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北旱地小麦留茬深松膜侧沟播耕作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付增光 杜世平 廖允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7,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留茬、深松、膜侧沟播是融“深松储水效应”、“残茬覆盖保水增肥效应”和“起垄覆膜沟播聚水、保水、增温、透光效应”于一体的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具有极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夏闲期留茬覆... 试验结果表明,留茬、深松、膜侧沟播是融“深松储水效应”、“残茬覆盖保水增肥效应”和“起垄覆膜沟播聚水、保水、增温、透光效应”于一体的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具有极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夏闲期留茬覆盖、深松耕可把占小麦全生产年度50%的夏闲期降水最大限度地蓄积并保存于土壤之中,较传统翻耕法多蓄水76.2mm,蓄水率达50%以上;在夏闲期多蓄水的基础上,种麦时再应用起垄覆膜沟播技术,既可以把夏闲期蓄积到土壤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保住,又可把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最大限度地蓄住,加之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从而使旱地小麦的水、热条件明显改善,达到既增产增收,又保水保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高原 旱地 小麦 留茬深松 膜侧沟播 耕作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效益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雯 侯立白 +2 位作者 蒋文春 张斌 赵宏亮 《辽宁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辽西北地区 耕作技术体系 效益评价 机械化 生态环境恶化 地表径流 水资源匮乏 农业生产 土壤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技术体系的统筹方法探究
3
作者 何元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1期56-60,共5页
耕作技术体系的统筹方法探究何元农(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室贵阳550006)DISCUSSIONONOVERALLPLANNINGOFCULTIVATINGTECHNIQUESYSTEMHeYuannong(G... 耕作技术体系的统筹方法探究何元农(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室贵阳550006)DISCUSSIONONOVERALLPLANNINGOFCULTIVATINGTECHNIQUESYSTEMHeYuannong(GuizhouAcademyof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耕作技术体系 统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民要术》“杷”“劳”关系考——《齐民要术》“耕—杷—劳”耕作技术体系申论
4
作者 李润生 《古今农业》 2014年第2期12-20,共9页
农史学界一般认为北方旱地农业"耕-耙-耢"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齐民要术》时期,然而《齐民要术》完整记载"耕-杷-劳"配合的耕作技术只出现三次,更多的地方只提"耕劳"而不提"杷"。因此... 农史学界一般认为北方旱地农业"耕-耙-耢"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齐民要术》时期,然而《齐民要术》完整记载"耕-杷-劳"配合的耕作技术只出现三次,更多的地方只提"耕劳"而不提"杷"。因此,农史学界所持的观点还需要在深入分析《齐民要术》中"杷""劳"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确证。《齐民要术》"杷""劳"关系的考察,有助于从理性上明确认识"耕-杷-劳"旱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也有助于深化古代耕作制度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一体化耕作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丁晓义 姜鸿明 +3 位作者 董超 李林志 陈永娜 严美玲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19-23,共5页
本研究将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作为一个整体,采用免耕、深松、翻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秸秆100%粉碎还田和秸杆不还田2种覆盖水平,设计了10套耕作技术体系,探讨了周期内不同的耕作技术体系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地温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出... 本研究将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作为一个整体,采用免耕、深松、翻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秸秆100%粉碎还田和秸杆不还田2种覆盖水平,设计了10套耕作技术体系,探讨了周期内不同的耕作技术体系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地温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的耕作技术体系,并对全程免耕这一新型耕作技术在鲁东丘陵区的适宜性进行了鉴定。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免耕100%还田+小麦深松100%还田耕作技术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适宜在鲁东丘陵区推广应用;因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含量较低,全程免耕对土壤容重及地温影响不利,最终影响产量,暂不适宜在鲁东丘陵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一年两熟 耕作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在军 《当代农机》 2006年第5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耕作技术体系 保护性耕作 应用 玉米 土壤物理性状 保护生态环境 机械化耕作 刀耕火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调范 李汉和 +3 位作者 陈鹏宇 曹书生 汪克俭 童吉祥 《湖北农机化》 2014年第4期51-55,共5页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少耕、免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或埋覆还田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2010-2012年,团风县连续3年承...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少耕、免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或埋覆还田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2010-2012年,团风县连续3年承担实施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了南方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12年通过了省农机局组织的验收,得到了省验收组专家的充分肯定。3年来,团风县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新机具做了大量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和示范推广作用,在南方稻作区水旱连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 耕作技术体系 保护性耕作项目 可持续发展 试验示范 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一熟谷黍豆类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白仕君 高德 李强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1期49-50,共2页
阳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边界,全县辖13个乡(镇)、290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万人,耕地面积6.93万hm^2,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且高温多雨,春秋两季凉爽,年降水量420mm左右... 阳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边界,全县辖13个乡(镇)、290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万人,耕地面积6.93万hm^2,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且高温多雨,春秋两季凉爽,年降水量42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7.1℃,平均海拔1050m,无霜期125d左右,主要种植玉米、谷子、黍子和豆类,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技术体系 豆类 黍子 保护性 年平均气温 种植制度 大陆性气候 农业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与果园种草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丙智 张林森 +1 位作者 栾东珍 安孟林 《果农之友》 2005年第10期28-28,31,共2页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种草技术 果园 农业耕作技术 耕作技术体系 耕作方法 中耕除草 除草剂 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保护性耕作的机理与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斌 吴昆仑 《青海农林科技》 2005年第2期65-66,共2页
