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2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赖玉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也随之改变,项目区内耕地面积的增加以及耕地质量的提升成为判断建设项目工程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提升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也随之改变,项目区内耕地面积的增加以及耕地质量的提升成为判断建设项目工程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提升耕地质量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德兴市为例,对德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的耕地和新增耕地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合理的评定方法,探讨项目建设后耕地质量国家等别的变动情况,得出评定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等别评定 德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耕地质量等别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鹏山 杜振博 +3 位作者 张超 郧文聚 杨建宇 朱德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7,共8页
利用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县级年度更新数据,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各因素指标区的耕地平均等别;采用均值二分法,计算各指标区内各耕地地块等别与平均等别之间的离差;采用等别方差,计算各县(区)利用等的离散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 利用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县级年度更新数据,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各因素指标区的耕地平均等别;采用均值二分法,计算各指标区内各耕地地块等别与平均等别之间的离差;采用等别方差,计算各县(区)利用等的离散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指标区平均等别均低于8等,大部分地区耕地质量等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8等,北京平均水平略高于天津与河北;自然等的离差值域为-3.08~4.90,利用等的离差值域为-5.97~5.16,经济等的离差值域为-5.99~4.24,该地区80%以上的耕地等离差范围在±2等;各区县的耕地利用等方差值域为0~6.13,平原地区各区县的利用等方差较大,山地丘陵区和高原地区的各县利用等方差较小。通过空间差异分析表明,平原地区自然条件稍好,但其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差异较大;西部山区、北部山区和坝上高原区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较大,但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耕地质量等别 空间差异 因素指标区 均值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系数修正的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以河南省延津县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芦艳艳 樊雷 刘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7-151,共5页
在2016年延津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修正,建立项目尺度上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项目区整治前后耕地质量等指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系数修正后的项目区耕地自然质量等由5. 73改善到5. 60,利用等由... 在2016年延津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修正,建立项目尺度上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项目区整治前后耕地质量等指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系数修正后的项目区耕地自然质量等由5. 73改善到5. 60,利用等由5. 75改善到4. 28;土地整治对项目区土地利用水平影响较显著的因素有表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土壤酸碱度、剖面构型、排水条件。整治后的项目区耕地自然等、利用等均有提升,利用等提升显著,印证了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在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方面具有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数 耕地质量等别 土地整治 修正 延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牛欣然 张丽琴 +1 位作者 龚健 刘庆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687-1690,1696,共5页
耕地质量评价既是全面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使耕地由数量管理转变为数量、质量以及生态管理,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也是当前研究耕地质量变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为了保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的现势性及了解耕地质量的发展... 耕地质量评价既是全面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使耕地由数量管理转变为数量、质量以及生态管理,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也是当前研究耕地质量变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为了保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的现势性及了解耕地质量的发展趋势,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在GIS的支持下对耕地等级质量成果更新工作进行研究,进而了解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次夷陵区更新评价后的国家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的等别分布与上一轮成果基本保持一致,保证了更新评价成果的连续性,同时耕地总面积呈增长趋势,耕地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主要归因于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别 GIS 更新评价 宜昌市夷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研究——以图们市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高行 李淑杰 +2 位作者 邢丽娟 郭鑫 姬冬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以图们市为研究对象,在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域,选取监测单元,对引起各监测单元耕地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监测,并通过插值法计算出国家利用等别,并在所获得的监测单元数据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对耕地等别与产能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评... 以图们市为研究对象,在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域,选取监测单元,对引起各监测单元耕地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监测,并通过插值法计算出国家利用等别,并在所获得的监测单元数据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对耕地等别与产能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评价,为明确耕地质量内涵,科学保护耕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别 监测 图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函数的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点布设分析——以四川省中江县和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倩 尚月敏 +2 位作者 冯锐 胡晓涛 吴克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86,共7页
