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热处理对304不锈钢激光熔覆Ni60/h-BN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组织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陆小龙 刘秀波 +4 位作者 余鹏程 陈瑶 石皋莲 吴少华 徐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4,共7页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60/h-BN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对涂层在600℃(去应力退火)进行1 h和2 h热处理,分析了热处理前后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涂层中,热处理1 h后涂层的显微硬度最大...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60/h-BN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对涂层在600℃(去应力退火)进行1 h和2 h热处理,分析了热处理前后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涂层中,热处理1 h后涂层的显微硬度最大(最高值HV0.5765.0),在10 N干摩擦条件下,其摩擦系数为0.39,磨损率为3.37×10^(–6)mm/(Nm),该涂层表现出最好的耐磨减摩性能,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轻微的磨粒磨损;未热处理的涂层摩擦系数为0.53,磨损率为6.39×10^(–6) mm/(Nm),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热处理2 h后的涂层摩擦系数为0.39,磨损率为5.29×10^(–6)mm/(Nm),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轻微黏着磨损.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后热处理1 h可有效提高激光熔覆自润滑耐磨涂层的硬度并改善其耐磨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热处理 激光熔覆 润滑耐磨复合涂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聚合物耐磨自润滑涂层的性能与工程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邹洪庆 吕基成 +3 位作者 钱建才 吴厚昌 方敏 许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2,共7页
目的介绍自主研发的氟聚合物耐磨自润滑涂层(简称为协合涂层)的基本性能、测试评价结果、工程应用效果及方向。方法采用TOKYO SEIMITSU Surfcom测量仪、SEM、电子探针线扫描分析、显微硬度仪、球盘式磨损试验仪、MM摩擦试验仪、Table摩... 目的介绍自主研发的氟聚合物耐磨自润滑涂层(简称为协合涂层)的基本性能、测试评价结果、工程应用效果及方向。方法采用TOKYO SEIMITSU Surfcom测量仪、SEM、电子探针线扫描分析、显微硬度仪、球盘式磨损试验仪、MM摩擦试验仪、Table摩擦磨损试验仪、CI4000氙灯老化测试仪及FY-10E盐雾试验箱等,对涂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通过应用实例分析介绍了该涂层的主要应用情况。结果涂层厚度可控制在20~60μm,铝合金涂层硬度为400~600HV,钢铁材料涂层硬度为700~950HV,涂层摩擦系数小于0.15,磨损量小于50 mg/10 000 r,耐中性盐雾试验达336 h以上,抗光老化试验800 h,在165℃仍具有高温阻粘性能。涂层的综合防护性能突出,可满足耐磨、自润滑、耐腐蚀、耐温、阻粘等单一或综合功能性防护需求。结论氟聚合物耐磨自润滑涂层兼有阳极氧化膜或电镀层与控制渗入的低摩擦聚合物或润滑剂的优点,在铝合金和钢铁材料上的规模化应用表明,该涂层的性能和工艺技术状态稳定,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钢铁 耐磨润滑 氟聚合物 涂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激光熔覆镍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红梅 刘海青 +3 位作者 孟祥军 刘秀波 石皋莲 吴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02-105,共4页
为提高Ti6A1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Cr-Cr3C2和自润滑颗粒CaF2复合合金粉末为涂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出以TiC为增强相、CaFz为自润滑相、NiCr/TiC共晶为增韧相的高温耐磨自润滑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 为提高Ti6A1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Cr-Cr3C2和自润滑颗粒CaF2复合合金粉末为涂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出以TiC为增强相、CaFz为自润滑相、NiCr/TiC共晶为增韧相的高温耐磨自润滑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组织,测试了涂层沿层深方向的硬度分布,分别在室温、300℃和600℃时测试了复合涂层和Ti6A14V合金基体的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团絮状NiCr/TiC共晶和球状CaF2分布在TiC基体中,涂层的平均硬度约1150HVo。,为基体的3~4倍。从室温到600℃,激光熔覆镍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Ti6A14V合金基体显著降低,该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高温自润滑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固体润滑高温耐磨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γ-NiCrAlTi/TiC/CaF_2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少华 石皋莲 +2 位作者 段业宽 刘海青 刘秀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88-92,95,共6页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表面制备出以Ti C为增强相、γ-Ni Cr Al Ti固溶体为增韧相、Ca F2为自润滑相的γ-Ni Cr Al Ti/Ti C/Ca F2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分别在室温、300℃和600℃时测试了复合涂层和Ti...