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TD7对三阴性乳腺癌阿霉素化疗耐药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高丽丽 高丝 +1 位作者 陈洋 孔宪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探讨SETD7甲基转移酶在介导三阴性乳腺癌(TNBC)阿霉素化疗耐受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ETD7敲除的TNBC细胞系;然后,通过细胞功能实验(CCK8实验)检测药物敏感性,借助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运用流式... 探讨SETD7甲基转移酶在介导三阴性乳腺癌(TNBC)阿霉素化疗耐受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ETD7敲除的TNBC细胞系;然后,通过细胞功能实验(CCK8实验)检测药物敏感性,借助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最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变化。结果表明,SETD7敲除对TNBC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然而,SETD7敲除或使用SETD7选择性抑制剂(R)-PFI-2增加了TNBC对遗传毒性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在阿霉素处理组中,SETD7敲除的TNBC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程度更高,且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降低。综上,SETD7通过调节Bax和Bcl-2蛋白表达,增强了TNBC阿霉素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D7 三阴性乳腺癌 阿霉素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哈森高娃 王杨 楚小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9-562,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选择性环氯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阿霉素(ADM)对乳腺癌MCF-7/ADM细胞株生长的作用,探讨塞来昔布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ADM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等倍稀释的ADM(0.05、0.10、0.20、0.40、0.80和1.60mg.L-1)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研究选择性环氯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阿霉素(ADM)对乳腺癌MCF-7/ADM细胞株生长的作用,探讨塞来昔布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ADM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等倍稀释的ADM(0.05、0.10、0.20、0.40、0.80和1.60mg.L-1)为对照组,MCF-7/ADM细胞加入无细胞的完全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10、20μmol.L-1塞来昔布为实验组,各组细胞于24、48、72h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MCF-7/ADM细胞单加0.05mg.L-1 ADM及联合塞来昔布(10、20μmol.L-1)处理后3h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ADM水平。结果:不同浓度ADM单药及联合塞来昔布(10和20μmol.L-1)作用于MCF-7/ADM 24、48和72h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实验组不同时间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20μmol.L-1塞来昔布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高于10μmol.L-1塞来昔布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4、48和72h的细胞未见明显变化,但实验组细胞作用48和72h后出现细胞改变及死亡,呈塞来昔布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塞来昔布实验组(10和20μmol.L-1)细胞内ADM浓度升高(P<0.05);20μmol.L-1塞来昔布实验组细胞内ADM浓度高于10μmol.L-1塞来昔布实验组(P<0.05)。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ADM可有效逆转乳腺癌ADM细胞株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乳腺肿瘤 乳腺癌细胞 mcf-7/ADM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体外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耐药基因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明洁 黄韬 +1 位作者 李治 田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06,210,共4页
目的体外评价蒽环类及紫杉类化疗药物与乳腺癌耐药相关基因MDR1(多药耐药基因)和BCRP(乳腺癌相关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体外化疗药物干预后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蒽环... 目的体外评价蒽环类及紫杉类化疗药物与乳腺癌耐药相关基因MDR1(多药耐药基因)和BCRP(乳腺癌相关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体外化疗药物干预后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蒽环类药物与MDR1基因表达量间有密切关系,随蒽环类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MDR1基因表达量也随之增加。而蒽环类药物与BCRP基因间及紫杉类药物与MDR1、BCRP间都无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蒽环类药物是MDR1基因编码的p-gp蛋白的特异性底物之一。临床可能通过检测MDR1的表达量较准确的预测蒽环类药物的疗效,并为个体化的选择敏感性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mcf-7细胞株 化疗药物 多药药基因 乳腺癌相关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3p靶向HMGB1逆转乳腺癌细胞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梁璐 岑慧裕 +4 位作者 洪超 蔡晓彤 林忠晓 杜玲然 余细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化疗耐药是乳腺癌复发转移、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miR-142-3p通过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提高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阿霉素耐药株M... 