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凌示范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利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同时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数据库。文章分享了杨凌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主要做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对提升耕地质量提出开展土壤培肥、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等相关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 耕地质量数据库 杨凌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耕地质量等级及其土壤性状评价
2
作者 王瑞清 何莎 +1 位作者 骆庆 黄荣松 《云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7-39,共3页
以文山州耕地为调查研究对象,依据每666.67 hm^(2)耕地不少于1个样点的密度标准,对全州2021年63.23万hm^(2)耕地进行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分析全州耕地质量等级与土壤主要性状的总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等级耕地仅占18.09%,中、... 以文山州耕地为调查研究对象,依据每666.67 hm^(2)耕地不少于1个样点的密度标准,对全州2021年63.23万hm^(2)耕地进行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分析全州耕地质量等级与土壤主要性状的总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等级耕地仅占18.09%,中、低等级耕地占比高达81.91%,全州耕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为5.59。本研究为推进不同区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措施落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土壤性状 土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组织召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专家会商会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细则专家会商会
3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5期37-37,共1页
2025年4月30日,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以下简称“甘肃省耕保总站”)组织召开专家会商会,会商研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与补充耕地质量验收相关细则制定工作。会议由甘肃省耕保总站站长... 2025年4月30日,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以下简称“甘肃省耕保总站”)组织召开专家会商会,会商研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与补充耕地质量验收相关细则制定工作。会议由甘肃省耕保总站站长郭世乾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补充耕地质量验收 土壤三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以眉山市洪雅县为例
4
作者 张树金 刘芮利 +2 位作者 曾小平 蒋孟 付筑鸣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文章以四川省眉山市2022年洪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布设26个耕地质量调查点,通过跟踪监测项目区建设前和建设后土壤立地条件调查、耕层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和土壤管理等技术参数,来评价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 文章以四川省眉山市2022年洪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布设26个耕地质量调查点,通过跟踪监测项目区建设前和建设后土壤立地条件调查、耕层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和土壤管理等技术参数,来评价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施前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42等;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42等,提高了1.00个等级,耕地质量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周山区 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试点 眉山市洪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市西峰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5
作者 张鹏祥 杨子凡 +2 位作者 火克旺 杨亚宁 汪睿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52-858,共7页
为了科学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掌握耕地质量等级现状,明确中低产田分布状态,以庆阳市西峰区2021年44个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各监测点从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剖面构型、土壤养分、田间管理5个层面搜集获取16个评价指标数据,通... 为了科学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掌握耕地质量等级现状,明确中低产田分布状态,以庆阳市西峰区2021年44个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各监测点从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剖面构型、土壤养分、田间管理5个层面搜集获取16个评价指标数据,通过空间插值和以点代面的方法予全区耕地单元赋值,运用综合指数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模型法进行耕地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全区耕地可以划分为四、五、六、七、八等地5个等级。全区参与评价的总耕地面积共25881.78hm^(2),其中四等地面积134.09hm^(2),占总耕地面积的0.52%;五等地面积1100.13hm^(2),占4.25%;六等地面积6935.80hm^(2),占26.80%;七等地面积9901.18hm^(2),占38.26%;八等地面积7810.58hm^(2),占30.18%。境内耕地一、二、三等高等级地未分布。由此可见,西峰区耕地质量总体偏低,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工作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区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金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龙欢 张小筱 +1 位作者 赵雍 史仝乐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0期15-20,共6页
