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间不同类型水分运移转化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国帅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仙岳
闫建文
郭珈玮
李正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2-842,共11页
为了探明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不同类型水分的运移转化规律,在2018—2019年典型时期对系统内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了不同时期内不同水体的δ18O变化特征,并利用二端元混合模型和土壤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类型水分转化...
为了探明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不同类型水分的运移转化规律,在2018—2019年典型时期对系统内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了不同时期内不同水体的δ18O变化特征,并利用二端元混合模型和土壤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类型水分转化贡献率。结果发现:(1)在灌溉期,82%的灌溉水储存于1 m土体中,18%的灌溉水通过渗漏补给了耕地地下水,渠系灌溉水通过地下侧向径流给耕地地下水贡献了76%。(2)灌溉水和降雨对耕地地下水平均贡献率为94%和6%;耕地地下水和降雨对荒地地下水的平均贡献率为71%和29%;荒地地下水和降雨对海子的平均贡献率为43%和57%。(3)渠系灌溉水通过侧向径流贡献给耕地地下水的水量基本全部迁移给了荒地地下水,地下水迁移转化是由渠系水侧向径流触发的。(4)灌后5 d,耕荒地交界土层0~40 cm存在饱和-非饱和侧向补给;灌后15 d和30 d,耕地和耕荒地交界处的地下水向根区40~60 cm、土层80 cm以及100 cm补给水分;灌后30 d,耕地中的灌溉水水分消失。(5)在非灌溉期,荒地地下水和海子耗水较多,应给海子补给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
稳定氢氧同位素
不同类型水分
运移转化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WAP模型的耕地-盐荒地-沙丘-海子水盐动态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揭峰
刘霞
+2 位作者
李就好
夏玉红
王丽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0-549,共10页
为探讨盐荒地、沙丘和海子对耕地排盐的作用和机理,于2013—2016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张连生研究区展开试验,利用土壤水分、盐分以及地下水盐分、埋深变化的观测数据,经SWAP模型率定和验证,对试验区水盐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讨盐荒地、沙丘和海子对耕地排盐的作用和机理,于2013—2016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张连生研究区展开试验,利用土壤水分、盐分以及地下水盐分、埋深变化的观测数据,经SWAP模型率定和验证,对试验区水盐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SWAP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试验区各地土壤水盐的垂直动态变化规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土壤水分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03 cm^3·cm^(-3),土壤盐分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12 g·kg^(-1),且二者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6%。地下水动态分析表明试验区地下水走向基本为从西北流向东南。研究表明,耕地含水量受灌水影响较大,水分逐渐向深层渗漏并侧向补给盐荒地和沙丘。沙丘表层含水量低,而深层水分可侧向补给耕地、盐荒地。耕地盐分在灌溉期向盐荒地和沙丘运移,最终汇集到海子,盐荒地在作物的生育期积累盐分,而盐分在秋浇期流失。耕地和盐荒地的地下水在灌溉期侧向补给沙丘和海子,非灌溉期由沙丘的地下水侧向补给耕地、盐荒地及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
盐
荒地
-
沙丘
-
海
子
SWAP模型
水盐动态
地下水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套灌区不同地类盐分迁移估算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被引量:
18
3
作者
王国帅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仙岳
郭珈玮
王维刚
吴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5-269,共15页
针对河套灌区引水量逐年减少、输入灌区的盐分无法有效排出、仅能在灌区内部重新分配的现状,以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测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基于地质统计学、溶质动力学理论,研究了耕地-荒地-海子系统土壤剖面...
针对河套灌区引水量逐年减少、输入灌区的盐分无法有效排出、仅能在灌区内部重新分配的现状,以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测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基于地质统计学、溶质动力学理论,研究了耕地-荒地-海子系统土壤剖面、不同土层盐分和地下水盐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估算了不同时期的盐分变化,揭示了系统盐分的表观平衡,分析了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灌溉期,耕地大量盐分随地下水迁移到荒地,秋浇前荒地含盐量是耕地的2倍,秋浇后荒地脱盐量是耕地的3倍。整个生育期耕地1 m土体盐分通过灌溉期淋洗,积盐率仍为56%,秋浇后盐分没有完全排出,脱盐率为44%,土壤深层有轻微积盐现象;荒地1 m土体积盐率为63%,秋浇后脱盐率为62%,荒地盐分全年基本保持平衡。地下水和海子盐分时空分布呈条带状,存在较强的空间相似性,海子是系统的储盐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将灌区目前地下水埋深降低0.2 m,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控制在1.7~2.3 m之间更佳。在生育期(5月15日—9月15日),荒地1 m土体积盐量为377705 kg/hm^2。地下水补给荒地20~100 cm土壤盐量为17985 kg/hm^2,占积盐量的5%;0~20 cm土壤盐量增加202395 kg/hm^2,占积盐量的54%;耕地地下水迁移给荒地深层土壤盐量为114015 kg/hm^2,占积盐量的30%;耕地水平渗透给荒地的盐量为43305 kg/hm^2,占积盐量11%。本研究可为灌区水盐运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耕地
-
荒地
-
海
子典型区
水盐迁移特征
地下水埋深
盐分迁移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间不同类型水分运移转化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国帅
史海滨
李仙岳
闫建文
郭珈玮
李正中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高效节水技术装备与水土环境效应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沙壕渠试验站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2-84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39005
