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耕地-粮食-人口关系的耕地贡献指数研究
1
作者 刘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901-6904,共4页
为了能够清楚的揭示耕地对人类的贡献性,了解区域耕地-粮食-人口的关系状况,提出了耕地贡献指数模型,并进一步将耕地贡献指数按从低到高分为低温饱、温饱、小康、富裕4种水平。利用耕地贡献指数对全国以及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11个粮食... 为了能够清楚的揭示耕地对人类的贡献性,了解区域耕地-粮食-人口的关系状况,提出了耕地贡献指数模型,并进一步将耕地贡献指数按从低到高分为低温饱、温饱、小康、富裕4种水平。利用耕地贡献指数对全国以及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11个粮食平衡区、7个粮食主销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49~2010年,我国耕地贡献指数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1996~1999年一度达到小康水平,2010年再次达到小康,但离富裕水平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各粮食主产区耕地贡献指数相对较高,2010年全部达到小康水平,部分省甚至达到富裕水平;粮食主销区耕地贡献指数整体较低且下降趋势明显,尤其广东、浙江、福建下降趋势较快;粮食平衡区耕地贡献指数普遍不高,大部分省仍处于温饱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贡献指数能够简便、快捷地反映区域耕地-粮食-人口之间的关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贡献指数 粮食主产区 粮食平衡区 粮食主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