目的化疗耐药是乳腺癌复发转移、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miR-142-3p通过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提高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阿霉素耐药株MCF-7/DOX细胞中的miR-142-3p水平;MTT法检测阿霉素(doxorubicin,DOX)处理后各组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HMGB1和自噬有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评价miR-142-3p对HMGB1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阿霉素耐药株MCF-7/DOX细胞中的miR-142-3p水平明显下调。miR142-3p的过度表达增强了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和提高阿霉素诱导的凋亡比率。HMGB1是乳腺癌细胞中miR-142-3p的直接功能靶点,HMGB1的过表达可以明显解除由miR-142-3p上调所产生的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结论miR-142-3p的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自噬靶向HMGB1,增强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化学敏感性。miR-142-3p/HMGB1为提高乳腺癌对药物的敏感性提供了新的靶点,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2-3p HMGB1 mcf-7 乳腺癌 自噬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对耐ADM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体内外耐药逆转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俊辉 张轶 +2 位作者 黄玉婷 张曦蓓 肖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583,共8页
目的:采用动物体内外结合方法探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对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耐药逆转作用。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5μmol/LMIF对MCF-7/ADM体外耐药逆转作用。MCF-7/ADM接种裸鼠皮下构建裸鼠移植... 目的:采用动物体内外结合方法探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对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耐药逆转作用。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5μmol/LMIF对MCF-7/ADM体外耐药逆转作用。MCF-7/ADM接种裸鼠皮下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空白对照组(NS组)为0.2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0.5mL食用油灌胃;ADM组为5mg/kgADM腹腔注射+0.5mL食用油灌胃;MIF组为30mg/kgMIF灌胃+0.2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DM+MIF组为5mg/kgADM腹腔注射+30mg/kgMIF灌胃。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情况。结果:(1)5μmol/LMIF对MCF-7/ADM细胞的抑制率小于5%,与未用MIF组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M对MCF-7/ADM细胞的半抑制率为17.21mg/L,而对非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半抑制率为0.42mg/L,ADM对MCF-7/ADM细胞的半抑制率明显高于MCF-7的半抑制率(P<0.05)。(3)5μmol/LMIF与ADM联合处理MCF-7/ADM细胞后,MCF-7/ADM半抑制率为1.96mg/L,明显低于单用ADM组的半抑制率(P<0.05)。逆转ADM耐药倍数为8.78。(4)ADM+MIF组瘤体积[(232.5149±309.2377)mm3]均低于NS组的瘤体积[(962.2309±261.1313)mm3](均P<0.05),也低于MIF组的瘤体积[(778.2846±42.6919)mm3],还低于ADM组的瘤体积[(508.9648±16.2609)mm3](均P<0.05)。MIF+ADM组的瘤质量抑制率为78.0%。结论:MIF对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体内外均有逆转耐药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阿霉素 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 逆转 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和紫杉醇诱发的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莲芬 马晓峰 +2 位作者 张小平 朱威 金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乳腺癌耐药细胞株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探讨不同化疗药物诱发的多药耐药细胞模型的共性。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亲本细胞,采用阿霉素(Adriamycin,Adr)及紫杉醇(Taxol,Tax)低浓度持续加量诱导法建立了多药耐药的人乳...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乳腺癌耐药细胞株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探讨不同化疗药物诱发的多药耐药细胞模型的共性。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亲本细胞,采用阿霉素(Adriamycin,Adr)及紫杉醇(Taxol,Tax)低浓度持续加量诱导法建立了多药耐药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及MCF-7Tax。SRB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半数致死浓度(IC50)、耐药指数(RF)和耐药谱;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FCM分析细胞动力学周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表型变化;Hoechst33342染色分析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比例。结果MCF-7Adr及MCF-7Tax细胞较MCF-7亲本细胞对相应药物的IC50提高500倍,撤药培养100 d后RF仍维持在150倍以上,并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耐药细胞分化程度低于同步传代的亲本细胞,细胞倍增时间与亲本细胞接近,但S期细胞明显增加,G1期细胞减少,且随着撤药时间的延长,耐药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耐药细胞P-gP、LRP和GSTπ的表达水平较亲本细胞有明显增加,ER阳性表达丢失;耐药细胞中SP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结论MCF-7Adr和MCF-7Tax具有多药耐药细胞的基本生物学共性,两者均可作为研究MDR机制的耐药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癌细胞 mcf-7 多药 阿霉素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表达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军林 杨星 +3 位作者 李美婷 赵欢 陈广生 高晓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MCF-7/Twist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方法 MCF-7细胞中转染Twist,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MCF-7/Twist,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wist表达;观察增殖状态;MTT法测阿霉素、紫杉醇、长春新碱和羟喜树碱对细胞株增殖活性的... 