为了掌握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状况,了解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确保粮食安全及粮食产能,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每年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每5年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对2019年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0.... 为了掌握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状况,了解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确保粮食安全及粮食产能,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每年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每5年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对2019年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0.8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与评价。依据《县域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技术规程》(NY/T 4322-2023)、《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陕西省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工作技术指南(试行)》(2021年11月)四项技术标准,采用模糊数学、特尔文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2],将1亩以上的典型地块作为代表性采样点,共设立15个采样点,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工作。结果显示:项目区耕地质量国家自然等平均等别9.9等,较建设前提升0.1个等级;国家利用等平均等别为10.0等,较建设前提升0.3个等级;国家经济等平均等别为11.0等,较建设前持平。在今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应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一地一策,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以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级变更调查评价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以博白县亚山镇田旺村为例
7
作者 陈刚 陈炳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219-224,230,共7页
随着我国对土地保护和城乡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需求愈来愈高,土地质量分级评定作为推动土地保护从以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的关键技术手段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诸多方面。土壤侵蚀主要体现为压占和土壤物理构造的... 随着我国对土地保护和城乡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需求愈来愈高,土地质量分级评定作为推动土地保护从以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的关键技术手段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诸多方面。土壤侵蚀主要体现为压占和土壤物理构造的改变这些变形一般情况下没有给土壤肥力造成不可逆性的影响,当妥善解决后其能力可得到修复,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拥有着和评价类项目不一样的特点,其质量等级评价有其特殊之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为对象,运用多元因素评价模型和ArcGIS软件对耕地的自然质量、利用状态和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与分析。以期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编制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田旺村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博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宗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现状分析
8
作者 李爱武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为保护师宗县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收集全县耕地地力评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基础上,将耕地质量等级按高、中、... 为保护师宗县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收集全县耕地地力评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基础上,将耕地质量等级按高、中、低产田进行归类分析,明确各类型耕地主要限制因素,总结了提升耕地地力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现状分析 提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现状与思考
9
作者 颜芳 王胜涛 +3 位作者 韩宝 张蕾 吴文强 刘继远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对耕地质量进行系统调查评价,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规律,对指导耕地质量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开展调研了北京市10个农业区的耕地质量调查... 对耕地质量进行系统调查评价,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规律,对指导耕地质量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开展调研了北京市10个农业区的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改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北京市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调查评价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被引量:111
10
作者 程锋 王洪波 郧文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82,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系统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背景、主要过程、技术方法、评定结果及成果应用。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平均质量等别为9.80等,质量水平总体偏低。研究结... 研究目的:系统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背景、主要过程、技术方法、评定结果及成果应用。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平均质量等别为9.80等,质量水平总体偏低。研究结论:该项工作第一次全面查清了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耕地质量等级 土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慧 龙剑峰 +3 位作者 陈洋 谢慧 王爱平 罗礼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63-166,共4页
为准确掌握贵州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特征,通过2014—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对2011—2013年全省及其各市(州)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1.29等,比2011年提高0.01... 为准确掌握贵州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特征,通过2014—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对2011—2013年全省及其各市(州)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1.29等,比2011年提高0.01等,与全国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12—2013年全省耕地面积共减少11 696.48hm2,高、中、低等地均减少,中等地减少量最大。全省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在7~15等(高、中等地),无优等地。高等地集中分布在遵义市,低等地集中分布在黔西南州和毕节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调查评价 土地资源管理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技术培训会圆满召开
12
作者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69-69,共1页
