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中国CHINET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5
1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28 位作者 汪复 俞云松 林洁 胡云建 艾效曼 胡志东 李金 徐元宏 沈继录 张泓 孔菁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陈中举 卓超 苏丹虹 徐英春 张小江 魏莲花 吴玲 单斌 杜艳 陈佰义 储云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 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 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1 499株,包括克雷伯菌属952株(63.5%)、肠杆菌属226株(15.1%)和埃希菌属206株(13.7%)等。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8.2%)和重症监护室(2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50.0%外(分别为46.9%和49.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0%~100%。儿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医院中的某些科室如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较为集中,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在医院中的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监测 物敏感性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NET监测2010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40
2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26 位作者 汪复 蒋晓飞 杨青 黄文祥 贾蓓 徐元宏 沈继录 徐英春 张小江 胡云建 艾效曼 张朝霞 季萍 单斌 杜艳 卓超 苏丹虹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陈中举 魏莲花 吴玲 张泓 孔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1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0年版CLSI文件判断药敏试验...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1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0年版CLSI文件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株670株,包括克雷伯菌属(64.2%)、肠杆菌属细菌(14.5%)和大肠埃希菌(13.6%)等。标本来源和病房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9.5%)和重症监护病房(36.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米诺环素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2.6%和37.0%外,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在70%~100%,对厄他培南100%耐药。儿童患者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呈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挑战。CRE菌株在某些医院中的某些病区较为集中,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引起大范围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监测 物敏感性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世杰 郭瑞娟 +2 位作者 邢广栋 武晓敏 刘大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本院存在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临床检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6株。改良Hodge实验、EDTA协同试验检、改良三维实验检测其耐药表型;引物特异性PCR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 目的探讨本院存在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临床检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6株。改良Hodge实验、EDTA协同试验检、改良三维实验检测其耐药表型;引物特异性PCR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基因存在情况。结果 1株大肠埃希菌中改良Hodge实验弱阳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改良三维实验结果可被CLA单独抑制,PCR扩增结果IMP4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5株产气肠杆菌改良Hodge实验,阴性3株,阳性两株,EDTA协同试验阴性;改良三维实验中,5株均可被CLO+CLA混合液完全抑制,PCR未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和膜蛋白基因。结论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IMP4型金属碳青霉烯酶存在有关,产气肠杆菌耐药机制可能与ESBLs和AmpC酶同时存在、膜蛋白表达缺失及其他未检测到的碳青霉稀酶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定植病人环境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情况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丽平 邬巧玲 李秀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62-1864,共3页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定植病人环境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CRE感染/定植的114例次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物体表面进行采样,以评判病人周围环境污染情况...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定植病人环境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CRE感染/定植的114例次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物体表面进行采样,以评判病人周围环境污染情况。结果:114例次CRE感染/定植病人的1290件环境卫生学标本培养结果显示,细菌培养阳性标本1034件(占80.16%)。不同类型环境物体表面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床头桌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为93.86%),护士用电脑鼠标+键盘、输液泵按钮及面板次之(均为86.84%)。1034件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共培养出重要临床致病菌92株,多重耐药菌30株,其中,CRE 21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0株,阴沟肠杆菌1株)。