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拮抗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栾兆棠 王永传 +3 位作者 魏红 韩森 刘义帅 全先辉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继青霉素之后,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不断面世,因其作用明确且精准,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出现的超级耐药细菌,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柳叶刀》发表的一... 继青霉素之后,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不断面世,因其作用明确且精准,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出现的超级耐药细菌,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分析表明,细菌感染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细菌感染死亡病例中,75%以上为下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及腹膜腔感染[1]。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它们造成了54.2%的患者死亡[1]。规范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减少细菌感染被列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优先事项。传统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已有数千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已有学者选择天然、毒副作用小且使用安全的中草药在拮抗细菌耐药方面进行研究[2]。本文就此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拮抗细菌 感染性疾病 缺血性心脏病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杖榴 吴聪明 +4 位作者 蒋红霞 廖晓萍 魏秀丽 丁焕中 曾振灵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关键词 兽用抗菌药物 耐药性研究 饲料添加剂 促生长作用 人工合成抗菌药 兽医临床 化学治疗药物 畜禽疾病 医学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世通 杨兵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1982年Marshall与Warren从胃黏膜样本中培养并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历经三十多年不断研究现已确认,Hp与上消化道四种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和胃癌。尚有研究表明,Hp可能与一些胃肠外疾... 1982年Marshall与Warren从胃黏膜样本中培养并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历经三十多年不断研究现已确认,Hp与上消化道四种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和胃癌。尚有研究表明,Hp可能与一些胃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多数报道集中在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研究 革兰阴性细菌 消化性溃疡 心血管系统 淋巴瘤 慢性胃炎 胃黏膜病变 标准三联疗法 铋剂 上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敏 王中新 《安徽医学》 2004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 调查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的表达情况 ,比较产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 方法 收集来源痰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114株 ,首先采用K -B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AmpC酶以及 3种不同表型的AmpC酶产生情况 ,然后使用微量肉汤稀释... 目的 调查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的表达情况 ,比较产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 方法 收集来源痰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114株 ,首先采用K -B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AmpC酶以及 3种不同表型的AmpC酶产生情况 ,然后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产酶菌株与不产酶菌株耐药性。结果 在 11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产AmpC酶菌 79株 ( 69.5 % )。产AmpC酶的菌株表现为 3种表型 ,高产高表达型 61株 ( 5 3 .5 % )、低产高表达型 3 3株( 2 7.5 % )、低产低表达型 43株 ( 3 7.7% )。高产高表达AmpC酶菌株明显多于低产高表达型和低产低表达型。 3种不同AmpC酶表型的菌株 ,低产低表达型对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P/T)、哌拉西林 (PI)、氨曲南 (ATM )、头孢他啶 (CAZ)、头孢吡肟 (FEP)、亚胺培南 (IMP)的敏感率均明显高于低产高表达型和高产高表达型。结论 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产生率高 ,可能是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酶 铜绿假单胞菌 痰标本 高表达 低表达 表型 耐药性研究 低产 高产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国雄 肖光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9期185-187,共3页
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感染源的药敏试验,以此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感染分布提供参考根据。方法 1000株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别和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标本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 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感染源的药敏试验,以此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感染分布提供参考根据。方法 1000株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别和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标本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4~2016年在分离完成的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所占比例均>32%,其中以2015年最高,为44.1%。在100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分布中,痰液所占比例最高,尿液第二,其余为伤口分泌、血液和其他。在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2014~2016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并无显著变化,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等耐药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结论对本院革兰阴性菌感染源进行测定的过程中,主要感染源是铜绿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分布 耐药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产头孢菌素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娴 凌保东 +2 位作者 周岐新 雷军 谢勇恩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我院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耐药情况及ampC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药阴沟肠杆菌15株;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NCCLS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M IC值;PCR扩增检测ampC基因及... 目的:研究我院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耐药情况及ampC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药阴沟肠杆菌15株;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NCCLS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M IC值;PCR扩增检测ampC基因及序列测定。结果:15株菌中8株菌(53.3%)产AmpC酶,3株菌(20.0%)产ESBLs。产AmpC酶的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全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不同程度耐药。5株菌的ampC基因与阴沟肠杆菌ECLC074的ampC基因100%同源,3株菌与之99%同源,2株菌的AmpC酶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结论: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阴沟肠杆菌ECLC074 ampC基因是我院主要的阴沟肠杆菌ampC基因型。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常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此类菌所致感染的最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头孢菌素酶 AMPC基因 耐药 耐药性研究 临床分离 产AMPC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琼脂二倍稀释法 C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雯 贾文祥 +2 位作者 吴晓容 张再容 郭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1年第2期95-,共1页