从保护性耕作的生态环境保护机理、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机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等方面对保护性耕作进行了论述,以供从事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耕作技术体系 保护机理 生态环境 增产机理 工作人员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恒新 《当代农机》 2008年第2期9-10,共2页
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保护性耕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推广应用到7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 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保护性耕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推广应用到7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据统计,全世界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已达到1.69亿hm^2,占世界总面积的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应用 耕作技术体系 旱作农业技术 秸秆覆盖 综合控制 病虫草害 抗旱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秸秆全覆盖模式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海东 《农机科技推广》 2014年第7期50-51,共2页
吉林省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是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全市耕地面积99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在873万亩以上,产量在113亿斤左右.目前耕作方式和方法存在弊端,耕层越来越浅,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粮食产量徘徊不前.近几年来,沙尘暴频发,很重... 吉林省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是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全市耕地面积99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在873万亩以上,产量在113亿斤左右.目前耕作方式和方法存在弊端,耕层越来越浅,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粮食产量徘徊不前.近几年来,沙尘暴频发,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耕地的裸露.秸秆全覆盖模式保护性耕作是以秸杆全覆盖地表,免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耕作技术体系,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持续增加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覆盖模式 玉米 秸秆 粮食产量 耕作技术体系 耕地面积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积区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麦秀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68-69,共2页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以有效培肥地力,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以有效培肥地力,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麦积区通过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试验示范,尤其是通过实施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2012-2013在5个乡(镇)实施保护性耕作0.29万hm2,节约生产成本255.14万元,增产增收202.99万元。取得节本增收综合效益458.13万元,提高土壤含水率12.2~22.4 g/kg,增加土壤有机质0.1~0.4 g/kg。在增产增收、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小麦机械化 耕作栽培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含水率 耕作技术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与推广 被引量:1
14
作者 慕彩有 贺宪臣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技术示范 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耕作技术体系 耕作方法 残茬覆盖 播种质量 水分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一作杂粮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轮作倒茬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旭 黄改梅 《山西农机》 2006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 轮作倒茬 杂粮 耕作技术体系 试验示范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率 土壤有机质 秸秆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平市一年一熟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
16
作者 周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年第14期46-47,共2页
玉米一年一熟耕作模式是目前许多地区农业采用的基本种植制度。与保护性耕作相比,传统耕作主要存在频繁耕翻、碎土整地和秸秆焚烧等弊端,对保土保水及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危害。高平市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玉米精密播种+秸秆粉碎还田... 玉米一年一熟耕作模式是目前许多地区农业采用的基本种植制度。与保护性耕作相比,传统耕作主要存在频繁耕翻、碎土整地和秸秆焚烧等弊端,对保土保水及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危害。高平市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玉米精密播种+秸秆粉碎还田+浅表旋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种新的耕作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耕作中的弊端,节约了作业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高平市 技术路线 玉米 耕作技术体系 秸秆粉碎还田 传统耕作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风沙灌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
17
作者 柴佩钦 《农机科技推广》 2011年第10期31-31,共1页
甘肃省张掖市处于河西走廊中部,属中温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为一年一熟制灌溉农业。该市冷凉风沙灌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始于2003年,先后由山丹、临泽、甘州、民乐4县(区)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对保护性耕作... 甘肃省张掖市处于河西走廊中部,属中温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为一年一熟制灌溉农业。该市冷凉风沙灌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始于2003年,先后由山丹、临泽、甘州、民乐4县(区)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全面科学的适应性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已逐步探索出适宜张掖市冷凉风沙灌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技术推广模式,机具配套系统及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技术推广模式 灌区 风沙 河西走廊中部 示范项目 耕作技术体系 适应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机械化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贵忠 余继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3,共3页
分析了云南省的水资源情况及机械化节水农业的特点,提出其机械化节水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技术措施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 云南 机械化节水农业 特点 农田整治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地力建设 覆盖保墒技术 喷灌技术 微灌技术 生态农业 节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与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克诚 《农机科技推广》 2006年第5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20世纪30年代 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配套农机具 耕作技术体系 美国国会 免耕技术 土壤质量 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丹县保护性耕作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陆海 王博炜 周得辉 《农机科技推广》 2005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山丹县 耕作技术体系 2004年 运行机制 区域特点 运行模式 种植习惯 轮作制度 综合效益 组织措施 示范县 农业部 甘肃省 适应性 适用性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