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敬霞 贾天野 +6 位作者 张树永 李刚 徐旋 鲍春梅 胡昌勤 贾伟 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109-1116,共8页
目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新型的非β-内酰胺酶类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相结合的抗生素,对多重耐药菌具有抗菌活性,本研究评价CAZ/AVI对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 目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新型的非β-内酰胺酶类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相结合的抗生素,对多重耐药菌具有抗菌活性,本研究评价CAZ/AVI对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评价CAZ/AVI对不同菌属的CRE菌和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型的CRE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收集来自解放军302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266株CRE菌株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bacteriostatic concentration, MIC)的测定;采用特异引物扩增法进行耐药基因型的测定,进一步分析CAZ/AVI对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型的CRE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CAZ/AVI体对临床分离CRE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49.62%,明显优于头孢他啶和其他对照药物(P=0),但弱于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P=0.003);对克雷伯菌属CRE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可达到63.75%的体外活性抑菌率,其次为肠杆菌属CRE菌(23.81%),对埃希菌属CRE菌的体外抑菌率最低(13.33%);对于携带bla_(KPC-2)基因型的CRE菌株体外抑菌率可达到69.23%,而对于携带bla_(NDM)和bla_(IMP)的基因型的CRE菌株作用相当(P=0.889),体外抑菌率分别为2.22%和8.33%。结论 CAZ/AVI坦对CRE菌表现出了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优势,尤其是增强了头孢他啶的体外抗菌活性。对克雷伯菌属CRE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明显,并且能够很好的抑制携带bla_(KPC-2)基因型的CRE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 体外抗菌活性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与感染病原菌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璐 李云轩 +2 位作者 宋婉红 王文倩 黄云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以肠道定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同一患者后期感染细菌的关系为出发点,同源性检测和耐药基因筛查为中心,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肠道CRE的定植情况、CR... 目的以肠道定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同一患者后期感染细菌的关系为出发点,同源性检测和耐药基因筛查为中心,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肠道CRE的定植情况、CRE肠道定植与后期感染的关系层次上,进行CRE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从而为临床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收集2018—2019年来自ICU病房及由其他科室转入ICU的共11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离同一患者肠道定植CRE菌株和后期其他感染部位的菌株,对所有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AGE)试验的方法对定植CRE菌株和后期其他感染部位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95位ICU患者中有19位患者肠道CRE筛查阳性,定植率为20.00%。其中发生后期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11位,目标菌株耐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2株菌株中有21株检出耐药基因,占95.45%(21/22)。其中19株检出KPC-2耐药基因,阳性率为86.36%(19/22);2株检出NDM-1耐药基因,阳性率为9.09%(2/22)。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均为阴性。22株目标菌的MLST分型共分为3个型,主要为ST11型,11位患者中除了1位患者的后期感染菌株与定植菌株差异明显外,其余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均为相同的ST型;PAGE检出22株菌的分型可分为A群和B群,共7个型别,其中7位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之间条带位置与数目相同,视为同一克隆型,3位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条带有2~3个差异,同源性极高,视为高度相关菌株;1位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的条带异超过7条,视为不相关菌株。结论ICU患者定植率高,应加强入院CRE定植筛查;ICU患者部位检出的定植及感染CRE菌株MIC值高,为高耐药性菌株;ICU患者发生CRE感染的菌株与自身定植的菌株有极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 同源性分析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甜 陶建敏 +5 位作者 杨红梅 赵燕琴 朱陪莉 王蒋君 邹成韵 王海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情况以及危险因素,为预防CRE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科感染CRE的62例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人口学信息、...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情况以及危险因素,为预防CRE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科感染CRE的62例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将同期入院感染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CSE)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老年患者感染CRE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患者感染的CRE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88%以上。留置导管、留置胃管、呼吸道疾病是老年患者感染CR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感染的CRE菌株耐药性比较严重,临床应重视呼吸道感染的防控,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老年患者 药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污水中高度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文静 宗志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医院污水汇集了来自医院的所有排泄物及液体,是耐药基因的重要储存库。目前,高度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是最严重的耐药威胁之一,本研究致力于研究医院污水中高度耐药CRE的流行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方法医院污水涂布... 目的医院污水汇集了来自医院的所有排泄物及液体,是耐药基因的重要储存库。目前,高度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是最严重的耐药威胁之一,本研究致力于研究医院污水中高度耐药CRE的流行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方法医院污水涂布于含美罗培南(32μg/mL)的显色平板,得到可能的高度耐药CRE,PCR法检测bla_(NDM)、bla_(KPC)、bla_(GES)、bla_(OXA-48)、bla_(IMP)、bla_(IMI)和bla_(VIM)等常见碳青霉烯酶的编码基因,并对检出的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序。