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毒力因子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小骞 王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9-945,共7页
目的通过应用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分析某三级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耐药基因、毒力因子及同源性。方法收集该院2020年1月至3月重症... 目的通过应用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分析某三级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耐药基因、毒力因子及同源性。方法收集该院2020年1月至3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神经外科分离的11株医院感染CRAB菌株,通过二代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应用基因组流行病学中心(Center for genomic epidemiology,CGE)ResFinder 4.0软件分析其耐药基因型,并应用MORPHEUS在线制作热图,应用毒力因子数据库(virulence factors of pathogenic bacteria,VFDB)VFanalyzer软件筛选毒力因子,应用MLST软件检测菌株的ST型,应用Kaptive软件检测荚膜型,应用CSI Phylogeny 1.4软件及FigTree v1.4.4软件构建最大似然树(maximum likelihood tree,MLT)以分析其同源性。结果11株CRAB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均呈现耐药,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菌株株数较少。11株CRAB共检测出18种耐药基因,11株同时携带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_(OXA-23)和bla_(OXA-66),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以bla_(TEM-1D)和bla_(ADC-25)为主,大部分菌株携带多种外排泵相关耐药基因及抗菌药物修饰酶耐药基因。11株CRAB均携带多种毒力因子,包括外膜孔蛋白、脂多糖、生物膜、外排泵、磷脂酶和效应蛋白等,如OmpA、Lps、Csu、Pga、Ade、Plc、Bas、Bau、Ent、Hem、Aba、Bfm、Pbp和Kat等。11株CRAB均为ST2-K22型,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C组内同源性关系相近,存在院内传播的可能。结论该院CRAB的耐药性、毒力特征复杂多样,同源性分析显示该院存在1种优势克隆株,该克隆株有医院内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药基因 毒力因子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毛璞 李建春 +3 位作者 邱桂霞 叶丹 刘晓青 黎毅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320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320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和OXA碳青霉烯酶基因。WHONET5.4统计软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变化。结果研究期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10.8%升至80.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5%升至83.5%。blaOXA-23及ISAba1相关blaOXA-23阳性率均从25.0%升至97.1%。未检测到blaOXA-24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该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可能与ISAba1相关blaOXA-23的扩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侯盼飞 应春妹 +2 位作者 汪雅萍 叶杨芹 张灏旻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80株,其中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mi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IRAB)50...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80株,其中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mi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IRAB)50株,亚胺培南敏感株(imipenem 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ISAB)3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上述细菌对13种抗菌药的MIC,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EDTA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检测OXA-23、OXA-24、OXA-51、OXA-58、AmpC、IMP-1、IMP-4、VIM-2编码基因。结果 50株IRAB中MIC50>128mg/L的抗菌药有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西丁、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MIC50在32~128mg/L的抗生素有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MIC50<8mg/L的抗生素有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B。对30株ISAB,MIC50<8mg/L的药物有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多黏菌素B。IRAB和ISAB中AmpC酶表型阳性的分别为42株(84%)和9株(30%),金属酶表型检测全部阴性。IRAB中PCR检测到36株OXA-23阳性(72%)、45株AmpC阳性(90%),ISAB中PCR检测到4株OXA-23阳性(13.3%)、20株AmpC阳性(66.7%),IRAB与ISAB相比,OXA-23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p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均为阳性。结论 OXA-23是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药机制 Β内酰胺酶 青霉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例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海红 李华茵 +4 位作者 何礼贤 胡必杰 陈雪华 周春妹 高晓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情况,并探讨ICU中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Ab)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情况,并探讨ICU中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Ab)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和敏感(CRAb和CSAb)的HAP患者进行1∶1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CRAb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45%,仅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敏感性(耐药率<20%);与CSAb组相比,CRAb组仅对氨曲南的耐药率进一步上升(P<0.05)。②ICU中CRAb的HA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离出病原菌前14d内接受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OR=6.229)、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OR=1.067)、APACHEⅡ评分≥20(OR=4.572)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过长(OR=1.170)。CRAb组及CSAb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21.87±21.19)d和(8.50±6.00)d(P=0.001),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53±11.38)d和(5.67±3.72)d(P=0.013)。结论①2006年7月—2008年6月我院ICU临床分离的Ab的耐药率较高,CRAb仅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敏感性。②分离出CRAb前14d内接受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过长、APACHEⅡ评分≥20是ICU中CRAb的HA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医院获得性肺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汪红 胡龙华 +5 位作者 宁长秀 杭亚平 钟桥石 胡晓彦 章白苓 贾坤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调查和研究南昌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间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CRAB)非重复株。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 目的:调查和研究南昌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间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CRAB)非重复株。