说明“耕读传家”观念不仅由来已久 ,而且曾经深... 本文通过排比古今主题文献 ,追溯了“耕读传家”观念在中国农耕社会中形成、发展和行将消亡的思想轨迹 ,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富裕农家和仕宦之家对于家族 (庭 )文化教育前景的企求实态 ,藉以说明“耕读传家”观念不仅由来已久 ,而且曾经深远地影响了农业中国的乡村社会。“耕读传家”是中国思想史所不能予以忽视的民间观念 ,而对“亦耕亦读”生活图景的向往和追求则是中国文化史应予关注的重要传统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传家" 经典观念 民间传统 中国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力推“耕读传家”
3
《农家致富》 2021年第10期55-55,共1页
4月21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新闻出版局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江苏农民读书节暨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活动,在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启动。第十一届江苏农民读书节暨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活动以"耕... 4月21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新闻出版局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江苏农民读书节暨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活动,在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启动。第十一届江苏农民读书节暨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活动以"耕读传家,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主题,将持续至9月中国农民丰收节闭幕,其间将举办"建党百年主题阅读""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经典润乡土行动""‘我心向党’中小学生朗读诵读大赛""‘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送一本书下乡’强国公益项目"等系列重点阅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阅 农家书屋 书节 实践 公益项目 乡村振兴 江苏农民 耕读传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体系建构与内涵建设——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冯学会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13,共9页
耕读文明是我国的软实力,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的必修课,实施耕读教育有利于传承农耕文化、涵养生态素养,培育具有知农爱农情怀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乡村建设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相融... 耕读文明是我国的软实力,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的必修课,实施耕读教育有利于传承农耕文化、涵养生态素养,培育具有知农爱农情怀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乡村建设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相融合,以耕读教育共同体为平台,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文化育人,在平台、机制、师资和基地建设上精准施策,率先打造了以“耕读传家”德育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培养知农爱农情怀为核心的首都耕读教育体系,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作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耕读传家 体系建构 内涵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阅读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千一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共1页
文以载道,耕读传家。在中华民族善学的基因里,阅读始终位居价值体系的高位。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1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助力全民阅读的重要支点,数字阅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层应用,... 文以载道,耕读传家。在中华民族善学的基因里,阅读始终位居价值体系的高位。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1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助力全民阅读的重要支点,数字阅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层应用,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形式,其产业发展不断加速,用户规模也大幅度增长。据《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7亿,同比增长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 全民阅 善学 《政府工作报告》 文以载道 变与不变 价值体系 耕读传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读书故事
6
作者 吴尚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读书传统,古代先贤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这些故事,传诵不绝,历久弥新。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能学习到古代先贤刻苦勤奋、好学不倦的读书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读书传统,古代先贤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这些故事,传诵不绝,历久弥新。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能学习到古代先贤刻苦勤奋、好学不倦的读书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笔者从有关典籍文献中,收集整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六个读书故事,并对故事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对故事中蕴含的意义进行了简要提炼和点评,以供各位读者朋友阅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文献 古代先贤 耕读传家 故事 历久弥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的现代承启 被引量:6
7
作者 卜凤贤 《古今农业》 2000年第4期51-58,共8页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普遍存在,研究文化问题的学者,一般把传统文化中保留下来的并且对现代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影...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普遍存在,研究文化问题的学者,一般把传统文化中保留下来的并且对现代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影响的“活”的因素称作“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传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文化 农业生产 庭院经济 重农政策 乡镇企业 细作 文化传统 文化 耕读传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动全民阅读,努力建设书香社会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尚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共2页
中华民族素来有着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热爱学习、勤奋读书,是我们民族精神动力不竭的源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读书传统,2006年,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 中华民族素来有着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热爱学习、勤奋读书,是我们民族精神动力不竭的源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读书传统,2006年,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导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团体,要积极开展全民阅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阅 书香社会 终身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耕读传家 精神动力 倡议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的理想国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X期36-36,共1页
