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及产品中外源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姚涓 赵均良 +4 位作者 陈金顶 穆虹 周峰 姜大刚 梅曼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72,共6页
分别从DNA和蛋白质2个水平上对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及其产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合成引物检测大豆内参照基因Lectin(大豆凝集素)及转基因抗除草剂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包括来自土壤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株系CP4的5... 分别从DNA和蛋白质2个水平上对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及其产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合成引物检测大豆内参照基因Lectin(大豆凝集素)及转基因抗除草剂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包括来自土壤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株系CP4的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5-enolpyruvylsh ik im ate-3-phosphate synthase,EPSPS)基因、花椰菜花叶病毒(Cau liflowermosaic virus,CaMV)35S启动子、胭脂碱合酶3′端的转录终止子(nopalinesynthase,NOS).应用优化的常规PCR方法,对大豆及其加工产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0.1%.通过PCR方法从转基因大豆中扩增出CP4-EPS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表达的外源蛋白质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得到该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并建立了一套基于蛋白质印迹杂交(western hybrid ization)的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粗加工品的方法,其检测极限达到1%以下.此两方法互相配合,互相印证,有助于规范化转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除草剂大豆 大豆加工产品 定性PCR 外源蛋白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2-EPSPS和GAT基因的耐除草剂大豆ZH10-6对田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成 姚俊津 +5 位作者 高越 王雅偲 解美霞 赵新 兰青阔 王永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明确转基因大豆ZH10-6(转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剂)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安全性,从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大豆病害、大豆根瘤菌和田间杂草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ZH10-6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主要节... 明确转基因大豆ZH10-6(转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剂)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安全性,从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大豆病害、大豆根瘤菌和田间杂草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ZH10-6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发生规律、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根瘤菌数量等方面的影响,与非转基因对照材料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目标除草剂草甘膦的施用,能够有效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因此认为,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对田间生物多样性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推广提供了安全性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除草剂大豆 生物多样性 节肢动物 大豆病害 大豆根瘤菌 田间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快速鉴定转基因大豆品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凤军 金浩然 +5 位作者 陈丽敏 葛越 徐易 郑如福 林洁洁 陈显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6-2124,共9页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品系高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DAS-68416-4、DAS-44406-6、DAS-81419、DP305423作为试验对象,根据品系特异的宿主与插入片断间连接区域的基因序列作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转基因标准品为材料,提取DN...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品系高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DAS-68416-4、DAS-44406-6、DAS-81419、DP305423作为试验对象,根据品系特异的宿主与插入片断间连接区域的基因序列作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转基因标准品为材料,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定性PCR扩增,尼龙膜点样,生物素探针制备,杂交与显色,并对探针浓度、杂交温度与时间与显色时长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对转基因大豆DAS-68416-4、DAS-44406-6、DAS-81419、DP305423及空白对照样品进行检测,验证体系的特异性。将4种转基因大豆的DNA进行10倍系列稀释,利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测定灵敏度。对实验室收集的7个品系的转基因大豆标准品和8个能力验证样品进行适用性检测分析,并采用双盲验证法对17份盲样进行核酸斑点杂交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体系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以转基因大豆DAS-68416-4、DAS-44406-6、DAS-81419、DP305423为模版的扩增产物均有且只有一条清晰明亮的条带,大小均与理论相符,空白对照与内参照基因结果正常。4种转基因大豆特异性探针除对应样品有显色反应,对其他3种样品均未显色,具有方法特异性。样品DAS-68416-4、DAS-81419、DP305423最低检出限为20 pg·μL^(-1),样品DAS-44406-6最低检出限为2 pg·μL^(-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7个标准品、8个能力验证样品和17份盲样的测试结果与SN/T 1204-2016《植物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中的结果一致,可用于日常样品检测。本研究建立的定性PCR结合的核酸斑点杂交方法能对4种转基因大豆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对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严查非法转基因种子市场流通和田间种植,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 核酸斑点杂交 快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Ie基因玉米和转CP4-EPSPS基因大豆对斑马鱼的生态毒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姗姗 章嫡妮 +2 位作者 于赐刚 王长永 刘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1-284,共14页
为评估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和转CP4-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受试动物,配制4种分别含有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以及相应非转基因亲本的试验饲料,并以商业饲料为对照,通过98 d喂养实验,调查... 为评估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和转CP4-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受试动物,配制4种分别含有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以及相应非转基因亲本的试验饲料,并以商业饲料为对照,通过98 d喂养实验,调查斑马鱼的摄食、生长、繁殖和抗氧化酶活性,分析不同喂养阶段斑马鱼的组织病理和敏感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抗虫转基因玉米和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斑马鱼的生长表现、肝脏、肠道和性腺的组织病理、产卵量和受精卵孵化率均无显著影响。转基因大豆组斑马鱼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大豆组和商业饲料组,且雄鱼显著高于雌鱼(P<0.05)。斑马鱼脏器组织中敏感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没有随时间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喂养时间与组别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试验饲料组斑马鱼的生长表现、肝脏中SOD活性以及mRNA表达量与商业饲料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可能与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成分上的差异有关。总体上看,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和转CP4-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对斑马鱼没有明显的生态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玉米 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 斑马鱼 生态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