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单海勇 严旖旎 +3 位作者 张晋 刘旭杰 韩笑 刘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2,共11页
为充分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立体化种植技术优势,保证我国粮油安全,解决作物争地矛盾,配套的复合耕种机械化研究成为首要环节。从国内典型多种植模式出发,总结地区间套作技术下大豆—玉米配套耕种机械特点,围绕耕种机具整地、洁茬、... 为充分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立体化种植技术优势,保证我国粮油安全,解决作物争地矛盾,配套的复合耕种机械化研究成为首要环节。从国内典型多种植模式出发,总结地区间套作技术下大豆—玉米配套耕种机械特点,围绕耕种机具整地、洁茬、施肥、排种、播深及投种等作业阶段,阐述对比耕种机械技术工作原理,发现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秸秆拥堵、种肥排量和位置不协同、播深变异系数大和投种着床不均匀等问题,从农机农艺融合方面提出轻扰低耗洁茬、处方分层施肥、种肥电驱变量控制、多传感智能仿形播种、种粒平稳着床等一系列改良大豆—玉米复合耕种机械的路径,以期促进绿色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机械耕种 农机农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耕种机械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贵 孟庆华 黄朝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共4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耕种机械的发展历程及产品现状进行了概述与分析,同时就如何提高其产品质量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我国北方耕种机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耕种机械 产品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江西水稻耕种机械化水平达60%
3
《南方农机》 2013年第1期30-30,共1页
1月31日,记者从江西省农机局获悉,江西将从今年起在全省建立20个以水稻全程机械化为重点的农业示范区,大力推广应用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关键词 水稻全程机械 江西省 耕种机械 工厂化育秧技术 农业示范区 农机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种机械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
4
作者 罗华飞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9期23-24,共2页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机械科技的提高,耕种机械得到农业的推崇和依赖。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驱使下,耕种机械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不仅打开了耕种机械市场,还加大了农作物的生产和经济的推动。我国在机械化耕地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机械科技的提高,耕种机械得到农业的推崇和依赖。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驱使下,耕种机械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不仅打开了耕种机械市场,还加大了农作物的生产和经济的推动。我国在机械化耕地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飞跃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种机械 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种机械需求大增 农机化向纵深挺进
5
作者 汪泽 《农业装备技术》 2006年第5期1-1,共1页
关键词 耕种机械 农机化 农业机械工业 大中型拖拉机 种植机械 机械行业 秸秆还田机 农机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种机械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6
《新疆农机化》 2006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耕种机械 机械行业 农业机械工业 大中型拖拉机 农机工业 种植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种机械化趋势与需求
7
《农机科技推广》 2004年第2期7-8,共2页
关键词 耕种机械 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 旱地少耕机械化技术 旱地少耕机械 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 精密播种机械 移栽机械化种植技术 移栽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孙筱 《农机科技推广》 2025年第4期49-52,共4页
玉米在中国粮食中的地位较高,跟水稻、小麦并称三大主粮。2023年玉米的播种面积为4.42万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排第1位。玉米的用途较为广泛,籽粒不仅是主要粮食,还是多种轻工业产品的原料。茎、叶、穗和籽粒又是畜牧业不可缺少的优... 玉米在中国粮食中的地位较高,跟水稻、小麦并称三大主粮。2023年玉米的播种面积为4.42万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排第1位。玉米的用途较为广泛,籽粒不仅是主要粮食,还是多种轻工业产品的原料。茎、叶、穗和籽粒又是畜牧业不可缺少的优质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玉米 耕种收综合机械 播种面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普杰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为了使振动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实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笔者结合当前发展情况,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振动技术原理,以及该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的应用研究情况,主要包括农业耕作、播种、果实收获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技术在耕种收... 为了使振动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实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笔者结合当前发展情况,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振动技术原理,以及该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的应用研究情况,主要包括农业耕作、播种、果实收获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耕种收的作业效率和水平,对于农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应该加强相关机械设备振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并合理优化振动部件,实现振动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互融合,同时还应推动振动测量仪器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振动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技术 耕种机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王红鹃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0期168-170,共3页
