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孙雁 王兵 +3 位作者 高思楠 窦晓婧 孙超 程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 CRE)定植的相关性, 以及术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一般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40例胆道闭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肛拭子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CRE定植组和无CRE定植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 d抽取静脉血检测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的差异及变化, 初步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黏膜损伤及修复的一般规律。结果无论在CRE定植组还是无CRE定植组,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在术后24 h均达到峰值, 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12)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43±0.09)mg/mL比(0.22±0.07)mg/m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3±0.11)mg/m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0.32±0.09)mg/mL比(0.22±0.11)mg/m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D-乳酸[(0.43±0.09)mg/mL比(0.32±0.09)mg/m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6±0.05)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8±0.06)U/L], 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与术前24 h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3±0.02)U/L]、术后24 h与术后7 d的二胺氧化酶[(0.17±0.01)U/L比(0.15±0.05)U/L], 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术后24 h的二胺氧化酶[(0.22±0.04)U/L比(0.17±0.01)U/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24 h与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两组之间术前24 h、术后7 d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作为肠黏膜损伤的敏感指标, 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术后24 h内达到峰值;随着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 在术后1周左右接近术前水平。有CRE定植的患儿肝移植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较无CRE定植的患儿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监测
2
作者 姜艳 陈娜 +1 位作者 季萍 李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新疆地区共检出CRE 5071株,历年检出率分别为2.8%、3.2%、2.9%、3.1%和3.2%,其中北疆检出率较高(3.3%),东疆最低(0),三级医院CRE的检出率高于二级医院。5071株CRE菌株中前三位的菌株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34.6%)、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8.1%)、神经外科(7.5%)和呼吸内科(5.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菌种分布存在差异,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CRE,除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外,分离自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敏感和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新疆地区CRE临床分离株耐药形势严峻,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以遏制其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药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青霉肺炎克雷伯菌 青霉埃希菌 青霉阴沟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龚裕卿 仇桑桑 +2 位作者 黄琴红 陈梦菁 许琴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9-1096,共8页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作(MDT)管理模式对肺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防控效果,并探讨肺移植术后CRE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3年7月的654例肺移植手术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MDT管...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作(MDT)管理模式对肺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防控效果,并探讨肺移植术后CRE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3年7月的654例肺移植手术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MDT管理模式的时间节点,将2014年1月—2019年12月的肺移植受者归为对照组,未实施MDT管理模式;2020年1月—2023年7月的肺移植受者归为干预组,实施MDT管理模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肺移植受者术后90 d的CRE感染风险。采用Cox回归模型对住院日数、手术时长、三管日数等变量进行调整,分析实施MDT管理模式对于CRE感染风险的影响。结果654例肺移植受者共发生医院感染215例,其中对照组158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54%;干预组57例,医院感染发病率23.36%,干预组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χ2=15.965,P<0.001);CRE感染共74例,干预组CRE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7.79%(19/244)VS 13.41%(55/410);χ2=4.828,P=0.028]。至90 d随访期结束,对照组与干预组肺移植受者累计感染风险分别为14.67%、8.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MDT管理模式是肺移植受者术后CRE感染的保护因素,而手术时长、呼吸机使用日数、导尿管插管日数则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肺移植受者中实施MDT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后CRE感染风险,不断规范与落实医院多重耐药菌MDT管理是预防CRE感染与控制传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医院感染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在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的动态定植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4