我国自古倡导"耕读传家",将阅读视为修身持家的必要途径,然而今天国人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国民阅读率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数... 我国自古倡导"耕读传家",将阅读视为修身持家的必要途径,然而今天国人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国民阅读率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受报纸阅读率下降等影响,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 全民阅 耕读传家 接触率 中国新闻 情况 服务 大众阅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匾: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10
作者 孟秋望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3期51-51,共1页
“苏湖流芳”“相国遗风”“耕读传家”“穆如清风”……走进江西省赣南乡村,不管是白墙灰瓦的百年老屋,又或是砖混结构的现代楼房,总会被千家万户大门额上的门匾所吸引,仿佛进入一座没有围墙的展览馆,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就是当... “苏湖流芳”“相国遗风”“耕读传家”“穆如清风”……走进江西省赣南乡村,不管是白墙灰瓦的百年老屋,又或是砖混结构的现代楼房,总会被千家万户大门额上的门匾所吸引,仿佛进入一座没有围墙的展览馆,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就是当地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客家门匾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混结构 客家文化 民俗文化 活化石 展览馆 耕读传家 百年老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私家宅园与世家文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雁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0,共7页
清代是私家园林极盛的时代,文士构筑宅园是耕读传家理想的一种表现。宅园对家学的培育之功在其为敦族谊、课子弟读书以及与外界文士交流提供一空间。以某一宅园为中心的唱和有利于诗人群体的形成。宅园作为半开放的空间,因园主的声名、... 清代是私家园林极盛的时代,文士构筑宅园是耕读传家理想的一种表现。宅园对家学的培育之功在其为敦族谊、课子弟读书以及与外界文士交流提供一空间。以某一宅园为中心的唱和有利于诗人群体的形成。宅园作为半开放的空间,因园主的声名、宅园的景致及藏书,能集结一批文士,从而形成文学与学术中心,族中子弟在此氛围中受熏陶之益。世家宅园有丛集的特征,故可在一地形成文学气息浓厚的区域,各宅园皆从中得益,而连接成整体的宅园,对当地风雅传统有建设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家宅园 世家文学 清代文学 耕读传家 诗人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重的民族秘史——《白鹿原》对话 被引量:22
12
作者 畅广元 屈雅军 李凌泽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14,共5页
畅陈忠实呕心沥血笔耕数载,推出了巨著《白鹿原》.这部长篇像是一部民族秘史.当然,其可贵之处不在于秘,而在于史.《白鹿原》无疑能使读者见出我们这个民族,特别是农民的本真的.李与贾平凹的《浮躁》相比,无论就历史的纵深感还是就文化... 畅陈忠实呕心沥血笔耕数载,推出了巨著《白鹿原》.这部长篇像是一部民族秘史.当然,其可贵之处不在于秘,而在于史.《白鹿原》无疑能使读者见出我们这个民族,特别是农民的本真的.李与贾平凹的《浮躁》相比,无论就历史的纵深感还是就文化的厚重感来说,《白鹿原》都明显地胜一筹,因为它不是以某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时代氛围为视点的.屈没错儿.从它的整个框架结构来看,史,即从清末至民国结束这半个世纪的风云幻化,是作为动态背景而出现的,在汹涌的历史激流中,一个沉甸甸、凝固的、浑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个世纪 白鹿原 耕读传家 民族秘史 白嘉轩 陈忠实 信条 贾平凹 框架结构 厚重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维峻及其总纂之《甘肃新通志》 被引量:3
13
作者 安维翰 《图书与情报》 1985年第Z1期175-177,共3页
安维峻,字晓峰,号槃阿道人,甘肃省秦安县人。世居秦明川,以耕读传家。清同治年间,因兵乱迁城中,晚年营别墅于西郊,挈家眷作遁栖耕钓之所。遂自号柏崖。《清史稿》1242页有传,为《列传》232。他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十七日,卒于民... 安维峻,字晓峰,号槃阿道人,甘肃省秦安县人。世居秦明川,以耕读传家。清同治年间,因兵乱迁城中,晚年营别墅于西郊,挈家眷作遁栖耕钓之所。遂自号柏崖。《清史稿》1242页有传,为《列传》232。他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十七日,卒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五日,享年七十二岁。他自幼聪敏过人,五岁能识楹联中字。稍长,逢寇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图书馆 总纂 通志 耕读传家 清史稿 同治年间 职官 秦安县 天文志 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现中国农村教育变革的重要画卷——评《中国教育改革40年·农村教育》
14
作者 叶忠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96,共1页
乡村教育在中国源远流长,我国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各级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 乡村教育在中国源远流长,我国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各级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因此,就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 中国农村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 耕读传家 优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活法”的较量
15
作者 杨忻葆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23-24,共2页
两种“活法”的较量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杨忻葆《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克轩,是处在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这段特殊历史阶段和陕北这片特殊土地上的一位小时东,不可避免地要身处各种错综的人际关系之中,面对同长工的矛盾,同上进的或不肖的... 两种“活法”的较量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杨忻葆《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克轩,是处在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这段特殊历史阶段和陕北这片特殊土地上的一位小时东,不可避免地要身处各种错综的人际关系之中,面对同长工的矛盾,同上进的或不肖的子女的矛盾,同竟争对手的矛盾,同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法” 《白鹿原》 白嘉轩 黑娃 耕读传家 生存发展 鹿子霖 文化因素 审美意蕴 仁义济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考吴稚晖祖籍
16
作者 陈毓敏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吴稚晖 祖籍 “公车上书” 辛亥革命 维新变法 孙中山 耕读传家 山明水秀 康有为 知书达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叶古村:无意间遗落的水墨画
17
作者 郑勇军 徐斐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第5期46-47,共2页
从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许多人认识了一个以前不大熟悉的旅游景地——浙江建德新叶古村。 这个古老的村落有着800年的历史传承,村中古巷、古祠、古塔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露天博物馆,也是浙江省批准的历史... 从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许多人认识了一个以前不大熟悉的旅游景地——浙江建德新叶古村。 这个古老的村落有着800年的历史传承,村中古巷、古祠、古塔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露天博物馆,也是浙江省批准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叶 电视综艺节目 去哪儿 历史文化保护区 浙江建德 古民居建筑 历史传承 古塔 村中 耕读传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