2019年6月11日,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技术培训会在成都召开。受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委托,农田建设管理处陈阳同志在会上作发言,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主任欧阳平主持会议。21个市(州)的农业(农牧)农村局分管局长、农田... 2019年6月11日,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技术培训会在成都召开。受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委托,农田建设管理处陈阳同志在会上作发言,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主任欧阳平主持会议。21个市(州)的农业(农牧)农村局分管局长、农田建设管理科(土肥站)负责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骨干等70余人参加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培训 评价技术 质量等级 四川省 耕地 农田建设 党委书记 建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以鹰潭市余江区为例
13
作者 廖通霖 叶英聪 匡丽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3,共9页
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情况,分析各项评价指标因素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和对耕地质量的贡献程度,为余江区合理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依据。以余江区2015年和2020年期间建设的... 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情况,分析各项评价指标因素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和对耕地质量的贡献程度,为余江区合理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依据。以余江区2015年和2020年期间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为例,通过RS技术和ArcGIS手段获取评价指标指数,从自然地理、土壤状况和人为管理3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计算各指标贡献值。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总体耕地质量得到提升,Ⅰ级耕地面积增加1165.59 hm^(2),增加21个百分点,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79个等级;从各行政乡镇提升情况来看,各地区均有提升,其中平定乡提升最多,提升0.75个等级,变化率为32.61%。在建设过程中,土壤水分指数贡献程度最高,耕地等级提升贡献值(CG)为0.244,贡献程度达30.96%,变化率为31.91%。余江区耕地质量等级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有较大提升,其中水利设施的贡献程度最高,在建成前后代表该方面指数的提升程度也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江区 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阿荣旗耕地质量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刘雅杰 刘战勇 +8 位作者 张向前 路战远 迟文峰 程玉臣 张德健 孙峰 刘祾悦 兰慧青 白东星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58-66,共9页
明确耕地质量等级及障碍因子,对土地差异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GPS定点采集信息,通过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等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构建了16项指标为核心的耕地地力等级... 明确耕地质量等级及障碍因子,对土地差异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GPS定点采集信息,通过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等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构建了16项指标为核心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体系,研究耕地等级和量化障碍因子,分析各等级耕地分布和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根据耕地质量综合指数(IFI值),阿荣旗耕地可划分为8个等级,其中一至四等耕地面积占阿荣旗总耕地面积的95.70%。微生物多样性、灌溉排水能力、农田林网化是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阿荣旗耕地生产能力的提高,应考虑一至四等耕地的保护,五至八等耕地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30%,可以实行退耕还草还林或粮草轮作等技术模式,修复生态环境,提升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麓 黑土农田 评价指标体系 耕地质量等级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系统对广西沿海地区耕地质量的分析评价
15
作者 罗锋 潘荣庆 +3 位作者 徐文斌 熊园园 张强 黄智刚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对广西沿海地区的37.76 hm2耕地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耕地灌溉能力和排水能力能满足作物对于耕地的需求;耕地生物多样性和农田林网化能... 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对广西沿海地区的37.76 hm2耕地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耕地灌溉能力和排水能力能满足作物对于耕地的需求;耕地生物多样性和农田林网化能基本满足作物对于耕地的需求;土壤pH值主要在4.5~5.5之间,为弱酸性土壤;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小于15 mg/kg;耕地速效钾含量主要在100~125 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35 mg/kg。该地区弱酸性土壤分布较多;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该地区的耕地质量等级可以划分十个等级,耕地质量等级一级至十级的面积值占比分别为:1.09%、0.50%、4.66%、35.73%、43.80%、5.11%、3.84%、2.12%、2.33%、0.82%,其中面积占比最大的五等地平均耕地等级为4.82,该地的土壤质量整体属于较高水平。该地区的高等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中等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低等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靠近海域的区域耕地较少,并且越接近海域耕地质量越差。可采取合理施肥、施用土壤改良剂和注重配方施肥等农艺措施和方法来改善土壤状况和提高耕地质量,确保作物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及土壤养分与盐渍化的分析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 被引量:29
16
作者 马倩倩 董博 +2 位作者 许旺旺 蔡立群 武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4-524,共11页
为整体掌握民勤绿洲耕地质量、土壤养分以及盐渍化状况等,充分利用县域耕地资源,分析研究民勤绿洲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耕地土壤养分和盐渍化现状,为及时准确掌握绿洲耕地地力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绿洲耕地土壤养分、盐渍化障碍提供... 为整体掌握民勤绿洲耕地质量、土壤养分以及盐渍化状况等,充分利用县域耕地资源,分析研究民勤绿洲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耕地土壤养分和盐渍化现状,为及时准确掌握绿洲耕地地力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绿洲耕地土壤养分、盐渍化障碍提供改良措施。基于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2016年第2号)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的相关要求,构建民勤绿洲县域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模糊数学、层次分析和综合指数等方法,对民勤绿洲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26等;分布有一至七等级地,八、九、十等级地没有分布;以三、四等级地为民勤绿洲耕地的主要等级分布,面积占比分别为31.63%、28.27%。泉山区中部和坝区灌溉农业区多分布一、二等级地。湖区灌溉区多分布三、四等地。在绿洲边缘带较多分布五、六、七等地。(2)民勤绿洲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在10.00~15.00 g·kg^(-1)之间,全氮平均含量在0.50~1.00 g·kg^(-1)之间,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昌宁区、泉山区与坝区交界东北部以及湖区镇(昌宁镇、东湖镇、南湖镇、泉山镇、西渠镇)耕地土壤养分平均含量较均低。(3)民勤绿洲盐渍化耕地的面积为32240.36 hm^(2),占民勤绿洲耕地总面积的30.09%;主要以轻度盐渍化为主。轻度盐渍化多分布在湖区红沙岗镇、红沙梁镇、西渠镇等镇;中度盐渍化分布在昌宁镇以及环河区沿风沙线一带。其评价结果对民勤绿洲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层次分析法 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民勤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实践体会、问题及对策
