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
作者 刘宏宇 阿拉腾图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209-213,共5页
构建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研究了组合赋权法的计算方式,并以土默特右旗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为实例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主观因素较强... 构建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研究了组合赋权法的计算方式,并以土默特右旗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为实例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主观因素较强,而因子分析法计算权重过程又相对机械化,采用将二者计算的权重进行线性组合的方式来确定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在实际工作中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组合赋权法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作者 颜芳 刘继远 +4 位作者 张蕾 赵凯丽 吴文强 王维瑞 沈兰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68-75,共8页
耕地质量评价是耕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才能充分反映耕地质量状况。国家对补充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日趋严格,要求数量和质量双平衡。本研究从耕地生产属性出发,结合北京补充耕地验收评定的实际工作,在现有的《耕地质... 耕地质量评价是耕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才能充分反映耕地质量状况。国家对补充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日趋严格,要求数量和质量双平衡。本研究从耕地生产属性出发,结合北京补充耕地验收评定的实际工作,在现有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GB/T 33469-2016)基础上,选择田面坡度、土壤剖面构型、土层厚度、土壤侵入体含量、耕层质地、土壤容重、土壤pH值、水溶性盐含量、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排水能力、田间道路通达度、清洁程度等13项指标作为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本研究选择了5块不同来源的补充耕地开展指标体系验证,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和撂荒地来源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要低于林地和园地来源的补充耕地质量,该指标体系对于新增耕地质量评价具有针对性。今后应加强对补充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和提升潜力的研究,同时加快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体系建设,从数量和质量双平衡角度推进耕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层次分析法 补充耕地 质量等级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耕地质量等级及其土壤性状评价
3
作者 王瑞清 何莎 +1 位作者 骆庆 黄荣松 《云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7-39,共3页
以文山州耕地为调查研究对象,依据每666.67 hm^(2)耕地不少于1个样点的密度标准,对全州2021年63.23万hm^(2)耕地进行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分析全州耕地质量等级与土壤主要性状的总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等级耕地仅占18.09%,中、... 以文山州耕地为调查研究对象,依据每666.67 hm^(2)耕地不少于1个样点的密度标准,对全州2021年63.23万hm^(2)耕地进行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分析全州耕地质量等级与土壤主要性状的总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等级耕地仅占18.09%,中、低等级耕地占比高达81.91%,全州耕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为5.59。本研究为推进不同区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措施落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土壤性状 土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组织召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专家会商会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细则专家会商会
4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5期37-37,共1页
2025年4月30日,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以下简称“甘肃省耕保总站”)组织召开专家会商会,会商研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与补充耕地质量验收相关细则制定工作。会议由甘肃省耕保总站站长... 2025年4月30日,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以下简称“甘肃省耕保总站”)组织召开专家会商会,会商研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与补充耕地质量验收相关细则制定工作。会议由甘肃省耕保总站站长郭世乾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补充耕地质量验收 土壤三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以眉山市洪雅县为例
5
作者 张树金 刘芮利 +2 位作者 曾小平 蒋孟 付筑鸣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文章以四川省眉山市2022年洪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布设26个耕地质量调查点,通过跟踪监测项目区建设前和建设后土壤立地条件调查、耕层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和土壤管理等技术参数,来评价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 文章以四川省眉山市2022年洪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布设26个耕地质量调查点,通过跟踪监测项目区建设前和建设后土壤立地条件调查、耕层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和土壤管理等技术参数,来评价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施前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42等;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42等,提高了1.00个等级,耕地质量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周山区 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试点 眉山市洪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2
6
作者 牛海鹏 李明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672-677,共6页
河南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对后备土地资源的整治成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河南省地貌类型多样,不同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性导致整治后耕地质量存在较大的区域分异性.因此,分析河南省整治后耕... 河南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对后备土地资源的整治成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河南省地貌类型多样,不同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性导致整治后耕地质量存在较大的区域分异性.因此,分析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分区构建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成为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在系统分析影响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的地貌、土壤、气候、水资源和投入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依据主导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和生产性原则,划分了9个评价区.然后,在确定各评价区作物类型和耕作制度的基础上,分区构建了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后耕地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等级划分 被引量:6
7
作者 黄莉雅 罗敦 +2 位作者 蒋燚 黄俊才 彭志锋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2期262-267,共6页
为科学制定森林经营方案,提升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林木生长、森林生产力、林地质量和林分结构构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博... 为科学制定森林经营方案,提升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林木生长、森林生产力、林地质量和林分结构构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博白林场森林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博白林场森林质量综合指标值为0.404,森林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全场森林质量等级良、中、较差和差的小班面积占全场林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0.98%、50.62%、48.38%和0.02%,处于中等级的森林面积最大;随森林龄级增加,全场森林质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除幼龄林外,其余龄组中,混交林的森林质量均高于纯林;除过熟林外,其余龄组中,阔叶纯林的森林质量均高于针叶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等级划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市西峰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8