作者 程国平 王登奎 王庆丰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住院的肿瘤患者353份肠道标本中筛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研究,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及PCR方法检测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比较患者肠道中CRE菌株与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同源性。结果:从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筛选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占1.6%(6/353),均携带blaKPC基因;CRE占比3.3%(12/353)。2例肠道定植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由与肠道定植菌相同的CRKp菌株引起。结论:肿瘤患者CRE肠道定植比例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定植于肿瘤患者肠道内的CRE可引起机体其他部位的异位感染,包括血流,应密切监测。对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的危重患者应加强关注,早期筛查肠道定植微生物,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异位 青霉药的杆菌科细菌 青霉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喻玲丽 周莹丽 +2 位作者 段萌萌 白玉霞 张文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菌目细菌(CSE)血流感染患者为CSE组,分析感染菌株和科室分布,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CRE血流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23例,41.07%)和血液科(17例,30.36%)为主;感染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2例,57.14%)和大肠埃希菌(16例,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60 d内住院史、感染前入住ICU>48 h、机械通气、留置中央静脉导管、使用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均与CRE血流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前入住ICU>48 h、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是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尤其是ICU应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尽早识别CRE血流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有创操作,以减少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CRE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查娴 陈大宇 邵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8 d全因病死率和28 d临床治愈率。次要结局包括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微生物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采用Cox回归分析检验影响28 d临床治愈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83名患者,其中替加环素组54例,多黏菌素B组29例。替加环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为31.5%(17/54),多黏菌素B组为37.9%(1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替加环素组28 d临床治愈率为63%(34/54),显著高于多黏菌素B组的34.5%(10/29)(P=0.013)。两组的次要结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使用替加环素是28 d临床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HR:2.083,95%CI 1.018-4.263,P=0.045)。但替加环素组用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多黏菌素B组显著延长(P=0.047;P=0.027),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01)。结论:替加环素组和多黏菌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与多黏菌素B相比,替加环素可能与更高的28 d临床治愈率相关。同时需注意,替加环素可能增加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B 肺炎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颖 孙普娇 +2 位作者 徐开菊 杨仁国 杨兴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8-1582,共5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有53例CRE血流感染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治疗失败率47...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有53例CRE血流感染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治疗失败率47.2%。治疗失败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凝血酶原时间水平较高,球蛋白水平较低(P<0.05)。单药治疗(n=15)和联合用药治疗(n=3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有替加环素的治疗方案并不优于不含替加环素的其他策略(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E血流感染预后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菌株感染类型、合并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发生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后有关(P<0.05)。合并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发生于入住ICU后是CRE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E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高,PCT、CRP高的患者提示预后差,替加环素单药使用或联用可能不是CRE相关BSI的最佳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江琦 贾枕枕 +2 位作者 王玲玲 刘相君 刘洪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1-587,共7页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药机制 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肠道定植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
9
作者 杨剑税 闵琦芬 +2 位作者 龚晓文 戚志萍 曹烨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肠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定植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将常州某三级医院2023年3—12月进行肠道CRE筛查的392例ICU患者按筛查结果分为定植组(n=42)和非定植组(n=350),收集患者的年龄、...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肠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定植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将常州某三级医院2023年3—12月进行肠道CRE筛查的392例ICU患者按筛查结果分为定植组(n=42)和非定植组(n=350),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最后一次筛查前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及侵入性操作等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析。结果42例CRE筛查阳性患者检出CRE 44株,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占65.91%),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5.91%)、阴沟肠杆菌(13.64%);定植组患者从入ICU到肠道CRE筛查阳性的平均时间为14 d;长期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1.47,95%CI:1.31~1.65),机械通气(OR=1.14,95%CI:1.06~1.22),存在肠杆菌目细菌感染(OR=10.10,95%CI:3.28~32.09)是肠道CRE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15 d(χ^(2)=167.52,P<0.001)和机械通气≥15 d(χ^(2)=101.03,P<0.001)的患者肠道CRE定植风险更高。结论临床应提高病原学送检,及时进行抗肠杆菌目细菌感染治疗;慎重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缩短疗程;并积极评估机械通气指征,及时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道定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血流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10