通过ERIC-PCR分析克隆相关性;将同一克隆的菌株通过扩增和测序gyrB鉴定到菌种。结果污水中获得96株高度耐药CRE,它们来自于30个不同的克隆,包括14株弗氏柠檬酸杆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丙二酸盐阴性柠檬酸杆菌、2株植生拉乌尔菌、2株解鸟氨酸拉乌尔菌、1株布氏柠檬酸杆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所有的CRE均携带有bla_(KPC-2),其中一株弗氏柠檬酸杆菌同时携带bla_(NDM-1)。结论医院污水中存在多种类型的高度耐药CRE,以弗氏柠檬酸杆菌最为常见,它们携带的碳青霉烯酶主要为bla_(KPC-2)。因此医院污水可能作为耐药菌的储存库,使耐药基因的易于传播,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青霉 污水 杆菌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抗生素应用策略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露方 耿荣华 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008-1014,共7页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和流行,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与患者预后,并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负担。目前CRE临床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替加环素和磷霉...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和流行,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与患者预后,并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负担。目前CRE临床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替加环素和磷霉素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新药即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CAZ-AVI)、美罗培南/瓦博巴坦(meropenem/vaborbactam,MER-VAB)、亚胺培南/雷巴坦(imipenan/ribatan,AMI-LEI)和plazomicin也为CRE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新的耐药产生及不良反应各有不同,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CRE的治疗药物的现状做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杆菌细菌 流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在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的动态定植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6
作者 程国平 王登奎 王庆丰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住院的肿瘤患者353份肠道标本中筛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研究,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及PCR方法检测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比较患者肠道中CRE菌株与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同源性。结果:从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筛选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占1.6%(6/353),均携带blaKPC基因;CRE占比3.3%(12/353)。2例肠道定植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由与肠道定植菌相同的CRKp菌株引起。结论:肿瘤患者CRE肠道定植比例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定植于肿瘤患者肠道内的CRE可引起机体其他部位的异位感染,包括血流,应密切监测。对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的危重患者应加强关注,早期筛查肠道定植微生物,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异位 青霉药的杆菌细菌 青霉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监测
7
作者 姜艳 陈娜 +1 位作者 季萍 李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新疆地区共检出CRE 5071株,历年检出率分别为2.8%、3.2%、2.9%、3.1%和3.2%,其中北疆检出率较高(3.3%),东疆最低(0),三级医院CRE的检出率高于二级医院。5071株CRE菌株中前三位的菌株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34.6%)、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8.1%)、神经外科(7.5%)和呼吸内科(5.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菌种分布存在差异,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CRE,除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外,分离自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敏感和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新疆地区CRE临床分离株耐药形势严峻,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以遏制其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药监测 青霉杆菌细菌 青霉类肺炎克雷伯菌 青霉类大埃希菌 青霉类阴沟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孙雁 王兵 +3 位作者 高思楠 窦晓婧 孙超 程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40例胆道闭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肛拭子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CRE定植组和无CRE定植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 d抽取静脉血检测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的差异及变化, 初步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黏膜损伤及修复的一般规律。结果无论在CRE定植组还是无CRE定植组,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在术后24 h均达到峰值, 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12)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43±0.09)mg/mL比(0.22±0.07)mg/m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3±0.11)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2±0.11)mg/m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09)mg/m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6±0.05)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8±0.06)U/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3±0.02)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5±0.05)U/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7±0.01)U/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两组之间术前24 h、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作为肠黏膜损伤的敏感指标, 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术后24 h内达到峰值;随着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 在术后1周左右接近术前水平。