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高温复合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辉 侯锁霞 贾晓鸣 《工具技术》 2012年第9期51-53,共3页
MoS2、WS2、Sb2O3三种物质都是常见的金属基固体润滑剂,且性能优良,但作为单一涂层的局限性较大,因此,可将三种物质复配组成一种耐高温复合固体润滑涂层,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涂层配比,通过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和电镜探讨该耐高温复合涂层的... MoS2、WS2、Sb2O3三种物质都是常见的金属基固体润滑剂,且性能优良,但作为单一涂层的局限性较大,因此,可将三种物质复配组成一种耐高温复合固体润滑涂层,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涂层配比,通过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和电镜探讨该耐高温复合涂层的润滑性能、分析其润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复合固体润滑涂层 摩擦磨损试验 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 最优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固体润滑剂WS_2的钛合金激光熔覆高温耐磨复合涂层组织与耐磨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皋莲 吴少华 +2 位作者 刘海青 段业宽 刘秀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43-147,共5页
为提高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γ-Ni Cr Al Ti/Ti C与γ-Ni Cr Al Ti/Ti C+Ti WC2/Cr S+Ti2CS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和显微组织,在球-盘式高温摩擦磨损... 为提高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γ-Ni Cr Al Ti/Ti C与γ-Ni Cr Al Ti/Ti C+Ti WC2/Cr S+Ti2CS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和显微组织,在球-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室温、300℃、600℃)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的复合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γ-Ni Cr Al Ti/Ti C复合涂层主要由硬质相Ti C和γ-Ni Cr Al Ti固溶体组成;γ-Ni Cr Al Ti/Ti C+Ti WC2/Cr S+Ti2CS复合涂层主要是由硬质Ti C和Ti WC2为耐磨增强相、γ-Ni Cr Al Ti为增韧相、Ti2CS和Cr S金属硫化物为自润滑相组成的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γ-Ni Cr Al Ti/Ti C和γ-Ni Cr Al Ti/Ti C+Ti WC2/Cr S+Ti2CS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在实验温度下都远低于Ti6Al4V基体;γ-Ni Cr Al Ti/Ti C+Ti WC2/Cr S+Ti2CS表现出良好的高温自润滑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6AL4V 高温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 被引量:6
3
作者 孟祥军 刘秀波 +1 位作者 刘海青 陈瑶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4,116,共7页
为了提高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γ-Ni Cr Al Ti/Ti C与γ-NiCr Al Ti/Ti C/Ca F2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和显微组织,在球-盘式高温... 为了提高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γ-Ni Cr Al Ti/Ti C与γ-NiCr Al Ti/Ti C/Ca F2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和显微组织,在球-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室温,300℃,600℃)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的复合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γ-Ni Cr Al Ti/Ti C/Ca F2复合涂层主要由"原位"生成的小块状,针状Ti C颗粒及Ti C树枝晶,γ-Ni Cr Al Ti固溶体基体及弥散分布的球状Ca F2颗粒组成.由于硬质增强相Ti C与增韧相γ-Ni Cr Al Ti的共同作用,γ-Ni Cr Al Ti/Ti C与γ-Ni Cr Al Ti/Ti C/Ca F2复合涂层的磨损率在试验温度下都远低于Ti-6Al-4V基体;在600℃时,γ-Ni Cr Al Ti/Ti C/Ca F2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21,相对于基体与γ-Ni Cr Al Ti/Ti C涂层分别降低了43%,50%,表现出良好的高温自润滑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固体润滑 高温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激光熔覆镍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范红梅 刘海青 +3 位作者 孟祥军 刘秀波 石皋莲 吴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02-105,共4页
为提高Ti6A1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Cr-Cr3C2和自润滑颗粒CaF2复合合金粉末为涂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出以TiC为增强相、CaFz为自润滑相、NiCr/TiC共晶为增韧相的高温耐磨自润滑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 为提高Ti6A1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Cr-Cr3C2和自润滑颗粒CaF2复合合金粉末为涂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出以TiC为增强相、CaFz为自润滑相、NiCr/TiC共晶为增韧相的高温耐磨自润滑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组织,测试了涂层沿层深方向的硬度分布,分别在室温、300℃和600℃时测试了复合涂层和Ti6A14V合金基体的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团絮状NiCr/TiC共晶和球状CaF2分布在TiC基体中,涂层的平均硬度约1150HVo。,为基体的3~4倍。从室温到600℃,激光熔覆镍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Ti6A14V合金基体显著降低,该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高温自润滑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固体润滑高温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合金激光熔覆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涂层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秀波 刘元富 +3 位作者 穆俊世 宋天麟 周晓京 范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9-504,共6页
