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户耕地“非粮化”倾向的影响——兼论不同情景约束下的调节效应
1
作者 田蓬鹏 陈吉平 +1 位作者 潘子纯 朱玉春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9,共15页
科学技术的采用并非都能形成积极影响,也可能诱导一些负面影响,需要辩证看待。与粮食作物相比,节水灌溉技术与非粮作物具有更高的契合度和收益率,使得农户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增产增收的同时,易产生耕地“非粮化”倾向。基于河南等五省(... 科学技术的采用并非都能形成积极影响,也可能诱导一些负面影响,需要辩证看待。与粮食作物相比,节水灌溉技术与非粮作物具有更高的契合度和收益率,使得农户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增产增收的同时,易产生耕地“非粮化”倾向。基于河南等五省(区)的3440户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户耕地“非粮化”的诱导影响,并构建了相关情景约束以减弱不利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会显著促进农户耕地“非粮化”倾向产生。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形成的预期非粮作物收益与实际种粮收益的亩均收入差为5286.13元,是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与农户耕地“非粮化”倾向之间的中介机制。规模化经营、降低劳动力成本等农户生产经营条件会显著减弱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户耕地“非粮化”倾向的诱导作用;粮食补贴会显著抑制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耕地“非粮化”的诱导,但受到种植规模的约束,小规模经营中粮食补贴的抑制作用更明显。鉴于此,建议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时,通过完善节水灌溉的配套支持、优化粮食生产条件和加大种粮补贴等手段,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抑制耕地“非粮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耕地“非粮化”倾向 农户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