有CRE定植的患儿肝移植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较无CRE定植的患儿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青霉杆菌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龚裕卿 仇桑桑 +2 位作者 黄琴红 陈梦菁 许琴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9-1096,共8页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作(MDT)管理模式对肺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防控效果,并探讨肺移植术后CRE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3年7月的654例肺移植手术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MDT管...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作(MDT)管理模式对肺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防控效果,并探讨肺移植术后CRE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3年7月的654例肺移植手术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MDT管理模式的时间节点,将2014年1月—2019年12月的肺移植受者归为对照组,未实施MDT管理模式;2020年1月—2023年7月的肺移植受者归为干预组,实施MDT管理模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肺移植受者术后90 d的CRE感染风险。采用Cox回归模型对住院日数、手术时长、三管日数等变量进行调整,分析实施MDT管理模式对于CRE感染风险的影响。结果654例肺移植受者共发生医院感染215例,其中对照组158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54%;干预组57例,医院感染发病率23.36%,干预组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χ2=15.965,P<0.001);CRE感染共74例,干预组CRE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7.79%(19/244)VS 13.41%(55/410);χ2=4.828,P=0.028]。至90 d随访期结束,对照组与干预组肺移植受者累计感染风险分别为14.67%、8.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MDT管理模式是肺移植受者术后CRE感染的保护因素,而手术时长、呼吸机使用日数、导尿管插管日数则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肺移植受者中实施MDT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后CRE感染风险,不断规范与落实医院多重耐药菌MDT管理是预防CRE感染与控制传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青霉杆菌 医院感染 多学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查娴 陈大宇 邵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8 d全因病死率和28 d临床治愈率。次要结局包括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微生物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采用Cox回归分析检验影响28 d临床治愈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83名患者,其中替加环素组54例,多黏菌素B组29例。替加环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为31.5%(17/54),多黏菌素B组为37.9%(1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替加环素组28 d临床治愈率为63%(34/54),显著高于多黏菌素B组的34.5%(10/29)(P=0.013)。两组的次要结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使用替加环素是28 d临床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HR:2.083,95%CI 1.018-4.263,P=0.045)。但替加环素组用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多黏菌素B组显著延长(P=0.047;P=0.027),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01)。结论:替加环素组和多黏菌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与多黏菌素B相比,替加环素可能与更高的28 d临床治愈率相关。同时需注意,替加环素可能增加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B 肺炎 青霉杆菌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琦 贾枕枕 +2 位作者 王玲玲 刘相君 刘洪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1-587,共7页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药机制 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喻玲丽 周莹丽 +2 位作者 段萌萌 白玉霞 张文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菌目细菌(CSE)血流感染患者为CSE组,分析感染菌株和科室分布,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CRE血流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23例,41.07%)和血液科(17例,30.36%)为主;感染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2例,57.14%)和大肠埃希菌(16例,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60 d内住院史、感染前入住ICU>48 h、机械通气、留置中央静脉导管、使用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均与CRE血流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前入住ICU>48 h、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是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尤其是ICU应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尽早识别CRE血流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有创操作,以减少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CRE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婷婷 谢小芳 杜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探索流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精准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探索流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精准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离保存的非重复CRE临床菌株共计102株,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或抑菌圈直径(KB值),用PCR法扩增CRE菌株中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检测细菌的同源性和遗传性,统计分析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2株CRE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依次为20.6%、6.9%和5.9%。86株(84.3%)携带bla_(KPC-2),15株(14.7%)携带bla_(NDM),1株(1%)同时携带bla_(KPC-2)和bla_(NDM-1)。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90/102,88.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7/102,6.9%)。90株肺炎克雷伯菌MLST分型主要为ST11(61.1%)、ST15(24.4%)和ST700(3.3%),主要携带bla_(KPC-2)(94.4%)。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依次为9.1%、7.3%和3.6%。未发现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药敏结果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有相关性。结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3类抗生素能很好地互相弥补其耐药性。对于明确CRE感染的重症患者,建议临床尽快检测CRE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种类指导是否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杆菌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多黏菌素 替加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患者全因死亡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仁静 严子禾 +3 位作者 韩志君 汤怡颖 胡锡池 黄红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67-1572,共6页