目的:对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研究药物联用后对绿脓杆菌MIC的逆转情况.方法: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86株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与利血平及维拉帕米联用前后的MIC值及86株绿脓杆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的MIC... 目的:对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研究药物联用后对绿脓杆菌MIC的逆转情况.方法: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86株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与利血平及维拉帕米联用前后的MIC值及86株绿脓杆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的MIC值;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与头孢他定、哌拉西林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研究 喹诺酮类药物 琼脂二倍稀释法 维拉帕米 药物联用 交叉耐药 抗菌活性 青霉素类 氧氟沙星 洛美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研究
8
作者 裴凤艳 王海英 范秀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研究 肠杆菌科细菌 ESBLS 耐药情况 临床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玉娟 《现代农业》 2016年第9期65-66,共2页
从包头市所属辖区的奶牛养殖场采集到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120份,对其进行了致病葡萄球菌分离及鉴定,分离出50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株。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产色葡萄球菌8株,腐生葡萄球菌5... 从包头市所属辖区的奶牛养殖场采集到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120份,对其进行了致病葡萄球菌分离及鉴定,分离出50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株。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产色葡萄球菌8株,腐生葡萄球菌5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头葡萄球菌2株,溶血葡萄球菌1株。针对现状进行葡萄球菌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 药敏试验方法 耐药性研究 凝固酶 包头地区 奶牛养殖场 药物浓度 药物敏感性 肉汤稀释法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对常用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10
作者 陈祖基 刘卫国 宋洁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11-111,共1页
本文实验证明单疱病毒(HSV)经过数代药物培育后,对ACV、CC、DHPG和PFA均可产生耐药性,但耐药性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HSV对ACV极易产生耐药性,对DHPG则来得缓慢而不完全。对高浓度CC(5μg/ml)呈不完全耐药;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如... 本文实验证明单疱病毒(HSV)经过数代药物培育后,对ACV、CC、DHPG和PFA均可产生耐药性,但耐药性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HSV对ACV极易产生耐药性,对DHPG则来得缓慢而不完全。对高浓度CC(5μg/ml)呈不完全耐药;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如CC/ACV、CC/DHPG)可以减轻和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并可降低用药浓度和剂量,从而减少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研究 抗病毒药物 单疱病毒 用药浓度 单纯疱疹病毒 耐药株 毒性反应 药敏试验 耐药突变株 病毒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耐药性研究
11
作者 雷军 王浴生 黎世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15-115,共1页
本文观察了五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对氟哌酸、氟啶酸和甲氟哌酸三种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 FQs)药物的单步耐药频率(FSSRM),结果发现金葡菌、大肠杆菌和阴沟杆菌对FQs的FSSRM较低(【10<sup>-9</sup>),而克氏肺炎杆菌,... 本文观察了五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对氟哌酸、氟啶酸和甲氟哌酸三种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 FQs)药物的单步耐药频率(FSSRM),结果发现金葡菌、大肠杆菌和阴沟杆菌对FQs的FSSRM较低(【10<sup>-9</sup>),而克氏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则可达10<sup>-8</sup>,存在菌种差异性,用亚MIC连续递增式传代培养法获得了大肠杆菌和阴沟杆菌对FQs稳定的、高度耐药株(MIC提高≥128倍),观察到FQS药物之间存在完全交叉耐药现象,且FQs耐药菌多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与头孢氨噻(CTX)和az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研究 氟喹诺酮药物 阴沟杆菌 高度耐药株 交叉耐药现象 常见致病菌 耐药菌 克氏肺炎杆菌 喹诺酮 甲氟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国产氟代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抗菌作用及耐药性研究
12
作者 王浴生 雷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0年第Z1期26-27,共2页
Ⅰ、国产氟代喹诺酮的体外抗菌作用本文采用三种国产氟代喹诺酮(FQS)药物(氟哌酸、氟啶酸、甲氟哌酸),以大肠杆菌<sub>2280</sub>和阴沟杆菌<sub>1029</sub>为试验菌。
关键词 体外抗菌作用 耐药性研究 大肠杆菌 阴沟杆菌 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抑制 杀菌活性 氟代 国产 杀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肺炎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梅昭均(综述) 王燕(审校)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58-61,共4页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患儿主要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支持疗法,其呼吸肌力量、咳嗽反射较弱,长期仰卧位也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细菌滋生率高,此外新型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也是引起NICU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1]。新生儿感染...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患儿主要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支持疗法,其呼吸肌力量、咳嗽反射较弱,长期仰卧位也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细菌滋生率高,此外新型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也是引起NICU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为新生儿常见病,发病快、潜伏期短,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3]。孙彩霞等[4]调查发现,2013-2015年住院新生儿肺炎比例较高,分别为13.90%、17.69%、21.50%,并推测是因胎儿肺在出生第36周前尚未发育完善,各种因素使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继而产生感染。抗菌剂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是临床医学重要基石,而同时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及传播也给临床带来了难题[5-6]。因此,正确诊疗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而目前临床使用抗生素不规范现象较严重,因此探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因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规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咳嗽反射 耐药性研究 新生儿死亡 肺表面活性物质 仰卧位 呼吸道分泌物 抗生素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孕妇与新生儿中B群链球菌(GBS)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海军 吕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4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围产期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GBS的感染率以及耐药性,从而探讨GB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用药依据。