结论:CRE感染/定植病人周围环境中存在CRE及其他多重耐药菌和重要临床致病菌污染,接触频率较高、清洁难度较大(表面不平整等)的环境物体表面污染程度较严重,临床工作人员应关注该类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并改进消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细菌培养 消毒 手卫生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can WalkAway仪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检测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志常 刘茂柏 +5 位作者 李彬 陈玮媛 张婧玲 黄丽雅 刘蕊 林齐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评价MicroScanWalkAway 96 Plus(MSW)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鉴定与预警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同时用PCR法和MSW系统检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验室保存的81株CRE。以纸片扩散法和PCR法为金标准,比... 目的评价MicroScanWalkAway 96 Plus(MSW)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鉴定与预警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同时用PCR法和MSW系统检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验室保存的81株CRE。以纸片扩散法和PCR法为金标准,比较该分析仪器对CRE菌株鉴定及预测是否产碳青霉烯酶的可靠性。结果 MSW判定CRE的符合率为69.1%(56/81)。PCR检测有48株细菌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仪器法检测这些菌株时,高级专家系统(AES)预测产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42.4%,阳性预测值为70.3%,阴性预测值为82.4%,准确度为72.8%。结论 MSW系统对CRE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仪器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高级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及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虹玲 钟一鸣 +2 位作者 晏群 刘文恩 梁湘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0-1216,共7页
目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流行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巨大挑战。本研究探讨本地区CRE耐药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价值,旨在... 目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流行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巨大挑战。本研究探讨本地区CRE耐药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性CRE,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联合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KB)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PCR方法检测13种碳青霉烯酶基因。使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126株经PCR确定为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进行表型检测,了解该方法与金标准PCR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704株CRE呈现出高度耐药的情况,经检测,501株为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ase producing Enterobacterales,CPE);CP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有9种,包括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KPC)、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NDM)、维罗纳整合子金属酶β-内酰胺酶(Verona integronencoded metallo-β-lactamases,VIM)、亚胺培南酶(imipenemase,IMP)、苯唑西林酶48型(oxacillinase-48,OXA-48)以及罕见的亚胺培南水解β-内酰胺酶(imipenem-hydrolyzingβ-lactamase,IMI)、阿德莱德亚胺培南酶(adelaide imipenemase,AIM)、圭亚那超广谱β-内酰胺酶(guiana 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GES)和Bicêtre碳青霉烯酶(bicêtre carbapenemase,BIC),KPC型丝氨酸酶检出率最高,为61.7%(309/501);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单产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单产B类金属酶以及同时产A类和B类酶菌株的符合率均为100%。结论:湖南省长沙市CRE菌株分布非常广泛,产碳青霉烯酶(特别是KPC型丝氨酸酶)是这类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在湖南省长沙市首次检出了肠杆菌目细菌携带GES、IMI型基因。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检测产A类丝氨酸酶和B类金属酶的CRE,且操作简单、结果容易判读,能满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和/或金属酶检测的需求,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碳青霉烯酶 产碳青霉烯酶杆菌目细菌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多重耐药肠杆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锐 唐志勇 +3 位作者 彭媛 周玥 刘福 杨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32-2938,共7页
背景 多重耐药肠杆菌(MDR-EB)感染已成为全球住院患者的治疗难题,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目的 系统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治疗MDR-EB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 背景 多重耐药肠杆菌(MDR-EB)感染已成为全球住院患者的治疗难题,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目的 系统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治疗MDR-EB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涉及CAZ/AVI治疗MDR-EB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其中试验组采用包含CAZ-AVI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其他治疗措施。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2月。由两位评审人员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15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02,95%CI(0.73,1.43),P=0.90;OR=1.23,95%CI(0.96,1.58),P=0.10;OR=1.02,95%CI(0.85,1.22),P=0.84〕。试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OR=0.72,95%CI(0.52,0.99),P=0.04〕。绘制临床治愈率的漏斗图,结果显示,漏斗图分布基本对称。