随着农业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机械化耕种收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振动技术作为有效的机械作用方式,因在降低能耗、提高作业精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关注。为解决传统农业机械在操作效率、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不足,文章阐述... 随着农业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机械化耕种收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振动技术作为有效的机械作用方式,因在降低能耗、提高作业精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关注。为解决传统农业机械在操作效率、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不足,文章阐述了振动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的核心作用,探讨了振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筛选、播种、采摘处理等角度出发,提出了振动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技术 耕种机械 深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
11
作者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5年第5期3-3,共1页
4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农机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重要成效,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 4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农机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重要成效,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机械化耕种作业虚拟仿真系统建设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向前 陈雨 +3 位作者 宋正河 陈度 王庆杰 杜岳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2-144,168,共4页
为解决农业机械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学生自主实验能力不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难以开展等问题,以旋耕机、翻转犁、深松机、播种机等典型旱地耕种机械为对象,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构建了包含"... 为解决农业机械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学生自主实验能力不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难以开展等问题,以旋耕机、翻转犁、深松机、播种机等典型旱地耕种机械为对象,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构建了包含"机具构造、工作原理、挂接调整、田间作业"4个环节3个层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深度思考与在线反馈,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交互实验,深入理解我国北方旱地机械化作业过程,从而达到"农业机械与装备"等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 机械耕种作业 分层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华北地区棉花生产耕种管机械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平英华 彭卓敏 陈明江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9期130-131,164,共3页
针对华北地区棉花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施药、棉秆收获和残膜回收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对照《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和我国华北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分析该地区"耕... 针对华北地区棉花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施药、棉秆收获和残膜回收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对照《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和我国华北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分析该地区"耕种管"各主要生产环节相应的机械化作业要求,提出适宜的作业机械及技术创新的思路,进一步促进该地区棉花全程机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棉花生产 耕种机械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测研究
14
作者 董小艳 朱瑞祥 晁晓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研究采用BP网络改进算法、RBF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构建了机耕、机播与机收水平预测模型。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陕西省机耕、机播、机收水平进行预测,着重对3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方针和路线提供科学依据。用测... 研究采用BP网络改进算法、RBF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构建了机耕、机播与机收水平预测模型。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陕西省机耕、机播、机收水平进行预测,着重对3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方针和路线提供科学依据。用测试样本对预测精度进行检验,3种机耕水平预测模型(基于BP改进算法的BP模型、GA-BP模型和RBF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3种机播水平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17%,9.0%和13.86%;3种机收水平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11%,7.22%和16.75%。对于机耕水平预测问题,综合考虑预测精度、构建网络的复杂度和稳定性,采用RBF模型较好;机播水平预测采用预测精度最高的基于改进BP算法的BP模型;机收水平预测可采用GA-BP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技术在耕种收机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侃 刘国阳 +4 位作者 夏俊芳 刘博 徐磊 程健 李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7-1077,共11页