研究目的:研究丘陵与平原区耕地质量变异情况的差异,总结不同地貌类型监测点布设原则,为合理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耕地质量变异情况,分析对比平原区与丘陵区耕地质量变异影响因素,依据变异... 研究目的:研究丘陵与平原区耕地质量变异情况的差异,总结不同地貌类型监测点布设原则,为合理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耕地质量变异情况,分析对比平原区与丘陵区耕地质量变异影响因素,依据变异分析结果布设监测点。研究结果:中江县和大兴区耕地质量的变异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依据各自变异特征,在区域内品字状布设监测点,并应用克里格插值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布设监测点满足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要求。研究结论:平原地区的耕地质量在空间上的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空间变异特征更有规律,品字形布设能够满足监测精度要求;丘陵地区受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大,需根据实际情况加密监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 监测布点 变异函数 克里格 耕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耕地质量等别的高效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敬涛 陈良 贺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240-242,共3页
针对耕地质量等别计算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计算繁琐、数据量大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离处理等问题,采用ArcPy站点包,通过加载待计算的耕地分等矢量数据,读取对应区域由XML数据字典来描述的区域分等参数,调用Python编写的耕地质量等别计算... 针对耕地质量等别计算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计算繁琐、数据量大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离处理等问题,采用ArcPy站点包,通过加载待计算的耕地分等矢量数据,读取对应区域由XML数据字典来描述的区域分等参数,调用Python编写的耕地质量等别计算算法,高效、一体化地实现了耕地质量等别计算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Py PYTHON XML 耕地质量等别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五省(区)耕地质量等别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凤娇 杨延征 上官周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6,共7页
为了明确西北地区耕地等别分布特征及在全国耕地等别中的整体水平,以西北5省(区)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西北地区耕地等别数量特点、耕地等别空间分异特征和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中、低等地分布广泛,... 为了明确西北地区耕地等别分布特征及在全国耕地等别中的整体水平,以西北5省(区)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西北地区耕地等别数量特点、耕地等别空间分异特征和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中、低等地分布广泛,面积比例高达93.04%,耕地平均等别比全国平均等别9.8等低2.1个等别;西北地区各自然质量等地和利用等地分布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高等地主要分布在陕西(60.82%和86.48%),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50.99%和50.54%),低等地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53.4%、31.76%和46.87%、26.31%),青海和宁夏耕地面积较小,且以中低等地为主;各经济等地分布略有不同,即高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85.12%),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陕西(60.86%和26.98%),低等地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48.95%和30.74%),青海省以低等地为主,宁夏以中低等地面积比例较大;西北地区耕地质量主要受到地貌结构、土壤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3类因素的影响,且各类影响因素在西北各省域内的分布差别主要决定于各省(区)主导因素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控制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质量 分等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等别限制因素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13
9
作者 董莉莉 吴克宁 +1 位作者 魏洪斌 赵华甫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9-424,共6页
以我国中部典型县域为例,探讨耕地质量等别分布特征,系统分析区域耕地质量等别限制因素,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提升对策。以县域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叠加分析与数据统计,综合对比分析耕地质量等别与不同分等因素... 以我国中部典型县域为例,探讨耕地质量等别分布特征,系统分析区域耕地质量等别限制因素,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提升对策。以县域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叠加分析与数据统计,综合对比分析耕地质量等别与不同分等因素的关系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5个典型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总体较高,以中、高等地为主,有少量优等地分布,各区域耕地质量存在共性的自然和利用限制因素,也存在特有的限制因素,土地整治应因地制宜提升耕地质量。这说明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建设,既要改良耕地质量共性限制因素,更要着眼于不同区域的特有限制因素,制定区域差别化的耕地质量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耕地质量 限制因素 提升策略 典型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济源市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原轲 李玲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0-866,共7页
