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中四个土壤条件指标变化——对比河南省巩义市2017年和2021年数据
1
作者 杨青伟 李迪 +2 位作者 樊鹏 杨喜会 王磊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10-115,共6页
为了分析一定时间段内耕地的土壤条件变化情况,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河南省巩义市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工作为例,用不同年份土壤监测样点的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 4个土壤条件指标,分析各指标值的变化趋... 为了分析一定时间段内耕地的土壤条件变化情况,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河南省巩义市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工作为例,用不同年份土壤监测样点的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 4个土壤条件指标,分析各指标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个土壤条件指标中,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指标是土壤质地,其他3个指标都比较容易发生变化,且各自的变化都有特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 监测 土壤条件 变化 河南省巩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与等别转换的应用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2
作者 张雅芹 孔胃 +3 位作者 杜芩 吴闯 楚储 于元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43-46,共4页
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在2021年度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灰靶模型和指标赋分求和法2种等别转换方式将济南市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转换为等别数据。结果表明:改进的灰靶模型兼顾了耕地的自然本底特征和耕地的粮食产能,... 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在2021年度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灰靶模型和指标赋分求和法2种等别转换方式将济南市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转换为等别数据。结果表明:改进的灰靶模型兼顾了耕地的自然本底特征和耕地的粮食产能,在赋权和评价过程更为客观、科学,转换后的等别成果更为合理,济南市质量较好的耕地主要位于中部和北部平原地区以及沿黄地区,等别主要为3等和4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7%,符合济南市实际情况;采用指标赋分求和法转换的等别整体较为合理,但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区域内部差异性较小。因此,改进的灰靶模型在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与等别衔接研究中应用性更强,转换成果可为耕地占补平衡与进出平衡等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 等别 成果转换 改进的灰靶模型 指标赋分求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应用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燕 赵明 冯莉莉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2期98-100,共3页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是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由耕地质量分等调查评价体系改进而来的,既考虑了宏观尺度的气候以及耕作制度,也考虑了中观尺度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小尺度的土壤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微生物现状等,是摸清耕地资源...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是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由耕地质量分等调查评价体系改进而来的,既考虑了宏观尺度的气候以及耕作制度,也考虑了中观尺度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小尺度的土壤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微生物现状等,是摸清耕地资源自身特征的基础性工作,技术体系更加简便易行,分类结果更为直观。结合自然资源管理新要求,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方法加强该成果的管理和应用,从顶层进行设计,实现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的现势性和应用性,为提升耕地保护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 成果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