作者 张鹏祥 杨子凡 +2 位作者 火克旺 杨亚宁 汪睿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52-858,共7页
为了科学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掌握耕地质量等级现状,明确中低产田分布状态,以庆阳市西峰区2021年44个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各监测点从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剖面构型、土壤养分、田间管理5个层面搜集获取16个评价指标数据,通... 为了科学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掌握耕地质量等级现状,明确中低产田分布状态,以庆阳市西峰区2021年44个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各监测点从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剖面构型、土壤养分、田间管理5个层面搜集获取16个评价指标数据,通过空间插值和以点代面的方法予全区耕地单元赋值,运用综合指数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模型法进行耕地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全区耕地可以划分为四、五、六、七、八等地5个等级。全区参与评价的总耕地面积共25881.78hm^(2),其中四等地面积134.09hm^(2),占总耕地面积的0.52%;五等地面积1100.13hm^(2),占4.25%;六等地面积6935.80hm^(2),占26.80%;七等地面积9901.18hm^(2),占38.26%;八等地面积7810.58hm^(2),占30.18%。境内耕地一、二、三等高等级地未分布。由此可见,西峰区耕地质量总体偏低,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工作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区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9
作者 崔悦生 马小凡 +2 位作者 于济通 傅浩 郭平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40-141,共2页
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隶属度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贡献度,并对2011年吉林省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龙 何靖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8-213,共6页
通过研究新时代耕地质量内涵,剖析已有规程标准、研究成果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为目标指导,耕地精细化管理需求为结果导向,新时代耕地质量内涵为出发点,既吸收现有指标体系精华,同时结合区域实际的... 通过研究新时代耕地质量内涵,剖析已有规程标准、研究成果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为目标指导,耕地精细化管理需求为结果导向,新时代耕地质量内涵为出发点,既吸收现有指标体系精华,同时结合区域实际的指标体系建立标准,构建土壤质量、管护质量、利用质量和生态质量4项准则层、13项指标层的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准则层土壤质量权重为0.4,管护质量权重为0.3,利用质量权重为0.2,生态质量权重为0.1和各评价指标权重、指标分级值及因素参考分,以期为陕西省粮食主产区乃至全国耕地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关中渭河平原区 耕地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汤淑娟 刘安迪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3期45-47,共3页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既有观点,从耕地质量内涵、指标体系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三方面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理论研究的进展与研究空缺,分别从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两方面提出了时空整体考虑、科学管理...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既有观点,从耕地质量内涵、指标体系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三方面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理论研究的进展与研究空缺,分别从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两方面提出了时空整体考虑、科学管理计算、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化方向,为未来耕地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示范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亚利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同时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数据库。文章分享了杨凌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主要做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对提升耕地质量提出开展土壤培肥、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等相关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 耕地质量数据库 杨凌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级指标的省域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56
13
作者 马瑞明 马仁会 +1 位作者 韩冬梅 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49-257,共9页
为了更好表征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服务耕地的保护与管理,合理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更为重要。省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现有思路与方法的改进,能够科学量化省域内耕地质量的分布,实现耕地质量省级统筹可比。该研究试图建立以表征气候影响的熟... 为了更好表征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服务耕地的保护与管理,合理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更为重要。省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现有思路与方法的改进,能够科学量化省域内耕地质量的分布,实现耕地质量省级统筹可比。该研究试图建立以表征气候影响的熟制为控制轴,以土地条件和工程条件为评价轴的评价体系,并且构建级别评价三维魔方,创新评价结果查询模式。选择河北省内丘县为研究区进行试点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级地9 681.30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1.88%;2级地11 708.28 hm^2,占38.56%;3级地6 739.46 hm^2,占22.19%;4级地2 112.59 hm^2,占6.96%;5级地123.55 hm^2,占0.41%,多层级指标方法评价结果对内丘县域内耕地质量的分布规律有较好的表达,与县域自然地貌条件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评价结果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对比分析表明,多层级指标方法技术操作简捷,显化了整治工程因素,实现了省域耕地质量可比,可为土地整治、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及其他有关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多层级指标 耕地质量评价 耕地质量等级 评价体系 河北省内丘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耕地质量定级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林子聪 任向宁 +2 位作者 朱阿兴 赵鑫 胡月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8,共11页
【目的】分析研究区域内的耕地质量差异,优化耕地利用与布局,为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青海省共和县、都兰县和乌兰县的耕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及现有文献收集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定级指标... 【目的】分析研究区域内的耕地质量差异,优化耕地利用与布局,为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青海省共和县、都兰县和乌兰县的耕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及现有文献收集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定级指标并确认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法计算定级指数并划分级别,得到定级结果。与常用的特尔菲法定级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机森林算法得到的变量重要性(I)范围在0.03~11.9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影响因素间相关性不显著,有8个为显著相关,综合I值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30个影响因素收敛为4个纬度下的14个定级指标,其中影响研究区域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生态系统脆弱性、生长季平均降水和年总太阳辐射量,权重分别为0.11、0.10和0.09,随机森林算法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与常用的特尔菲法比较,随机森林算法稳定性更好,级别指数变幅区间更小,更有利于构建省级空间尺度的耕地级别可比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评价 定级指标体系 随机森林算法 特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以博白县亚山镇田旺村为例