作者 柴玉慧 杨云云 陈井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2-1561,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与其他方案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CRE血流感染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医学... 目的系统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与其他方案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CRE血流感染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纳入从建库至2023年11月发表的有关CAZ-AVI治疗CRE血流感染的文献,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摘录。使用Review Manager 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1580例患者。CAZ-AVI组患者临床治愈率[OR=3.32,95%CI=(2.25,4.90),P<0.00001]和微生物清除率[OR=3.00,95%CI=(1.15,7.81),P=0.02]明显高于对照组。CAZ-AVI组患者28 d/30 d全因病死率低于对照组[OR=0.38,95%CI=(0.29,0.51),P<0.00001],2组的感染复发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5,95%CI=(0.39,1.42),P=0.37],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CAZ-AVI组与替加环素治疗组比较,全因死亡率更低[OR=0.20,95%CI=(0.11,0.39),P<0.00001]。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7,95%CI=(0.20,1.07),P=0.07],但CAZ-AVI治疗组肾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OR=0.36,95%CI=(0.21,0.64),P=0.0005]。结论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CAZ-AVI治疗CRE血流感染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潜在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血流感染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仕丹 刘春来 +6 位作者 杨润时 贾玲 李妍 曹海燕 晏辉钧 孙坚 庄志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504,共10页
目的研究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在细菌耐药方面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CRE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3-2017年细菌室保存的CRE,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药敏试验、全基因序列测定,选取部分CRE中携带的碳青霉烯... 目的研究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在细菌耐药方面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CRE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3-2017年细菌室保存的CRE,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药敏试验、全基因序列测定,选取部分CRE中携带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进行基因环境分析。结果共收集62株CRE,成功复活51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30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9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6株,耐碳青霉烯类其他肠杆菌6株。CRKP MLST主要包括3株ST147、2株ST11;CREC MLST主要包括3株ST167;CRECL MLST主要包括3株ST93、2株ST88。51株CRE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耐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分布:1株携带blaKPC-2,14株携带blaIMP-4,18株携带blaNDM-1,22株携带blaNDM-5,2株携带blaNDM-9,10株携带blaOXA-1,10株携带blaOXA-10,2株携带blaOXA-23,2株携带blaOXA-66。分析blaNDM-1、blaNDM-5、blaNDM-9、blaIMP-4不同菌种的基因环境,发现几种耐药基因各自的基因环境都与已报道的基因环境相似,无明显的菌种间差异性。结论耐药基因通过水平传播能稳定存在于不同的CRE菌株中,对医院感染防控造成一定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Β-内酰胺酶 多位点序列分型 基因环境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情况及对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纾 郭辅政 +2 位作者 赵秀娟 安友仲 朱凤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定植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定植情况对感染率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大...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定植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定植情况对感染率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所有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感染CRE分为CRE感染组和非CRE感染组。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基础疾病、入ICU时CRE定植情况、其他感染相关指标及治疗评价指标等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入ICU时定植阳性对患者发生ICU内CRE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211例,接受主动筛查的高危患者共2163例。高危患者发生CRE感染者共54例,感染患者CRE定植率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22.0%vs.11.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ICU时CRE定植阳性,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 II)高,以及接受碳青霉烯类、三或四代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3 d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RE定植阳性预测患者发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684;CRE定植阳性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因素的曲线下面积为0.765。结论CRE定植阳性是ICU患者发生CRE感染的高危因素,且对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定植 重症监护病房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某儿童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俊 高凯杰 张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860-863,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儿童医院临床标本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患儿临床标本分离出CRE菌株的药敏数据及相关资料,对数据... 目的分析某三甲儿童医院临床标本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患儿临床标本分离出CRE菌株的药敏数据及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儿临床标本共分离CRE菌株723株,总检出率15.4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590株、大肠埃希菌77株、阴沟肠杆菌15株。标本类型主要为痰液535株、血液43株、肺泡灌洗液35株。CRE菌株分布广泛,科室来源主要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病房、内科监护室。CRE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90%以上,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在81%以下。