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
60
1
作者
黄海潮
温良友
+2 位作者
孔祥斌
陈文广
孙晓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70,共10页
研究目标:分析近20年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策略。研究方法:生态位模型和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迁移,2005年后迁移加速。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
研究目标:分析近20年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策略。研究方法:生态位模型和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迁移,2005年后迁移加速。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加速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耕地扩张热点区主要分布于新疆、东北平原,收缩热点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黄土高原;(2)中国耕地适宜性下降2.6%,降水和积温适宜性下降最明显。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耕地适宜性下降10.0%,其他农业区降幅较小或呈现波动趋势;(3)中国自然条件强限制耕地增加19.9%,降水和积温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而侵蚀强限制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其他农业区均减少。研究结论:应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耕地空间格局,加强国家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引导控制,差异化实施耕地保护政策,有效提升耕地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空间格局
演化
耕地
适宜性变化
生态位模型
耕地
保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被引量:
36
2
作者
黄海潮
雷鸣
+1 位作者
孔祥斌
温良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9-348,共10页
研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能为我国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研究缺乏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动态变化的综合研究,因此在深入分析耕地空间格局...
研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能为我国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研究缺乏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动态变化的综合研究,因此在深入分析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上,构建了图斑尺度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异质评估模型,全面评估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了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水田和旱地重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北迁移。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旱地持续增加,东北平原区水田持续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2)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减幅分别为1.35%和0.55%。耕地供给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增加,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总价值与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3)中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空间分异明显。北方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单位价值减少;青藏高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价值均减少;其他农业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而单位价值增加。应通过优化耕地空间格局、精准实施耕地休养生息策略、建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等有效提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空间格局
耕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耕地
生态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演变——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例
3
作者
刘雨函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1期43-45,共3页
保障粮食安全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对于耕地的关注和保护在如今愈发重要。本文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8、2013、2018年的耕地保有量为数据,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的演变,探究其空间自相关性。并...
保障粮食安全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对于耕地的关注和保护在如今愈发重要。本文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8、2013、2018年的耕地保有量为数据,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的演变,探究其空间自相关性。并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获取“高-高”类型区以及“低-低”类型区的分布状况以及演变特征,得出四川省各地级行政区耕地保有量的空间集聚情况,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为耕地保护指明未来的方向,提高耕地保护措施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自相关分析
四川省
耕地
保有量
空间
格局
耕地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
60
1
作者
黄海潮
温良友
孔祥斌
陈文广
孙晓兵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7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19ZDA0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北集约化农区耕地多功能质量演化过程机理与调控--以河北曲周为例”(41771561)
文摘
研究目标:分析近20年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策略。研究方法:生态位模型和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迁移,2005年后迁移加速。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加速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耕地扩张热点区主要分布于新疆、东北平原,收缩热点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黄土高原;(2)中国耕地适宜性下降2.6%,降水和积温适宜性下降最明显。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耕地适宜性下降10.0%,其他农业区降幅较小或呈现波动趋势;(3)中国自然条件强限制耕地增加19.9%,降水和积温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而侵蚀强限制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其他农业区均减少。研究结论:应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耕地空间格局,加强国家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引导控制,差异化实施耕地保护政策,有效提升耕地适宜性。
关键词
耕地空间格局
演化
耕地
适宜性变化
生态位模型
耕地
保护政策
Keywords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suitability
niche model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policy
分类号
F30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被引量:
36
2
作者
黄海潮
雷鸣
孔祥斌
温良友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9-34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561,41801210)。
文摘
研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能为我国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研究缺乏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动态变化的综合研究,因此在深入分析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上,构建了图斑尺度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异质评估模型,全面评估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了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水田和旱地重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北迁移。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旱地持续增加,东北平原区水田持续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2)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减幅分别为1.35%和0.55%。耕地供给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增加,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总价值与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3)中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空间分异明显。北方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单位价值减少;青藏高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价值均减少;其他农业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而单位价值增加。应通过优化耕地空间格局、精准实施耕地休养生息策略、建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等有效提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
关键词
耕地空间格局
耕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耕地
生态提升
Keywords
spatial pattern of cultivated 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分类号
F32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演变——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例
3
作者
刘雨函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1期43-45,共3页
文摘
保障粮食安全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对于耕地的关注和保护在如今愈发重要。本文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8、2013、2018年的耕地保有量为数据,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的演变,探究其空间自相关性。并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获取“高-高”类型区以及“低-低”类型区的分布状况以及演变特征,得出四川省各地级行政区耕地保有量的空间集聚情况,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为耕地保护指明未来的方向,提高耕地保护措施的正确性。
关键词
空间
自相关分析
四川省
耕地
保有量
空间
格局
耕地
保护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黄海潮
温良友
孔祥斌
陈文广
孙晓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黄海潮
雷鸣
孔祥斌
温良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演变——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例
刘雨函
《农村科学实验》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