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县域耕地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
作者 周雨彤 邓楚雄 邓志位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8-97,共10页
为了研究湖南省耕地分布及破碎化情况,基于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以122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破碎化指标体系评估耕地破碎化情况,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耕地破碎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借助地理探... 为了研究湖南省耕地分布及破碎化情况,基于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以122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破碎化指标体系评估耕地破碎化情况,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耕地破碎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耕地破碎化空间异质性成因。结果显示:(1)湖南省2000—2020年耕地丰度逐步下降,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格局,整体由南向北递增;(2)耕地破碎化具有加剧的态势,空间上呈现东北向西南升高的分布特点,高破碎化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湘西地区耕地破碎化加剧显著;(3)耕地破碎化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且集聚性有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高-高聚类主要分布在湘西和湘南,低-低聚类则集中分布在湘北;(4)自然、人文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湖南省耕地破碎化现象的空间异质性;自然因素为其主导因素,人文因素中人均GDP、人口密度、距道路距离对其影响较大。综上所述,湖南省耕地破碎化呈现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受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管理和耕地禀赋差异影响,其空间异质性增强。基本研究结论,建议:高破碎化地区应优先土地整合和生态修复;中等地区可通过土地整治和优化农业结构提升耕地利用率;低破碎化地区则需注重耕地保护和现代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地理探测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县域耕地破碎化驱动因子分析——以耒阳市为例
2
作者 王慧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58-60,共3页
该文以耒阳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区位条件等角度筛选相关驱动因子,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系统分析丘陵地区县域耕地破碎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人口密度是造成耕地破碎化的主要影响因子,高程、坡度、人均建... 该文以耒阳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区位条件等角度筛选相关驱动因子,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系统分析丘陵地区县域耕地破碎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人口密度是造成耕地破碎化的主要影响因子,高程、坡度、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距乡镇中心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对耕地破碎化影响较弱。该文为耒阳市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县域耕地破碎化 驱动因子 地理探测器 人口密度 耒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种植业面源污染多尺度特征及其与耕地破碎化的相关性
3
作者 宋孟斐 何伟军 安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387-11403,共17页
种植业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耕地破碎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造成影响。合理测算种植业面源污染量和耕地破碎化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保护农业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1年多时期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利用... 种植业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耕地破碎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造成影响。合理测算种植业面源污染量和耕地破碎化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保护农业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1年多时期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利用清单分析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省域和市域多尺度种植业面源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并结合ArcGIS、景观格局软件Fragstats测算长江经济带多尺度耕地破碎化情况,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深入研究多尺度种植业面源污染与耕地破碎化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尺度上,长江经济带种植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单元是耕地(44.15万t),主要污染物是总氮。省域尺度上,种植业面源污染省份主要集中在湖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市域尺度上,28.13%的地级市种植业面源污染均值大于0.5万t。(2)区域尺度上,长江经济带经历了“破碎化加重⁃波动破碎化”阶段。省域尺度上,贵州省、上海市、云南省和重庆市均达到较高破碎化。市域尺度上,40.77%的地级市处于较高破碎化和高度破碎化。(3)区域尺度上,地块空间特征和聚集度对种植业面源污染具有正向影响。省域尺度上,对11省市种植业面源污染影响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耕地聚集指数、分维指数和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市域尺度上,耕地散布与并列指数与杭州市、湖州市和嘉兴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关联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科学治理种植业面源污染以及制定精细化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面源污染 耕地破碎化 来源解析 相关性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下游煤矿采煤塌陷区耕地破碎化动态演变——以山东济宁市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家新 胡振琪 +4 位作者 袁冬竹 梁宇生 李鹏宇 杨坤 浮耀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39-3055,共17页