对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及死亡率进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三者无发表偏倚存在(P=0.234、0.679、0.056)。结论 CAZ-AVI可以降低MDR-EB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可以作为MDR-EB,特别是耐碳青霉烯肠杆菌感染患者的可选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肠杆菌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伴医院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情转归预测模型及预测效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敏 王燕 +2 位作者 赵冉 章瑶 谭学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9-454,共6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伴医院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情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转归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200例肝硬化伴医院感... 目的分析肝硬化伴医院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情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转归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200例肝硬化伴医院感染CRE的SBP患者,根据病情转归分为病死组(90例)、生存组(11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病情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运用R语言绘制预测病情转归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区分度和校准度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率的符合度。结果病死组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肝癌患者多于生存组,腹水白细胞、腹水中性粒细胞、血肌酐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肝癌、腹水白细胞、腹水中性粒细胞、血肌酐均是病情转归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各相关因素,绘制预测病情转归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的C指数(C-index)为0.971,表明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佳的预测能力,采用ROC曲线评价预测病情转归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显示,其AUC为0.971(95%CI:0.953~0.989),灵敏度为0.8333,特异度为0.9636,表明其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且列线图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的符合度较高。结论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肝癌、腹水白细胞、腹水中性粒细胞、血肌酐是导致肝硬化伴医院感染CRE的SBP患者不良病情转归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模型对患者病情转归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能为临床防治不良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医院感染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病情转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防控指南简介 被引量:77
9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1-335,共5页
当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在医疗机构的快速流行和播散,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加强CRE菌株的检测和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干预,是遏制CRE菌株进一步流行播散的关键环节... 当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在医疗机构的快速流行和播散,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加强CRE菌株的检测和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干预,是遏制CRE菌株进一步流行播散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国际上关于CRE菌株的检测方法和防控指南(主要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英国公共卫生中心发布的指南文件)进行简单描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检测 感染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宋羽希 王琴 +4 位作者 胡健 朱忠立 黎俊雅 向朝雪 李福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西部战区总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CRE 121株,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目的研究西部战区总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CRE 121株,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测序检测碳青霉烯酶、ESBL酶、AmpC酶和膜孔蛋白基因;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21株CRE中碳青霉烯酶阳性96株,其中65株产blaKPC、25株产blaNDM-1、7株产blaOXA-48、2株产blaVIM,有2株同时产blaKPC和blaNDM-1,1株同时产blaKPC和blaVIM;未检测到blaIMP、blaGES基因;blaSHV、blaTEM和blaDHA检出率分别为46.3%、47.1%和37.2%;OMPF、OMPC缺失/突变率分别为48.1%、84.6%,OMPK35、OMPK36缺失/突变率分别为35.7%、91.1%。药敏结果分析发现121株CRE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ERIC-PCR结果显示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克雷伯菌有5种基因型;2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有3种基因型;2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有3种基因型。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CRE以blaKPC为主要耐药基因,其次为blaNDM-1;部分CRE既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同时合并膜孔蛋白基因缺失/突变。从分型结果得出,部分菌株同源性非常高,存在克隆传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膜孔蛋白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26—2023 被引量:11
11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4-1278,共5页
