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监测
1
作者 姜艳 陈娜 +1 位作者 季萍 李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新疆地区共检出CRE 5071株,历年检出率分别为2.8%、3.2%、2.9%、3.1%和3.2%,其中北疆检出率较高(3.3%),东疆最低(0),三级医院CRE的检出率高于二级医院。5071株CRE菌株中前三位的菌株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34.6%)、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8.1%)、神经外科(7.5%)和呼吸内科(5.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菌种分布存在差异,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CRE,除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外,分离自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敏感和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新疆地区CRE临床分离株耐药形势严峻,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以遏制其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药监测 青霉杆菌细菌 青霉类肺炎克雷伯菌 青霉类大埃希菌 青霉类阴沟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在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的动态定植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2
作者 程国平 王登奎 王庆丰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住院的肿瘤患者353份肠道标本中筛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研究,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及PCR方法检测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比较患者肠道中CRE菌株与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同源性。结果:从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筛选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占1.6%(6/353),均携带blaKPC基因;CRE占比3.3%(12/353)。2例肠道定植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由与肠道定植菌相同的CRKp菌株引起。结论:肿瘤患者CRE肠道定植比例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定植于肿瘤患者肠道内的CRE可引起机体其他部位的异位感染,包括血流,应密切监测。对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的危重患者应加强关注,早期筛查肠道定植微生物,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异位 青霉药的杆菌细菌 青霉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喻玲丽 周莹丽 +2 位作者 段萌萌 白玉霞 张文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菌目细菌(CSE)血流感染患者为CSE组,分析感染菌株和科室分布,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CRE血流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23例,41.07%)和血液科(17例,30.36%)为主;感染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2例,57.14%)和大肠埃希菌(16例,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60 d内住院史、感染前入住ICU>48 h、机械通气、留置中央静脉导管、使用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均与CRE血流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前入住ICU>48 h、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是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尤其是ICU应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尽早识别CRE血流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有创操作,以减少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CRE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孙雁 王兵 +3 位作者 高思楠 窦晓婧 孙超 程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40例胆道闭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肛拭子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CRE定植组和无CRE定植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 d抽取静脉血检测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的差异及变化, 初步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黏膜损伤及修复的一般规律。结果无论在CRE定植组还是无CRE定植组,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在术后24 h均达到峰值, 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12)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43±0.09)mg/mL比(0.22±0.07)mg/m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3±0.11)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2±0.11)mg/m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09)mg/m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6±0.05)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8±0.06)U/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3±0.02)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5±0.05)U/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7±0.01)U/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两组之间术前24 h、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作为肠黏膜损伤的敏感指标, 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术后24 h内达到峰值;随着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 在术后1周左右接近术前水平。有CRE定植的患儿肝移植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较无CRE定植的患儿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青霉杆菌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婷婷 谢小芳 杜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探索流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精准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探索流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精准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离保存的非重复CRE临床菌株共计102株,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或抑菌圈直径(KB值),用PCR法扩增CRE菌株中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检测细菌的同源性和遗传性,统计分析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2株CRE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依次为20.6%、6.9%和5.9%。86株(84.3%)携带bla_(KPC-2),15株(14.7%)携带bla_(NDM),1株(1%)同时携带bla_(KPC-2)和bla_(NDM-1)。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90/102,88.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7/102,6.9%)。90株肺炎克雷伯菌MLST分型主要为ST11(61.1%)、ST15(24.4%)和ST700(3.3%),主要携带bla_(KPC-2)(94.4%)。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依次为9.1%、7.3%和3.6%。未发现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药敏结果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有相关性。结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3类抗生素能很好地互相弥补其耐药性。对于明确CRE感染的重症患者,建议临床尽快检测CRE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种类指导是否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杆菌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多黏菌素 替加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单用或与氨曲南联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的比较