以NiCr-Cr3C2-40%CaF2(wt.%)复合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Nd:YAG激光熔覆技术,在γ-TiAl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了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涂层,在复合粉体准备时,采用Ni-P化学镀包覆原始CaF2颗粒,以减少其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分解、蒸发和上... 以NiCr-Cr3C2-40%CaF2(wt.%)复合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Nd:YAG激光熔覆技术,在γ-TiAl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了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涂层,在复合粉体准备时,采用Ni-P化学镀包覆原始CaF2颗粒,以减少其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分解、蒸发和上浮.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对所制备复合材料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TiAl合金及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涂层的室温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涂层由初生发达树枝状TiC和次生块状Al4C3碳化物增强相以及细小弥散分布的CaF2润滑颗粒均匀分布在塑韧性良好的NiCrAlTi(γ)基体中,其平均显微硬度是基体TiAl合金的2倍以上.CaF2颗粒由于采用Ni-P化学镀包覆而大部分得以保留,并且增强了其与NiCrAlTi(γ)金属基体的相容性,使得该复合材料涂层具有良好的自润滑和耐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激光熔覆 高温润滑复合材料涂层 NI-P化学镀 Γ-TIAL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Cr/Cr_3C_2-WS_2自润滑耐磨涂层的高温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秀波 刘海青 +6 位作者 孟祥军 杨茂盛 石世宏 傅戈雁 孙承峰 王明娣 齐龙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1,37,共7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0Cr18Ni9不锈钢基体上制备NiCr/Cr3C2耐磨涂层与NiCr/Cr3C2-30%WS2耐磨自润滑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组织。在室温、300℃和600℃下分别测试了上述...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0Cr18Ni9不锈钢基体上制备NiCr/Cr3C2耐磨涂层与NiCr/Cr3C2-30%WS2耐磨自润滑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组织。在室温、300℃和600℃下分别测试了上述涂层的干滑动摩擦学性能,并讨论其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WS2的熔覆涂层主要有Cr7C3、(Cr,W)C碳化物增强相、γ-(Fe,Ni)/Cr7C3共晶增韧相、WS2及CrS润滑相。两种涂层都随温度的升高,摩擦因数降低,而磨损率增大。在室温及300℃时,添加WS2涂层由于润滑相的作用拥有较好的减摩耐磨性能。在600℃时,由于涂层中碳化物硬质相的强度降低,两种涂层的磨损率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高温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荷下钛合金激光熔覆Ni60/h-BN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5
7
作者 任佳 刘秀波 +5 位作者 余鹏程 陆小龙 陈瑶 石皋莲 吴少华 徐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7-414,共8页
为提高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60和固体润滑剂h-BN复合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了以硬质Ti C、Ti B2、Cr B等为耐磨增强相、以h-BN为固体润滑相的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 为提高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60和固体润滑剂h-BN复合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了以硬质Ti C、Ti B2、Cr B等为耐磨增强相、以h-BN为固体润滑相的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及物相;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在不同载荷(2、5和8 N)下以Si3N4陶瓷球为对偶件测试了复合涂层与基体的干滑动磨损性能,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平均硬度为HV0.21 013.75,约是基体(HV0.2360)的3倍,在所有试验载荷下,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基体的低.随着载荷的增加,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先减小后升高,说明涂层在5 N载荷下显示出最好的自润滑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润滑 复合涂层 载荷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无机固体润滑剂的发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冯大鹏 刘近朱 +1 位作者 毛绍兰 高金堂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共5页
随着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及其在高温条件下的润滑提出了更高要求,如绝热柴油发动机轴承衬垫的工作温度达600—1000℃;汽车燃汽涡轮发动机,其工作温度为260—1100℃;其主轴温度达650℃;航空燃汽涡轮发... 随着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及其在高温条件下的润滑提出了更高要求,如绝热柴油发动机轴承衬垫的工作温度达600—1000℃;汽车燃汽涡轮发动机,其工作温度为260—1100℃;其主轴温度达650℃;航空燃汽涡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为250—1000℃;超音速飞机中控制装置的轴承表面温度达800℃;航天飞机控制装置的表面摩擦密封湿度达850℃,等等.八十年代以来摩擦学界已将此列为摩擦学应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普通润滑油,润滑脂及其他有机润滑剂已不可能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使用,而无机固体润滑剂,如一些氧化物、氟化物、软金属等,以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为解决高温工程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润滑问题,采用无机固体润滑剂已被证明是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 无机固体润滑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体润滑涂层最新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祥林 章小峰 王爱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共5页