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表面制备出以Ti C为增强相、γ-Ni Cr Al Ti固溶体为增韧相、Ca F2为自润滑相的γ-Ni Cr Al Ti/Ti C/Ca F2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分别在室温、300℃和600℃时测试了复合涂层和Ti6Al4V合金基体的干滑动磨损性能,并且讨论了其与对磨球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从室温到600℃,γ-Ni Cr Al Ti/Ti C/Ca F2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Ti6Al4V合金基体显著降低,该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自润滑耐磨性能;对偶件Si3N4陶瓷球的磨损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600℃时,Ti6Al4V基体的磨损机理为氧化塑性变形,γ-Ni Cr Al Ti/Ti C/Ca F2磨损机理为润滑转移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6AL4V 润滑耐磨复合涂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耐磨轴承在烧结机台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屈凡碧 高元红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1,共3页
介绍了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在烧结机台车轮上的应用 。
关键词 润滑耐磨轴承 烧结机 台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耐磨涂层在电子设备表面的性能比较
6
作者 南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36,共5页
电子设备在装配与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磨损情况。为此,采用润滑耐磨涂料进行涂覆层实验,对涂层附着力、硬度、表面形貌、耐磨性及耐蚀性进行测试,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润滑耐磨涂料制备的膜层各项性能最优,适合于电子设备表面润滑耐... 电子设备在装配与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磨损情况。为此,采用润滑耐磨涂料进行涂覆层实验,对涂层附着力、硬度、表面形貌、耐磨性及耐蚀性进行测试,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润滑耐磨涂料制备的膜层各项性能最优,适合于电子设备表面润滑耐磨的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耐磨涂层 电子设备 性能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磨自润滑分散电刷镀
7
作者 高家峰 曹国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25-28,共4页
介绍了在电分散沉积技术和电刷镀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分散镀方法。该方法在各种材料制成的特定形状部件上能得到耐磨、耐蚀和有自润滑性能的均匀镀层。
关键词 电分散沉积 镀层 电刷镀 分散镀 耐磨润滑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对含氟化物共晶耐磨自润滑涂层机械和摩擦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邝子奇 牛少鹏 +7 位作者 宋佳 李明康 苏威铭 王超 黄益聪 曾威 戴红亮 黄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5-243,共9页
目的考察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在高温氧化环境下成分与结构变化,着重研究氧化对涂层机械和摩擦学性能影响。方法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制备出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对涂层进行700、800、850℃氧化处... 目的考察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在高温氧化环境下成分与结构变化,着重研究氧化对涂层机械和摩擦学性能影响。方法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制备出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对涂层进行700、800、850℃氧化处理,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力学性能试验机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比较了喷涂态涂层与氧化处理后涂层的微观结构、物相成分及机械和摩擦学性能。结果涂层在700℃以上氧化环境中,会发生氧化诱导下以氟化物润滑相表面迁移和表面Cr选择性氧化等行为构成的铬酸盐反应。该反应在850℃时会使涂层性能形成“嬗变”,在该温度下氧化处理后涂层的结合强度由喷涂态的75 MPa急剧下降至20 MPa,涂层近表显微硬度由735HV下降至190HV;此外,涂层在300℃时体积磨损率由喷涂态的2.19×105 mm^(3)/N·m剧增至16.3×105 mm^(3)/N·m。结论高温氧化诱导下的铬酸盐反应,不仅会破坏涂层中粘结相、耐磨相和润滑相的分布均匀性,而且会使涂层孔洞、裂纹等缺陷显著增加,由此导致涂层的机械和摩擦磨损性能大幅下降。对于工作时摩擦闪温超过800℃的含氟化物刷式封严涂层而言,涂层在经历闪点后所发生的性能“嬗变”是其短期失效的重要因素。提高涂层的抗氧化性能、降低高温下铬酸盐反应烈度将会是改善涂层失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式封严 超音速火焰喷涂 耐磨润滑 氟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床输送链转动副润滑剂涂覆及热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云松 杨顺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常温状态下的运动副通常采用油脂类润滑剂润滑,热连轧机生产线上的冷床由滚盘、轴套和销组成的转动副,处于380℃以上的高温工作环境,必须喷涂特殊耐磨、耐高温润滑剂,但其涂层厚度难于控制,涂覆和固化比较困难。为此,从涂层要求和涂料... 常温状态下的运动副通常采用油脂类润滑剂润滑,热连轧机生产线上的冷床由滚盘、轴套和销组成的转动副,处于380℃以上的高温工作环境,必须喷涂特殊耐磨、耐高温润滑剂,但其涂层厚度难于控制,涂覆和固化比较困难。为此,从涂层要求和涂料性能入手,经过喷涂和浸涂两种涂覆方式小批量零件试验,从涂层厚度、附着力等对比试验数据结果分析,确定以喷涂方式作为冷床转动副零件表面最终涂覆方案。