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人粮关系的湖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3
- 1
-
-
作者
谢平
文倩
孙水娟
杨柳青青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7,29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120)
湖南农业大学人才引进项目(690502)
-
文摘
从人粮关系角度估算土地生产潜力,对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指数模型研究了湖南省2000—2008年耕地资源的人粮关系状况,结果如下:(1)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湖南省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7 423.38万人,人口承载力指数为0.922,人粮关系基本平衡,但人粮关系状况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2)湖南省中北部、西部和南部3大区域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2000—2004年处于逐年下降趋势,之后则逐年上升。(3)中北部人粮关系2004年后由盈余状态转为富裕状态,西部一直处于超载和临界超载的边缘,南部则多为盈余状态。表明湖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地区差异较大,人口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今后应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土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实现区域资源、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人粮关系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湖南省
-
Keywords
human--grain relationship
cultivated land carrying capacity
Hu'nan Province
-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基于人粮关系的宝鸡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黄蓉
周毓栋
傅志军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67-171,共5页
-
文摘
为宝鸡市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陕西省2001—2017年统计年鉴中宝鸡市的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人口数量等指标为基础数据,采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LCC)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定量分析宝鸡市2000—2016年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并预测其耕地资源的未来人口承载能力。结果表明:2000—2016年,宝鸡市的耕地面积呈波动减少趋势,人口呈不断升高趋势,并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16年宝鸡市的耕地资源可承载364.23万人,人口承载力指数为1.054,人粮关系处于临界超载边缘。预测宝鸡市耕地资源到2020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64.08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31万人,超载率为8.43%;到2025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44.57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58万人,超载率为16.77%;到2030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28.61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81万人,超载率为24.75%;人口数量均超过耕地资源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出现超负荷现象。
-
关键词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人粮关系
宝鸡
陕西
-
Keywords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human grain-relationship
Baoji
Shaanxi
-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基于人粮关系的碧江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力瑾
魏媛
-
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
文摘
在人口、耕地和粮食之间矛盾加剧的形势下,研究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对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0年粮食总产量、人口、耕地面积等数据,运用耕地资源承载力和耕地资源承载人口指数模型对其人粮关系状况进行研究,并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未来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1—2020年,碧江区的耕地面积呈较稳定趋势,人口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碧江区的可承载人口为25.59万人,人口承载力指数为1.728,人粮关系处于严重超载;预测结果表明,碧江区2025年、2030年可承载人口数分别为41.01万人和46.92万人,处于人口过载的状况,对比温饱型和小康型粮食标准,粮食缺口将达到12.32万t和15.33万t。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碧江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增强农民保护耕地意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大力引进农业技术人才。
-
关键词
人粮关系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灰色预测系统
碧江区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