目的探讨MCF-7/Twist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方法 MCF-7细胞中转染Twist,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MCF-7/Twist,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wist表达;观察增殖状态;MTT法测阿霉素、紫杉醇、长春新碱和羟喜树碱对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分析稳定转染细胞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耐药相关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Twist的细胞株,对阿霉素、紫杉醇、长春新碱和羟喜树碱具有明显耐药性,耐药相关分子P-gp和BCRP转录和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Twist表达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多药耐药性相关分子的转录和表达升高与耐药性增强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药 mcf-7 TWIST 稳定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27^(Kip1)基因转染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杜莉莉 管晓翔 +3 位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耿怀成 张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10-1013,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外源性p27Kip1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证实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存在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结论: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株mcf-7 P27KIP1基因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Pα1转染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张璐瑶 王晨 曾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SIRPα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乳腺癌细胞株MCF-7本身不表达SIRPα1,将SIRPα1基因转染入MCF-7,用EGF刺激,Western blot法检测JNK蛋白及磷酸化的JN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外源性SIRPα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乳腺癌细胞株MCF-7本身不表达SIRPα1,将SIRPα1基因转染入MCF-7,用EGF刺激,Western blot法检测JNK蛋白及磷酸化的JN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转染SIRPα1基因后,JNK蛋白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而磷酸化的JNK减少,同时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SIRPα1胞内段的酪氨酸残基可被多种有丝分裂原活化而发生磷酸化。用EGF刺激转染SIRPα1质粒的MCF-7细胞,与未加刺激的相比,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SIRPα1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是一种候选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株mcf-7 EGF SIRPα1基因 JNK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阿霉素的代谢物分析
10
作者 陈雨蕉 惠人杰 +4 位作者 王叙 朱景宇 贾磊 金坚 陈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71-1277,共7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靶细胞MCF-7对阿霉素的处置,为解释抗肿瘤药物药理及其副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阿霉素适应症乳腺癌的耐药细胞系MCF-7/DOX为材料,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靶细... 目的研究乳腺癌靶细胞MCF-7对阿霉素的处置,为解释抗肿瘤药物药理及其副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阿霉素适应症乳腺癌的耐药细胞系MCF-7/DOX为材料,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靶细胞对阿霉素的处置。结果发现两种未曾报道的微量阿霉素代谢物,通过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推导出其结构,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显示其对DNA的亲和力相比阿霉素均下降。结论靶细胞对阿霉素具有独特且多样的药物代谢途径,可能与阿霉素耐药机制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细胞代谢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 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及二氢叶酸还原酶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瀚 李兵 +2 位作者 欧阳林旗 李佐军 刘世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以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及其敏感亲本系MCF-7为对象,探讨叶酸受体(FOLRα)及其下游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MTT法测定阿霉素的细胞毒性作用及DHFR抑制剂对MCF-7/ADR细胞多药耐... 目的以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及其敏感亲本系MCF-7为对象,探讨叶酸受体(FOLRα)及其下游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MTT法测定阿霉素的细胞毒性作用及DHFR抑制剂对MCF-7/ADR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RT-PCR检测细胞FOLRα和DHFR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FOLRα、P-gp的表达水平。结果 MCF-7细胞增殖速度快于MCF-7/ADR细胞,MCF-7细胞FOLRα mRNA转录水平较MCF-7/ADR细胞高,而MCF-7/ADR细胞DHFR mRNA较MCF-7细胞转录水平高;免疫细胞化学显示MCF-7细胞FOLRα的表达高于MCF-7/ADR细胞,而MCF-7/ADR细胞P-gp的表达较MCF-7细胞高;MCF-7/ADR对甲氨蝶啶无耐药性,甲氨蝶啶对MCF-7/ADR细胞多药耐药有逆转作用。结论 MCF-7/ADR细胞FOLRα的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细胞增殖水平有关,其下游基因DHFR表达水平与MCF-7/ADR细胞的MDR可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 二氢叶酸还原酶 mcf-7 mcf-7/ADR 多药 阿霉素 甲氨蝶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细胞MCF-7紫杉醇耐药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小平 陶永辉 +3 位作者 陈其亮 张莲芬 张熔熔 金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4-809,共6页