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EDTA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并对阳性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分析,确定其基因型。结果:84株CRAB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有9种耐药率>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44.0%),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三维试验在83株菌(98.8%)中检出AmpC酶,协同试验未检出产金属酶菌株。所有菌株均携带blaOXA-23、blaOXA-51及blaADC基因,1株携带blaOXA-58基因,未检测到blaOXA-24及金属酶基因(blaIMP、blaVIM-2、blaNDM-1及blaSIM-1);外排泵编码基因adeB、调控基因adeS和adeR的检出率分别为98.8%(83/84)、81.0%(68/84)和67.9%(57/84);所有菌株均检出外膜蛋白carO基因;69株(82.1%)检测出I类整合酶基因(intI1),全部菌株携带插入序列ISAba1。结论:南昌地区CRAB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非常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AmpC酶、外排泵AdeABC、I类整合子和插入序列ISAba1,可能与CRAB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类抗生素 鲍曼不动杆菌 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对ICU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影响
6
作者 许珊珊 雷晓婷 +1 位作者 戴正香 方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ICU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住ICU期间痰培养CRAB检出情况将患者分为呼吸道CRAB定植组和非CRAB定植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28天病死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88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7例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CRAB定植组),61例未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非CRAB定植组);37例(42.0%)患者入住ICU后28天内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病死率高于非CRAB定植组(66.7%VS 31.1%,P<0.001)。Cox单因素分析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死亡风险为非CRAB定植组的2.91倍(HR=2.91,95%CI:1.52~5.58;P<0.05);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乳酸、D-二聚体协变量调整后,CRAB定植组患者死亡风险仍然高于非CRAB定植组(HR=2.54,95%CI:1.15~5.58;P<0.05)。亚组分析表明,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一定程度受性别、血清清蛋白、肌酐、D-二聚体水平影响(均交互P<0.05)。结论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继发呼吸道CRAB定植后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定植及感染对保障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病死率 KM生存曲线 亚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佘婷婷 沈继录 +1 位作者 徐元宏 王中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表型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KB法及琼脂稀释法从临床分离的84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随机选取8株,采用外排泵抑制试验筛查外排泵表型阳性菌株,EDTA协同实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改良三维试验检测...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表型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KB法及琼脂稀释法从临床分离的84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随机选取8株,采用外排泵抑制试验筛查外排泵表型阳性菌株,EDTA协同实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改良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耐药菌株的KPC酶、碳青霉烯酶和ESBLs基因,并测序分析。提取外膜蛋白行SDS-PAGE。结果 PAβN抑制试验显示亚胺培南MIC值下降均≤4倍,而美罗培南MIC值下降≥4倍者占50%(4/8)。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阴性。改良Hodge试验检测8株耐药菌结果阳性。耐药基因PCR扩增和测序证实8株耐药菌中7株有blaOXA-23基因,5株含blaTEM-1基因,8株耐药菌均含有KPC-2酶基因;耐药菌株的外膜蛋白电泳条带在25 ku处出现明显缺失。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KPC-2酶、blaOXA-23酶,外膜蛋白25 ku表达的缺失所致,外排泵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美罗培南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 药性 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膜蛋白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佘婷婷 沈继录 +2 位作者 徐元宏 王中新 黄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研究膜蛋白在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琼脂稀释法从84株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8株仅对多黏菌素敏感、1株全敏感临床株。采用PAβN外排泵抑制试验检测其外排泵表型。超声破... 目的研究膜蛋白在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琼脂稀释法从84株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8株仅对多黏菌素敏感、1株全敏感临床株。采用PAβN外排泵抑制试验检测其外排泵表型。超声破碎法提取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双向电泳技术比较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株及敏感株膜蛋白表达谱,差异蛋白进行胶内酶切,肽混合物进行质谱分析,将肽质量指纹谱数据输入互联网上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和质谱鉴定分析。结果 PAβN抑制试验显示受试8株菌中4株亚胺培南MIC值下降≤原值的1/4,而美罗培南MIC值下降至1/4及以下。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差异膜蛋白组学鉴定出(CarO、OmpA和推测分子量为41 ku外排泵膜蛋白。结论本次试验中膜孔蛋白CarO表达缺失可能参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药,外排泵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药性 膜蛋白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和整合子的检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琪 程训民 沈继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和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方法从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测定其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EDTA协同试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改良Hodge试...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和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方法从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测定其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EDTA协同试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改良Hodge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和整合酶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 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34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8%、47.1%、73.5%和82.4%,对其余11种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0%。EDTA协同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改良Hodge试验28株(82.4%)结果阳性。基因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34株细菌中25株(73.5%)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13株(38.2%)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21株(61.8%)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其中17株检测出2300bp的可变区基因盒,序列对比显示为aac A4、aad A1和cat B8基因盒。