近年来,高温固体润滑涂层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新型涂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综合大量最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温固体润滑涂层中的材料体系(主要包括基体材料、润滑材料、耐磨材料)、涂层结构设计、涂... 近年来,高温固体润滑涂层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新型涂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综合大量最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温固体润滑涂层中的材料体系(主要包括基体材料、润滑材料、耐磨材料)、涂层结构设计、涂层制备工艺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值得关注的材料体系和制备工艺,提出了固体润滑涂层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固体润滑 材料体系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表面陶瓷涂层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硕博 刘可立 +6 位作者 宋运泽 王兵 杨超 董健 柳彦博 刘玲 王琴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烧蚀的陶瓷涂层,将超高温、高冲刷、含氧的服役环境与基体隔离开来,是延长其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表面涂层技术种类丰富,工艺简单,耗时短,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既能赋予基体抗氧化和耐烧蚀性能... 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烧蚀的陶瓷涂层,将超高温、高冲刷、含氧的服役环境与基体隔离开来,是延长其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表面涂层技术种类丰富,工艺简单,耗时短,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既能赋予基体抗氧化和耐烧蚀性能,又不会显著影响基体的高温力学性能,有力地促进了C/C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本文从涂层的结构和成分出发,对现有涂层体系进行了梳理,再结合涂层的化学组成特点,系统综述了表面陶瓷涂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多种纳米结构增强涂层策略进行分析,最后展望了表面涂层技术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C/C复合材料 陶瓷涂层 表面涂层技术 抗氧化 高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聚苯硫醚复合涂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爱波 黄英 林起浪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9,共4页
主要讨论增韧材料对PPS性能的影响和各种填料用量对PPS复合涂层的附着力、抗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以及PPS复合涂层的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 :增韧树脂PEK—C的加入可提高PPS共混树脂的力学性能 ;共混树脂中加入 5 %的石墨、10 %TiO2 时 ... 主要讨论增韧材料对PPS性能的影响和各种填料用量对PPS复合涂层的附着力、抗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以及PPS复合涂层的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 :增韧树脂PEK—C的加入可提高PPS共混树脂的力学性能 ;共混树脂中加入 5 %的石墨、10 %TiO2 时 ,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复合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性能 高温性能 性能测试 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亚军 郁佳琪 +1 位作者 赵婕宇 王付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7,56,共7页
近年来,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微纳米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可以满足航空领域应用中对涂层厚度、力学性能、摩擦性能的更高要求。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高温... 近年来,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微纳米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可以满足航空领域应用中对涂层厚度、力学性能、摩擦性能的更高要求。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的材料体系、工艺参数优化和涂层结构设计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涂层组成相影响机理、工艺改进措施和涂层复杂界面结构,提出未来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体润滑 磁控溅射 涂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聚苯硫醚自润滑涂层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爱波 董文强 《陕西化工》 CSCD 1999年第4期1-2,5,共3页
论述了聚苯硫醚涂料的性能、组成、涂覆烧结工艺及近期研究发展状况。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润滑涂料 高温 涂层 涂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BNNSs杂化材料对磷酸盐复合涂层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文涛 王全龙 +2 位作者 王剑宇 王轶遥 李啸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44,76,共12页