结论CRE菌株的检出率呈现出较高水平,CRE的临床分布广泛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多部门联动加强对CRE的监测与防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临床分布 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消毒剂基因及四种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检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志武 张甜甜 +2 位作者 黄喜凤 徐腾飞 陈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qacE△1-SUL1携带情况,以及四种常用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医院做好科学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所有临床送检标本分离...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qacE△1-SUL1携带情况,以及四种常用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医院做好科学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所有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CRE非重复菌93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和qacE△1-SUL1携带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戊二醛、碘伏、84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和乙醇对CRE的MIC值。结果 93株CRE以肺炎克雷伯菌(52株)和阴沟肠杆菌(25株)为主;CRE菌株耐药率较高,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达100%;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和qacE△1-SUL1携带率分别为72.0%(67株)、81.7%(76株)、89.2%(83株)。四种消毒剂对CRE的MIC值,戊二醛为500 mg/L,碘伏为625~2 500 mg/L,84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250~500 mg/L,乙醇为75%;碘伏中有4株CRE MIC值(2 500 mg/L)高于标准菌株,84消毒剂中有24株CRE MIC值(有效氯500 mg/L)高于标准菌株。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CRE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较高,部分CRE菌株对碘伏和84消毒剂有抗性,临床工作中需科学、规范地使用消毒剂,防止耐药菌医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消毒剂基因 消毒剂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东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表型、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主声 吕飞 +7 位作者 谢树金 黄亚 林偲思 徐宝华 冯剑波 冯森 何芬 周谋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805,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东莞地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耐药情况和基因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亲缘性、耐药机制和bla_(KPC... 目的通过研究东莞地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耐药情况和基因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亲缘性、耐药机制和bla_(KPC-2)基因环境,为临床寻找控制和治疗该致病菌的更优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东华医院、康华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和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等十三所医院的住院患者的CRE菌株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纸片法(K-B法)或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对肠杆菌目细菌进行初筛;采用改良Hodge试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和CIM试验检测CRE产酶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并鉴定CRE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bla_(NDM)、bla_(IMP)、bla_(DHA)、bla_(CTX-M)和bla_(CMY)),以及CRKP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孔蛋白(OmpK35、OmpK36和OmpK37);通过Junction PCR、Mapping PCR和Crossing PCR检测bla_(KPC-2)基因环境;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CRE临床分离株在标本和科室中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在科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从37217株肠杆菌目细菌中共检出131株CRE(占0.3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79株(占60.31%)、大肠埃希菌21株(占16.03%)和阴沟肠杆菌12株(占9.16%);检出CRE的临床科室主要为ICU(66株,占50.38%);在检出CRE的标本中,位于前3位分别是痰液标本(56株,占42.75%)、尿液标本(21株,占16.03%)、伤口分泌物标本(12株,占9.16%);CRE对目前临床中常使用的抗菌药物表现出高耐药性,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为21.38%。检测104株CRE(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发现的碳青霉烯酶有KPC-2型(57,54.81%)、NDM-1型(7株,6.73%)和NDM-5型(2株,1.92%);其中,CRKP主要为ST11型(49株,占62.03%),其次为ST1型(25株,占31.65%);ompK35(75株,占94.94%)、ompK36(77株,占97.47%)和ompK37(79株,占100%)发生突变的占比高;bla_(KPC-2)的基因环境主要为B1型突变型(38株,占48.10%),其次为A型突变型(14株,占17.72%)。结论2016—2018年东莞地区临床CRE检出率为0.35%,耐药性强,其中,CRKP主要为ST11型,主要流行的是KPC-2型,其基因环境为B1型突变型,而且孔蛋白突变占比极高,这提示东莞地区bla_(KPC-2)基因主要通过质粒进行传播,并且孔蛋白突变在CRE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感染医务工作者应根据该菌科室分布、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等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青霉肺炎克雷伯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孔蛋白 bla_(KPC-2)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结石合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大明 丁德茂 +4 位作者 肖文艳 苏晓伟 孙伟 谢栋栋 于德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6-698,共3页