未检出OXA-24、OXA-58、IMP、VIM型酶和Ⅱ类整合酶基因。结论产OXA-23型和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2013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但可变区不携带OXA-23型和KPC-2型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药性 青霉 整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毛璞 邱桂霞 +2 位作者 叶丹 刘晓青 黎毅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进行同源性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应用WHONET5.0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变化。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ICU...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进行同源性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应用WHONET5.0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变化。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ICU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5株,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及碳青霉烯酶OXA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结果该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加,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10.8%升高到62.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5%升高到58.8%。PFGE分析存在8个克隆;blaOXA-51、blaOXA-23、blaOXA-58阳性的分别为33株(94.3%)、20株(57.1%)和6株(17.1%)。ISAba1相关blaOXA-23是碳青霉烯酶主要的存在形式。未检测到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该院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最高,并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周娇娇 朱惠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6-450,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发生在具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皮肤黏膜或呼吸道保护屏障受损的重症患者,正在接受侵袭性诊疗措施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患者。鲍曼...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发生在具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皮肤黏膜或呼吸道保护屏障受损的重症患者,正在接受侵袭性诊疗措施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常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也是战争相关伤口主要病原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类抗生素 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子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蕾 雷金娥 +2 位作者 祁杰 韩少山 徐纪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对110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检测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在DNA水平对碳青霉烯酶进行分子鉴定。方法收集110株经VITEK-2鉴定的鲍曼不动杆菌,利用特异性引物sp2F、sp4F和sp4R通过PCR扩增法复检菌株;使用VITE... 目的对110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检测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在DNA水平对碳青霉烯酶进行分子鉴定。方法收集110株经VITEK-2鉴定的鲍曼不动杆菌,利用特异性引物sp2F、sp4F和sp4R通过PCR扩增法复检菌株;使用VITEK-2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药物敏感性;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耐药基因型,并使用χ2检验分析碳青霉烯酶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结果 110株临床样本中96株确认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83.3%。blaTEM、blaOXA-23-like和blaOXA-51-like等3个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阳性,检出率在所有鲍曼不动杆菌中分别为77.1%、83.3%及100%,并以多基因联合耐药模式为主。blaOXA-23-like与耐药表型显著相关,其次为blaTEM。结论特异性PCR法鉴定鲍曼不动杆菌快速、准确。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高,主要由碳青霉烯酶blaOXA-23-like和blaTEM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特异性PCR法鉴定 青霉类抗生素 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汤凤珍 张伟红 陈惠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1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 21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1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 21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7%、42.9%和78.6%,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达92.9%~100%。21株中检出OXA-23基因阳性17株(80.9%),OXA-51基因阳性15株(71.4%),OXA-58基因阳性2株(9.5%)。12株(57.1%)含OXA-23+OXA-51基因,1株(4.8%)含OXA-23+OXA-51+OXA-58基因。上述菌株中均未检出OXA-24、IMP和VIM耐药基因。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碳青霉烯酶基因型OXA-23和OXA-51携带率高,且以OXA-23+OXA-512种基因型同时存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药性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的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轶坚 胡付品 +2 位作者 黄海辉 朱德妹 吴菊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同源性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所有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使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试验(ERIC-PCR)研究上...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同源性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所有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使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试验(ERIC-PCR)研究上述不动杆菌属的同源性和科室分布。结果共分离得452株不动杆菌属,其中88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包括87株鲍曼不动杆菌和1株洛菲不动杆菌。ERIC-PCR谱型多数(86.4%,76/88)为A1或A2型,前者主要分布于老年科、内分泌科和伽玛刀分院的神经外科,后者主要分布于各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科和神经外科。结论该医院内存在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聚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同源性 青霉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死率:一项为期十年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野 邹超世 +4 位作者 李泰阶 覃美香 梁婵 刘康海 丘丹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微生物学相关特征及临床结局等数据。选取单变量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RAB血流感染16例,占10.7%,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血流感染134例。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短期病死率为15.3%(23/150,95%CI:9.6%~21.1%),其中CRAB血流感染短期病死率(56.3%,9/16)高于CSAB(10.4%,14/134)。深静脉置管(OR:15.598,95%CI:1.831~132.910)和合并其他部位感染(OR:15.449,95%CI:1.497~159.489)与老年患者发生CRAB血流感染相关。