6
作者 卞丽娟 郭俊哲 郑美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6-1212,共7页
目的了解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单用或与氨曲南(ATM)联合用药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某院2018-2022年临床分离的52株非重复CRE进行CZA及ATM最低抑菌浓... 目的了解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单用或与氨曲南(ATM)联合用药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某院2018-2022年临床分离的52株非重复CRE进行CZA及ATM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棋盘稀释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时间-杀菌曲线和大蜡螟感染模型检测CZA单用或与ATM联合使用的杀菌效果。结果23株产KPC酶的CRE菌株中91.3%(21株)对CZA的MIC≤4μg/mL,8.7%(2株)的菌株对CZA的MIC≥128μg/mL。产NDM、IMP、KPC+IMP、KPC+NDM等酶型的29株CRE对CZA的MIC值均≥128μg/mL。31株CZA耐药的菌株中93.5%(29株)的CZA与ATM联合FIC值<0.5,6.5%(2株)的FIC在0~1。时间-杀菌曲线表明CZA对产KPC酶的菌株具有杀菌效果,CZA联合ATM对耐CZA菌株有杀菌效果。与单药组相比,CZA联合ATM处理组CRE感染大蜡螟生存率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时间120 h,P=0.001)。结论CZA对产KPC酶的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CZA与ATM联用对CZA耐药的菌株具有协同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氨曲南 青霉杆菌细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除外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7-544,共8页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除外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51所医疗机构2021年1—6月临床分离的C...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除外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51所医疗机构2021年1—6月临床分离的CRE(除外肺炎克雷伯菌),按区域分别运送至三个中心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按照统一的实验方案进行菌种复核鉴定,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CRE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所有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结果共收集CRE菌株94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目细菌分别占41.1%(389/946)、34.4%(325/946)和24.5%(232/94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他肠杆菌目细菌对氨曲南-阿维巴坦、阿米卡星、黏菌素、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均高度敏感,敏感率范围为87.1%~95.5%。全基因组测序显示bla_(NDM-5)(71.7%,279/389)和bla_(NDM-1)(64.3%,209/325)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中主要流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产气克雷伯菌中均以bla_(NDM-1)为主,分别占73.8%(31/42)和57.8%(37/64);产酸克雷伯菌中,bla_(KPC-2)和bla_(NDM-1)分别占30.4%(14/46)和26.1%(12/46)。MLST分型及地域分布显示大肠埃希菌共存在87种分型,主要以ST410(22.1%,86/389)和ST167(10.5%,41/389)型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福建、河北、湖南、内蒙古、云南等地,后者主要分布在北京、海南、河南、辽宁、青海等地;阴沟肠杆菌共存在54种分型,主要以ST171(17.8%,58/325)和ST78(7.1%,23/325)型菌株为主,前者分布在安徽、河北、黑龙江、河南等地,后者多见于湖北、广西、贵州等地区。结论产碳青霉烯酶是中国临床分离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最主要的机制。中国不同省市分离的菌株克隆型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杆菌细菌 敏感性 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龚裕卿 仇桑桑 +2 位作者 黄琴红 陈梦菁 许琴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9-1096,共8页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作(MDT)管理模式对肺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防控效果,并探讨肺移植术后CRE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3年7月的654例肺移植手术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MDT管...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作(MDT)管理模式对肺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防控效果,并探讨肺移植术后CRE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3年7月的654例肺移植手术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MDT管理模式的时间节点,将2014年1月—2019年12月的肺移植受者归为对照组,未实施MDT管理模式;2020年1月—2023年7月的肺移植受者归为干预组,实施MDT管理模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肺移植受者术后90 d的CRE感染风险。采用Cox回归模型对住院日数、手术时长、三管日数等变量进行调整,分析实施MDT管理模式对于CRE感染风险的影响。结果654例肺移植受者共发生医院感染215例,其中对照组158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54%;干预组57例,医院感染发病率23.36%,干预组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χ2=15.965,P<0.001);CRE感染共74例,干预组CRE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7.79%(19/244)VS 13.41%(55/410);χ2=4.828,P=0.028]。至90 d随访期结束,对照组与干预组肺移植受者累计感染风险分别为14.67%、8.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MDT管理模式是肺移植受者术后CRE感染的保护因素,而手术时长、呼吸机使用日数、导尿管插管日数则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肺移植受者中实施MDT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后CRE感染风险,不断规范与落实医院多重耐药菌MDT管理是预防CRE感染与控制传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青霉杆菌 医院感染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肠道定植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
9