前 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 前 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防控措施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复方新诺明治疗新生儿耐药肠杆菌败血症9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仕祺 杜娟 +4 位作者 杨子馨 李耿 陈璐 齐宇洁 黑明燕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5,共6页
背景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在新生儿科非常普遍,基于耐药肠杆菌(CRE)败血症存在抗生素选择受限,复方新诺明(SMZco)可口服且其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较高,但说明书不建议在2月龄以下的婴儿中使用。目的总结口服SMZco治疗新生儿CRE败血症的经... 背景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在新生儿科非常普遍,基于耐药肠杆菌(CRE)败血症存在抗生素选择受限,复方新诺明(SMZco)可口服且其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较高,但说明书不建议在2月龄以下的婴儿中使用。目的总结口服SMZco治疗新生儿CRE败血症的经验和临床疗效。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通过医院药物管理系统,检索并申领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SMZco病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入院时日龄≤28 d或矫正胎龄≤44周、住院期间CRE败血症诊断明确的病例,经新生儿医生、药师和儿科感染科会诊认为应用SMZco获益明显,不良反应可控;患儿家长接受医生建议,签署口服SMZco用药知情同意书。参考>2月龄儿童SMZco推荐剂量,观察用药期间过敏反应、胆红素脑病表现,每周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采集人口学信息,手术或深静脉置管史,有创通气时间,临床表现,标本培养阳性时间,菌种,药敏试验结果,口服SMZco时日龄、剂量,口服SMZco前后WBC、PLT和CRP,口服SMZco后不良反应和临床结局。主要结局指标好转出院和不良事件发生。结果9例口服SMZco的婴儿纳入分析,男5例,女4例;6例患儿的CRE败血症发生在手术后,8例有深静脉置管史;机械通气时间(793±381)h。标本类型:PICC管端和伤口分泌物各1例,单纯血2例,单纯痰3例、血+痰和血+脑脊液各1例。9例均接受>2周静脉广谱抗菌药物治疗;2例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获得CRE阳性培养结果为在我院住院39(23.5,49)d时,其中8例为肺炎克雷伯菌,1例为大肠埃希菌,均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3例、敏感6例,对庆大霉素耐药5例、敏感4例,对环丙沙星耐药6例、敏感3例,对氯霉素中介2例、敏感7例,对四环素耐药3例、敏感5例、中介1例,对SMZco和替加环素均敏感。口服SMZco日龄为49(38,70.5)d;3例为停用静脉抗生素后的序贯口服SMZco;6例为联合碳青霉烯类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口服SMZco的剂量以磺胺甲恶唑含量计为40~60 mg·kg;·d;。3例自动出院未完成疗程;6例按计划完成SMZco疗程的患儿应用SMZco的平均时间为(24.3±11.6)d,其中1例病原标本为深部痰、SMZco应用10 d,余5例疗程均>2周。9例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用药后WBC、PLT均恢复正常,7例CRP降至正常,2例自动出院前CRP亦明显下降。9例均未发生过敏反应,无胆红素脑病表现,未出现溶血性贫血、PLT减少,3例仅ALT有2.2~3.5倍的升高,对症治疗后均降至正常,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对于有明确培养和药敏结果的新生儿CRE感染,在充分应用强广谱抗生素治疗仍不能取得满意疗效的情况下,可考虑联合口服SMZco抗感染治疗,但需严格遵守超说明书用药和家长书面知情告知流程,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新诺明 婴儿 新生 耐药肠杆菌 败血症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潘芬 王春 +88 位作者 张泓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峰波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器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5-2021年共收到儿童患者分离...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器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5-2021年共收到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81681株,占儿童革兰阴性杆菌的50.1%,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是最常见的细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29.3%)和呼吸道标本(27.7%)。儿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为48.8%~57.6%、49.3%~66.7%和23.1%~33.8%。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检出率为5.7%~9.5%,呈下降趋势,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克雷伯菌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属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1%~22.6%、7.1%~15.7%和2.0%~3.4%。肠杆菌目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70%,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30%。结论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部分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需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持续监测,以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广泛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杆菌目细菌 细菌性监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在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的动态定植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14