黄河流域下游煤矿区多属于高潜水位矿区,煤炭开采引发地表塌陷,积水严重。同时存在耕地面积持续消退、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时期,亟需揭示矿区耕地资源的... 黄河流域下游煤矿区多属于高潜水位矿区,煤炭开采引发地表塌陷,积水严重。同时存在耕地面积持续消退、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时期,亟需揭示矿区耕地资源的动态演变规律和解决采煤塌陷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通过以黄河流域下游“煤-粮”复合区山东济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概率积分法预测2019—2030年采煤塌陷地扩张以及土地资源损毁情况,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选取1 pixel和2 pixel宽度阈值,通过斑块重要度指数(I_(dPC))分别提取不同阈值下研究区内集中连片且面积较大的耕地重要核心区,采用整体连通性指数(I_(IIC))定量分析2018—2030年耕地核心区因塌陷损毁导致的耕地破碎化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①济宁市2018—2030年间采煤塌陷区不断扩张,到2030年预测采煤塌陷区50613.52 hm 2,损毁土地中耕地面积32603.65 hm 2,且东滩煤矿损毁耕地最为严重;②MSPA分析中边缘宽度阈值设定将会导致斑块数量以及内部连接度显著变化,在1 pixel阈值下表征塌陷导致的细小耕地破碎化作用明显;③未来10 a济宁市采煤塌陷造成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重要核心区域逐渐消退,煤矿区内耕地呈现破碎零散的分布状态,且小尺度的煤矿区耕地面积变化,导致周围大片耕地连接度降低;④不同资源赋存、生产利用状况不同,导致不同煤矿耕地破碎化特征明显差异。其中岱庄生建煤矿、北徐楼煤矿耕地平均I_(IIC)值变化较大,分别下降0.65和0.64;高庄煤矿、横河煤矿、济宁二号煤矿、三河口煤矿和杨庄煤矿平均I_(IIC)值分别下降0.58,0.55,0.55,0.51,0.51,表明未来10 a矿区内的耕地连接度大幅下降、破碎化程度加剧。综上所述,塌陷区耕地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域范围耕地连接度,因此在今后土地复垦工作中,各煤矿区需要强化耕地复垦的力度,从而减小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采煤塌陷区 耕地破碎化 形态学 空间格局分析 济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限 周旭 +2 位作者 吴贵琼 梁嘉兴 周言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明遵义市耕地破碎化的时空成因,为减少当地耕地破碎化及合理整治土地提供参考。【方法】以遵义市为例,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和熵值法测算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分析2000—2020年遵义地区耕地破碎化的时空变化,基于全局回归分析、... 【目的】探明遵义市耕地破碎化的时空成因,为减少当地耕地破碎化及合理整治土地提供参考。【方法】以遵义市为例,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和熵值法测算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分析2000—2020年遵义地区耕地破碎化的时空变化,基于全局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耕地破碎化成因。【结果】2000—2010年遵义市整体用地结构变动较小,林地和草地变幅较明显,草地和水体面积有所下降,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2010—2020年,遵义整体用地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耕地和草地面积降低,森林和人造地表面积显著增加。遵义各县(市、区)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分布具有空间差异性,耕地破碎化严重区域整体向南部地区(播州区和红花岗区,其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均大于0.6)转移,其他区县的耕地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耕地破碎化与平均坡度的负相关性最高(—0.795),与农村收入绝对额的正相关性最高(0.780)。距河流平均距离对耕地破碎化的负向影响呈南高北低;距路网平均距离对耕地破碎化的负向影响呈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对耕地破碎化的负向影响呈西北高东南低,但其对耕地破碎化的影响较小(相关系数为0.039);平均坡度对耕地破碎化的负向影响呈西南高东北低。【结论】遵义各县(市、区)耕地破碎化分布整体呈现南多北少,影响其耕地破碎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平均坡度、农村收入绝对额、距河流平均距离、距路网平均距离和平均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景观指数 时空变化 成因 遵义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拜泉县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盖兆雪 陈旭菲 杜国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为识别黑土区拜泉县耕地破碎化类型和评估耕地破碎化程度,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期耕地利用数据,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在像元水平上定量反映耕地破碎化过程,揭示了耕地破碎化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并在县级尺度和村级尺度上... 为识别黑土区拜泉县耕地破碎化类型和评估耕地破碎化程度,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期耕地利用数据,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在像元水平上定量反映耕地破碎化过程,揭示了耕地破碎化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并在县级尺度和村级尺度上分析了耕地破碎化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拜泉县耕地破碎化程度整体呈现“缓慢—急剧—缓慢”的趋势,2005—2010年是耕地破碎化变化的快速时期;(2)拜泉县耕地破碎化空间上呈现“孔洞耕地为主导,核心耕地分布集中”的特点,2010年后斑块耕地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耕地破碎化问题日益突出;(3)乡镇级尺度上,2000—2005年西部和东部地区耕地破碎化程度较大,2010—2015年除中部地区外,其余地区斑块耕地比例均稳定增加,核心耕地比例减少,耕地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4)村级尺度上,拜泉县各个村的耕地破碎化程度有较大差异;(5)拜泉县耕地破碎化原因主要受自然、利用、设施和管理切割力的影响。综上,自然—人文双重因子作用导致研究区耕地破碎化的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移动窗口技术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西方山丘陵区耕地破碎化的特征及动因分析——以潼南区柏梓镇水头社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志远 刘属灵 邵景安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2期42-45,52,共5页