17
作者 李振龙 齐冬华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2期20-22,共3页
开展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是储备耕地后备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耕地资源占优补优、占补平衡,国家制定实施了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价相关政策法规,从2020年开始实施补充耕地质量评价试点项目,探索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开展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是储备耕地后备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耕地资源占优补优、占补平衡,国家制定实施了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价相关政策法规,从2020年开始实施补充耕地质量评价试点项目,探索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机制。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补充耕地项目验收评价工作的一些实践体会,分析当前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供业内同行们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质量等级评价 农业生产条件符合性评价 实践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郁洁 高晖 +3 位作者 李文西 柏彦超 汪吉东 王绪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230,共9页
为科学评价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按照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确定了适用于江苏省的耕地质量统一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并应用GIS技术进行耕地质量数据处理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 为科学评价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按照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确定了适用于江苏省的耕地质量统一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并应用GIS技术进行耕地质量数据处理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质量高、中、低等级耕地分别占全省耕地总量的31.55%、48.05%、20.40%。各农区耕地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太湖农区、里下河农区和沿江农区、宁镇扬丘陵农区和徐淮农区、沿海农区。江苏省耕地主要存在盐碱、障碍层次、酸化、瘠薄、渍潜5类障碍因素,盐碱型主要分布在沿海农区、徐淮农区,障碍层次型主要分布在宁镇扬丘陵农区、徐淮农区、太湖农区,酸化型主要分布在里下河农区、宁镇扬丘陵农区,瘠薄型主要分布在沿江农区、徐淮农区,渍潜型主要分布在里下河农区、太湖农区。研究结果可为全面掌握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了解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培肥改良,促进耕地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昆明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志妹 童江云 +1 位作者 谭海燕 周文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87-90,114,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市耕地质量数量、空间分布情况。[方法]以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项目监测数据及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历年来进行耕地质量监测的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依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和《... [目的]了解昆明市耕地质量数量、空间分布情况。[方法]以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项目监测数据及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历年来进行耕地质量监测的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依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昆明市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结果]2018年昆明市耕地质量等级以中等地和高等地为主,占比分别为46.38%和42.67%,2018年平均等级为4.04,从空间分布来看,中高等级耕地主要分布在昆明中部、东部和北部,低等级耕地主要分布在昆明北部。[结论]全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高,对比2017年昆明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4.15),提升了0.11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GIS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以肇东市明久乡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任先鹏 李彦 +1 位作者 程春国 孙丽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4期203-207,共5页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前期准备、资料收集、单元划分、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检测、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内容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流程,并以肇东市明久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项目区建设前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4....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前期准备、资料收集、单元划分、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检测、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内容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流程,并以肇东市明久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项目区建设前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4.31 g/kg、有效磷平均为15.88 mg/kg、速效钾平均为205.19 mg/kg;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4.13等,属于较好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到3等,耕地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级 高标准农田 评价 黑龙江肇东 明久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