作者 杨剑税 闵琦芬 +2 位作者 龚晓文 戚志萍 曹烨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肠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定植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将常州某三级医院2023年3—12月进行肠道CRE筛查的392例ICU患者按筛查结果分为定植组(n=42)和非定植组(n=350),收集患者的年龄、...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肠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定植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将常州某三级医院2023年3—12月进行肠道CRE筛查的392例ICU患者按筛查结果分为定植组(n=42)和非定植组(n=350),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最后一次筛查前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及侵入性操作等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析。结果42例CRE筛查阳性患者检出CRE 44株,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占65.91%),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5.91%)、阴沟肠杆菌(13.64%);定植组患者从入ICU到肠道CRE筛查阳性的平均时间为14 d;长期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1.47,95%CI:1.31~1.65),机械通气(OR=1.14,95%CI:1.06~1.22),存在肠杆菌目细菌感染(OR=10.10,95%CI:3.28~32.09)是肠道CRE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15 d(χ^(2)=167.52,P<0.001)和机械通气≥15 d(χ^(2)=101.03,P<0.001)的患者肠道CRE定植风险更高。结论临床应提高病原学送检,及时进行抗肠杆菌目细菌感染治疗;慎重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缩短疗程;并积极评估机械通气指征,及时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青霉杆菌细菌 道定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查娴 陈大宇 邵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8 d全因病死率和28 d临床治愈率。次要结局包括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微生物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采用Cox回归分析检验影响28 d临床治愈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83名患者,其中替加环素组54例,多黏菌素B组29例。替加环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为31.5%(17/54),多黏菌素B组为37.9%(1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替加环素组28 d临床治愈率为63%(34/54),显著高于多黏菌素B组的34.5%(10/29)(P=0.013)。两组的次要结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使用替加环素是28 d临床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HR:2.083,95%CI 1.018-4.263,P=0.045)。但替加环素组用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多黏菌素B组显著延长(P=0.047;P=0.027),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01)。结论:替加环素组和多黏菌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与多黏菌素B相比,替加环素可能与更高的28 d临床治愈率相关。同时需注意,替加环素可能增加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B 肺炎 青霉杆菌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琦 贾枕枕 +2 位作者 王玲玲 刘相君 刘洪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1-587,共7页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药机制 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层析技术在肠杆菌目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12
作者 韩仁如 潘芬 +9 位作者 尹丹丹 丁丽 郭燕 吴湜 杨洋 于方圆 蒋婕 石迎迎 胡付品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8-663,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免疫层析技术在快速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产碳青霉烯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90株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作为金标准,采用两种免疫层析法同步进行CRE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 目的比较两种免疫层析技术在快速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产碳青霉烯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90株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作为金标准,采用两种免疫层析法同步进行CRE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结果采用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390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目细菌,213株为CRE菌株,177株为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CSE)菌株。经PCR基因型检测,213株CRE菌株中,207株产碳青霉烯酶,6株CRE菌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不明确;207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中,119株产KPC酶、71株产NDM酶、9株产IMP酶、7株产OXA-48-like酶和1株复合酶(KPC酶+NDM酶)。同步采用两种免疫层析法(丹娜DMK和NG-Test®CARBA5)进行检测,检测与PCR结果符合率均为100%。两种免疫层析法检测5种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均为100%(95%CI:97.7%~100%),特异度均为100%(95%CI:97.4%~100%)。结论免疫层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应用于检测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青霉 免疫层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消毒剂基因及四种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检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志武 张甜甜 +2 位作者 黄喜凤 徐腾飞 陈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qacE△1-SUL1携带情况,以及四种常用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医院做好科学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所有临床送检标本分离...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qacE△1-SUL1携带情况,以及四种常用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医院做好科学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所有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CRE非重复菌93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和qacE△1-SUL1携带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戊二醛、碘伏、84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和乙醇对CRE的MIC值。结果 93株CRE以肺炎克雷伯菌(52株)和阴沟肠杆菌(25株)为主;CRE菌株耐药率较高,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达100%;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和qacE△1-SUL1携带率分别为72.0%(67株)、81.7%(76株)、89.2%(83株)。四种消毒剂对CRE的MIC值,戊二醛为500 mg/L,碘伏为625~2 500 mg/L,84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250~500 mg/L,乙醇为75%;碘伏中有4株CRE MIC值(2 500 mg/L)高于标准菌株,84消毒剂中有24株CRE MIC值(有效氯500 mg/L)高于标准菌株。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CRE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较高,部分CRE菌株对碘伏和84消毒剂有抗性,临床工作中需科学、规范地使用消毒剂,防止耐药菌医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消毒剂基因 消毒剂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东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表型、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主声 吕飞 +7 位作者 谢树金 黄亚 林偲思 徐宝华 冯剑波 冯森 何芬 周谋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805,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东莞地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耐药情况和基因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亲缘性、耐药机制和bla_(KPC... 