目的通过在磷酸盐复合涂层中添加二氧化硅杂化氮化硼纳米片材料(SiO_(2)-BNNSs)来提升磷酸盐复合涂层的硬度和耐高温磨损性能。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BNNSs杂化材料,并作为纳米增强相加入到涂层中... 目的通过在磷酸盐复合涂层中添加二氧化硅杂化氮化硼纳米片材料(SiO_(2)-BNNSs)来提升磷酸盐复合涂层的硬度和耐高温磨损性能。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BNNSs杂化材料,并作为纳米增强相加入到涂层中。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SiO_(2)-BNNSs杂化材料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另外,采用喷涂法制备不同含量BNNSs和SiO_(2)-BNNSs的磷酸盐复合涂层,通过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探究涂层的摩擦磨损行为,对涂层磨痕形貌进行表征,并探讨涂层在高温条件下的磨损机理。结果XPS、SEM和TEM的分析结果表明,SiO_(2)成功修饰在BNNSs表面。SiO_(2)-BNNSs磷酸盐涂层相比零含量BNNSs涂层和纯BNNSs涂层表现得更加均匀致密,400℃条件下,质量分数为0.4%的SiO_(2)-BNNSs涂层硬度高达261.2HV。高温摩擦试验表明,BNNSs和SiO_(2)-BNNSs的加入,可以减轻涂层的磨损现象。同时,温度越高,涂层的耐磨损性能越好,400℃条件下,0.4%SiO_(2)-BNNSs涂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48和66.24×10–6mm^(3)/(N·m),耐高温磨损性能表现为最佳。结论SiO_(2)-BNNSs杂化材料的添加可以明显提升磷酸盐复合涂层的耐高温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纳米片 二氧化硅 杂化材料 磷酸盐复合涂层 高温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NiCrAl/Cr_(2)O_(3)/V_(2)O_(5)-Bi_(2)O_(3)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高温摩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均红 张博瑞 +2 位作者 杨杰 骆宝吉 樊鑫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49,共6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了NiCrAl/Cr_(2)O_(3)/V_(2)O_(5)-Bi_(2)O_(3)复合涂层,并对涂层在600℃下的摩擦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共混球磨、粘接团聚的方法,可制备出微米级且具有较好团聚形貌的V_(2)O_(3)-Bi_(2)O_(3)复合粉体,能... 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了NiCrAl/Cr_(2)O_(3)/V_(2)O_(5)-Bi_(2)O_(3)复合涂层,并对涂层在600℃下的摩擦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共混球磨、粘接团聚的方法,可制备出微米级且具有较好团聚形貌的V_(2)O_(3)-Bi_(2)O_(3)复合粉体,能够作为Ni基复合涂层的等离子喷涂喂料.复合涂层在600℃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33,且得益于良好高温自润滑性能、以及添加Cr_(2)O_(3)能够缓解V_(2)O_(5)-Bi_(2)O_(3)对涂层硬度的不利作用,因而复合涂层磨损率(3.84×10^(-4)mm^(3)/N·m)约为纯NiCrAlY涂层的一半.在高温摩擦下,复合涂层磨痕内生成以BiVO4为主的多元氧化物摩擦化学产物,并表现出易剪切滑移特征,这是复合涂层良好高温自润滑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高温润滑 NI基合金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激光原位合成自润滑复合涂层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仲炎 庄宿国 +4 位作者 杨霞辉 王勉 罗迎社 刘煜 刘秀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高温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原位合成多相混杂金属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熔覆粉末的成分为Ni60-16.8%TiC-23.2%WS_2(质量分数,下同),系统地研究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结构及其在20,300,600,800...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高温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原位合成多相混杂金属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熔覆粉末的成分为Ni60-16.8%TiC-23.2%WS_2(质量分数,下同),系统地研究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结构及其在20,300,600,800℃下的摩擦学性能和相关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701.88HV_(0.5))约为基体(350 HV_(0.5))的2倍;由于原位合成固体润滑相(Ti_2SC/TiS/NiS/TiO/TiO_2/NiCr_2O_4/Cr_2O_3)和硬质相(W,Ti)C_(1-x)/TiC/Cr_7C_3的协同作用,复合涂层的耐磨减摩性能明显优于基体。随着温度升高,涂层和基体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呈下降趋势,在800℃时复合涂层和基体的摩擦因数分别为0.32和0.43,磨损率分别为1.80×10^(-4),2.92×10^(-5)mm/Nm。在800℃下塑性变形、分层和氧化磨损为基体主要磨损机理,复合涂层以氧化磨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6AL4V合金 高温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原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表面激光制备Ti3SiC2-Ni基自润滑复合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欧阳春生 刘秀波 +3 位作者 罗迎社 梁珏 孟元 王跃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1-171,共11页
目的提高304不锈钢减摩耐磨性能。方法使用LDM-8060型半导体激光加工系统,制备出三种不同配比的Ti3SiC2-Ni基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其自带的能谱仪(EDS)对304不锈钢与Ti3SiC2-Ni基涂层进行表征,并... 目的提高304不锈钢减摩耐磨性能。方法使用LDM-8060型半导体激光加工系统,制备出三种不同配比的Ti3SiC2-Ni基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其自带的能谱仪(EDS)对304不锈钢与Ti3SiC2-Ni基涂层进行表征,并系统地分析其在室温和600℃下的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理。结果复合涂层主要由Cr0.19Fe0.7Ni0.11固溶体,硬质相Fe2C、Cr7C3和TiC,润滑相Ti3SiC2组成。其平均显微硬度分别为451.14、419.33、359.92HV0.5,明显高于304不锈钢基体的平均显微硬度(238.91HV0.5)。室温下,Ti3SiC2-Ni基复合涂层摩擦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41,0.46和0.48,磨损率分别为6.37×10^−5、16.52×10^−5、4.16×10^−5 mm^3/(N·m),均低于304不锈钢(0.56、46.35×10^−5 mm^3/(N·m))。在600℃下,Ti3SiC2-Ni基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38,0.43和0.41,磨损率分别为12.51×10^−5、7.58×10^−5、7.79×10^−5 mm^3/(N·m),也均低于304不锈钢(0.66,24.25×10^−5 mm^3/(N·m))。结论在室温和600℃下,Ti3SiC2-Ni基复合涂层能有效地提高304不锈钢的显微硬度,进而提升其摩擦学性能。其中添加10%Ti3SiC2的Ti3SiC2-Ni基复合涂层在600℃下表现出最好的耐磨性,而添加5%Ti3SiC2的Ti3SiC2-Ni基复合涂层在室温和600℃下表现出最好的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激光熔覆 TI3SIC2 润滑 复合涂层 高温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与腐蚀防护复合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彭文雅 李钢 +4 位作者 陈晓龙 李奎 陈芝来 王影 李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0-108,共9页