目的建立紫杉醇(Taxol)的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Taxol,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低浓度加量持续诱导法建立MCF-7/Taxol;细胞模型的多药耐药性以SRB法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型变化;高效液相... 目的建立紫杉醇(Taxol)的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Taxol,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低浓度加量持续诱导法建立MCF-7/Taxol;细胞模型的多药耐药性以SRB法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型变化;高效液相鉴定细胞中药物蓄积;光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SRB法检测,MCF-7/Taxol细胞的紫杉醇半数抑制浓度(IC50)是亲代MCF-7细胞的525倍,撤药3mon后细胞的耐药指数保持在150倍以上,并对羟喜树碱、表柔比星、多柔比星、米托蒽醌、硫酸长春新碱、博来霉素和丝裂霉素等多种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MCF-7/Taxol细胞分化程度低于同步传代的MCF-7细胞,倍增时间明显高于亲本细胞,S期细胞明显增加,G1期细胞减少;随撤药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MCF-7/Taxol细胞P-gp、LRP和GSTπ的表达水平较亲本细胞有明显增加,ER、PR阳性表达丢失;光镜下MCF-7/Taxol细胞明显变大并且形态不规则;电镜下其表面纤绒毛成小球状隆起和絮状突起;在稳定生长的耐药细胞和撤药培养的细胞中都有Taxol蓄积。结论该MCF-7/Taxol模型具有多药耐药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可用于肿瘤多药耐药机制药的研究,推测耐药细胞株中含有天然MCF-7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 人乳腺癌细胞 生物学特性 紫杉醇 乳腺癌细胞株 免疫组化法检测 药株 TAX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RRM1可逆转乳腺癌细胞MCF-7/R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楠楠 周磊 +4 位作者 杨丹妮 吴焕贤 马韵词 吕琳 吴少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4-312,共9页
目的阐明沉默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对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R逆转耐药的作用。方法通过高浓度紫杉醇诱导耐药株MCF-7/R;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绘制RRM1基因的生存曲线;通过siRNA沉默MCF-7/R细胞中RRM1基因表达,并用Western blot和... 目的阐明沉默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对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R逆转耐药的作用。方法通过高浓度紫杉醇诱导耐药株MCF-7/R;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绘制RRM1基因的生存曲线;通过siRNA沉默MCF-7/R细胞中RRM1基因表达,并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筛选出高效特异的si-RRM1序列;将该si-RRM1序列转染MCF-7/R细胞,筛选得到能稳定抑制RRM1基因表达的细胞株MCF-7/R/siRNA;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法检测RRM1沉默后MCF-7/R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并观察周期、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沉默RRM1后给予紫杉醇治疗对裸鼠体内抑瘤效果的影响。结果生存曲线分析显示RRM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P=0.000);MCF-7/R细胞中证实RR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MCF-7细胞均显著升高(P<0.01);si-RRM1序列筛选中,转染si-RRM1-04组细胞的RRM1蛋白和mRNA表达量降低最为显著(P<0.001);沉默RRM1后,MCF-7/R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显著增加,细胞晚期凋亡比例明显升高(P<0.001),同时降低Akt蛋白的磷酸化并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P<0.001);裸鼠实验显示,与si-NC组相比,沉默RRM1后给予紫杉醇治疗可显著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P<0.001)。结论沉默RRM1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提高MCF-7/R细胞化疗敏感性,逆转乳腺癌紫杉醇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 乳腺癌 SIRNA 紫杉醇 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ARHGDIB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欠影 汪碧君 吴正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ARHGDIB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活力以及耐药指数。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和MCF-7/ADR细胞中ARHGDIB的表达。选用siRNA沉默ARHGDIB的表达,并检测MCF... 目的探讨沉默ARHGDIB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活力以及耐药指数。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和MCF-7/ADR细胞中ARHGDIB的表达。选用siRNA沉默ARHGDIB的表达,并检测MCF-7/ADR细胞株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阿霉素抑制MCF-7和MCF-7/ADR细胞存活的IC 50分别是32.35 μmol/L和1 533.33 μmol/L,耐药指数是47(P <0.01)。在乳腺癌的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ARHGDIB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 <0.01)。沉默ARHGDIB可导致MCF-7/ADR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降低(P <0.01)。结论沉默ARHGDIB可增强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部分逆转乳腺癌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ARHGDIB 阿霉素 mcf-7/A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逆转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与PI3K/AKT通道的关系 被引量:24