目的通过研究东莞地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耐药情况和基因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亲缘性、耐药机制和bla_(KPC-2)基因环境,为临床寻找控制和治疗该致病菌的更优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东华医院、康华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和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等十三所医院的住院患者的CRE菌株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纸片法(K-B法)或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对肠杆菌目细菌进行初筛;采用改良Hodge试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和CIM试验检测CRE产酶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并鉴定CRE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bla_(NDM)、bla_(IMP)、bla_(DHA)、bla_(CTX-M)和bla_(CMY)),以及CRKP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孔蛋白(OmpK35、OmpK36和OmpK37);通过Junction PCR、Mapping PCR和Crossing PCR检测bla_(KPC-2)基因环境;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CRE临床分离株在标本和科室中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在科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从37217株肠杆菌目细菌中共检出131株CRE(占0.3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79株(占60.31%)、大肠埃希菌21株(占16.03%)和阴沟肠杆菌12株(占9.16%);检出CRE的临床科室主要为ICU(66株,占50.38%);在检出CRE的标本中,位于前3位分别是痰液标本(56株,占42.75%)、尿液标本(21株,占16.03%)、伤口分泌物标本(12株,占9.16%);CRE对目前临床中常使用的抗菌药物表现出高耐药性,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为21.38%。检测104株CRE(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发现的碳青霉烯酶有KPC-2型(57,54.81%)、NDM-1型(7株,6.73%)和NDM-5型(2株,1.92%);其中,CRKP主要为ST11型(49株,占62.03%),其次为ST1型(25株,占31.65%);ompK35(75株,占94.94%)、ompK36(77株,占97.47%)和ompK37(79株,占100%)发生突变的占比高;bla_(KPC-2)的基因环境主要为B1型突变型(38株,占48.10%),其次为A型突变型(14株,占17.72%)。结论2016—2018年东莞地区临床CRE检出率为0.35%,耐药性强,其中,CRKP主要为ST11型,主要流行的是KPC-2型,其基因环境为B1型突变型,而且孔蛋白突变占比极高,这提示东莞地区bla_(KPC-2)基因主要通过质粒进行传播,并且孔蛋白突变在CRE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感染医务工作者应根据该菌科室分布、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等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青霉类肺炎克雷伯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孔蛋白 bla_(KPC-2)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及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虹玲 钟一鸣 +2 位作者 晏群 刘文恩 梁湘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0-1216,共7页
目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流行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巨大挑战。本研究探讨本地区CRE耐药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价值,旨在... 目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流行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巨大挑战。本研究探讨本地区CRE耐药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性CRE,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联合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KB)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PCR方法检测13种碳青霉烯酶基因。使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126株经PCR确定为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进行表型检测,了解该方法与金标准PCR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704株CRE呈现出高度耐药的情况,经检测,501株为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ase producing Enterobacterales,CPE);CP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有9种,包括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KPC)、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NDM)、维罗纳整合子金属酶β-内酰胺酶(Verona integronencoded metallo-β-lactamases,VIM)、亚胺培南酶(imipenemase,IMP)、苯唑西林酶48型(oxacillinase-48,OXA-48)以及罕见的亚胺培南水解β-内酰胺酶(imipenem-hydrolyzingβ-lactamase,IMI)、阿德莱德亚胺培南酶(adelaide imipenemase,AIM)、圭亚那超广谱β-内酰胺酶(guiana 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GES)和Bicêtre碳青霉烯酶(bicêtre carbapenemase,BIC),KPC型丝氨酸酶检出率最高,为61.7%(309/501);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单产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单产B类金属酶以及同时产A类和B类酶菌株的符合率均为100%。结论:湖南省长沙市CRE菌株分布非常广泛,产碳青霉烯酶(特别是KPC型丝氨酸酶)是这类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在湖南省长沙市首次检出了肠杆菌目细菌携带GES、IMI型基因。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检测产A类丝氨酸酶和B类金属酶的CRE,且操作简单、结果容易判读,能满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和/或金属酶检测的需求,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青霉 青霉杆菌细菌 青霉酶抑制剂增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颖 孙普娇 +2 位作者 徐开菊 杨仁国 杨兴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8-1582,共5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有53例CRE血流感染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治疗失败率47...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有53例CRE血流感染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治疗失败率47.2%。治疗失败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凝血酶原时间水平较高,球蛋白水平较低(P<0.05)。单药治疗(n=15)和联合用药治疗(n=3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有替加环素的治疗方案并不优于不含替加环素的其他策略(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E血流感染预后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菌株感染类型、合并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发生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后有关(P<0.05)。合并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发生于入住ICU后是CRE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E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高,PCT、CRP高的患者提示预后差,替加环素单药使用或联用可能不是CRE相关BSI的最佳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员静 单斌 +14 位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马志刚 喻华 耿荣华 曲芬 刘平娟 刘家云 谢小芳 蓝锴 冀旭峰 贾伟 李刚 鲍春梅 季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株,按统... 