设计了喷涂工艺与专用喷涂工装,对不同结构的批量件进行涂覆与热固化,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并应用在摩洛哥2800热连轧机生产线上的冷床"输送链"上,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润滑 涂层厚度 涂覆方法 热固化 工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膜层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文举 李博 周圣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为解决某型扭力臂轴及配合衬套的磨损问题,使用磁控溅射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30CrMnSi-Ni2A表面制备了渐变过渡结构的类金刚石膜层(DLC)。使用球磨法、纳米压痕法、划痕法测量DLC膜层性能,膜厚为4.3μm,硬度≥1900 HV,膜基... 为解决某型扭力臂轴及配合衬套的磨损问题,使用磁控溅射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30CrMnSi-Ni2A表面制备了渐变过渡结构的类金刚石膜层(DLC)。使用球磨法、纳米压痕法、划痕法测量DLC膜层性能,膜厚为4.3μm,硬度≥1900 HV,膜基结合力≥30 N。经过滑动磨损测试,膜层摩擦系数≤0.2,摩擦磨损率≤2×10^(-6) mm^(3)·r^(-1)。经过20000转次耐磨测试,与硬铬镀层的扭力臂轴对比,DLC膜层配合衬套的磨损量远低于硬铬镀层配合衬套,可满足扭力臂轴耐磨润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层 梯度过渡 结合力 耐磨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Cr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祁斌 于海博 +2 位作者 梁帅帅 李疆 陈皓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为提高 NiCr-Cr_(3)C_(2)-BaF_(2)·CaF_(2) 涂层高温耐摩擦磨损性能,减少热喷涂过程中润滑相 BaF_(2)·CaF_(2) 火焰烧蚀,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将 BaF_(2)·CaF_(2) 粉体以弥散形式包覆于抗烧蚀陶瓷相 ZrO_(2) 内,形成 ZrO_(2)... 为提高 NiCr-Cr_(3)C_(2)-BaF_(2)·CaF_(2) 涂层高温耐摩擦磨损性能,减少热喷涂过程中润滑相 BaF_(2)·CaF_(2) 火焰烧蚀,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将 BaF_(2)·CaF_(2) 粉体以弥散形式包覆于抗烧蚀陶瓷相 ZrO_(2) 内,形成 ZrO_(2)-BaF_(2)·CaF_(2) 抗烧蚀包覆型粉体,将粉体与 NiCr-Cr_(3)C_(2)混合后爆炸喷涂以提高涂层内 BaF_(2)·CaF_(2)含量,并表征涂层微观组织和高温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ZrO_(2)包覆型粉体中 BaF_(2)·CaF_(2)呈弥散式分布,制备的 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相比传统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Ca、Ba 元素含量均提升 1 倍以上,两涂层显微硬度分别为 1 041 HV 和 690 HV,这说明 ZrO_(2)陶瓷包覆能有效减少 BaF_(2)·CaF_(2)在喷涂过程中的高温烧蚀,且大幅提升了涂层硬度。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显示,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 涂层在 600 ℃、 700 ℃和 800 ℃时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 0.25、0.17 和 0.18,与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相比分别降低了 16.7%、39.3% 和 5.3%;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磨损率为 5.47×10^(-6)mm^(3) ·N^(-1) ·m^(-1),较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降低了 38.6%。 对磨球表面的微观表征显示,涂层中润滑相含量提升使 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 涂层在对磨球表面形成更为完整的润滑转移膜,这将有利于涂层的高温润滑性、稳定性和耐磨损性能。研究结果对热喷涂粉体中易烧蚀物相的热防护和高温自润滑耐磨涂层性能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抗烧蚀包覆型粉体 高温自润滑耐磨涂层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轴套零件注塑工艺参数优化及模具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鹏辉 王蕴晴 +4 位作者 谢传颖 李衡 王钧 李磊 王小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6-60,共5页
针对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原料的重型卡车高耐磨自润滑轴套零件,利用模拟仿真软件Moldflow进行模流分析,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对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熔体温度420℃、模具温度160℃、保压压力60 MPa、保压时间15 s的优化工... 针对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原料的重型卡车高耐磨自润滑轴套零件,利用模拟仿真软件Moldflow进行模流分析,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对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熔体温度420℃、模具温度160℃、保压压力60 MPa、保压时间15 s的优化工艺参数组合。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滑块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等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冷却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确认了冷却系统的有效性。经过实际注塑生产和测试验证,生产出了合格的高耐磨自润滑轴套零件,可替代重型卡车中的金属轴套零件,助力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耐磨润滑 模拟仿真 正交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特种工程塑料系统介绍(续)
13
作者 宋佳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9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RTP 特种工程塑料 热塑性弹性体 结构增强改性材料 润滑耐磨热塑性塑料 阻燃热塑性改性材料 耐高温热塑性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