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液透析(OR:11.856,95%CI:2.924~48.076)、入住重症监护病房(OR:9.387,95%CI:1.941~45.385)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OR:7.019,95%CI:1.345~36.635)。结论 老年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和深静脉置管与CRAB血流感染的发生相关。血液透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是影响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流感染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鹏超 刘贺 +1 位作者 巴婧翀 刘文芝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微生物采样及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mNGS结果回报所需时间短于培养所需时间[(3.92±1.05)d VS (6.24±0.25)d,P<0.001]。5例患者的标本培养分离出CRAB,mNGS检测结果显示均检出OXA-23耐药基因,经专家综合判断4例患者为医院感染,1例患者为标本污染。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此事件考虑为医院感染暴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暴发时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51.30%(59/115),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手与呼吸机表面,实施多学科联合感染控制措施后,医生手卫生依从率及呼吸机消毒落实率分别由40.83%(49/120)、33.33%(16/48)提高至82.61%(95/115)、83.33%(30/36)。患者预后良好,后续监测未发现新病例,此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mNGS具有精准度高、耗时短、准确率高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医院感染暴发防控及耐药基因组研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持续提高消毒效果及手卫生依从率是防控CRAB感染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医院感染防控 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升汶 吴伟元 +2 位作者 傅应云 谢守霞 何林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 7种抗菌药的敏感性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使用Etest法测定 7种抗菌药对 2 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回顾性分析 2 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点。结果 :7种抗菌药中氨苄西林 舒巴... 目的 :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 7种抗菌药的敏感性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使用Etest法测定 7种抗菌药对 2 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回顾性分析 2 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点。结果 :7种抗菌药中氨苄西林 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最高 (敏感率 76 % ,MIC50 /MIC90 4 / >2 5 6mg /L) ,其次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率均 72 % ,MIC50 /MIC90 分别为 1.5 / >32、2 / >32、0 .38/ >32mg /L) ,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活性较低 (敏感率分别为 6 0 %、5 2 %、4 8% ;MIC50 /MIC90 分别为 12 / >2 5 6、8/ >2 5 6、16 / >2 5 6mg /L)。 7/ 2 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耐药 ,MIC均大于 16mg /L ,但均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和环丙沙星敏感 ,MIC分别为 3~ 8mg /L和0 .0 0 8~ 0 .38mg /L。这 7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5株来自呼吸科 ,其中 6例近期曾使用亚胺培南和 (或 )美罗培南治疗。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多途径应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春 童瑜 +2 位作者 王旗 肖溢 王仲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协助临床医师调整多途径给药物治疗方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qid)...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协助临床医师调整多途径给药物治疗方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qid)+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70 mg,静脉滴注,bid)+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10 mg,鞘内注射,qd),并对国内外近10年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给药14 d后,该患者感染得到治愈,未发现不良反应。共检索到15篇文献,涉及15例患者。纳入分析16例患者中(包含该文1例),男11例,女4例,1例性别不明,年龄1~74岁,基础疾病均与颅脑相关。15例成功治愈,仅1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类变态反应)而停药。7例无多黏菌素类药物药敏结果,均成功治愈。11例经静脉联合鞘内/脑室多途径给药,均成功治愈。结论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可有效的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大多数不良反应较轻且可逆。但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其在颅内感染的应用仍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类药物 鞘内注射 脑室内注射 颅内感染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清 贺培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10-3416,共7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风险因素,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两种方法构建预测模型,为重症监护室降低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风险因素,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两种方法构建预测模型,为重症监护室降低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9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模型的差异。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氧合指数、气管切开、昏迷是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的AUC为0.78,Logistic回归模型AUC为0.61,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77.97%)、灵敏度(85.37%)、特异度(61.11%)均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66.10%、73.17%、50.00%)。结论:氧合指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气管切开、昏迷是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风险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对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国庆 陶倩 李国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1-850,共10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碳青霉烯类药物曾被人们认为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随着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敏感药物越来越少,如何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碳青霉烯类药物曾被人们认为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随着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敏感药物越来越少,如何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治疗现状、新型化合物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等3个方面,对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旨在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和新型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药物 治疗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