基于济源市2013年耕地质量成果和2013、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实现耕地变化图斑的提取,并采用因素法对耕地质量等别进行更新评价,从而掌握济源市2014年度耕地增减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 基于济源市2013年耕地质量成果和2013、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实现耕地变化图斑的提取,并采用因素法对耕地质量等别进行更新评价,从而掌握济源市2014年度耕地增减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实践表明,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提高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度,为及时获取耕地质量信息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质量等别 更新评价 济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以庐江县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贵娟 何方 +2 位作者 苏宁 秦玮 许姚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8期67-70,共4页
耕地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的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情况。为了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该文以庐江县为例,运用Arc GIS软件,通过增量包提取方法对庐江县2013—2014... 耕地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的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情况。为了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该文以庐江县为例,运用Arc GIS软件,通过增量包提取方法对庐江县2013—2014年的耕地增减变化以及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年度更新评价,并且在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变化趋势,从而实现耕地保护工作由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别 GIS 更新评价 庐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传递的耕地质量等别追溯法汇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艳华 王令超 +1 位作者 樊雷 何同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110,共5页
针对现有耕地质量省级汇总技术的优缺点,建立了基于空间等别信息传递的追溯法汇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基于空间分析自动建立省级分等单元,通过空间追溯法实现汇总前后县域内地类不缺失、等别范围不改变、面积不变化,同时保持县级和省... 针对现有耕地质量省级汇总技术的优缺点,建立了基于空间等别信息传递的追溯法汇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基于空间分析自动建立省级分等单元,通过空间追溯法实现汇总前后县域内地类不缺失、等别范围不改变、面积不变化,同时保持县级和省级耕地质量成果空间分布规律的一致性,并最大程度保证了省级耕地图斑的完整性、地类信息与省级缩编土地利用数据库的一致性。对河南省耕地质量省级汇总实践表明,本方法能提高耕地质量省级汇总的成果精度与汇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空间传递 追溯法 汇总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限制因子改良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达 吴克宁 +2 位作者 赵华甫 魏洪斌 高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5期3651-3655,共5页
基于农安县农用地分等工作数据,确定影响研究区耕地质量等别的土壤限制因子,探索对应的土壤改良方法并判定不同改良组合模式下土壤限制因子改良后的耕地质量等别,分析土壤限制因子改良对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农安县... 基于农安县农用地分等工作数据,确定影响研究区耕地质量等别的土壤限制因子,探索对应的土壤改良方法并判定不同改良组合模式下土壤限制因子改良后的耕地质量等别,分析土壤限制因子改良对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农安县典型试验区存在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剖面构型和土壤酸化程度3个土壤限制因子在不同组合模式下进行改良,国家自然等别最高可提升一等,国家利用等别最高可提升一等,最大提升效果可将国家自然等别指数从1 756提升至2 345,将国家利用等别指数从1 003提升至1 242。土壤限制因子改良对提升耕地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耕地质量 土地整治 农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慧 龙剑峰 +3 位作者 陈洋 谢慧 王爱平 罗礼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63-166,共4页
为准确掌握贵州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特征,通过2014—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对2011—2013年全省及其各市(州)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1.29等,比2011年提高0.01... 为准确掌握贵州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特征,通过2014—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对2011—2013年全省及其各市(州)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1.29等,比2011年提高0.01等,与全国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12—2013年全省耕地面积共减少11 696.48hm2,高、中、低等地均减少,中等地减少量最大。全省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在7~15等(高、中等地),无优等地。高等地集中分布在遵义市,低等地集中分布在黔西南州和毕节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调查评价 土地资源管理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改良限制因子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宋戈 刘燕妮 +1 位作者 张文琦 王思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61-269,共9页
分析不同尺度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理论潜力和实际潜力空间分布特征,为加强耕地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提供依据。该文以辽宁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区,基于大石桥市农用地分等结果,筛选土地整治工程可改良限制因子,构建指数提升潜力模型测算研究区耕... 分析不同尺度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理论潜力和实际潜力空间分布特征,为加强耕地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提供依据。该文以辽宁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区,基于大石桥市农用地分等结果,筛选土地整治工程可改良限制因子,构建指数提升潜力模型测算研究区耕地质量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指数的理论潜力与实际潜力。运用面积加权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法,揭示研究区乡镇、村级和地块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乡镇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依次递减;2)各行政村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东部属于正相关类型(高-高型)且集中连片,中部正相关类型(低-低型)面积较小且零星分布,西部为随机分布;3)东中部地块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较大,东部坡耕地宜实施土地平整工程,中部耕地宜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规划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划定耕地保护分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等别 潜力 耕地质量 限制因子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陕西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连恒 韩丛波 +3 位作者 冯志 杨晓锋 党军勇 仲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3期194-195,199,共3页