15
作者 魏昌晟 沈义军 +2 位作者 张智 王健 周炳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54-2258,共5页
目的探索苦参碱对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MK2206作用MCF-7/ADR细胞24 h后的生长抑制率,以抑制率为10%的药物浓度为检测标准;用荧光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 目的探索苦参碱对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MK2206作用MCF-7/ADR细胞24 h后的生长抑制率,以抑制率为10%的药物浓度为检测标准;用荧光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MCF-7/ADR细胞24 h后MDR1、MRP1、PTEN、AK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0.6、1.2 g/L的苦参碱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耐药基因MDR1、MRP1的表达量逐渐降低(0.6 g/L苦参碱组MD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0.659±0.074,MR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0.503±0.05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PTEN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而AKT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相同抑制率的苦参碱组(0.6 g/L)和MK2206组(0.05μmol/L)相比,两组降低MDR1、MRP1、AKT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不明显(P>0.05),MK2206组更能增高PTEN基因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0.3、0.6、1.2 g/L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耐药蛋白p-gp、MRP1表达量逐渐降低(0.6 g/L苦参碱组p-g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316±0.033,MR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134±0.01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p-AKT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TEN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总AKT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相同抑制率的苦参碱组(0.6 g/L)和MK2206组(0.05μmol/L)相比,苦参碱组更能降低p-gp、MRP1的蛋白表达量且更能增高PTEN的蛋白表达量,但MK2206组更能降低p-AKT的蛋白表达量,对总AKT蛋白表达量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通道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乳腺癌药株 mcf-7/ADR 多药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涟 阳丽云 +1 位作者 莫浪平 韦雄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六组,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D4组、D5组)和对照组(C组)。D1、D2、D3、D4、D5组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分别为1 000、100、10、1、0.1 n...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六组,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D4组、D5组)和对照组(C组)。D1、D2、D3、D4、D5组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分别为1 000、100、10、1、0.1 ng/ml,C组加入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通过噻唑蓝(MTT)法观察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观察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应用凋亡试剂盒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D4、D5五组乳腺癌细胞增殖率、迁移距离和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mcf-7乳腺癌细胞株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A20基因的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明杰 徐元宏 王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A20基因,对MCF-7细胞株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A20基因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人工合成靶向A20基因的siRNA序列和阴性对照(NC)siRNA序列,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siRNA导入MCF-7细胞...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A20基因,对MCF-7细胞株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A20基因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人工合成靶向A20基因的siRNA序列和阴性对照(NC)siRNA序列,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siRNA导入MCF-7细胞株,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Annexin V、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研究沉默A20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结果靶向沉默A20基因表达能够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 A20基因在MCF-7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20基因可能是针对乳腺癌抗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基因 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 RNA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b2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核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敏 陈彬 +4 位作者 李渝萍 陈健 李强 钟小林 周度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 构建Grb2的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DsRed1 C/Grb2 ,并观察Grb2在MCF 7乳腺癌细胞的核定位情况。