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香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6-324,共9页
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作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为培育耐除草剂作物提供了新途径。转基因作物种植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全球转基因作物1996年仅170万hm^(2),2022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22亿hm^(2),... 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作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为培育耐除草剂作物提供了新途径。转基因作物种植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全球转基因作物1996年仅170万hm^(2),2022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22亿hm^(2),增加了近120倍。面积最大的前5个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比例均在90%以上,阿根廷种植比例接近100%,耐除草剂性状一直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性状。2008年,我国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利用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出中黄6106、DBN8002、DBN9936、DBN9858、DBN3601T等多个含有耐除草剂草甘膦基因的转化体,并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2021年-2023年,我国在云南、内蒙古等地开展了转基因作物试点种植,结果表明,草甘膦在上述转化体及其衍生品种上应用,除草效果好、增产节本优势明显,适合不同的轮作与栽培模式。本文概述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情况,分析我国农田杂草危害现状及防控需求,结合具体国情和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应用需求,论述其在我国产业化应用的前景,以期为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研究、种植和草害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 草甘膦 草害治理 产业化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全球开发与利用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和策略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云河 李香菊 彭于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7,共6页
农田杂草防治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学除草剂以其高效、简便、经济的优势,一跃而成为我国现代农业中杂草治理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药害(对作物不安全)和抗药性问题。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培育耐除草剂作物品种提供... 农田杂草防治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学除草剂以其高效、简便、经济的优势,一跃而成为我国现代农业中杂草治理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药害(对作物不安全)和抗药性问题。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培育耐除草剂作物品种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至今,全世界已培育出大量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品种。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利用为拓宽除草剂的使用范围、减少作物药害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在对国际上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小农户、多种作物混合种植的模式,提出转基因耐除草剂植物在我国开发利用的前景和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除草剂作物 商业化种植 发展策略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