方法对408例围产期孕妇以及分娩后415例新生儿进行样本采集,之后给予GBS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记录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 目的研究围产期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GBS的感染率以及耐药性,从而探讨GB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用药依据。方法对408例围产期孕妇以及分娩后415例新生儿进行样本采集,之后给予GBS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记录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08例围产期孕妇GBS阳性检测率为21.1%,415例新生儿的GBS阳性检测率为3.1%,提示围产期孕妇及新生儿GBS检测阳性率较去年有所上升,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有增加的趋势。分离菌株对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虽然没有耐药但其中介率达到6.8%。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和中介率分别为10.6%和16.5%。GBS耐药性有所增强。结论研究表明,及时的进行GBS预防检查,对GBS感染的孕妇与GBS早发型新生儿应及早进行治疗,并恰当的选择治疗药物,避免耐药性的增加,同时定期对新生儿进行GBS检查,避免晚发型GBS感染,提高围产期孕妇与新生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链球菌(GBS) 围产期孕妇 新生儿 早发型GBS感染 耐药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松艳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84例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出现切口感染患者致病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切口感染例...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84例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出现切口感染患者致病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切口感染例数41例致病菌50株,所占百分率为10.68%;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是以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杆菌占68.00%,革兰阳性菌也有一定比例占22.00%,还有少量真菌感染占10.00%;大多数病原菌对氨卡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等药物在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亚胺培南耐药性为最低;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杆菌治疗效果为最佳。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抗菌治疗中以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亚胺培南治疗效果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分布 腹腔镜手术 切口感染 耐药性研究 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丽丽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第6期27-29,44,共4页
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其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更为普遍。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对耐药谱的调查,并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耐药机理的研究,而对细菌耐药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1-3]。本研究对用药习惯和用药频率存... 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其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更为普遍。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对耐药谱的调查,并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耐药机理的研究,而对细菌耐药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1-3]。本研究对用药习惯和用药频率存在较大差异的甲乙两个猪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了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以期探索细菌耐药性形成的一些规律,为减少耐药细菌的出现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细菌耐药性 耐药机理 耐药谱 耐药细菌 用药习惯 耐药性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假单胞菌耐药性获解析
17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47,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生乳中假单胞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生乳假单胞杆菌存在多样的抗性决定簇以及获得性耐药基因,为生乳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支撑。相关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生乳中假单胞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生乳假单胞杆菌存在多样的抗性决定簇以及获得性耐药基因,为生乳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杆菌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 决定簇 生乳 假单胞菌 耐药性研究 科技创新团队 安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杆菌的耐药酶检测 被引量:14
18
作者 田维珍 邓光荣 陈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不动杆菌感染 酶检测 耐药性研究 非发酵菌 铜绿假单胞菌 院内 医院感染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耐药质粒的克隆与分析
19
作者 汪冰 范昕建 +4 位作者 冯萍 曾维华 舒煦 刘必刚 吴俊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Z1期62-62,共1页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日益广泛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迫切需要对其耐药机理及防治进行研究。国内外迄今为止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认为,细菌对这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染色体介导,尚未发现氟喹诺酮耐药质粒。我...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日益广泛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迫切需要对其耐药机理及防治进行研究。国内外迄今为止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认为,细菌对这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染色体介导,尚未发现氟喹诺酮耐药质粒。我们首次从一株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E.coli)多种耐药株中克隆到氟喹喏酮耐药质粒,并对质粒的结构及耐药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E.co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质粒 喹诺酮 耐药性研究 耐药机理 多重耐药菌 染色体介导 耐药株 哇诺酮类 耐药程度 药物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青海天峻县牦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完马单智 简莹娜 +8 位作者 王贵元 张学勇 扎西东主 王光华 才旦卓玛 王戈平 林伟山 李秀萍 马利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1期30-32,共3页
采集了1份天峻县木里镇某牧场因腹泻而死亡的牦犊牛病料组织,经临床症状、细菌的分离培养、实验动物致死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诊断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耐药性试验,该菌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氧氟沙星4种药物敏感,对于其他药物... 采集了1份天峻县木里镇某牧场因腹泻而死亡的牦犊牛病料组织,经临床症状、细菌的分离培养、实验动物致死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诊断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耐药性试验,该菌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氧氟沙星4种药物敏感,对于其他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犊牛 腹泻 致病性大肠杆菌 耐药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