目的 :评价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纳入同时含有碳青霉烯耐药肠杆科细菌(CRE)及碳青霉烯敏感的... 目的 :评价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纳入同时含有碳青霉烯耐药肠杆科细菌(CRE)及碳青霉烯敏感的肠杆菌细菌(CSE)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研究。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16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2 916例患者(CRE感染797例,CSE 2 119例)。根据纳入研究的设计类型分为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感染患者细菌检出的标本类型分为血流感染组亚组、综合感染类型亚组(包括尿液、血液、痰等)。队列研究组的CRE感染全因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为2.44(95%CI:1.963.03,I2=16.1%,Pheterogeneity=0.312);血流感染亚组的RR为2.07(95%CI:1.592.69,I2=0.0%,Pheterogeneity=0.511);综合感染类型亚组的RR为3.35(95%CI:2.254.99,I2=0.0%,Pheterogeneity=0.868)。病例对照组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30(95%CI:1.493.55,I2=53.5%,Pheterogeneity=0.018);血流感染亚组的OR为2.85(95%CI:1.664.90,I2=60.8%,Pheterogeneity=0.018);综合感染类型亚组的OR为1.46(95%CI:0.732.90,I2=25.2%,Pheterogeneity=0.261)。结论 :CRE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CSE患者,血流感染与患者死亡是密切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全因死亡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除外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7-544,共8页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除外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51所医疗机构2021年1—6月临床分离的C...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除外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51所医疗机构2021年1—6月临床分离的CRE(除外肺炎克雷伯菌),按区域分别运送至三个中心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按照统一的实验方案进行菌种复核鉴定,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CRE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所有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结果共收集CRE菌株94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目细菌分别占41.1%(389/946)、34.4%(325/946)和24.5%(232/94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他肠杆菌目细菌对氨曲南-阿维巴坦、阿米卡星、黏菌素、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均高度敏感,敏感率范围为87.1%~95.5%。全基因组测序显示bla_(NDM-5)(71.7%,279/389)和bla_(NDM-1)(64.3%,209/325)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中主要流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产气克雷伯菌中均以bla_(NDM-1)为主,分别占73.8%(31/42)和57.8%(37/64);产酸克雷伯菌中,bla_(KPC-2)和bla_(NDM-1)分别占30.4%(14/46)和26.1%(12/46)。MLST分型及地域分布显示大肠埃希菌共存在87种分型,主要以ST410(22.1%,86/389)和ST167(10.5%,41/389)型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福建、河北、湖南、内蒙古、云南等地,后者主要分布在北京、海南、河南、辽宁、青海等地;阴沟肠杆菌共存在54种分型,主要以ST171(17.8%,58/325)和ST78(7.1%,23/325)型菌株为主,前者分布在安徽、河北、黑龙江、河南等地,后者多见于湖北、广西、贵州等地区。结论产碳青霉烯酶是中国临床分离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最主要的机制。中国不同省市分离的菌株克隆型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杆菌细菌 敏感性 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单用或与氨曲南联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比较
16
作者 卞丽娟 郭俊哲 郑美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6-1212,共7页
目的了解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单用或与氨曲南(ATM)联合用药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某院2018-2022年临床分离的52株非重复CRE进行CZA及ATM最低抑菌浓... 目的了解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单用或与氨曲南(ATM)联合用药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某院2018-2022年临床分离的52株非重复CRE进行CZA及ATM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棋盘稀释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时间-杀菌曲线和大蜡螟感染模型检测CZA单用或与ATM联合使用的杀菌效果。结果23株产KPC酶的CRE菌株中91.3%(21株)对CZA的MIC≤4μg/mL,8.7%(2株)的菌株对CZA的MIC≥128μg/mL。产NDM、IMP、KPC+IMP、KPC+NDM等酶型的29株CRE对CZA的MIC值均≥128μg/mL。31株CZA耐药的菌株中93.5%(29株)的CZA与ATM联合FIC值<0.5,6.5%(2株)的FIC在0~1。时间-杀菌曲线表明CZA对产KPC酶的菌株具有杀菌效果,CZA联合ATM对耐CZA菌株有杀菌效果。与单药组相比,CZA联合ATM处理组CRE感染大蜡螟生存率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时间120 h,P=0.001)。结论CZA对产KPC酶的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CZA与ATM联用对CZA耐药的菌株具有协同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氨曲南 青霉杆菌细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国CHINET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5