感染为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常见并发症,尤其耐药菌的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研究指出引起肾结石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1],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原因,耐碳青霉烯... 感染为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常见并发症,尤其耐药菌的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研究指出引起肾结石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1],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原因,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日益增多,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极大困难[2].本研究报道2例肾结石合并CRE感染的治疗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肾结石 血流感染 输尿管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员静 单斌 +14 位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马志刚 喻华 耿荣华 曲芬 刘平娟 刘家云 谢小芳 蓝锴 冀旭峰 贾伟 李刚 鲍春梅 季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株,按统... 目的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株,按统一方案和标准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参照2020版CLSI标准判读,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CRE检出率分别是6.4%(1897/29525)、6.8%(2186/32239)、7.3%(2171/29816),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大肠埃希菌(CR-ECO)的3年总检出率分别是13.2%和2.0%。CRE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43.8%(2681/6123),其次是尿液标本16.0%(977/6123)、血液标本8.1%(496/6123)和分泌物标本4.5%(278/6123)。不同种属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中不同标本类型的占比不同,CR-KPN以痰液标本为主,CR-ECO以尿液标本为主。不同科室的CRE检出率有所不同,以ICU检出最高。体外药敏结果显示,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不同菌属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不同。CR-KPN和CP-ECO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的体外抗菌活性较高。结论CRE检出呈上升趋势,各地区需加强本地区CRE监测,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遏制CRE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细菌药性监测 青霉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苏珊珊 张吉生 +4 位作者 王英 王勇 王宇超 李慧玲 张晓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研究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中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3月某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VITEK2 Compact分析仪对其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确定PMQ... 目的研究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中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3月某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VITEK2 Compact分析仪对其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确定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acc(6’)Ib-cr携带情况,通过质粒接合试验验证PMQR基因的水平转移。结果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达100%,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15.56%~33.33%。acc(6’)Ib-cr基因检出率最高(87.72%),其次为qnrB(77.19%)和qnrS(17.54%),有2株菌携带qnrA基因(3.51%),未分离出qepA基因,菌株同时含有2种或3种PMQR基因(84.21%)。8株接合成功的菌株均存在PMQR基因转入,但喹诺酮药物对其最低抑菌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虽然该院CRE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但对喹诺酮类药物仍存在一定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药基因 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动筛查及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管红艳 刘婧娴 +1 位作者 陈峰 刘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主动筛查方法学差异,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CRE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5—10月入住PICU患者的咽拭子及肛拭子,使用纸片筛选自建法和肉汤增菌法筛...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主动筛查方法学差异,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CRE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5—10月入住PICU患者的咽拭子及肛拭子,使用纸片筛选自建法和肉汤增菌法筛查CRE,比较两种方法学的筛查结果。查阅CRE筛查阳性患者病史并进行临床环境采样,对CRE筛查阳性的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CRE主动筛查前后PICU科室CRE感染率情况,收集并分析CRE筛查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肉汤增菌法检测CRE的阳性率比纸片筛选自建法高5.4%,检出的CRE菌株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为主,占86.0%。PICU科室自开展CRE主动筛查并采取干预措施后,CRE的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趋势。CRE筛查阳性患者中,70.0%(21/30)患者有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史,大部分患者有消化道及呼吸道手术病史,术后出现不同部位CRE感染。结论肉汤增菌法可以显著提高CRE的检出率。开展CRE主动筛查并尽早实施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临床CRE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主动筛查 临床资料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分子特征及其感染相关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5 位作者 宋贵波 马志刚 李小凤 梁媛 刘涵禹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目的通过对直肠拭子主动筛查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和对应患者感染后分离出的CRE进行配对分析研究,以探讨CRE定植和感染之间的分子特征异同,为临床CRE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和指导。... 目的通过对直肠拭子主动筛查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和对应患者感染后分离出的CRE进行配对分析研究,以探讨CRE定植和感染之间的分子特征异同,为临床CRE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直肠拭子标本进行CRE菌株筛查。监测筛查阳性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对感染菌株及其定植菌株同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CRE主动筛查定植率为2.41%(75/3116),其感染率为45.3%(34/75)。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出以bla_(KPC)为主:定植组bla_(KPC)(25/34)、bla_(OXA48)(9/34),感染组bla_(KPC)(25/34)、bla_(OXA48)(10/34),检出率P>0.05;ST分型以ST11型检出率最高,定植组ST11型(25/34)、ST231型(9/34),感染组ST11型(25/34)、ST231型(9/34),检出率P>0.05。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的为:定植组mrkD(34/34)、uge(32/34)、fimH(33/34)、wabG(32/34)、entB(32/34),感染组mrkD(34/34)、fimH(31/34)、uge(34/34)、wabG(31/34)和entB(30/34),检出率P>0.05。定植菌是否发生感染与毒力基因uge、iucA、iutA、rmpA和iroB相关,P≤0.05。结论肠内定植CRE与其感染CRE之间高度同源,主动筛查是防控CRE感染的重要举措,通过CRE主动筛查对高危人群预防CRE感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道定植 主动筛查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