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Grb2cDNA ,与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DsRed1 C重组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DsRed1 C/Grb2 ,酶切、测序鉴定后 ,... 目的 构建Grb2的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DsRed1 C/Grb2 ,并观察Grb2在MCF 7乳腺癌细胞的核定位情况。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Grb2cDNA ,与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DsRed1 C重组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DsRed1 C/Grb2 ,酶切、测序鉴定后 ,瞬时转染MCF 7乳腺癌细胞株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rb2的核定位情况。结果 pDsRed1 C/Grb2质粒有正确的阅读框 ,融合表达蛋白DsRed1 C/Grb2可定位于MCF 7乳腺癌细胞核内。结论 成功构建了Grb2的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DsRed1 C/Grb2 ,在MCF 7乳腺癌细胞株中 ,Grb2除存在于胞浆外 ,也可定位于细胞核内 ,可能与其参与核内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 乳腺癌细胞株 融合表达质粒 观察 胞浆 转染 定位研究 红色荧光蛋白 核定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增强阿霉素杀伤MCF-7/ADR细胞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英新 刘荣 +5 位作者 范冬梅 任思楣 李崴 师锐赞 张砚君 杨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0-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EBB)增强阿霉素诱导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阿霉素、EBB单独及联合用药对阿霉素杀伤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及其亲代细胞系(M...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0-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EBB)增强阿霉素诱导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阿霉素、EBB单独及联合用药对阿霉素杀伤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及其亲代细胞系(MCF-7)的作用的IC50值,用不同浓度EBB处理MCF-7/ADR细胞后用FACS法分析EBB对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及对mdr1mRNA和P-gp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BB处理前后及用EBB预处理24和48h后MCF-7/ADR和MCF-7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改变。结果MTT结果显示EBB对MCF-7和MCF-7/ADR都具有抗肿瘤活性;EBB还能协同提高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MCF-7组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值为0.73,MCF-7/ADR组CDI值为0.49,其对耐药细胞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随EBB剂量增加,低剂量阿霉素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增加而且P-gp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细胞内阿霉素浓度逐渐提高,而且用EBB预处理MCF-7/ADR细胞24和48h后细胞内阿霉素和罗丹明浓度也逐渐提高。结论EBB是有效的肿瘤细胞化疗药物,它不但能直接抑制P-gp功能还具有下调P-gp蛋白表达的作用,从而有效逆转MCF-7/ADR细胞的耐药现象,协同增强化疗药物对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 EBB MDR1基因 P-GP 阿霉素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mcf-7/AD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5-Az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系体外培养的效应
20
作者 马斌 林徐虓 +5 位作者 白靖平 耿中利 钟红 许永华 张东辉 孙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罗格列酮)联合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脱氧氮杂胞苷(5-Aza—cdR)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外培养的抑制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基础试验依据...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罗格列酮)联合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脱氧氮杂胞苷(5-Aza—cdR)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外培养的抑制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基础试验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生长良好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按2.0×10^6细胞,孔接种24孔板,按析因试验设置试验组。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罗格列酮和5-氮胞苷对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MCF-7细胞用药前后的形态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罗格列酮组、5-氮杂胞苷组和联合组均能有效的抑制MCF-7细胞生长(P〈0.05)。3组的细胞抑制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72h时点,罗格列酮组、5-氮杂胞苷组、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早期凋亡百分率分别为36.9%、22.7%、35.5%、24.1%,晚期凋亡百分率分别为16.0%、43.7%、37.7%、40.2%;3组的G0、G1期(DNA合成前期)细胞分别为81.3%、67.3%、74.5%和6.0%;S期(DNA合成期)细胞分别为2.5%、17.1%、0和38.5%。G2期(DNA合成后期)细胞分别为16.3%、15.6%、25.5%和55.4%。与对照组相比3组G0、G1期的阻滞作用均较强(P〈0.05),联合用药未增强G0、G1期的阻滞作用(P〈0.05)。结合分析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联合用药既不增强周期阻滞效果未增强凋亡效果(P〈0.05)。结论:体外培养抑制试验证明罗格列酮、5-Aza均能有效的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生长。罗格列酮对MCF-7细胞株的干预作用是通过周期阻滞完成的,5-氮胞苷能干预细胞周期,其可能的机制是诱导细胞成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细胞株 罗格列酮 5-脱氧氮杂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