为测算耕地破碎化程度,分析土地整理对渝西方山丘陵区耕地景观的影响,探讨耕地破碎化的影响因素。从景观方面遴选出平均斑块面积、耕地斑块密度指数、耕地斑块破碎化指数等典型指标,构成耕地破碎化指标体系。结果表明,2012年水头社区的... 为测算耕地破碎化程度,分析土地整理对渝西方山丘陵区耕地景观的影响,探讨耕地破碎化的影响因素。从景观方面遴选出平均斑块面积、耕地斑块密度指数、耕地斑块破碎化指数等典型指标,构成耕地破碎化指标体系。结果表明,2012年水头社区的耕地破碎化指数为0.0423,2017年的耕地破碎化指数为0.0369,破碎化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水头社区耕地破碎化的主要特征为受地形因素影响,地势起伏越大的区域,破碎化程度越高;研究区耕地破碎化的主要动因是地形、土地利用政策、水域、道路等因素;地形因素为渝西方山丘陵区耕地破碎化的根本因素,土地利用政策为其破碎化程度降低的有效措施,应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等政策与措施,积极引导土地流转,统筹城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破碎化特征 破碎化动因 渝西方山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耕地破碎化与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关联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旺 潘润秋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9-67,共9页
基于景观指数分析法、熵权法测算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在分析县域耕地破碎化时空演变基础上,通过双变量Moran’s I指数探讨耕地破碎化与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浙江耕地破碎化与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空... 基于景观指数分析法、熵权法测算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在分析县域耕地破碎化时空演变基础上,通过双变量Moran’s I指数探讨耕地破碎化与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浙江耕地破碎化与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空间负相关关系,研究时段内耕地破碎化增幅高值区分布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浙北平原、东南沿海平原及金衢盆地一带,低值区分散在山地、丘陵区;地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幅高值区则集中分布在平原、盆地区,可见耕地破碎化越严重,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损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地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网平原地区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文灏 沈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3-729,共7页
【目的】耕地破碎化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因素,研究其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趋势对于地区的农业发展、提高耕地保护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以浙江省嘉兴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2009-2018年嘉兴市7个县级单位的耕... 【目的】耕地破碎化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因素,研究其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趋势对于地区的农业发展、提高耕地保护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以浙江省嘉兴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2009-2018年嘉兴市7个县级单位的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各县(市、区)耕地破碎化变化趋势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就其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空间上,嘉兴市耕地破碎化呈现由中部向南北逐渐递减的趋势。在时间上,2009年各县(市、区)耕地破碎度综合指数的变异系数为0.040,变异系数逐渐增加至2014年的0.057。2012年嘉兴市开始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变了各县(市、区)耕地破碎化空间差异,2018年各县(市、区)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的变异系数下降至0.041,同时也减小了各县(市、区)耕地破碎化的空间差异。【结论】需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完善整治模式,并将耕地的破碎化治理及耕地连片建设纳入耕地保护考核目标内容,以制度降低耕地破碎化程度。图2表2参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利用 国土空间规划 景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耕地破碎化与贫困空间相关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童新华 李莹 +1 位作者 韦燕飞 刘秋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提取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2000~2015年4期Landsat影像的耕地数据,构建了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耕地破碎化评价体系,测算了不同时间的耕地破碎度;并利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表征了空间贫困水平;最后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了不同时间的耕... 提取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2000~2015年4期Landsat影像的耕地数据,构建了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耕地破碎化评价体系,测算了不同时间的耕地破碎度;并利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表征了空间贫困水平;最后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了不同时间的耕地破碎化与贫困的空间相关特征。结果表明:耕地高度破碎化为德保县、靖西市和天等县一带,基本处于中高水平的是西部5县,破碎化水平最低的是扶绥县;贫困程度总体上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变低;耕地破碎化与贫困呈现空间正相关,2000年的正相关性最强,Moran’s I为0.2053,在双变量LISA集聚图中,高—高正相关型和低—高负相关型的区县集中分布于西部,低—低正相关型和高—低负相关型的区县多分布于区域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贫困 景观指数 空间自相关 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耕地破碎化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俊韬 林锦耀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4-21,共8页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区,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耕地破碎化程度评价体系,计算出区域内各街道/镇单位的耕地破碎化程度综合指数,选取10个可量化的自然条件及人类社会活动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10个因...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区,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耕地破碎化程度评价体系,计算出区域内各街道/镇单位的耕地破碎化程度综合指数,选取10个可量化的自然条件及人类社会活动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10个因子对耕地破碎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0个因子均为广州市耕地破碎化的影响因子,其单个因子对耕地破碎化影响由强到弱为市区行政中心距离因子、气温因子、GDP因子、坡度因子和海拔因子、降水量因子、建设用地距离因子、道路距离因子、水体距离因子、人口密度因子;10种因子中任意2种因子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降低广州市耕地破碎化程度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地理探测器 景观格局指数 主成分分析法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中县耕地破碎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军维 孙鹏举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9期32-35,共4页