目的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株,按统一方案和标准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参照2020版CLSI标准判读,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CRE检出率分别是6.4%(1897/29525)、6.8%(2186/32239)、7.3%(2171/29816),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大肠埃希菌(CR-ECO)的3年总检出率分别是13.2%和2.0%。CRE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43.8%(2681/6123),其次是尿液标本16.0%(977/6123)、血液标本8.1%(496/6123)和分泌物标本4.5%(278/6123)。不同种属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中不同标本类型的占比不同,CR-KPN以痰液标本为主,CR-ECO以尿液标本为主。不同科室的CRE检出率有所不同,以ICU检出最高。体外药敏结果显示,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不同菌属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不同。CR-KPN和CP-ECO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的体外抗菌活性较高。结论CRE检出呈上升趋势,各地区需加强本地区CRE监测,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遏制CRE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细菌药性监测 青霉类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分子特征及其感染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5 位作者 宋贵波 马志刚 李小凤 梁媛 刘涵禹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目的通过对直肠拭子主动筛查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和对应患者感染后分离出的CRE进行配对分析研究,以探讨CRE定植和感染之间的分子特征异同,为临床CRE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和指导。... 目的通过对直肠拭子主动筛查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和对应患者感染后分离出的CRE进行配对分析研究,以探讨CRE定植和感染之间的分子特征异同,为临床CRE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直肠拭子标本进行CRE菌株筛查。监测筛查阳性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对感染菌株及其定植菌株同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CRE主动筛查定植率为2.41%(75/3116),其感染率为45.3%(34/75)。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出以bla_(KPC)为主:定植组bla_(KPC)(25/34)、bla_(OXA48)(9/34),感染组bla_(KPC)(25/34)、bla_(OXA48)(10/34),检出率P>0.05;ST分型以ST11型检出率最高,定植组ST11型(25/34)、ST231型(9/34),感染组ST11型(25/34)、ST231型(9/34),检出率P>0.05。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的为:定植组mrkD(34/34)、uge(32/34)、fimH(33/34)、wabG(32/34)、entB(32/34),感染组mrkD(34/34)、fimH(31/34)、uge(34/34)、wabG(31/34)和entB(30/34),检出率P>0.05。定植菌是否发生感染与毒力基因uge、iucA、iutA、rmpA和iroB相关,P≤0.05。结论肠内定植CRE与其感染CRE之间高度同源,主动筛查是防控CRE感染的重要举措,通过CRE主动筛查对高危人群预防CRE感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杆菌细菌 道定植 主动筛查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感染病学会关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AmpC-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感染治疗指引(2022版)摘要 被引量:23
19
作者 肖园园 谭彩霞 +1 位作者 李春辉 吴安华(编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7-1276,共10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致力于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最新指引。两份指引文件分别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和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致力于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最新指引。两份指引文件分别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和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AmpC-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指导建议。与之前的指南比,已发表的关于AmpC-E、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最佳治疗的数据相对较少,因此指引文件是基于临床经验、专家意见和对现有文献的回顾而提供的“指引”。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和特定抗感染药物的可获得性存在地区差异,指引文件主要侧重于美国的抗感染治疗,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对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建议咨询感染病专家。此指引将每年更新。最新版本于2022年3月7日发布于https://www.idsociety.org/practice-guideline/amr-guidance/和2022年3月31日发布于https://www.idsociety.org/practice-guideline/amr-guidance-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革兰阴性菌 多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杆菌细菌 青霉杆菌细菌 难治性药铜绿假单胞菌 产AmpCβ-内酰胺酶杆菌细菌 青霉类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性、临床感染特征及mcr基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肖晓 杭修兵 +4 位作者 王梦 刘莉娟 储雯雯 周强 刘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机制,为临床防治CRE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6月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及患者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耐药基因,诱导试验验证mcr-9阳性菌株...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机制,为临床防治CRE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6月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及患者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耐药基因,诱导试验验证mcr-9阳性菌株的诱导耐药性。结果共纳入167株CRE,以肺炎克雷伯菌(38.9%)和阴沟肠杆菌(35.3%)为主,呈现多重耐药表型,3株(1.8%)对多粘菌素B耐药。CRE以携带bla NDM(52.1%,87株)为主,其次为bla KPC(34.7%,58株)。根据碳青霉烯酶将CRE感染患者分为NDM组和KPC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入住ICU日数≥7 d、行气管插管、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等影响因素方面,KPC组高于NDM组,治愈率低于NDM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入胃管、肺部疾病及恶性肿瘤为影响携带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CRE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粘菌素B耐药菌株均为mgr B点突变,7株(4.2%)CRE携带mcr-9,且多数同时携带bla NDM。经多粘菌素B诱导后,4株mcr-9阳性CRE的MIC值较诱导前升高。结论该地区CRE以携带bla NDM、bla KPC为主,少数同时携带mcr-9和bla NDM,呈现多重耐药。临床应加强防控,预防其临床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细菌 青霉 青霉 多粘菌素B mc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