目的解决无机磷酸盐复合涂层本身润滑与腐蚀防护功能不可兼具的制备技术难题。方法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的设计理念,设计制备润滑与腐蚀防护兼具的功能一体化复合涂层。对多层复合涂层的组成和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腐蚀防护... 目的解决无机磷酸盐复合涂层本身润滑与腐蚀防护功能不可兼具的制备技术难题。方法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的设计理念,设计制备润滑与腐蚀防护兼具的功能一体化复合涂层。对多层复合涂层的组成和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腐蚀防护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多层复合涂层底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涂层整体界面结合良好且较致密,未出现界面分层和破裂等现象;高温摩擦磨损试验表明,随着试验环境温度的升高,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增大,但是增大幅度不显著。在室温至600℃的宽温域范围内其平均摩擦因数均在0.2以下,磨损率在10×10^(-5)mm^(3)/(N·m)以下。经500h的中性盐雾试验后,复合涂层表面未出现气泡、裂纹、锈蚀点。结论多层复合涂层在室温至600℃范围内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多层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涂层 高温 润滑 腐蚀防护 多层复合结构 功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博雅 曹志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38,共7页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以及易加工等特性,成为近来研究热点。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材料体系(即难熔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软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低温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以及...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以及易加工等特性,成为近来研究热点。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材料体系(即难熔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软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低温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以及高温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随后分析了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润滑机理,指出润滑膜的低剪切特性是实现减磨润滑的关键。接着介绍了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的制备技术,比较分析了烧结、电镀、化学镀、热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激光熔覆等技术,在制备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总结了目前在关于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应深入研究金属基体、固体润滑剂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指出研发新型固体润滑剂、改进现有制备技术、开发新工艺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润滑复合涂层 金属基 材料体系 润滑机理 制备技术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庆帅 刘秀波 +3 位作者 刘一帆 张林 孟元 刘怀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74,共14页
摩擦磨损大多数情况下不利于机械设备,我国作为机械制造大国,降低摩擦磨损对工业进步及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陶瓷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涂层作为工业应用中常见体系之一,主要以硬质陶瓷为基体,并掺杂润滑材料作为第二相组成,使其一方面继... 摩擦磨损大多数情况下不利于机械设备,我国作为机械制造大国,降低摩擦磨损对工业进步及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陶瓷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涂层作为工业应用中常见体系之一,主要以硬质陶瓷为基体,并掺杂润滑材料作为第二相组成,使其一方面继承陶瓷相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及强度,另一方面提高在常见摩擦环境下的润滑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航空航天、生物科技、高速列车等领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与探索。本文以陶瓷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涂层为中心,首先阐述复合涂层及固体润滑材料的基本分类;其次综述不同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工艺参数对制备陶瓷基高温自润滑涂层性能的影响及改善方法;然后归纳改善陶瓷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涂层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探讨了提升减摩耐磨性能的可行性和研究潜力;最后总结目前陶瓷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涂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2点:(1)对复合涂层的物相分析仍以解释现象为主,没有完整的理论基础;(2)对不同制备工艺下复合涂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手段较单一。因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1)研究陶瓷基体和不同润滑相、附加组元、高温环境的协同作用机理,建立系统的理论基础;(2)针对不同制备工艺的成型机理,重点研究工艺参数的协同作用对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形成的影响,扩展制备工艺的改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高温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制备工艺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