15
作者 陈刚 陈炳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219-224,230,共7页
随着我国对土地保护和城乡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需求愈来愈高,土地质量分级评定作为推动土地保护从以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的关键技术手段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诸多方面。土壤侵蚀主要体现为压占和土壤物理构造的... 随着我国对土地保护和城乡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需求愈来愈高,土地质量分级评定作为推动土地保护从以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的关键技术手段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诸多方面。土壤侵蚀主要体现为压占和土壤物理构造的改变这些变形一般情况下没有给土壤肥力造成不可逆性的影响,当妥善解决后其能力可得到修复,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拥有着和评价类项目不一样的特点,其质量等级评价有其特殊之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为对象,运用多元因素评价模型和ArcGIS软件对耕地的自然质量、利用状态和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与分析。以期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编制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田旺村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博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宗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现状分析
16
作者 李爱武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为保护师宗县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收集全县耕地地力评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基础上,将耕地质量等级按高、中、... 为保护师宗县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收集全县耕地地力评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基础上,将耕地质量等级按高、中、低产田进行归类分析,明确各类型耕地主要限制因素,总结了提升耕地地力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现状分析 提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耕地集中整治区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应用建议
17
作者 李明惠 陈旭飞 +3 位作者 钟丽 麦柳妍 朱君玉 孙晓桃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2期7-13,共7页
开展耕地集中整治区质量评价分析,是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稳定增加耕地、优化耕地布局、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学系统评价耕地集中整治区潜力,识别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当前耕地集... 开展耕地集中整治区质量评价分析,是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稳定增加耕地、优化耕地布局、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学系统评价耕地集中整治区潜力,识别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当前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在界定耕地集中整治区内涵的基础上,建立耕地集中整治区质量评价体系理论框架,并通过借鉴相关政策和调查评价成果,探索性地建立耕地集中整治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可应用到厘清问题、识别潜力、谋划空间和整治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集中整治区 潜力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思路 应用建议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8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15,共5页
北京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汪:地评价等级标准的说明;L评价等级分为"优"、"自"、"及用"、"不及相"四级。尼于"优"的标准、流于"及格"标准的为"巨",未达到"a侣"历准的为"不》侣"c2.绝大多虬猎日数的... 北京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汪:地评价等级标准的说明;L评价等级分为"优"、"自"、"及用"、"不及相"四级。尼于"优"的标准、流于"及格"标准的为"巨",未达到"a侣"历准的为"不》侣"c2.绝大多虬猎日数的90%以上。大势出:捐a担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质量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等级 四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以鹰潭市余江区为例
19
作者 廖通霖 叶英聪 匡丽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3,共9页
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情况,分析各项评价指标因素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和对耕地质量的贡献程度,为余江区合理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依据。以余江区2015年和2020年期间建设的... 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情况,分析各项评价指标因素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和对耕地质量的贡献程度,为余江区合理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依据。以余江区2015年和2020年期间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为例,通过RS技术和ArcGIS手段获取评价指标指数,从自然地理、土壤状况和人为管理3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计算各指标贡献值。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总体耕地质量得到提升,Ⅰ级耕地面积增加1165.59 hm^(2),增加21个百分点,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79个等级;从各行政乡镇提升情况来看,各地区均有提升,其中平定乡提升最多,提升0.75个等级,变化率为32.61%。在建设过程中,土壤水分指数贡献程度最高,耕地等级提升贡献值(CG)为0.244,贡献程度达30.96%,变化率为31.91%。余江区耕地质量等级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有较大提升,其中水利设施的贡献程度最高,在建成前后代表该方面指数的提升程度也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江区 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阿荣旗耕地质量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刘雅杰 刘战勇 +8 位作者 张向前 路战远 迟文峰 程玉臣 张德健 孙峰 刘祾悦 兰慧青 白东星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58-66,共9页
明确耕地质量等级及障碍因子,对土地差异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GPS定点采集信息,通过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等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构建了16项指标为核心的耕地地力等级... 明确耕地质量等级及障碍因子,对土地差异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GPS定点采集信息,通过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等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构建了16项指标为核心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体系,研究耕地等级和量化障碍因子,分析各等级耕地分布和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根据耕地质量综合指数(IFI值),阿荣旗耕地可划分为8个等级,其中一至四等耕地面积占阿荣旗总耕地面积的95.70%。微生物多样性、灌溉排水能力、农田林网化是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阿荣旗耕地生产能力的提高,应考虑一至四等耕地的保护,五至八等耕地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30%,可以实行退耕还草还林或粮草轮作等技术模式,修复生态环境,提升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麓 黑土农田 评价指标体系 耕地质量等级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