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权稳定性对国有农场职工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1
作者 王太祥 冯奕丁 周应恒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基于新疆国有农场517份职工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权稳定性对国有农场职工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确权颁证对国有农场职工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土地调整... 基于新疆国有农场517份职工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权稳定性对国有农场职工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确权颁证对国有农场职工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土地调整经历和调整预期对职工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产生负向影响。具体而言,地权稳定性对职工深松深翻、有机肥施用和测土配方施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作物轮作和地膜回收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激励和约束制度正向调节地权稳定性影响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过程,而引导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剩余承包期较长、参与合作社以及地处南疆的国有农场职工更倾向于采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据此,建议巩固国有农场地权制度改革成果,强化职工地权的稳定性和经营自主性,健全耕地质量保护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农场 职工 产权稳定性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业经营主体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新疆阿瓦提县为例
2
作者 贾丙奇 李颖然 +2 位作者 许李佳琦 周蕊蕊 刘丁瑜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3期76-78,共3页
耕地质量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农业经营主体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基于新疆阿瓦提县245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农业经营主体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 耕地质量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农业经营主体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基于新疆阿瓦提县245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农业经营主体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政府支持活动和外部环境因素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44.082%的经营主体采取了3项保护措施。研究结果为制定差异化的耕地质量保护政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收入效应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霜 王火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江西省“双百双千”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及差异。研究方法:内生转换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与未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户相比,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提升具... 研究目的:基于江西省“双百双千”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及差异。研究方法:内生转换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与未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户相比,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不同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表现出一定差异。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较低收入农户的增收作用不明显,对于中等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高于较高收入农户。资本投入型和劳动投入型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显著性方向与总体行为基本一致。(3)保险投保、高标准农田、生态认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但对不同农业收入的增收作用呈现显著差异性。据此,应加大对不同收入农户差异化的耕地保护推广力度,积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保险制度,重点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户生态认知,进而激励农户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收入效应 内生转换模型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安全性感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32
4
作者 钱龙 冯永辉 +1 位作者 陆华良 陈会广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101,共9页
研究目的:以广西为例,基于农户调查,验证新一轮确权颁证后农户产权安全性感知对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描述性分析、二元Probit与Mv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得到有效改善,近80%的农户认为新一轮确权提升... 研究目的:以广西为例,基于农户调查,验证新一轮确权颁证后农户产权安全性感知对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描述性分析、二元Probit与Mv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得到有效改善,近80%的农户认为新一轮确权提升了农地产权安全;(2)产权安全性感知改善有助于农户采取多样化的耕地质量保护措施,施有机肥的概率提升了18.42%,施测土配方肥的可能性提升了13.99%,进行秸秆还田的概率增加了18.28%,施用石灰的概率提升了25.49%,进行深松的可能性增加了18.70%;(3)产权安全性感知对不同特征农户的影响存在分化,在不同代际、不同非农兼业化程度、不同土地规模、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转入地和承包地之间,产权安全性感知能更有效的激励年轻代、以农业收入为主、较大土地规模、非贫困村的农户对耕地采取保护性措施,且产权安全性感知提升更有利于农户对转入地进行保护。研究结论:为激励农户更积极地保护耕地质量,需要确保确权政策的落实和有效改善农户产权安全性感知。并且,在激励农户保护耕地质量时,要特别关注不同群体的响应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确权颁证 产权安全性感知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规模与细碎化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蔬菜种植中农药、化肥施用为例 被引量:42
5
作者 李昊 银敏华 +4 位作者 马彦麟 康燕霞 贾琼 齐广平 汪精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84,共11页
研究目的:探索种植规模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及耕地细碎化如何调节种植规模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期在“大国小农”的现实语境下为中国耕地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与经验参考。研究方法:贝叶斯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基... 研究目的:探索种植规模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及耕地细碎化如何调节种植规模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期在“大国小农”的现实语境下为中国耕地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与经验参考。研究方法:贝叶斯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斜率分析。研究结果:(1)种植规模扩大促进了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2)耕地细碎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小农户保护耕地质量;(3)种植规模扩大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因耕地细碎化的存在而弱化。研究结论:合理推进农村土地互换、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在实现小农户进城与返乡“进可攻、退可守”的同时,促进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种植规模 耕地细碎化 小农户 贝叶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确权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来自广西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
6
作者 钱龙 缪书超 陆华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7,162,163,共12页
耕地质量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818份调研问卷,探索并验证新一轮确权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确权能够有效激励农户采纳土壤肥力提升和养分平衡行为,激励农户更多采纳保护性耕作行为。具体表现为... 耕地质量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818份调研问卷,探索并验证新一轮确权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确权能够有效激励农户采纳土壤肥力提升和养分平衡行为,激励农户更多采纳保护性耕作行为。具体表现为:确权颁证增加了农户施用有机肥、施测土配方肥和施石灰三类行为的概率,提升了农户采纳秸秆还田、免耕和深松三类技术的可能性。考虑到确权颁证的内生性和不同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相互之间可能的关联,分别使用PSM模型和Mv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上述发现。进一步分析表明,确权颁证的政策效应有滞后性,相对持有确权证期限较短的农户,持有确权证期限较长的农户更可能采纳上述各类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并且,农地确权对部分类型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受到土地调整经历的负向调节,二轮承包期间经历过土地调整会削弱新一轮确权对农户施有机肥、施石灰和采纳免耕技术三类保护性措施的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确权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有机肥 测土配方肥 土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兼业何以影响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基于苏、皖、豫、鄂4省农户调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明明 张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100,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苏、皖、豫、鄂种植户调查数据,探究兼业对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为平衡农民非农就业与耕地质量保护关系,提升兼业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兼业抑制农民耕地质量... 研究目的:基于苏、皖、豫、鄂种植户调查数据,探究兼业对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为平衡农民非农就业与耕地质量保护关系,提升兼业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兼业抑制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且相较资本消耗型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兼业对农民劳动消耗型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抑制效应更突出;(2)兼业分化引发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差异,兼业强度、兼业时间与非农就业稳定性强化兼业对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负面影响,非农就业灵活性则作用相反;(3)兼业影响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存在农民个体特征和外部发展条件维度异质性,受农民年龄、文化程度、政治身份、家庭劳动力数、家庭土地规模、耕地权力稳定性预期、土地碎片化程度、是否合作社成员、自然灾害及生产外包便利性等因素调节;(4)兼业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机制包括降低农民农业依赖,削弱农民农业价值感知,缩减农民土地规模,挤占农民农业生产时间、精力及淡化农民耕地保护责任意识等。研究结论:兼业抑制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并随兼业农民兼业行为、个体特征、外部发展条件及耕地保护措施特点不同,呈现显著差异性。消除兼业对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负面影响,应统筹安排相关土地经营制度,培育农业合作、服务主体及创新兼业雇佣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兼业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兼业分化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邵阳市不同规模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龙云 杨湘粤 刘保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216-222,共7页
不同规模农户的积极行为响应是农村耕地尤其是脆弱型耕地质量保护长期可持续的重要保障。基于南方红壤区湖南省邵阳市的320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规... 不同规模农户的积极行为响应是农村耕地尤其是脆弱型耕地质量保护长期可持续的重要保障。基于南方红壤区湖南省邵阳市的320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规模农户比小农户实施更多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政府管制、绿色生产补偿、性别和社会网络是影响规模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主要因素;政府管制和性别是影响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大力培育规模农户,充分发挥规模农户的带动作用,同时对不同规模农户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规模农户 小农户 影响因素 南方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