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耕地利用净碳汇与农业生产的时空耦合特征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吴昊玥
孟越
黄瀚蛟
陈文宽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赫尔辛基大学农业与林业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0-368,376,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04127)。
-
文摘
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利用碳源/汇,可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耕地领域的数据参考。以中国30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范围(港、澳、台、西藏数据缺失过多,难以纳入分析),核算耕地利用碳排放、碳吸收量,根据二者差值分析净碳效应,刻画其时空演进特征,进而采用耦合协调度与改进的Tapio耦合指数探索净碳效应与农业产值的关系变化。结果表明:(1)20年间,耕地利用碳排放量均值为2.33×10^(8) t,呈先升后降态势,于2015年达到峰值2.63×10^(8) t;碳吸收量则由5.19×10^(8) t升至7.86×10^(8) t;净碳汇由3.19×10^(8) t增至5.40×10^(8) t,表明中国耕地利用系统始终呈现为碳盈余,碳汇效应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强。(2)就时序特征而言,净碳汇历经波动不定、高速增长、稳定增长3个阶段。从空间格局来看,净碳汇呈自东向西逐次递减的分布特征。(3)从数量角度而言,中国耕地利用净碳汇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已由全局失调改善为部分协调;从速率角度而言,二者增速关系在多数年份体现为经济主导型耦合,省域状态由若干类型并存演进为以经济主导型耦合居多。据此,应加快耕地利用方式自农资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促进种植业全产业链碳减排,分类分批推进排放大省减源增汇。
-
关键词
耕地利用净碳汇
碳排放
时空特征
耦合协调度
Tapio脱钩指数
-
Keywords
net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cropland use
carbon emission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degree of coupled coordination
Tapio decoupling index
-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