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60
- 1
-
-
作者
黄海潮
温良友
孔祥斌
陈文广
孙晓兵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70,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19ZDA0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北集约化农区耕地多功能质量演化过程机理与调控--以河北曲周为例”(41771561)
-
文摘
研究目标:分析近20年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策略。研究方法:生态位模型和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迁移,2005年后迁移加速。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加速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耕地扩张热点区主要分布于新疆、东北平原,收缩热点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黄土高原;(2)中国耕地适宜性下降2.6%,降水和积温适宜性下降最明显。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耕地适宜性下降10.0%,其他农业区降幅较小或呈现波动趋势;(3)中国自然条件强限制耕地增加19.9%,降水和积温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而侵蚀强限制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其他农业区均减少。研究结论:应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耕地空间格局,加强国家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引导控制,差异化实施耕地保护政策,有效提升耕地适宜性。
-
关键词
耕地空间格局演化
耕地适宜性变化
生态位模型
耕地保护政策
-
Keywords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suitability
niche model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policy
-
分类号
F30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