51769024)。
文摘
为了探明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不同类型水分的运移转化规律,在2018—2019年典型时期对系统内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了不同时期内不同水体的δ18O变化特征,并利用二端元混合模型和土壤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类型水分转化贡献率。结果发现:(1)在灌溉期,82%的灌溉水储存于1 m土体中,18%的灌溉水通过渗漏补给了耕地地下水,渠系灌溉水通过地下侧向径流给耕地地下水贡献了76%。(2)灌溉水和降雨对耕地地下水平均贡献率为94%和6%;耕地地下水和降雨对荒地地下水的平均贡献率为71%和29%;荒地地下水和降雨对海子的平均贡献率为43%和57%。(3)渠系灌溉水通过侧向径流贡献给耕地地下水的水量基本全部迁移给了荒地地下水,地下水迁移转化是由渠系水侧向径流触发的。(4)灌后5 d,耕荒地交界土层0~40 cm存在饱和-非饱和侧向补给;灌后15 d和30 d,耕地和耕荒地交界处的地下水向根区40~60 cm、土层80 cm以及100 cm补给水分;灌后30 d,耕地中的灌溉水水分消失。(5)在非灌溉期,荒地地下水和海子耗水较多,应给海子补给水分。
关键词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
稳定氢氧同位素
不同类型水分
运移转化
河套灌区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
wasteland
-
lake system
δD andδ18O isotope
different types water
water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分类号
S27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WAP模型的耕地-盐荒地-沙丘-海子水盐动态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揭峰
刘霞
李就好
夏玉红
王丽萍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巴彦淖尔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0-54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9013
51869019)
文摘
为探讨盐荒地、沙丘和海子对耕地排盐的作用和机理,于2013—2016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张连生研究区展开试验,利用土壤水分、盐分以及地下水盐分、埋深变化的观测数据,经SWAP模型率定和验证,对试验区水盐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SWAP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试验区各地土壤水盐的垂直动态变化规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土壤水分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03 cm^3·cm^(-3),土壤盐分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12 g·kg^(-1),且二者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6%。地下水动态分析表明试验区地下水走向基本为从西北流向东南。研究表明,耕地含水量受灌水影响较大,水分逐渐向深层渗漏并侧向补给盐荒地和沙丘。沙丘表层含水量低,而深层水分可侧向补给耕地、盐荒地。耕地盐分在灌溉期向盐荒地和沙丘运移,最终汇集到海子,盐荒地在作物的生育期积累盐分,而盐分在秋浇期流失。耕地和盐荒地的地下水在灌溉期侧向补给沙丘和海子,非灌溉期由沙丘的地下水侧向补给耕地、盐荒地及海子。
关键词
耕地
-
盐
荒地
-
沙丘
-
海
子
SWAP模型
水盐动态
地下水动态
Keywords
cropland
-
saline alkali soil
-
sand dunes
-
lake
SWAP model
water and salt dynamics
groundwater regime
分类号
F32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套灌区不同地类盐分迁移估算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被引量:
18
3
作者
王国帅
史海滨
李仙岳
郭珈玮
王维刚
吴迪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高效节水技术装备与水土环境效应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5-269,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39005,51769024)。
文摘
针对河套灌区引水量逐年减少、输入灌区的盐分无法有效排出、仅能在灌区内部重新分配的现状,以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测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基于地质统计学、溶质动力学理论,研究了耕地-荒地-海子系统土壤剖面、不同土层盐分和地下水盐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估算了不同时期的盐分变化,揭示了系统盐分的表观平衡,分析了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灌溉期,耕地大量盐分随地下水迁移到荒地,秋浇前荒地含盐量是耕地的2倍,秋浇后荒地脱盐量是耕地的3倍。整个生育期耕地1 m土体盐分通过灌溉期淋洗,积盐率仍为56%,秋浇后盐分没有完全排出,脱盐率为44%,土壤深层有轻微积盐现象;荒地1 m土体积盐率为63%,秋浇后脱盐率为62%,荒地盐分全年基本保持平衡。地下水和海子盐分时空分布呈条带状,存在较强的空间相似性,海子是系统的储盐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将灌区目前地下水埋深降低0.2 m,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控制在1.7~2.3 m之间更佳。在生育期(5月15日—9月15日),荒地1 m土体积盐量为377705 kg/hm^2。地下水补给荒地20~100 cm土壤盐量为17985 kg/hm^2,占积盐量的5%;0~20 cm土壤盐量增加202395 kg/hm^2,占积盐量的54%;耕地地下水迁移给荒地深层土壤盐量为114015 kg/hm^2,占积盐量的30%;耕地水平渗透给荒地的盐量为43305 kg/hm^2,占积盐量11%。本研究可为灌区水盐运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河套灌区
耕地
-
荒地
-
海
子典型区
水盐迁移特征
地下水埋深
盐分迁移估算
Keywords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cultivated land
-
wasteland
-
lak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groundwater depth
estimation of salt transport
分类号
S27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274.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间不同类型水分运移转化
王国帅
史海滨
李仙岳
闫建文
郭珈玮
李正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SWAP模型的耕地-盐荒地-沙丘-海子水盐动态分析
曾揭峰
刘霞
李就好
夏玉红
王丽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套灌区不同地类盐分迁移估算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王国帅
史海滨
李仙岳
郭珈玮
王维刚
吴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