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对耕地非生产性功能的认识及其量化实证研究——基于1065份问卷调查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美球 王光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6,共7页
研究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农民对耕地非生产性功能的认知程度及其量化水平,以期为提升中国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和价格支付意愿(WTP)法。研究结果:农民对耕地的维持社会稳定、生态功能、... 研究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农民对耕地非生产性功能的认知程度及其量化水平,以期为提升中国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和价格支付意愿(WTP)法。研究结果:农民对耕地的维持社会稳定、生态功能、农民就业、保持农田特有文化等非生产性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认可。农户对全社会支付的耕地非生产性功能价格主要受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家中耕地数量和年龄的影响,对个人支付的耕地非生产性功能价格则主要受收入水平、家中耕地数量、住房是否靠近绿地或农田的影响。研究结论:就业功能是农民最认可的非生产性功能;社会支付价格意愿远高于个人支付价格意愿,为加大中国耕地保护的社会化扶持力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收入水平和耕地资源稀缺性是耕地非生产性功能高低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非生产性功能 支付意愿(WTP)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