作者 程国平 王登奎 王庆丰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住院的肿瘤患者353份肠道标本中筛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研究,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及PCR方法检测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比较患者肠道中CRE菌株与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同源性。结果:从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筛选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占1.6%(6/353),均携带blaKPC基因;CRE占比3.3%(12/353)。2例肠道定植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由与肠道定植菌相同的CRKp菌株引起。结论:肿瘤患者CRE肠道定植比例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定植于肿瘤患者肠道内的CRE可引起机体其他部位的异位感染,包括血流,应密切监测。对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的危重患者应加强关注,早期筛查肠道定植微生物,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异位 碳青霉烯类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青 周林涛 +82 位作者 陈运生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王传清 王爱敏 朱镭 孟晋华 张泓 王春 董方 吕志勇 周树平 周艳 王世富 胡芳芳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贾伟 李刚 温开镇 张贻荣 金炎 邵春红 赵勇 龚萍 卓超 苏丹虹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冯佼 孙自镛 陈中举 刘文恩 李艳明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大文 赵金英 汪瑞忠 房华 张利侠 马娟 李继红 胡志东 李金 倪语星 孙景勇 郭如意 朱焱 谢轶 康梅 徐元宏 黄颖 王山梅 楚亚菲 喻华 黄湘宁 魏莲花 邹凤梅 沈瀚 周万青 褚云卓 田素飞 薛顺虹 顾洪芹 徐雪松 鄢超 俞碧霞 段金菊 康建邦 刘江山 胡雪飞 俞云松 林洁 胡云建 艾效曼 岳春雷 吴劲松 卢月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目的了解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菌的菌种组成和耐药性异同点,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分别收集并统计CHINET 2015—2021年临床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病原菌及药敏资料。结果2015—2021年CHINET耐药监测网中儿... 目的了解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菌的菌种组成和耐药性异同点,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分别收集并统计CHINET 2015—2021年临床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病原菌及药敏资料。结果2015—2021年CHINET耐药监测网中儿童患者分离株共278471株,其中门急诊分离株占17.1%,以A群β溶血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住院分离株占8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常见。门急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24.5%)低于住院患儿(31.5%),且门急诊MRSA分离株对多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住院患儿。门急诊和住院患儿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或屎肠球菌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均较低,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且门急诊红霉素耐药的A群β溶血链球菌的检出率高于住院患儿。门急诊患儿产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45.1%)低于住院患儿(59.4%),且均总体呈上升趋势。门急诊和住院患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的检出率分别为14.0%和24.2%、11.7%和20.6%、47.8%和52.8%。门急诊患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住院患儿。门急诊患儿氟喹诺酮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CRKpn和CRPae的检出率均低于住院患儿,但2021年CRAba的检出率高于住院患儿。结论门急诊和住院儿童患者中临床分离菌的分布不同,MRSA、ESBL和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O)等菌株在住院儿童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门急诊患儿。临床应依据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持续做好耐药监测和医院感染防控,对遏制细菌耐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监测 物敏感性试验 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对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指引
16
作者 巨默涵(编译) 林东昉(审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引每年均会更新,2024年聚焦的细菌种类仍与2023年相仿,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和新抗菌药物的上市,以及CLSI药敏方法与判断标准的更新,此版指引仍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推荐。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产AmpCβ内酰胺酶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娜 季萍 +8 位作者 贾伟 喻华 张华 单斌 阿祥仁 鲁卫平 郭素芳 魏莲花 徐修礼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067-1072,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2016—2017年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按统一方案对西部地区10家医院临床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KB纸片法进行补充。依据2017版CLSI标...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2016—2017年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按统一方案对西部地区10家医院临床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KB纸片法进行补充。依据2017版CLSI标准判读结果,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2016—2017年间10所医院临床分离CRE菌株共1845株,位列前5位的肠杆菌科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953株(52%, 953/1845)、大肠埃希菌266株(14%, 266/1845)、阴沟肠杆菌264株(14%, 264/1845)、弗氏柠檬酸杆菌69株(4%, 69/1845)、奇异变形菌62株(3%, 62/184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除了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5%和8%、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2.2%,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多在80%~97%。CRE儿童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CRE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大多呈高度耐药,应加强细菌耐药性和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抗菌药物的有效管控,遏制CRE菌株在医院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细菌性监测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蝇中产耐NDM型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流行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18
