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丘陵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泸县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莉 魏晋 +1 位作者 高雪松 郑子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148-13150,共3页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相关理论,通过模型方法,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的基础上,以四川泸县为例,研究四川丘陵区耕地优化配置问题,并预测获得四川泸县2015年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指出,泸县应发展农业种植的优势,在发展...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相关理论,通过模型方法,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的基础上,以四川泸县为例,研究四川丘陵区耕地优化配置问题,并预测获得四川泸县2015年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指出,泸县应发展农业种植的优势,在发展粮食种植为主导的基础上,加强果园和林业发展;确保森林覆盖率不降低,适度地控制居民点扩展的速度,整合居民点及附近村庄的土地;加强未利用地的管理,补充泸县的耕地后备资源;提高丘陵地区耕地利用率,实现耕地资源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优化配置 多目标规划 泸县 四川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区耕地空间结构适宜度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以平阴县为例
2
作者 董金玮 郑新奇 王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0,共3页
山地丘陵类地区耕地的优化研究,对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耕地“空间结构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在适宜性评价成果及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能力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不同耕地类型在不同适宜级别... 山地丘陵类地区耕地的优化研究,对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耕地“空间结构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在适宜性评价成果及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能力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不同耕地类型在不同适宜级别的均衡因子矩阵,从而建立了空间结构适宜度模型。选取具有典型低山丘陵特征的平阴县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价当前耕地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耕地的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以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空间结构适宜度 理论研究 耕地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