17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28 位作者 汪复 俞云松 林洁 胡云建 艾效曼 胡志东 李金 徐元宏 沈继录 张泓 孔菁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陈中举 卓超 苏丹虹 徐英春 张小江 魏莲花 吴玲 单斌 杜艳 陈佰义 储云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 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 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1 499株,包括克雷伯菌属952株(63.5%)、肠杆菌属226株(15.1%)和埃希菌属206株(13.7%)等。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8.2%)和重症监护室(2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50.0%外(分别为46.9%和49.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0%~100%。儿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医院中的某些科室如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较为集中,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在医院中的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青霉杆菌细菌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NET监测2010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40
18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26 位作者 汪复 蒋晓飞 杨青 黄文祥 贾蓓 徐元宏 沈继录 徐英春 张小江 胡云建 艾效曼 张朝霞 季萍 单斌 杜艳 卓超 苏丹虹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陈中举 魏莲花 吴玲 张泓 孔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1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0年版CLSI文件判断药敏试验...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1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0年版CLSI文件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株670株,包括克雷伯菌属(64.2%)、肠杆菌属细菌(14.5%)和大肠埃希菌(13.6%)等。标本来源和病房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9.5%)和重症监护病房(36.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米诺环素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2.6%和37.0%外,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在70%~100%,对厄他培南100%耐药。儿童患者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呈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挑战。CRE菌株在某些医院中的某些病区较为集中,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引起大范围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青霉杆菌细菌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仕丹 刘春来 +6 位作者 杨润时 贾玲 李妍 曹海燕 晏辉钧 孙坚 庄志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504,共10页
目的研究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在细菌耐药方面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CRE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3-2017年细菌室保存的CRE,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药敏试验、全基因序列测定,选取部分CRE中携带的碳青霉烯... 目的研究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在细菌耐药方面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CRE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3-2017年细菌室保存的CRE,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药敏试验、全基因序列测定,选取部分CRE中携带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进行基因环境分析。结果共收集62株CRE,成功复活51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30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9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6株,耐碳青霉烯类其他肠杆菌6株。CRKP MLST主要包括3株ST147、2株ST11;CREC MLST主要包括3株ST167;CRECL MLST主要包括3株ST93、2株ST88。51株CRE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耐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分布:1株携带blaKPC-2,14株携带blaIMP-4,18株携带blaNDM-1,22株携带blaNDM-5,2株携带blaNDM-9,10株携带blaOXA-1,10株携带blaOXA-10,2株携带blaOXA-23,2株携带blaOXA-66。分析blaNDM-1、blaNDM-5、blaNDM-9、blaIMP-4不同菌种的基因环境,发现几种耐药基因各自的基因环境都与已报道的基因环境相似,无明显的菌种间差异性。结论耐药基因通过水平传播能稳定存在于不同的CRE菌株中,对医院感染防控造成一定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Β-内酰胺酶 多位点序列分型 基因环境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孙恒彪 陈佑明 +3 位作者 尤旭 潘祖汉 肖刚 明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对碳青霉烯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CRE感染及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临床送检各类标本分离的细菌,使用Microscan Walkaway 40 plus进行细菌...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对碳青霉烯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CRE感染及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临床送检各类标本分离的细菌,使用Microscan Walkaway 40 plus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分离的CRE进行常见碳青霉烯酶的编码基因(bla_(NDM-1)及bla_(KPC-2))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_(TEM)、bla_(SHV)、bla_(CTX-M-1)-like、bla_(CTX-M-2)-like、bla_(CTX-M-8)-like及bla_(CTX-M-9)-like)的检测,同时检测细菌多重耐药相关的Ⅰ类整合子编码基因bla_(inT-1)。结果 2014—2015年共分离7株CRE,检出率为0.30%,1~6号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7号菌株为弗劳地柠檬酸杆菌,7株菌株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耐药,3株菌对阿米卡星及四环素敏感,2株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3株菌检出bla_(NDM-1),2株检出bla_(KPC-2),5株检出bla_(TEM),7株均可检出bla_(SHV),1株检出bla_(CTX-M-1)-like,4株检出bla_(CTX-M-9)-like,5株检出bla_(inT-1),未检出基因bla_(CTX-M-2)-like及bla_(CTX-M-8)-like。结论 bla_(NDM-1)及bla_(KPC-2)是导致7株CRE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bla_(TEM)、bla_(SHV)及bla_(CTX-M-9)-like是导致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bla_(inT-1)在CRE多重耐药及耐药基因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杆菌细菌 头孢菌素 青霉 青霉类抗生素 多重 C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