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株潭城市群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庆 陈利根 +1 位作者 何长元 张凤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利用长株潭城市群近10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该区域耕地动态变化的趋势,并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显著,耕地呈现... 利用长株潭城市群近10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该区域耕地动态变化的趋势,并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显著,耕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得出社会发展因素、经济增长因素、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因素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是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变化的四大类主要驱动因素;总体上,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约低于累计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该区域耕地减少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动态变化 驱动因子 土地相对变化 数理统计方法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荆州市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徐艳 周勇 湛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3-715,共3页
以湖北省荆州市1997~2004年耕地数据为基础和平台,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为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GM(1,1)模型对荆州市耕地资源数量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结果符合荆州耕地数量变化规律。... 以湖北省荆州市1997~2004年耕地数据为基础和平台,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为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GM(1,1)模型对荆州市耕地资源数量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结果符合荆州耕地数量变化规律。荆州市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因此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耕地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动态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崇辉 蔡湘文 杨维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92-4795,共4页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2005年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机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近3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近30年来耕地面积经历了波动性...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2005年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机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近3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近30年来耕地面积经历了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处于持续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把影响耕地变化的13个因子进行归纳,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压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广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针对驱动力提出一定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动态变化 驱动力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小城镇耕地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叶长盛 董玉祥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2期117-120,124,共5页
选择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市南海区盐步为研究区域,采用GIS技术与方法,对其耕地动态变化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87~2003年间耕地变化是盐步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耕地年变化率达到4.50%,各村委会耕地面积变化存在差... 选择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市南海区盐步为研究区域,采用GIS技术与方法,对其耕地动态变化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87~2003年间耕地变化是盐步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耕地年变化率达到4.50%,各村委会耕地面积变化存在差异;耕地主要转化为园地、独立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占耕地变化面积的70.82%;耕地内部三级类型的相互转化趋势明显,主要是由灌溉水田向菜地进行转化;耕地景观格局变化明显,斑块数量不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急剧减少,耕地并4用不断破碎化,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耕地在研究区的地位不断下降;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仍将呈减少趋势,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比2003年减少1.89和3.11个百分点。图3,表6,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耕地动态变化 核心类型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动态变化与易被侵占区风险等级划分——以大冶市为例
5
作者 刘艳芳 雷莎莎 方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053-1058,共6页
以大冶市为例,基于大冶市2005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土地变更登记数据,分析了大冶市5年间的耕地动态变化情况,构建并定量分析了耕地侵占因子指标体系,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耕地易被侵占区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建设用... 以大冶市为例,基于大冶市2005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土地变更登记数据,分析了大冶市5年间的耕地动态变化情况,构建并定量分析了耕地侵占因子指标体系,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耕地易被侵占区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侵占是大冶市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大冶市有48.56%的耕地位于被侵占风险较高的区域,耕地保护工作形势严峻;耕地被侵占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陈贵镇、东岳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茗山乡等乡(镇、办事处)的耕地所面临的被侵占风险要高于其他乡(镇、办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动态变化 侵占因子 易被侵占区 风险等级 大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牛媛媛 任志远 杨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利用1949-200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过程,并选取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比例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耕地数量经历了较快增长—急剧减少—平稳减少—波... 利用1949-200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过程,并选取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比例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耕地数量经历了较快增长—急剧减少—平稳减少—波状减少的变化过程,太原市各地区的耕地变化也有明显差异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以及建立太原市耕地面积与驱动力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影响太原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太原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图4,表4,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动态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法 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佑辉 张敬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96-99,共4页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引起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变化对耕地面积减少的...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引起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变化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为明显;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中,反映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推进速度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农业技术进步驱动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 主成分分析法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进GM(1,1)模型在福州市耕地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栋梁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0期358-359,361,共3页
利用福州市1994~2007年的耕地数据,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递进GM(1,1)模型对福州市耕地资源数量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结果符合福州耕地数量变化规律,且福州市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呈... 利用福州市1994~2007年的耕地数据,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探讨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递进GM(1,1)模型对福州市耕地资源数量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较高,预测结果符合福州耕地数量变化规律,且福州市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递进GM(1 1)模型 耕地动态变化 福建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