耕地破碎化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阻碍农业机械的采用,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削弱了农民对土地长期投入的积极性,同时对耕地保护带来影响。文章通过对榆中县耕地破碎化的现状分析,总结产生耕地破碎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为... 耕地破碎化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阻碍农业机械的采用,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削弱了农民对土地长期投入的积极性,同时对耕地保护带来影响。文章通过对榆中县耕地破碎化的现状分析,总结产生耕地破碎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为遏制耕地破碎化和进一步保护耕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耕地破碎化演变时空分异研究
13
作者 周林 刘喆 +1 位作者 李玲 丁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9期79-83,共5页
为提升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实施耕地保护和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借鉴生态景观学研究思路,通过建立耕地破碎化测算模型,测算不同时期西安市的耕地破碎化演变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0年,西安市耕地破碎化日趋严重,辖区内各区(县)... 为提升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实施耕地保护和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借鉴生态景观学研究思路,通过建立耕地破碎化测算模型,测算不同时期西安市的耕地破碎化演变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0年,西安市耕地破碎化日趋严重,辖区内各区(县)耕地破碎化分异明显。总体来说,西安市中心城区外围涉农区(县)耕地破碎化程度呈现上升趋势,中心城区内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等老城区耕地破碎化程度降低。同时,分析了主要原因,包括农业结构调整使耕地变为园地和林地,耕地被建设用地分割而变得零散破碎,骊山黄土丘陵沟壑区和秦岭山区地形限制导致耕地破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演变情况 时空分异 陕西西安 2010—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HP-Entropy赋权法的耕地破碎化时空分析--以成都市新津区为例
14
作者 黄梦佳 赵诗童 +1 位作者 李颖 张汝正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9期99-108,共10页
为了解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格局并划分整治区域,从规模、形状、分布维度出发,采用改进FAHP-Entropy赋权法分析了耕地破碎化时空分异情况,并结合热点分析确定整治分区。结果表明:(1)耕地动态变化上,研究时段区域内耕地斑块数量呈下降趋势... 为了解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格局并划分整治区域,从规模、形状、分布维度出发,采用改进FAHP-Entropy赋权法分析了耕地破碎化时空分异情况,并结合热点分析确定整治分区。结果表明:(1)耕地动态变化上,研究时段区域内耕地斑块数量呈下降趋势,耕地规模先减后增,减少耕地呈现向西南方向聚集的态势。(2)县域尺度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上,研究时段区域内耕地景观破碎化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规模、形状、分布3类破碎化指数均呈减少趋势,规模破碎化指数对耕地景观破碎化指数的影响占主导地位。(3)乡镇(街道)尺度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上,各乡镇(街道)耕地景观破碎化时空变化存在差异,但整体形成“东北部上升、其余地区下降”的分布格局。从分维属性看,规模、形状、分布破碎化高值和低值区乡镇(街道)数量减少,而中值区乡镇(街道)数量增加,整体呈现更加均衡的趋势。(4)2023年变更的耕地景观破碎化热点分析结果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变化趋势,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和明显的地域特征,并划分出Ⅰ区(热点区域)、Ⅱ区(不显著区域)、Ⅲ区(冷点区域)3个整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改进FAHP-Entropy赋权法 时空分析 整治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块破碎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雪冉 赵艳玲 +2 位作者 李源 蒋舒 王鹏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6-319,共4页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阐述皖江城市带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田块破碎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71.38%,损失严重;耕地质量是影响农业产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劳动力和流动性资...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阐述皖江城市带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田块破碎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71.38%,损失严重;耕地质量是影响农业产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劳动力和流动性资产投入产生过剩现象,加上耕地的破碎,使农机具的使用进退两难,因而应加大土地整治推进力度,规整田块,配套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ArcGIS Pro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天武 刘镫泽 +3 位作者 刘志双 李轶 万雯婷 王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59-62,共4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则是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方法,提出利用ArcGIS Pro...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则是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方法,提出利用ArcGIS Pro软件为工具,通过其高级的空间分析功能、数据管理能力和可视化技术,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结合滇南地区某镇域实例,详细介绍了ArcGIS Pro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耕地破碎化 ArcGIS Pro 滇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