耕作、播种、收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耕种收机械是实现这些基本环节的重要工具,其作业质量对后续田间管理以及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振动作为一种动力源已广泛使用于各个行业,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振动信号利用和振动消... 耕作、播种、收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耕种收机械是实现这些基本环节的重要工具,其作业质量对后续田间管理以及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振动作为一种动力源已广泛使用于各个行业,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振动信号利用和振动消减两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农业物料的多样性、农机作业环境的复杂性等特点,当前耕种收机械虽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但仍然存在通用性弱、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如将振动技术运用在耕种收机械中则具有节能减耗、提升性能、降低成本等作用。在介绍振动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耕种收机械引入振动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特点及典型机具,重点阐述了振动技术在耕作机械中减阻降耗、减粘脱附;播种机械中振动排序、振动防堵塞;收获机械中振动采收、振动减损以及耕种收机械中减振降噪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结合现状从加强耕种收农机振动基础理论研究与振动部件优化、促进振动技术与人机工程学的交互融合、加大耕种收农机工况下振动测量仪器研发、提高振动农机具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展望了耕种收机械中振动技术需解决的难点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进一步推进振动技术与耕种收机械的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技术 耕种机械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16
作者 刘合光 廖诗淇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科技创新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驱动作用。但是乡村全面振兴还面临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不充分、科技人才力量不足、乡村处于“城乡数字鸿沟”落后的一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依靠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关键要从如下三大路径上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进步 科技赋能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巧敏 李斯华 +1 位作者 王利民 凌小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共6页
分析研究我国现有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04年来我国9大作物6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数据,从生产环节和农作物种类两方面,研究设置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确定了各生产环节的权重,并从扩展评价... 分析研究我国现有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04年来我国9大作物6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数据,从生产环节和农作物种类两方面,研究设置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确定了各生产环节的权重,并从扩展评价对象、延伸评价环节两方面,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全程机械化水平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浅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松华 付桂明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1期13-13,共1页
近年来,在河北省衡水市一些地方示范推广了一项小麦无垄栽培技术。小麦无垄栽培即小麦无行、无垄种植,麦株在田间均匀分布,是一种新型的小麦种植方式。小麦联合撒播机就是在小麦无垄栽培全新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小麦耕种机械。2006年,... 近年来,在河北省衡水市一些地方示范推广了一项小麦无垄栽培技术。小麦无垄栽培即小麦无行、无垄种植,麦株在田间均匀分布,是一种新型的小麦种植方式。小麦联合撒播机就是在小麦无垄栽培全新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小麦耕种机械。2006年,该机械在武强县郝庄村开始试验应用,2010年又在景县龙华和河南一些地方示范推广,效果显著。现将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机械 栽培 技术 种植方式 均匀分布 耕种机械 试验应用 衡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小块并大块”的田块整合工程设计及其数据支撑
19
作者 张凤荣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山区的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山区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田块细碎限制了机械化耕种。城市化背景下,即使在山区,田块面积也必须要能满足中小型农机作业要求。山区“小块并大块”的田块整合工程是推进机械化耕种和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山区的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山区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田块细碎限制了机械化耕种。城市化背景下,即使在山区,田块面积也必须要能满足中小型农机作业要求。山区“小块并大块”的田块整合工程是推进机械化耕种和破解耕地撂荒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地形坡度和土壤厚度是两个影响“小块并大块”整合地块大小的核心地学因素,也影响了田块整合的工程可行性。在山区进行田块整合工程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地形坡度和土壤厚度。如果地形坡度和土壤厚度不允许建成可以机械化耕种的田块面积要求,则应考虑退耕还林还草或栽培果树。由于土壤普查仅仅调查1米深度的土壤属性,不能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土地整治这种“动土工程”设计的数据需求,有必要开展≥2米深度的地表基质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块并大块” 田块整合 工程设计 地形坡度 土壤厚度 机械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
作者 何万丽 段亚莉 《农业展望》 2020年第9期53-57,共5页
马铃薯是宁夏优质粮食产业之一。马铃薯生产过程复杂,从栽种的开沟、施肥、下种、覆膜,到植保期间的病虫害防治、追肥、除草,再到收获期间的杀秧、挖掘和捡拾等,传统生产方式强度大、效率低。马铃薯生产实现机械化既是提高其生产规模和... 马铃薯是宁夏优质粮食产业之一。马铃薯生产过程复杂,从栽种的开沟、施肥、下种、覆膜,到植保期间的病虫害防治、追肥、除草,再到收获期间的杀秧、挖掘和捡拾等,传统生产方式强度大、效率低。马铃薯生产实现机械化既是提高其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宁夏实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的关键。采用文献研究和访谈法,对宁夏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立足宁夏马铃薯生产实际提出了促进其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生产 机械 农机售后服务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