在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的技术方法,以推进耕地的管护工作,加强耕地生态建设。
关键词 GIS 耕地质量 等别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质量差异的县域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布局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晗 郭熙 赵小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90-197,共8页
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为研究区,采用国土资源部最新出台的耕地质量监测方案,参照江西省农用地体系,利用Arc GIS空间叠加法划分监测指标限制区,最终在南昌县划分了5个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类型,分别为逐步干旱型、逐步渍涝型、水土流失型、... 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为研究区,采用国土资源部最新出台的耕地质量监测方案,参照江西省农用地体系,利用Arc GIS空间叠加法划分监测指标限制区,最终在南昌县划分了5个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类型,分别为逐步干旱型、逐步渍涝型、水土流失型、肥力提升型、沙化型。考虑到南昌县耕地面积和监测类型分布范围,在渐变类型区内共布设34个理论监测样点,并对样点进行优化调整。研究结果表明,运用Voronoi图对监测样点的南北空间变异特征进行验证,在变化类型的基础上布控监测样点,保证了监测样点基本覆盖南昌县变化类型区内的国家自然等别、国家利用等别和国家经济等别,该方法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创新性,能有效地反映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的细部特征,并建立县域尺度耕地质量监测体系,为今后省级和国家级层面的耕地质量监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别 监测类型 监测样点 南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地法的喀斯特山区县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监测评价——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光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对喀斯特山区县——重庆市秀山县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监测评价,为该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地法开展监测评价。[结果]首先通过对秀山县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对该县耕地质量监测因素区域划分及叠加... [目的]对喀斯特山区县——重庆市秀山县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监测评价,为该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地法开展监测评价。[结果]首先通过对秀山县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对该县耕地质量监测因素区域划分及叠加分析后,构建了10等旱地沉陷等40个秀山县2014年度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区。在此基础上,利用样地法获取各等别渐变类型区监测指标。根据获得的监测因素值,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计算得到2014年耕地利用等指数。[结论]通过测算,秀山县2014年度各等别渐变类型区耕地平均等别表现稳定。耕地质量不同等别之间变化较小、各等别渐变类型区平均等别表现稳定和各等别之间面积增减较小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别 监测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研究——以湘潭县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315-317,共3页
为保持现有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现势性,湖南省于2014年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形成2013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该研究以湘潭县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2010年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为基础,运用Arc GIS软件,对2011~... 为保持现有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现势性,湖南省于2014年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形成2013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该研究以湘潭县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2010年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为基础,运用Arc GIS软件,对2011~2013年新增、减少的耕地及质量建设耕地做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形成2013年度湘潭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并对年度内耕地的数量、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湘潭县耕地总体质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新增耕地506.68 hm^2,减少耕地273.37 hm^2,质量建设耕地面积10 513.30 hm^2。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相对偏低,减少耕地质量比新增耕地质量好,质量建设后耕地质量比建设前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 ARC GIS 湘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研究--以辽宁鞍山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177-179,共3页
以辽宁鞍山为研究对象,基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成果,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划定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监测渐变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鞍山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耕地质量... 以辽宁鞍山为研究对象,基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成果,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划定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监测渐变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鞍山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耕地质量两极分化严重,引起耕地产能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不同渐变类型的特点,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监测 农用地分等 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