作者 翟卫帅 樊润 +6 位作者 王晓明 李基云 刘晓 刘德俊 刘志海 汪洋 张启迪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0,共7页
为明确苍蝇对产NDM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NDM-CRE)传播的作用,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采集于青岛地区某肉鸡养殖场周边的苍蝇进行NDM-CRE的流行情况与耐药性分析。通过细菌分离,16S rRNA鉴定与bla NDM耐药基因的确认,从120份苍蝇样品... 为明确苍蝇对产NDM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NDM-CRE)传播的作用,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采集于青岛地区某肉鸡养殖场周边的苍蝇进行NDM-CRE的流行情况与耐药性分析。通过细菌分离,16S rRNA鉴定与bla NDM耐药基因的确认,从120份苍蝇样品中分离出31株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分离率为25.8%),其中NDM-CRE 16株(分离率为13.3%),分别为大肠杆菌10株(分离率为8.3%)、弗氏柠檬酸杆菌5株(分离率为4.2%)和肺炎克雷伯菌1株(分离率为8.3%)。对16株NDM-CRE进行NDM亚型鉴定,确认10株为bla NDM-5,6株为bla NDM-9;对其进行1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除对替加环素敏感外,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1)、美罗培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噻呋、四环素、土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均耐药;85%以上的分离株对庆大霉素(87.5%)、氟苯尼考(93.8%)、氯霉素(93.8%)和恩诺沙星(87.5%)耐药;46.7%的分离株对氨曲南耐药;18.8%的分离株对多黏菌素E耐药;所有分离株对至少11种抗菌药物耐药,以耐14种抗菌药物菌株最多(n=6)。此外,对分离菌株进行12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其至少携带5种耐药基因(bla NDM,bla TEM-1,sul 1,sul 2,floR),耐药机制较复杂。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场周边的苍蝇可作为NDM耐药基因的重要载体,可能促进了养殖场、环境及相关人群中NDM-CRE的传播,对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有必要对其进行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NDM 养鸡场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肖 宋诗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306,314,共5页
目的研究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同时应用K-B法检测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厄他培南的耐药性,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酶(blaKPC、blaIMP-1组... 目的研究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同时应用K-B法检测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厄他培南的耐药性,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酶(blaKPC、blaIMP-1组、blaIMP-2组、blaVIM)编码基因和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blaTEM、blaSHV、blaCTX-M-1组、blaCTX-M-2组、blaCTX-M-9组)编码基因;SDS-PAGE进行细菌外膜蛋白(Omp)分析,并对外膜蛋白基因ompF进行PCR扩增。结果药敏试验显示2株阴沟肠杆菌具有对广谱青霉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多重耐药性。PCR扩增4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和5种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一株阴沟肠杆菌TEM及CTX-M-9组ESBLs基因扩增阳性,其余基因扩增阴性。细菌外膜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阴沟肠杆菌比较,2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均缺少分子量在38KDa左右的条带,即OmpF;且PCR扩增其外膜蛋白基因ompF均为阴性。结论 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与外膜蛋白OmpF的缺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杆菌:多重 碳青霉烯酶基因 ESBLS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丽华 邓孟前 +5 位作者 王嘉丽 伍天睿 周盛弘 杨茹茵 章迪 邹明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47,共11页
目的:临床上已出现耐多黏菌素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本研究分析耐多黏菌素KPN的药敏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耐多黏菌素KPN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目的:临床上已出现耐多黏菌素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本研究分析耐多黏菌素KPN的药敏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耐多黏菌素KPN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以下简称“本院”)的30株耐多黏菌素KPN临床菌株,分析其药敏特点。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KPC、OXA-48、VIM、IMP和NDM型碳青霉烯酶;拉丝试验初筛高毒力KPN;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棋盘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PCR检测多黏菌素相关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进行基因分型和构建进化树。收集耐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resistant,CR)-KPN多黏菌素耐药菌株(23株,实验组)、CR-KPN多黏菌素敏感菌株(57株,对照组),对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连续诱导耐药情况。结果:30株耐多黏菌素KPN中,28株为CR-KPN,CRKPN均产KPC酶,4株拉丝实验阳性,多数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联合用药可有相加或协同效果。所有菌株均检出pmrA、phoP基因,未检测到mcr-1和mcr-2基因。MLST结果显示以ST11型为主。进化树表明耐多黏菌素的KPN未在本院形成医院暴发流行。使用过2种及以上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和使用过多黏菌素是多黏菌素耐药菌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连续使用多黏菌素可诱导耐药。结论:耐多黏菌素KPN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对其可采用以多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在本院尚未分离出质粒介导的耐多黏菌素KPN。多黏菌素可诱导KPN形成耐药菌株,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多黏菌素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