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60
1
作者 黄海潮 温良友 +2 位作者 孔祥斌 陈文广 孙晓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70,共10页
研究目标:分析近20年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策略。研究方法:生态位模型和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迁移,2005年后迁移加速。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 研究目标:分析近20年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策略。研究方法:生态位模型和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迁移,2005年后迁移加速。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加速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耕地扩张热点区主要分布于新疆、东北平原,收缩热点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黄土高原;(2)中国耕地适宜性下降2.6%,降水和积温适宜性下降最明显。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耕地适宜性下降10.0%,其他农业区降幅较小或呈现波动趋势;(3)中国自然条件强限制耕地增加19.9%,降水和积温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而侵蚀强限制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其他农业区均减少。研究结论:应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耕地空间格局,加强国家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引导控制,差异化实施耕地保护政策,有效提升耕地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空间格局演化 耕地适宜性变化 生态位模型 耕地保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被引量:36
2
作者 黄海潮 雷鸣 +1 位作者 孔祥斌 温良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9-348,共10页
研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能为我国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研究缺乏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动态变化的综合研究,因此在深入分析耕地空间格局... 研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能为我国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研究缺乏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动态变化的综合研究,因此在深入分析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上,构建了图斑尺度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异质评估模型,全面评估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了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水田和旱地重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北迁移。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旱地持续增加,东北平原区水田持续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2)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减幅分别为1.35%和0.55%。耕地供给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增加,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总价值与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3)中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空间分异明显。北方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单位价值减少;青藏高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价值均减少;其他农业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而单位价值增加。应通过优化耕地空间格局、精准实施耕地休养生息策略、建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等有效提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空间格局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耕地生态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演变——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例
3
作者 刘雨函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1期43-45,共3页
保障粮食安全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对于耕地的关注和保护在如今愈发重要。本文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8、2013、2018年的耕地保有量为数据,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的演变,探究其空间自相关性。并... 保障粮食安全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对于耕地的关注和保护在如今愈发重要。本文以四川省21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8、2013、2018年的耕地保有量为数据,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浅析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的演变,探究其空间自相关性。并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获取“高-高”类型区以及“低-低”类型区的分布状况以及演变特征,得出四川省各地级行政区耕地保有量的空间集聚情况,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为耕地保护指明未来的方向,提高耕地保护措施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分析 四川省 耕地保有量空间格局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